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文化遗产保护:古都保护的“世纪工程”

admin 2006-06-05 来源: 网
  铺陈了3000余年的中华历史轨迹,有着850年的建都史,北京充满着五朝帝都的大气和民居建筑的灵秀:金碧辉煌的皇家宫殿、精致幽深的王府花园、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错落毗连的街
  铺陈了3000余年的中华历史轨迹,有着850年的建都史,北京充满着五朝帝都的大气和民居建筑的灵秀:金碧辉煌的皇家宫殿、精致幽深的王府花园、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错落毗连的街巷胡同……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智慧结晶在这里展示着,泱泱大国古老都城的神韵在这里散溢着。把历史名城及这些珍贵的文物保护好、传下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也是作为拥有它们的北京的历史责任! 

  近年来, 市委市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宏阔视野来面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过去5年间,投入专项文物修缮经费8.1亿元,这个数目是新中国成立头50年北京投入文保事业总经费的20多倍;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单位“集体”大修;近百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0余处市级文保单位中多数都已经得到维修。北京为保护这些人类的瑰宝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每天,都有濒临坍塌的文物景观在修复,日复一日,直至获得新生。 

  每天,在修修补补间,北京文物的守护者们都在绞尽脑汁,谨慎抉择。 

  拆与留之间,寻求的是保护与发展的并存,是古老风貌与现代都市的和谐平衡,是实现改善人居环境与再现古都风貌的双赢 

  说到文化遗产,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文物,是那些样子有些沧桑、门口挂着牌子的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五朝古都,北京168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7处,市级文保单位200余处,区级文保单位千余家。它们是历史留给北京最珍贵的财富。 

  面对年久失修的文物,历来有着迥然不同的两种观念 

  一是认为“凡是旧的就是落后的”,于是就有人主张“大拆大建”、“剃平头、盖高楼”; 

  二是认为“凡是旧的都是经典”,主张古城“原封不动”,追求文物古建的“静止”保护,一根木柱顶了一百年,早已糟朽,却要纯粹追求本色,不得拆修。 

  而市委市政府寻求的是保护与发展的并存,是古老风貌与现代都市的和谐平衡,是实现改善人居环境与再现古都风貌的双赢。 

  明代京城由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组成。沧海桑田、朝代更迭,500多年过去了,原有城墙在整体上现已不复存在。周长40公里的明代内城城墙,如今只剩下了崇文门至东南角楼的一线1.5公里相对完整。其东南角楼因此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上个世纪末,让这里闻名的不是作为古城标志的旧城墙,而是乱名远扬的“三角地”。 

  那时,站在崇文门路口东望,大片毗邻相连的低矮棚户中,很难找到老城墙的身影——依着城墙盖起的厂房有3万多平方米;拆了城砖盖起的房子有19栋;有的住家用城墙当后山墙,还有500户干脆就住到城墙上…… 

  古墙在呻吟 

  墙根儿下,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 

  “那时我们一家4口挤在一间不到8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屋里只够放下一张床。”回想往事,赵女士记忆犹新,“一下雨我都不敢睡觉,就怕房子塌了。墙薄得邻居说个悄悄话都能听清楚。” 

  古都风貌亟待保护,当地居民生活条件亟待改善! 

  2001年11月25日,市政府正式启动“明城墙保护工程”,作为北京市政府2002年为群众拟办的60件实事之一,首次提出“文物腾退政策”。 

  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刘淇先后20次到现场办公、视察。 

  患有老胃病的孔繁峙当时任市文物局副局长,他揣着小药瓶和饼干在城墙脚下盯了一年多,走家串户、苦口婆心,画草图、在城墙上转悠……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