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问一问:大运河凭什么申报世界遗产?

admin 2006-05-17 来源: 网
  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来龙去脉   2005年12月,在全国政协举行的“中国保护世界遗产走过二十年纪念座谈会”上,有四位老政协委员得到与会者最热烈的掌声。他们是95岁高
  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来龙去脉 
   
  2005年12月,在全国政协举行的“中国保护世界遗产走过二十年纪念座谈会”上,有四位老政协委员得到与会者最热烈的掌声。他们是95岁高龄的侯仁之先生,坐着轮椅来参会的阳含熙先生以及郑孝燮,罗哲文先生。20年前,他们几位一起写了—份政协提案。建议中国尽早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年过去了,中国已经有了31个世界遗产。在此会议前不久的11月,罗哲文和郑孝燮先生到杭州参加“西湖风景区”规划讨论,他们又与工艺美术家朱炳仁先生一起酝酿如何让中国的申遗工作再上一个台阶。罗先生说:“我这辈子没完成的事不多了,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让大运河加入世界遗产。”郑先生说,“我全力支持你。”朱先生说:“我与二老相差20岁,我们作为后代责无旁贷。”
  
  几位先生给市长们写了封公开信,并在12月15日由新华社对内部和对外部公开发表,建议市长们要用创新的办法保护大远河。这封信引起各地的强烈反响,尤其是杭州,杨州和北京都积极支持。政协还计划组织委员考察运河。今年两会期间,58位政协委员又联合签名提交了“关于加强对大运河申遗保护”的提案。而后,到今年的5月,一个事关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杭州宣言”又将出世。大运河申遗工作开始提速。

  当我们问及所有的人“你认为大运河应该申报世界遗产吗?”,没有一位反对。但是在意见高度一致的后面也还存有多种疑问。面对那已经流淌了两千多年,曾经为中国作出巨大贡献,而今却残破、部分段落甚至消失的大运河,我们有充分的自信吗?为此我们想展开一次讨论,问一问,大运河凭什么申报世界遗产?


  这是运河流淌在绍兴段的画面,河上石桥高拱,岸边韭菜花绽放。船只穿桥而过,宁静而古朴的水乡气息扑面而来。陆游曾写有诗一句叫:“伤心桥下春波绿”。他的伤心是为与表妹唐婉不得善始善终的婚姻,而此时从这幅照片里,我们却看到了另一种伤心:流淌了两千多年、有着这样美丽景致的运河现在已被世人冷落。摄影/Liu Liqun/C

  问:在今天的时代社会里,大运河还有什么现实意义与价值?凭什么申报世界遗产?

  罗哲文:中国文物保护专家
  朱炳仁: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葛承雍: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杜总编辑
  俞孔坚: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教授
  齐 欣:人民日报海外版主任记者
  谭徐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室教授
  朱 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博士生

  罗哲文:我和你不能弃了她,不能不把她传给后人
    
  我每天都会遇到许多关于京杭大运申遗的问题,有关心的、好奇的;更有认为劳而无功的,较多的意见是目前大运河有些已经干涸了,有些污染严重,有些充其量只有观赏的功能,所以“她”(我更愿意用她而不是它来称呼大远河)没有现实的意义了。这是错误的,这是无知和愚蠢的,我们是谁,我们不过是大运河千年历史中某个搭船走一段的人,是个过客从北京到扬州、无锡再到杭州、宁波,可以飞来飞去根本不用运河,但是我和你不能弃了她不能不把她传给后人——这就是我们现实的意义所在我想所有《中国国家地理》的读者在这一点上都会一说就明白。

  齐欣:它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它就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这十多天我先到扬州,后赴杭州考察,一路上我也在不停地思考这个问题,在这一路中,我见了运河两岸居民代表,见了政府官员以及许多专家,最后留给我的感觉是,运河是活在两岸原住民心中的一个根,是他们自豪和惆怅,可以长时间叙说的一个源头。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述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杭州因(西)湖而闻名,因(运)河而兴,也就是他们认为杭州没有运河就兴不起来,到了扬州同理。但是大家的语气就变得很无奈很悲哀,他们说:“扬州是因河而兴,因河而衰。”运河衰败了,扬州也就边缘化,边缘到前不久才通了铁路、兴也好衰也好,都是因为这条运闭上眼睛想想,运河产生了经济、文化、民俗民风,等等,而这一切,又融化在了每个人心里变成生活的要素。

  申遗有没有现实意义,我要说未来的100年内,运河的各种功能都不会衰落,目前运河还是构成我国“北煤南运”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与外向型经济的运输大通道:航行于京杭运河和长江三角洲主要内河航道网的船舶达到11万艘,货运量达到2.58亿吨,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34.2%:以杭州段为例,这条河到底能运多少东西?我看到也调查过,每艘船一般运载60吨货物,每支船队有8—10条船,一趟就是五六百吨,承载了杭州总体运输量的10%- 11%,而从杭州到山东的济宁,各地的功能不同,但运河都还在使用,更何况,历史上的运河也兴过也废过,时而畅通,时而淤塞,它是喘着气儿活到今天,而不是一帆风顺地到了今天才衰败的而且即使今天没用也不代表以后就没用,但它是平静地活在两岸人民的魂里,你怎么看大运河?它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它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中国历代在上面都留有文化的积淀,所以它就是人类的遗产。


  毫无疑问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这两幅图片来自不同地方,因为它们有着鲜明的区别。左图拍摄于浙江乌镇,运河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摄影/马宏杰);下图反映的是法国南运河的轻松与怡然。运河两岸迷人的峭壁和河水的平静,已经让她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地。尤其是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更能领略运河之美。 摄影/Dave Bartruff/C 
 
  朱炳仁:你去实地走过没有?你在运河边生活过没有?

  讨论京杭大运河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有个入门“条件” ,就是你不要坐在屋里凭空想。你去实地走过没有?你在运河边生活过没有?如果有,我想十个人有十个肯定的判断:如果你有机会再与沿岸的历史学名者,水利学家,民间文化和工艺美术家一起聊上半小时,就会发现京杭大运河静静地承载和积淀了太多的历史时刻:发育和成熟了诸多文化和思想。我生活在运和河旁,几十年来始终都在感受着她的伟大和博大精深,许多创作的源泉都根植于斯。盼望着大运河也能够滋润养育后人。我的这种感情,应该是沿岸无数人共有的情结,这“无数人”,都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核心地带,六省 (市)少说也有3亿人口。无论怎么看,推动京杭大运河的保护都是一件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事;而以“申遗”的方式则可视作是一举多得的关键工作。

  葛承雍:运河涉及文物点之多,等级之高、密度之大、年代之久,均超出以往水利工程所遇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