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文化遗产保护不能厚此薄彼

admin 2006-05-15 来源: 网
  近些年来,一些人在古镇文化遗产保护中认为,只有建筑、街道等“实”的东西才最重要,而技艺、生活方式等“虚”的东西可有可无。近日,在江苏吴江召开的中国古镇论坛上,很多旅游
  近些年来,一些人在古镇文化遗产保护中认为,只有建筑、街道等“实”的东西才最重要,而技艺、生活方式等“虚”的东西可有可无。近日,在江苏吴江召开的中国古镇论坛上,很多旅游研究方面的专家指出,古镇保护不 
能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因为它们是古镇的文化精髓与核心。 

  保护古镇遗产包括两个方面,有形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对于古镇有形物质遗产的保护在很多地方已深入人心,但对古镇居民的传统习俗、生活形态等非物质遗产的保护,目前在相当多地方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一幢古宅的拆除,很多人会痛心疾首,向政府和社会各界呼吁加强保护,避免其遭遇被毁灭的噩运;但对于一种风俗的消亡、一种手艺的失传、一种方言的死亡,很多人却觉得这压根儿不算什么,有人甚至还把这看成是顺应时代进步的趋势。 

  由于在古镇非物质遗产保护上的错误认知,有些古镇经营管理者常常在权衡保护与开发的利益关系时,不是从保护的角度去利用,而是更多地从利用的角度来开发。要招揽游客,传统民俗不可少,但落实到具体形式上,很多地方的做法却盲目而肤浅:一些古镇恢复了古戏台,唱起了江南名剧,但居然用萨克斯伴奏江南小调,曲声响起,显得不伦不类;一些古镇为了仿古,摆出了花轿子,但喇叭一吹起,却完全没有地方味;一些古镇还引进了兰州拉面、土家烧饼等充斥其间。而江南百姓引以为傲的水乡特色、女红特色、丝绸特色却难觅踪影,倒是一些不符合水乡特色的外来“引进”项目遍地开花。 

  在旅游开发中片面迎合游客,不仅使游客享受不到真正的江南水乡文化,也会使古镇忽视自己的文化内涵。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古镇经营管理者没有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让古镇居民的传统习俗、生活形态等非物质遗产在旅游开发中被忽视、遗忘,也让那些真正具有商业价值的土特产品逐渐失传以至消亡。 

  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这是使古镇非物质遗产的保护走出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比如在湘西某古镇,开发商一年的门票收入虽然达到4000万元,但当地老百姓靠生产一种姜糖年收入却达到1个亿。事实上,这种姜糖原先只要0.5元一斤,现在却能卖到20元一斤。正是该古镇在旅游开发中注意保护制姜糖这种传统工艺,才使得“吃姜糖”的生活形态不仅没有消失,还给古镇人民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保护古镇非物质遗产,不仅是借古镇做生意,发展旅游业,更应该是通过恢复和传承古镇非物质遗产,把传统文化的特色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游客面前,以此来促进古镇在保护非物质遗产的同时也能把旅游开发做活、做好。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