“圈水”涨房价 缺水城市还在挥霍水资源(图)
新闻提示:在水资源紧缺的华北、西北一些城市,近年来出现大造城市景观水之风。有的城市“拦河筑坝”,把河水“圈”在城内;有的城市耗巨资“挖地造湖”,人为制造水域景观。据记者调查,黄河流域正在打造水域景观的大中城市已有16个,仅郑州、西安、咸阳三市计划投入的相关“圈水”资金就达40多亿元。
一些水利、环保专家指出,城市需要景观水,但不能如此奢侈用水。部分城市不切实际拦河圈水、盲目造景,可能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许多市民也发出疑问:“圈水钱”从哪来?“圈水债”谁来还?
《瞭望》缺水城市滥刮圈水造景观之风 造景造出十个西湖
缺水城市如何建比5个西湖还大的人造湖泊?
资料图:7月1日,地处贺兰山东麓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正在实施一项令人“瞠目结舌”的工程:用人力在城市边缘打造一片总面积约43平方公里的星海湖湿地,其中开辟常年性水面20平方公里。而据当地相关水文资料显示,石嘴山市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多毫米。几乎完全靠配给的黄河水滋润的严重缺水城市,能否承载起这样的“大手笔”?新华社记者姜雪城摄
资料图:正在向荒沙窝中扩展的星海湖南域部分(7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姜雪城
资料图:星海湖北域已经形成的浩浩水面(2004年11月9日摄)新华社发
“圈水”涨房价 缺水城市还在挥霍水资源
在水资源紧缺的华北、西北一些城市,近年来出现大造城市景观水之风。有的城市“拦河筑坝”,把河水“圈”在城内;有的城市耗巨资“挖地造湖”,人为制造水域景观。一些专家指出,城市需要景观水,但不能如此奢侈用水;部分城市不切实际圈水造景,引发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流域闹“水荒” 城市造“水景”
据记者调查统计,仅黄河流域,就有16个大中城市实施“拦河造湖”“挖湖引水”计划。其中郑州、洛阳、西安、咸阳、宝鸡、石嘴山、太原已形成或计划形成的人工景观水面达56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杭州西湖。仅郑州、西安、咸阳,计划投入的相关“圈水资金”就达40多亿元。
在流经城区的河流上筑坝拦河、蓄水成湖是北方城市最热衷的“造景”方式。位于伊河、洛河之畔的洛阳市已投资4亿元在洛河老城区段建成四级橡胶坝,并进行河道整治,形成8平方公里水面;而正在建设的洛阳新区,也引洛河、伊河之水注入,大造“水景”。
陕西省西安、延安、宝鸡、咸阳4市均开始“拦河造湖”。西安市继投资近5亿元开辟人工水面3.6平方公里后,今年新开工建设的“广运潭”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形成近7平方公里的湖面。咸阳市在渭河河道上建造“咸阳湖”,计划投资6-10亿元,将形成6.4平方公里水面。河南郑州市计划投资20多亿元,在东部新区开挖面积为6平方公里的人工湖。
就在黄河流域一些城市争相圈引干流、支流河水大手笔“造景”之际,黄河却因缺水而陷入“生存险境”。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统计,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20世纪90年代以来,年平均天然径流量降至450亿立方米,但流域内实际水耗用量却达350亿立方米。黄委会主任李国英说:“黄河的水资源利用已突破河流承载极限。”
2003年,黄河流域出现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水荒”,入海水量一度每天只有几个立方米。2005年,河套灌区又发生严重春旱,黄河内蒙古段发出断流预警。
黄委会水政局局长刘栓民说,从《水法》的角度讲,水资源是天然不可分割的,不是谁“圈”住就是谁的。北方河流水资源紧缺,沿河城市一点一点地圈水,积少成多,河流的生态基流将无法维持。
城市现“美景” 背后“水患”多
记者在一些“水景城市”采访发现,由于有了景观水,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招商引资速度加快,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但黄委会洪尚池等专家却认为,城市的景观之喜中却隐含生态之忧。
一是地上成景,地下成灾;上游成景、下游成灾。“圈水造湖”使城市地下水位短期内大起大落,影响建筑安全。洛阳市形成巨大水面后,市内地下水位不断上涨,今年以来,洛阳市地下人防工程多处涌水,一些防空洞成了“地下河”。如果防空洞被长期浸泡出现坍塌,将对建筑密集的城区构成威胁。而上游筑坝拦水,必将影响河流生态基流,造成下游河道部分时段干涸、断流,激化上下游之间、城乡之间用水矛盾。
二是造成行洪障碍,影响防洪安全。目前一些城市用橡胶坝蓄水的水量已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库,一旦出现较大洪水,塌坝行洪时必将造成局部河段水量徒增,影响防洪安全。今年10月初,黄河中游出现洪水后,从洛阳出来的自然洪水流量本应1200立方米每秒,但由于橡胶坝塌坝行洪,水量陡然变成了1800立方米每秒,增加了洪水调度难度。
三是蒸发量大,水资源浪费惊人。大造水景的洛阳市,年均水蒸发量超过降雨量一倍,而修建星海湖的石嘴山市,年均水蒸发量竟超过降雨量10余倍。黄委会副主任廖义伟说,水面大了,蒸发量必然要大。这些花几亿、十几亿资金搞起来的景观工程,可能变成当地最大的耗水工程。
“圈水”助推地价 奢侈用水堪忧
记者调查采访发现,这些“圈水工程”虽然大都打着“河道整治”“防洪”“保护湿地”等名义,但有一个重要目的是助推城市地价高升。
郑州市一位领导在谈到开挖“龙湖”与建设郑东新区的关系时说:“一有水,地价就要上涨。”洛阳市一位干部说:“在洛阳新区开发中,我们是先引水,再卖地皮,临水的地价要比不临水的高15%以上。”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国已有十多家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入驻郑州市郑东新区,半年之内,郑东新区开盘房价由每平方米2700元,最高飚升至4000元。咸阳市在修建“咸阳湖”时,在河道两岸拿出近900亩的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去咸阳湖边搞房产开发,赚!赚!赚!”咸阳市一度出现这样的招商广告。
黄委会专家洪尚池说,大量开发景观用水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水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尤其是建成节水型社会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现阶段,我们还不能这样利用水资源,我们家底没那么多,这种水资源利用的侈奢之风,不符合国情、水情。
黄委会水量调度局局长安新代说,国务院规定,在河流上取水、蓄水必须报有关水利部门批准,但由于缺乏硬性限制、惩罚措施,“圈水风”难以禁止。一些专家呼吁,国家应加快出台细化的河流取水、蓄水管理法规,刹住因利益驱动乱圈“景观水”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