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文化遗产与城市生活
admin
2006-07-22
来源:
网
陈燮君作品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生命的顽强、绚烂,人的思想的深邃、奇妙,创造性思维的拓展、放飞,演化成了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正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述说着人类的智慧及文明的
陈燮君作品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生命的顽强、绚烂,人的思想的深邃、奇妙,创造性思维的拓展、放飞,演化成了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正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述说着人类的智慧及文明的轨迹。城市作为人类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成为文明聚焦点的同时也必然肩负起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使命。文化遗产延伸了城市生活的时空,文化遗产影响着城市生活的方式,文化遗产丰富了城市生活的图景,文化遗产提升了城市生活的精气神,文化遗产与城市生活紧密相连。在迎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日子里,我们进行“文化遗产与城市生活”的深入思考,无疑有助于“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关注生活质量,升华城市生活。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
虽然人们在很早以前就有了保护古物的认识,并进而才有了博物馆这一机构的出现,然而对于历史建筑物或者其他较为庞大的历史遗物、遗迹的保护意识的萌生,有个漫长的过程。在欧洲,罗马帝国曾摧毁希腊的城市和宫殿;工业革命产生后,经济发展的强烈冲击及城市化过程所伴随的浮躁和盲动,再加上战争、自然灾害等因素,对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长时期的历史文化的灾难迫使人们不得不认真地去思考如何去留住和保护这些人类智慧的结晶,由此开始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漫漫征程。
对遗产保护的观念起源于19世纪,当时主要局限于欧洲。与之相联系的是1840年法国成立了历史建筑管理局,1882年,英国颁布了古迹保护法。20世纪初,一个新的理念被提出:一国的自然文化财产不仅仅属于该国,而且应理解为全人类共有的珍宝,但当时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大量的城市重建的过程中,更引发了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保护的对象也逐渐扩大。继1933年的《雅典宪章》以后,1964年由“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工作的建筑师和技术人员国际会议”(ICOMDS)通过的《威尼斯宪章》更具有里程碑意义。《宪章》肯定了历史文物建筑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把它看作是人类“共同的遗产”,认为“为子孙后代而妥善地保护它们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必须不走样地把它们的信息传下去。同时,藉由国际合作来保护遗产的观念也逐渐成形,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开展大量宣传活动,并开始对埃及阿布辛拜勒等31处历史遗迹进行修复和保护。1968年在美国召开了“世界遗产保护”白宫会议,该会议呼吁保护世界的自然风景区和文化遗产,这是公开发表的官方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密不可分的最早声音之一。至此,由整个国际社会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共识已经基本形成。
1972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第十七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并设立基金,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这使文化与自然遗产免遭破坏的国际行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响应和支持。1976年,根据公约规定成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设立了专项保护基金,在世界范围内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各项自然与文化遗产有计划地实施保护措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从20世纪7 0年代至今,30多年过去了,人们对遗产的理解和认识经历了一个更加全面、更加理性的过程。从当今世界各国的情况看,文化遗产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遗产概念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已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在广度上,总的趋势是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更加宽泛,从一个封闭的概念变成一个开放的概念。具体体现在,文化遗产从单体的历史和艺术意义上文化遗留物,扩展到相互联系的文化遗产群体;从历史和艺术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扩展到非艺术创造遗产;从仅仅存在物理上联系的文化遗产,扩展到与大自然之间紧密联系的文化遗产;从与普通环境下的文化遗产,扩展到特定环境下的文化遗产;从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深度上,总的趋势是对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认识更加深化,对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向更加神圣,在文化遗产的理解中加上了更多人文的内容。在保护方法上,也由过去的单纯的文物修复,演进为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综合行为。
我国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而丰富的文化遗产。早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中,就将“保存古迹”与“救贫事业、贫民工艺、救生会、救火会”一道作为“城镇乡之善举”,列为城镇乡的“自治事宜”。这也许是我国最早涉及保存古迹的法律文件。按照学术界的一般看法,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始于上一世纪20年代。1922年北京大学设立的考古学研究所,是我国最早的文物保护相关研究机构。
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我国有关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法规、政策和措施,其原则、内容与《世界遗产公约》的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1985年3月,侯仁之等四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提案。同年1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批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决定,12月16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签署了我国加入“公约”的文件,对国际社会作出了为全人类妥为保护中国境内世界遗产的庄严承诺,从而开启了中国和国际社会一道保护人类共同遗产的历程。1986年我国开始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至今已有31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82年,我国颁布了《文物保护法》,2002年对这部法又进行了重新的修订,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化部以部长令的形式颁布了《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30余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专门成立了由15个部委组成的的全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导小组。《通知》还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的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国家“文化遗产日”。这再一次彰显了中国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也预示着该项工作美好灿烂的前景。
上海历来充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1950年7月,刚成立的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即着手调查本市的古文物建筑,实施了对点春堂等49个文物建筑进行保护的工程,从此开始了新上海保护物质文化遗存的历程。1986年,上海即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上海提出要“建立最严格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制度”,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
上海在进行保护规划的制定中探索了新的保护模式。一是创新编制模式,强调整体保护,细化控制指标。二是通过规划控制,保证整体风貌达到最大程度保护。三是确立分街坊图则,确保规划落地。四是建立特别论证制度,杜绝擅自改变规划。在保护原则上,采取了“统一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利用服从保护”的方针。2005年,上海市政府正式成立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迈入一个新时期。
二、上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生活的升华
上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寻觅上海城市的文化血脉,其源头竟在6000年前。在上海文明的发祥地,距今约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5000年前的崧泽文化、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和3700多年前的马桥文化依序演进,上海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期的文化血脉清晰可见。这是上海的文明之源、文化之根。构成这条文化血脉重要元素是散布上海各处的27处古文化遗址,这对于城市文化血脉的寻觅和解密具有直接意义。它们集中地展示了上海古代文明的社会风情、生活长卷、起居变迁和文化风骨,是市民进行寻根、观光,接受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场所。因此,对这些珍贵的古文化遗产,除了精心保护外,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城市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如被考古学家誉为“中国的土建金字塔”、“古上海的历史年表”的福泉山古文化遗址,是上海古文化遗址中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倍受世人关注,近悦远来,来福泉山的考古爱好者日增。为更好地做好合理利用工作,市文管委组织编制的福泉山古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规划,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建议的基础上,历时一年余,日前已告完成。
作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上海在上世纪20年代,铁路、纺织、港口等六大支柱产已初具规模,因此留下了丰富的城市产业遗产资源。对此,上海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保护方式。如对有条件的行业、企业,鼓励和扶持其利用原有的建筑和文物资源,建立行业博物馆,积极发挥相关的社会职能。这样,既起到了保护遗产的作用,又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求。又如结合特色文化街区的创建,对上海的泰康路和莫干山路等工业遗存区域实施整体规划、保护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吸取了美国纽约“苏荷”的经验,使这些地区在旧城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如莫干山路50号,这里本来是一片旧厂房和老仓库,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21世纪初,莫干山路50号迎来了一群艺术家,使这个近代工业文明的“遗址”变成了一个现代艺术的场所。现在,以此为基础建成的莫干山路的春明都市型工业园区已成为以视觉艺术为特色的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如唐山路、多伦路等也正在进行同样的尝试,由此形成了一幅多元的城市文化景观,为多元的城市生活又增添了情趣各异的斑斓色彩。
博物馆的重要目的就是保护文化遗产,博物馆遗产保护工作的内容不仅仅局限在保护收藏品本身,而且包括了整个文化遗产的信息体系和价值体系,无论这些价值是通过有形的(物质的)方式体现出来,还是以无形的(非物质的)方式体现出来的。全面的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使作为最重要的遗产机构之一的博物馆更加关注自己在这方面的保护职责,包括价值取向、发展目标和实践方法与技术。这对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博物馆要面向社会大众,表达他们在文化上的期望,并参与城市生活,展示文化的多样性,为社会的发展服务。这几年上海的博物馆事业发展较快,数量已达100家,其中42家是行业博物馆。到2010年上海的博物馆、纪念馆将为150家。届时将基本完成建设“一个中心”、形成“三圈环璧”、带动“十一个文博特色区块”的博物馆规模化效应。“一个中心”就是:将人民广场周边的上博、上海美术馆、城市规划馆等形成博物馆中心区域;“三圈环璧”是:按市中心区、市郊结合部和远郊自然形成三圈环璧,聚合成人文历史、行业及科普、上海古文化三个环环相套的博物馆圈;“十一个文博特色区块”是:把中心城区规划成十一个区域等,在每个区域内集中较多同类型文博点,如外滩近代优秀建筑区块、杨树浦传统工业区块等,开发成主题性博物馆群,形成特色文博区块。博物馆建设的加强起到了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城市文脉的作用,为城市文化生活增添新的活力。
上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是和它对文化遗产的认知过程相一致的。从20世纪50年代起,上海就开始组织对文学、音乐、歌舞、戏曲、说唱、剪纸、皮影、刺绣、编织等进行抢救、挖掘和梳理,采取笔记、图画、记谱、录音、照相等方式对传统技术进行整理,成功地抢救了一些已濒临危境的无形文化遗产。自2001年以来,在文化部、中国文联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发起的民俗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程的有力推动下,上海掀起了新一轮的非物质文化保护热潮,保护对象逐渐扩大,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功的、符合上海城市特点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手段。同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被称为“百戏之祖”的中国昆曲的名列其中,更是提高了人们对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认识,形成了对以无形文化遗产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全面保护。2001年,上海颁布了《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规定》,关于传统工艺美术的人才技能的传承、人才的评定、保护制度均为重要的内容,由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一步纳入了法制的轨道。
以民间文化而言,上海的一些民间艺术如七宝的皮影戏、崇明的扁担戏、南汇的锣鼓书、松江的顾绣等,都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目前上海各区县通过积极努力,既继承了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已形成的品牌,又有新的创新。如南汇桃花节、徐汇桂花节、闸北区茶文化节、卢湾区国际爵士音乐节、宝山区国际民间艺术节和国际花卉节、静安区现代都市音乐广场、黄浦区南京路世纪广场“天天演”、奉贤区“相约滨海之夏”广场文化系列活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圆社区艺术明星之梦”、青浦朱家角镇“行街表演”、“金秋闵行”社区文化节以及南汇锣鼓书和“彩豆画”、青浦田歌和“苗苗评弹”、松江顾绣、金山故事和农民画、七宝音乐、颛桥腰鼓等都已形成品牌,使民间文化艺术得到了保护、传承和发扬,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城市文化生活的基层化、多样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上海的嘉定竹刻、顾绣、江南丝竹、乌泥泾手工纺织技艺、沪剧、锣鼓书、昆曲、京剧和越剧名列其中,凝聚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三、文化遗产与2010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进行充分演绎,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是予以展现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在世博会的演进过程中,交织着技术发展和人文发展,融汇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世博会是各国各地区科技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其文化内涵之丰富恐怕是其他的展示形式所难以比拟的。在展示各类文化遗产的同时,一部世博会发展史本身显示的就是一个文化遗产的累积过程,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文明遗产。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在这一主题下所衍生的城市中人类多元文化的和谐这一命题,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多样性的呈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坦示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上海世博会禀承全球性、开放性的宗旨,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现有文化、各民族自身文化发展模式,积极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将成为世界文化,尤其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又一次盛会。
目前已划定为世博会场地的浦西地区,曾经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这些宝贵遗产都将成为世博会建设中重点保留的内容,有些老厂房和建筑,也将被妥善地保存并改建成为各类公共文化活动设施。其中江南造船厂有140多年的历史,积淀了大量历史文化遗产。这个百年老厂曾诞生了中国第一批正规产业工人、第一艘机动兵轮等,还有第一炉钢、第一艘万吨轮、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等。1867年建造的“二号船坞”,是中国最早的万吨轮以及其他万吨级巨轮下海的地方。此次世博会25%以上是历史老建筑的保护性再生建筑,这样一种大规模保留历史遗产的世博会,已引起世人瞩目。在场馆的展示计划中,除了前瞻性之举,中国馆无疑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一次大检阅,主题馆则将是世界城市遗产的一次大会聚,而世界博览馆更是搭建了一个世界文化艺术平台,让大众足不出国了解世界文化艺术遗产。世博会期间将有大量的文化娱乐活动、节庆活动以及多个论坛,力争通过世博会给世界留下丰富的物质和思想文化遗产。
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以及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上海要注重建设和向全球展示城市文化的多种元素,让国际化的大都市凸现它的文化魅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让这次世博会成为培养与创建超越国界与帮助理解多样性文化的不同之处并能达到和谐互融的最佳平台。这将在更大的时间跨度上积淀新的“文化遗产”。历届世博会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以及由此推动举办城市的体制机制创新,不仅给世界创造了辉煌和精彩,改变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而且也给举办城市和国家注入了创新发展的强大生机和活力。举办这次世博会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培育和塑造上海城市精神,不断丰富、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精神底蕴和市民素质的过程。这次世博会将成为上海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上海创新发展的龙头,成为展示上海以及各城市科技创新成果的窗口。在“十一五”的文化发展构想中,上海将在全国率先建成体现城市发展水平、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健全、高效的文化市场体系,并努力创作出更多的文化艺术精品奉献给广大市民。这次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会加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推进文化市场环境的培育和改善;加大对优秀原创文化的扶持;努力把上海建成我国艺术人才教育培养的重镇。
有理由相信,“世博机遇”将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综合性历史机遇。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
虽然人们在很早以前就有了保护古物的认识,并进而才有了博物馆这一机构的出现,然而对于历史建筑物或者其他较为庞大的历史遗物、遗迹的保护意识的萌生,有个漫长的过程。在欧洲,罗马帝国曾摧毁希腊的城市和宫殿;工业革命产生后,经济发展的强烈冲击及城市化过程所伴随的浮躁和盲动,再加上战争、自然灾害等因素,对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长时期的历史文化的灾难迫使人们不得不认真地去思考如何去留住和保护这些人类智慧的结晶,由此开始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漫漫征程。
对遗产保护的观念起源于19世纪,当时主要局限于欧洲。与之相联系的是1840年法国成立了历史建筑管理局,1882年,英国颁布了古迹保护法。20世纪初,一个新的理念被提出:一国的自然文化财产不仅仅属于该国,而且应理解为全人类共有的珍宝,但当时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大量的城市重建的过程中,更引发了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保护的对象也逐渐扩大。继1933年的《雅典宪章》以后,1964年由“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工作的建筑师和技术人员国际会议”(ICOMDS)通过的《威尼斯宪章》更具有里程碑意义。《宪章》肯定了历史文物建筑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把它看作是人类“共同的遗产”,认为“为子孙后代而妥善地保护它们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必须不走样地把它们的信息传下去。同时,藉由国际合作来保护遗产的观念也逐渐成形,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开展大量宣传活动,并开始对埃及阿布辛拜勒等31处历史遗迹进行修复和保护。1968年在美国召开了“世界遗产保护”白宫会议,该会议呼吁保护世界的自然风景区和文化遗产,这是公开发表的官方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密不可分的最早声音之一。至此,由整个国际社会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共识已经基本形成。
1972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第十七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并设立基金,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这使文化与自然遗产免遭破坏的国际行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响应和支持。1976年,根据公约规定成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设立了专项保护基金,在世界范围内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各项自然与文化遗产有计划地实施保护措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从20世纪7 0年代至今,30多年过去了,人们对遗产的理解和认识经历了一个更加全面、更加理性的过程。从当今世界各国的情况看,文化遗产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遗产概念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已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在广度上,总的趋势是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更加宽泛,从一个封闭的概念变成一个开放的概念。具体体现在,文化遗产从单体的历史和艺术意义上文化遗留物,扩展到相互联系的文化遗产群体;从历史和艺术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扩展到非艺术创造遗产;从仅仅存在物理上联系的文化遗产,扩展到与大自然之间紧密联系的文化遗产;从与普通环境下的文化遗产,扩展到特定环境下的文化遗产;从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深度上,总的趋势是对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认识更加深化,对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向更加神圣,在文化遗产的理解中加上了更多人文的内容。在保护方法上,也由过去的单纯的文物修复,演进为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综合行为。
我国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而丰富的文化遗产。早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中,就将“保存古迹”与“救贫事业、贫民工艺、救生会、救火会”一道作为“城镇乡之善举”,列为城镇乡的“自治事宜”。这也许是我国最早涉及保存古迹的法律文件。按照学术界的一般看法,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始于上一世纪20年代。1922年北京大学设立的考古学研究所,是我国最早的文物保护相关研究机构。
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我国有关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法规、政策和措施,其原则、内容与《世界遗产公约》的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1985年3月,侯仁之等四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提案。同年1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批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决定,12月16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签署了我国加入“公约”的文件,对国际社会作出了为全人类妥为保护中国境内世界遗产的庄严承诺,从而开启了中国和国际社会一道保护人类共同遗产的历程。1986年我国开始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至今已有31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82年,我国颁布了《文物保护法》,2002年对这部法又进行了重新的修订,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化部以部长令的形式颁布了《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30余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专门成立了由15个部委组成的的全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导小组。《通知》还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的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国家“文化遗产日”。这再一次彰显了中国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也预示着该项工作美好灿烂的前景。
上海历来充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1950年7月,刚成立的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即着手调查本市的古文物建筑,实施了对点春堂等49个文物建筑进行保护的工程,从此开始了新上海保护物质文化遗存的历程。1986年,上海即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上海提出要“建立最严格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制度”,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
上海在进行保护规划的制定中探索了新的保护模式。一是创新编制模式,强调整体保护,细化控制指标。二是通过规划控制,保证整体风貌达到最大程度保护。三是确立分街坊图则,确保规划落地。四是建立特别论证制度,杜绝擅自改变规划。在保护原则上,采取了“统一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利用服从保护”的方针。2005年,上海市政府正式成立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迈入一个新时期。
二、上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生活的升华
上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寻觅上海城市的文化血脉,其源头竟在6000年前。在上海文明的发祥地,距今约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5000年前的崧泽文化、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和3700多年前的马桥文化依序演进,上海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期的文化血脉清晰可见。这是上海的文明之源、文化之根。构成这条文化血脉重要元素是散布上海各处的27处古文化遗址,这对于城市文化血脉的寻觅和解密具有直接意义。它们集中地展示了上海古代文明的社会风情、生活长卷、起居变迁和文化风骨,是市民进行寻根、观光,接受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场所。因此,对这些珍贵的古文化遗产,除了精心保护外,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城市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如被考古学家誉为“中国的土建金字塔”、“古上海的历史年表”的福泉山古文化遗址,是上海古文化遗址中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倍受世人关注,近悦远来,来福泉山的考古爱好者日增。为更好地做好合理利用工作,市文管委组织编制的福泉山古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规划,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建议的基础上,历时一年余,日前已告完成。
作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上海在上世纪20年代,铁路、纺织、港口等六大支柱产已初具规模,因此留下了丰富的城市产业遗产资源。对此,上海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保护方式。如对有条件的行业、企业,鼓励和扶持其利用原有的建筑和文物资源,建立行业博物馆,积极发挥相关的社会职能。这样,既起到了保护遗产的作用,又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求。又如结合特色文化街区的创建,对上海的泰康路和莫干山路等工业遗存区域实施整体规划、保护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吸取了美国纽约“苏荷”的经验,使这些地区在旧城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如莫干山路50号,这里本来是一片旧厂房和老仓库,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21世纪初,莫干山路50号迎来了一群艺术家,使这个近代工业文明的“遗址”变成了一个现代艺术的场所。现在,以此为基础建成的莫干山路的春明都市型工业园区已成为以视觉艺术为特色的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如唐山路、多伦路等也正在进行同样的尝试,由此形成了一幅多元的城市文化景观,为多元的城市生活又增添了情趣各异的斑斓色彩。
博物馆的重要目的就是保护文化遗产,博物馆遗产保护工作的内容不仅仅局限在保护收藏品本身,而且包括了整个文化遗产的信息体系和价值体系,无论这些价值是通过有形的(物质的)方式体现出来,还是以无形的(非物质的)方式体现出来的。全面的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使作为最重要的遗产机构之一的博物馆更加关注自己在这方面的保护职责,包括价值取向、发展目标和实践方法与技术。这对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博物馆要面向社会大众,表达他们在文化上的期望,并参与城市生活,展示文化的多样性,为社会的发展服务。这几年上海的博物馆事业发展较快,数量已达100家,其中42家是行业博物馆。到2010年上海的博物馆、纪念馆将为150家。届时将基本完成建设“一个中心”、形成“三圈环璧”、带动“十一个文博特色区块”的博物馆规模化效应。“一个中心”就是:将人民广场周边的上博、上海美术馆、城市规划馆等形成博物馆中心区域;“三圈环璧”是:按市中心区、市郊结合部和远郊自然形成三圈环璧,聚合成人文历史、行业及科普、上海古文化三个环环相套的博物馆圈;“十一个文博特色区块”是:把中心城区规划成十一个区域等,在每个区域内集中较多同类型文博点,如外滩近代优秀建筑区块、杨树浦传统工业区块等,开发成主题性博物馆群,形成特色文博区块。博物馆建设的加强起到了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城市文脉的作用,为城市文化生活增添新的活力。
上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是和它对文化遗产的认知过程相一致的。从20世纪50年代起,上海就开始组织对文学、音乐、歌舞、戏曲、说唱、剪纸、皮影、刺绣、编织等进行抢救、挖掘和梳理,采取笔记、图画、记谱、录音、照相等方式对传统技术进行整理,成功地抢救了一些已濒临危境的无形文化遗产。自2001年以来,在文化部、中国文联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发起的民俗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程的有力推动下,上海掀起了新一轮的非物质文化保护热潮,保护对象逐渐扩大,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功的、符合上海城市特点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手段。同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被称为“百戏之祖”的中国昆曲的名列其中,更是提高了人们对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认识,形成了对以无形文化遗产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全面保护。2001年,上海颁布了《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规定》,关于传统工艺美术的人才技能的传承、人才的评定、保护制度均为重要的内容,由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一步纳入了法制的轨道。
以民间文化而言,上海的一些民间艺术如七宝的皮影戏、崇明的扁担戏、南汇的锣鼓书、松江的顾绣等,都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目前上海各区县通过积极努力,既继承了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已形成的品牌,又有新的创新。如南汇桃花节、徐汇桂花节、闸北区茶文化节、卢湾区国际爵士音乐节、宝山区国际民间艺术节和国际花卉节、静安区现代都市音乐广场、黄浦区南京路世纪广场“天天演”、奉贤区“相约滨海之夏”广场文化系列活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圆社区艺术明星之梦”、青浦朱家角镇“行街表演”、“金秋闵行”社区文化节以及南汇锣鼓书和“彩豆画”、青浦田歌和“苗苗评弹”、松江顾绣、金山故事和农民画、七宝音乐、颛桥腰鼓等都已形成品牌,使民间文化艺术得到了保护、传承和发扬,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城市文化生活的基层化、多样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上海的嘉定竹刻、顾绣、江南丝竹、乌泥泾手工纺织技艺、沪剧、锣鼓书、昆曲、京剧和越剧名列其中,凝聚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三、文化遗产与2010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进行充分演绎,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是予以展现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在世博会的演进过程中,交织着技术发展和人文发展,融汇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世博会是各国各地区科技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其文化内涵之丰富恐怕是其他的展示形式所难以比拟的。在展示各类文化遗产的同时,一部世博会发展史本身显示的就是一个文化遗产的累积过程,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文明遗产。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在这一主题下所衍生的城市中人类多元文化的和谐这一命题,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多样性的呈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坦示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上海世博会禀承全球性、开放性的宗旨,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现有文化、各民族自身文化发展模式,积极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将成为世界文化,尤其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又一次盛会。
目前已划定为世博会场地的浦西地区,曾经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这些宝贵遗产都将成为世博会建设中重点保留的内容,有些老厂房和建筑,也将被妥善地保存并改建成为各类公共文化活动设施。其中江南造船厂有140多年的历史,积淀了大量历史文化遗产。这个百年老厂曾诞生了中国第一批正规产业工人、第一艘机动兵轮等,还有第一炉钢、第一艘万吨轮、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等。1867年建造的“二号船坞”,是中国最早的万吨轮以及其他万吨级巨轮下海的地方。此次世博会25%以上是历史老建筑的保护性再生建筑,这样一种大规模保留历史遗产的世博会,已引起世人瞩目。在场馆的展示计划中,除了前瞻性之举,中国馆无疑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一次大检阅,主题馆则将是世界城市遗产的一次大会聚,而世界博览馆更是搭建了一个世界文化艺术平台,让大众足不出国了解世界文化艺术遗产。世博会期间将有大量的文化娱乐活动、节庆活动以及多个论坛,力争通过世博会给世界留下丰富的物质和思想文化遗产。
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以及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上海要注重建设和向全球展示城市文化的多种元素,让国际化的大都市凸现它的文化魅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让这次世博会成为培养与创建超越国界与帮助理解多样性文化的不同之处并能达到和谐互融的最佳平台。这将在更大的时间跨度上积淀新的“文化遗产”。历届世博会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以及由此推动举办城市的体制机制创新,不仅给世界创造了辉煌和精彩,改变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而且也给举办城市和国家注入了创新发展的强大生机和活力。举办这次世博会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培育和塑造上海城市精神,不断丰富、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精神底蕴和市民素质的过程。这次世博会将成为上海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上海创新发展的龙头,成为展示上海以及各城市科技创新成果的窗口。在“十一五”的文化发展构想中,上海将在全国率先建成体现城市发展水平、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健全、高效的文化市场体系,并努力创作出更多的文化艺术精品奉献给广大市民。这次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会加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推进文化市场环境的培育和改善;加大对优秀原创文化的扶持;努力把上海建成我国艺术人才教育培养的重镇。
有理由相信,“世博机遇”将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综合性历史机遇。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