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不能以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
admin
2006-06-10
来源:
网
今天是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不少人去免费参观了我国的世界遗产地、博物馆以及文物保护单位。本报记者有幸采访到了马不停蹄忙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
今天是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不少人去免费参观了我国的世界遗产地、博物馆以及文物保护单位。本报记者有幸采访到了马不停蹄忙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
敦煌莫高窟风化严重、万里长城在无意识的破坏和历史的磨损中支离破碎;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文物流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在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里有中国文物100多万件。与上述物质遗产相比,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怎样的挑战?周和平的回答也是快人快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社会变迁、财力有限、人才不足等多方面挑战,但我觉得最突出的还是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有待提高。”他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保护文化遗产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资金可以筹集,人才可以培养,因缺乏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而造成人为破坏却不自知,这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文化自觉和保护意识的提高,有赖于国民素质的提高,要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营造和呼唤保护、关爱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
关于中韩端午节之争,周和平表示,端午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最早源于我国远古的祭龙日,以后又渐渐加入了纪念地方性名人的内容,例如长江中游湖南、湖北楚地纪念屈原,长江下游江浙吴地端午节纪念伍子胥或纪念越王勾践及孝女曹娥等。端午节不仅成为汉、满、蒙、朝鲜等众多民族的传统节日,也很早传入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这些国家在欢度端午节时,融入了当地习俗,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他说,韩国端午祭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个触动。在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过程中,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黄石市,湖南省汨罗市、江苏省苏州市等将当地的端午习俗提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并提出了保护计划。对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保护,我们高度重视,将采取有效措施,落实相应的保护计划并积极组织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有些地方为了城市建设毁了不少古建筑,同时,一些地方为了打造旅游招牌,拼命挤申遗的独木桥。对此现象,周和平指出,为城市建设不惜毁坏古建筑和挤申遗的独木桥都是利益驱动下的行为。毁坏古建筑是目光短浅的,我国城市化建设不能再走西方的老路,不能先破坏,再保护。我们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决反对和防止不顾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客观承受力,不顾长远发展需要的盲目利用和恶性开发。以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的现代化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古建筑保护和城市化发展并无本质矛盾,文化遗产保护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古建筑等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可以促进民众文化生活,繁荣旅游、经济,增进社会稳定发展。
周和平指出,为了做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分类指导,一项一策,尽快建立完备的保护体系。他透露,文化部等正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的早日出台。此外,我国计划三年内基本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并逐步建立起从国家到省、市、县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资料: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我国政府积极参与申报工作。2001年、2003年、2005年,我国连续三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物质遗产项目并获得通过,我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我国首次与外国就同一非物质遗产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通过的项目。
目前,我国大陆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有近40万处,同时我国有2300多座博物馆,馆藏各类可移动文物约2000万套。
6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核定的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式公布,京杭大运河、正定府文庙、九连墩墓群等1080项珍贵历史遗迹名列其中。这是自1961年我国首次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一次批准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最多的,几乎接近于前5批数量的总和。
紧接着,国务院公布了首批51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戏、昆曲、少林功夫、吴桥杂技甚至凉茶都被列入其中。(解放日报驻京办供稿,作者:本报驻京记者夏俊 狄建荣)
敦煌莫高窟风化严重、万里长城在无意识的破坏和历史的磨损中支离破碎;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文物流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在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里有中国文物100多万件。与上述物质遗产相比,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怎样的挑战?周和平的回答也是快人快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社会变迁、财力有限、人才不足等多方面挑战,但我觉得最突出的还是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有待提高。”他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保护文化遗产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资金可以筹集,人才可以培养,因缺乏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而造成人为破坏却不自知,这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文化自觉和保护意识的提高,有赖于国民素质的提高,要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营造和呼唤保护、关爱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
关于中韩端午节之争,周和平表示,端午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最早源于我国远古的祭龙日,以后又渐渐加入了纪念地方性名人的内容,例如长江中游湖南、湖北楚地纪念屈原,长江下游江浙吴地端午节纪念伍子胥或纪念越王勾践及孝女曹娥等。端午节不仅成为汉、满、蒙、朝鲜等众多民族的传统节日,也很早传入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这些国家在欢度端午节时,融入了当地习俗,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他说,韩国端午祭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个触动。在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过程中,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黄石市,湖南省汨罗市、江苏省苏州市等将当地的端午习俗提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并提出了保护计划。对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保护,我们高度重视,将采取有效措施,落实相应的保护计划并积极组织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有些地方为了城市建设毁了不少古建筑,同时,一些地方为了打造旅游招牌,拼命挤申遗的独木桥。对此现象,周和平指出,为城市建设不惜毁坏古建筑和挤申遗的独木桥都是利益驱动下的行为。毁坏古建筑是目光短浅的,我国城市化建设不能再走西方的老路,不能先破坏,再保护。我们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决反对和防止不顾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客观承受力,不顾长远发展需要的盲目利用和恶性开发。以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的现代化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古建筑保护和城市化发展并无本质矛盾,文化遗产保护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古建筑等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可以促进民众文化生活,繁荣旅游、经济,增进社会稳定发展。
周和平指出,为了做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分类指导,一项一策,尽快建立完备的保护体系。他透露,文化部等正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的早日出台。此外,我国计划三年内基本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并逐步建立起从国家到省、市、县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资料: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我国政府积极参与申报工作。2001年、2003年、2005年,我国连续三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物质遗产项目并获得通过,我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我国首次与外国就同一非物质遗产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通过的项目。
目前,我国大陆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有近40万处,同时我国有2300多座博物馆,馆藏各类可移动文物约2000万套。
6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核定的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式公布,京杭大运河、正定府文庙、九连墩墓群等1080项珍贵历史遗迹名列其中。这是自1961年我国首次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一次批准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最多的,几乎接近于前5批数量的总和。
紧接着,国务院公布了首批51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戏、昆曲、少林功夫、吴桥杂技甚至凉茶都被列入其中。(解放日报驻京办供稿,作者:本报驻京记者夏俊 狄建荣)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