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国际大师纵论演变中的亚洲城市与建筑

admin 2006-09-25 来源: 网
  从“亚洲特色”到“城市复兴”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  在1/4世纪之前的1982年,中国建筑学会应邀出席了在马尼拉举行的亚洲建协成

  从“亚洲特色”到“城市复兴”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

  在1/4世纪之前的1982年,中国建筑学会应邀出席了在马尼拉举行的亚洲建协成立大会。那时,中国建筑学会尚未参加亚洲建协,我和陈占祥先生受中国建筑学会的派遣,作为观察员出席了这一次盛会,当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在亚洲建协成立之后的第25个年头,我们亚洲建筑师又聚集在中国北京,共同举办亚洲建协第12届大会。首届大会提出“亚洲特色”口号 

  第一次亚洲建协大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当时与会的各国建筑师们,清醒地意识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开始冲撞亚洲大地。亚洲建筑师已经开始面临伴随席卷亚洲的西方经济大潮而来的建筑师职业挑战,以及随着外来建筑文化的涌入,亚洲建筑文化特色将逐渐消失等问题。在这次大会上,与会代表们鲜明地提出了如何保持与捍卫亚洲地区以及亚洲各国自身的建筑文化特色问题。这显然是一个极其严肃而迫切的话题。从“亚洲特色”到“地域建筑论” 

  1982年召开的第一次亚洲建协大会所讨论的有关建筑的“亚洲特色”问题,主要集中在现代建筑范畴,以及现代建筑与地域建筑之间的矛盾等问题上。其争论的焦点就在于,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如何保持亚洲各国本土文化的多元化特征。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发端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这一老议题非但没有失去意义,而且还具有了更新的内涵。例如,将“全球——地方”(global——local)这一对范畴看作是“一枚银币的两面”,相辅相成,不应偏废,即全球化不可全然取代本土化,本土化也不可能阻挡住全球化的浪潮。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考虑,1998年,由新加坡建筑师林少坡(WilliamLim)先生和我一起,共同组织了在清华大学召开的有关“当代乡土建筑”(ContemporaryVernacular)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这一次会议上,我提出了“现代建筑地区化,地区建筑现代化”(Modernizedregionalism,Regionalizedmodernism)的主张,其主旨就是要将建筑学中的“全球——地方”这一对范畴加以辩证地结合。这一观点得到了当时与会同仁的支持与赞同。 

  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无论民族、历史、文化、宗教诸方面,亚洲都是世界上最具文化多样性的地区之一。仅从建筑的角度而言,亚洲传统建筑中,从西亚、中亚、到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都显示了各自不同的丰富的建筑文化样态。这些传统文化已经并将继续为亚洲地区的现代建筑创作,提供丰富的营养。目前的亚洲,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强劲,建筑需求量与建造量最大的地区。探索建筑创作的“亚洲特色”,恰当地解决亚洲建筑所面临的全球化与地域化之间的矛盾,也是当前亚洲建筑师所面临的最为迫切的理论问题之一。全球城市化凸显“城市文化”问题 

  城市的发展与环境、社会的包容以及凝聚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推行,绿色建筑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的倡导等等,声浪渐高。“亚洲特色”问题,有必要进一步从建筑概念展拓到“城市文化”的视野来展开讨论。 

  世界各国,包括我们亚洲各国的城市与文化,都有各自的文化传统。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高潮中,伴随着资本,包括积极的与消极的两个方面大规模的涌入,也伴随着铺天盖地而来的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如果我们亚洲各国的建筑师对于各自的地方文化,没有一种明确的认识;如果我们对于自己的本土文化,不自觉,不自尊,不自强,不自新,那么我们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就有可能被冲淡或被遗忘。同样,我们亚洲各国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也是一种文化财富,现在却遭到大规模城市化运动的摧残。更确切地说,由大建设所带来的大破坏,使得我们的许多珍贵遗产,包括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正在缓慢地消失,甚至在一些地方正在被彻底地摧毁。这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这一类例子不胜枚举。 

  从建筑到城市,从人居环境到自然环境,都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需要我们给予充分的爱护与珍视。我们要重视城市的固有文化,要追求每座城市的文化特色,要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尤其要保护与发展既有的城市形态与城市肌理(UrbanTexture),使我们亚洲各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能够得以继承,弘扬和发展。 

  亚洲城市发展的规划和管理

  城市合伙基金会主席综合环境规划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NATHANIELvonEINSIEDEL 

  亚太地区的城市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将占到总人口增长的100%。如何应对这一城市化浪潮不仅仅会对该地区,而且将对全世界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制定适当的政策和方法,同时随着环境的改变不断作出更正,以引导那些关键参与者共同塑造亚洲的都市区域,这一点很重要。新出现的挑战 

  在亚洲的城市地区所面临的众多挑战当中,可能对城市未来成长的规划与管理产生特别影响的有:乡村——城市的转型;城市建筑物的效能导向;汽车化的大背景中的城市可达性;城市周边地区的形成;不断增强的消费影响。 

  近年来,亚洲一些城市的开发以及再开发项目的经验都表明,对本地风俗的了解和熟悉不光会带来一些看得见的益处,对当地文化的敏感甚至可以造成一个项目是继续进行还是被取消。项目规划和设施的负责人对当地的文化、经济以及建筑的了解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至于项目规划,城市开发工程的经验总结了几条可以被全面应用的原则:这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早规划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规划不善造成的环境问题不仅仅已经威胁到这些特定城市和国家,而且已经威胁到了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这其中的紧要问题包括:气候变化、水文地质、地形、污染等问题。居住高密度、道路以及内燃型发动机正在导致温度升高、风向改变,从而造成污染物在城市中心区富集。比如快速、不加管理的城市发展造成发展中城市的洪水应对设施正变得越来越糟糕。 

  基础设施的引入需要进行周密考察以避免造成无意的不良影响。比如说,中国曾经非常希望对那些过时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然而采取的却是西方的手段,青睐汽车、高层的住宅楼“公园”设计以及造成城市老城区消失的大规模城市改建,所有这些现在都被认为是错误的。 

  保留并加强当地的可识别性 

  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些独特的元素,如果妥善地对其进行支持和强化,这些元素将会持久下去。这些元素通常是建筑和公共空间,不过它们也可以包括诸如地形、森林、河流、运河以及滨水区等自然特征。 

  建筑密度适度 

  在曼谷、上海、马尼拉以及其他亚洲新兴的世界级城市,高层建筑物的安排和比例都很使人迷惑。行人的舒适被忽视,人行道通常也比较窄。如果不进行适当规划,高层建筑还将以这种明显杂乱无章的方式在整个城区遍地开花。他们之间那巨大的距离甚至要求你乘车才能到达。 

  框架和城市增长边界 

  面对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大多数城市都没有为将来的发展打算。建立城市成长边界的理由有二:第一,可以阻止会对整个地区的独特性产生破坏的任意、无序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保存那些为社区赋予鲜明独特性的河流、运河以及公共空间布置和环境独特风格。 

  连接和步行尺度 

  在亚洲的城市中,你会在那些古老、紧凑的街区发现一个最为重要的特点,步行——学校、服务设施、商店以及交通工具都位于10分钟的步行半径以内。但现代城市越来越类似于美国的商业带,高大的塔楼鳞次栉比,竞相成为最醒目的地标,牺牲的却是连贯的天空和城市图景。这一发展趋势忽视了现有邻近建筑的精致特性。更为合理的模式应该是在高密度的建筑群当中建设一些低密度建筑。 

  多样和协调的建筑 

  亚洲各大城市的建筑看起来越来越像。结果就是,这些城市逐渐丧失了其独特性及终极意义。然而,现代建筑也可以与当地的影响产生呼应,表达真正的文化。我们可以把现代和传统的观念融合成明智而又敏感的建筑,不因循守旧,但同时也并不否定过去。 

  探索有特色的和谐建筑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
 
  世纪之交,东方正面临现代与传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撞与融合。具有鲜明文化属性的建筑自不例外地卷入了这种浪潮。当代城市建设体现了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的汇合。在这个汇合点上,物质的与精神的、传统的与创新的、地域的与世界的等两极的东西必然会神奇般地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一种洋溢着生命气息和生活朝气的综合美。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认识到当代城市艺术的最大特征是综合美。这种美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其最重要的特性是和谐。 

  建筑是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中介,作为城市的主要组成,其文化取向当然应该与它所处的城市、环境相协调。优秀的建筑应该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城市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我的建筑创作可以说是在追求一种“和谐建筑”。 

  我在设计实践中,逐渐体会到“和谐建筑”的理念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和而不同”,第二个层次是“唱和相应”。“和”是指相异因素的统一,“同”是指相同因素的统一,我们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第二个层次“唱和相应”是讲相异的因素怎样才能达到“和”的境界。先人的智慧给我们以启迪,有助于我们建筑师开扩设计思路,提高创作境界。在国际化的浪潮中,一方面勇于吸取来自国际的先进科技手段、现代化的功能需求、全新的审美意识,一方面善于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的建筑传统,突显本土文化特色,努力通过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外来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途径,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和谐建筑。 

  作为一名从业建筑师,我长期生活工作在古都西安。那是一座具有3100年历史的古都,曾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中华民族盛世王朝周、秦、汉、唐建都于此,达千年之久。这里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故乡,至今保存着伟大的遗址、完整的城垣、重要的古迹,它们生动地述说着古都光辉的历史;西安现在是西部重镇,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正在迅猛发展。科技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旅游开发区体现着当今城市的活力。就在这片古今交融、新旧相辉的热土之上,正在回荡起民族文化复兴的壮丽乐章。这一切成为我们进行建筑创作的广阔背景。“和谐建筑”的理念就由此而萌生。 

  以唐历史文化旅游区为例。该项目以大雁塔为中心,大雁塔位于西安南郊慈恩寺内,原系唐代高僧玄奘法师为保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而兴建。盛唐时代就形成了以大雁塔为中心,曲江、杏园、乐游原等名胜相连属的游览胜地。上个世纪80年代西安市总体规划确定把这里建成以大雁塔为中心的唐文化旅游区。 

  唐华宾馆、唐歌舞餐厅、唐代艺术陈列馆:此项目简称“三唐工程”,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雁塔曲江旅游区的启动项目。我们根据“理解环境、保护环境、创造环境”的理念进行设计,自始至终运用我国传统的空间理论与现代的旅游服务功能相结合,造成以雁塔高耸,“三唐”奔趋,雁塔刚健、唐华幽深为特色的刚柔相济、虚实相生的园林化格局;又借景古塔,以景寓情,把塔影组织在各组建筑的主景之中,形成意境。 

  西安市博物院文物库馆、陕西历史博物、钟鼓楼广场、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美术馆、西安国际会议中心·曲江宾馆、黄帝陵祭祀大殿等项目,都反映了我们在西安地区对“和谐建筑”的探索,体现了我们的一些设计理念。 

  因地制宜见证亚洲复兴
 
  韩国异空建筑师事务所会长 柳春秀
 
  我是来自韩国的建筑师,韩国是一个矛盾中的国家,既处于数千年文化传统最后阶段,同时最近又在一些技术领域证明着自己。用好中西文明双刃剑 

  6年以前,我在伦敦建筑联盟学校发表演讲的标题是:“双刃剑”。双刃剑比只有一个刃的剑有优势。双刃是一种隐喻:一面是亚洲传统文化,另一面是西方技术。我认为亚洲处于优势,因为我们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或者技术要胜过西方人了解东方。这表明亚洲有着特别好的刀刃。但有时候,看着我们文化和传统的骄傲在年轻一代中逐渐消失,让我们感到很痛苦。对我来说,就好象我们在战场上没有充分使用我们的武器。我想以一名年长亚洲建筑师的身份,真诚地向今天在这里聚集的年轻建筑师呼吁。 

  请不要停止对中国思维和文化这一伟大传统的研究。因地制宜适应历史文脉 

  我一向认为,建筑是适应某种特定文脉的产品和过程。文脉是指能对建筑设计施加影响的任何外部条件。建筑师必须适应文脉,但是无法改变它。在一个韩国小村庄里设计一所乡村房子,与在中国一座大城市设计一座高层建筑需要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如果我必须在曼哈顿设计一座摩天大厦,不一定必须考虑到风水或者阴阳理论等因素。我宁愿尽量侧重于地质特征、飓风的潜在影响和纽约人的生活方式。因地制宜,意思是正好适合特定时间和地点,这最好地描绘了我在建筑设计中的哲学。很高兴它同样扎根于中国哲学史,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肯定。 

  我第一次到访中国是在1988年8月。那时候,我目睹了中国城市和建筑的转型,我觉得我很幸运,获得了中国景观改造的一些直接经验。这次会议的主题最贴切地描绘了我在中国的日子:“国际专业交流和亚洲机遇”。 

  我在这个时期的一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我努力达到东西方或传统与现代趋同的结果,即努力铸造一把双刃剑的结果。 

  1992年12月,我应邀参加民源海南公司举行的国际比赛中当选的设计,这座在海口的建筑由一栋68层楼的公寓大厦和一栋86层楼的酒店——咖啡厅——购物综合建筑物组成。它经常被比作双塔建筑,如以前的纽约世贸中心。从道教哲学来说它是阴阳塔。 

  1994年,我又接受委托,设计北京京门旅游城。它位于北京西客站对面的第三和第四大街。通过它可以看出风水和道教的中国传统如何才能与现代城市发展计划交融。遗憾的是这两个工程都被取消了。 

  2005年,我又被提名设计厦门奥林匹克公园网球中心。一些人将它解释为厦门这个岛屿城市框架的一种象征。海口新埠岛开发工程在2006年举行了国际竞赛,来自7个国家的建筑师应邀参加了这次国际比赛。最终计划将以我们获奖的总体规划为基础,该规划包含杰出的美籍台湾建筑师LeonWhang先生的创意。 

  文明在向西转移。我则把它解释为现在是亚洲文明的新开端。我们将见证一次新文艺复兴,这次复兴将会沿着中国、印度展开,一直到中东。朝着这个目标发展的关键在于友谊。友谊、友情、相互欣赏——这些是能够让我们把宝贵的传统转化成更丰富、更充实的将来的桥梁。 

  我们怎么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英国Llewelyn Davies Yeang公司和马来西亚汉沙-杨公司的首席建筑师 杨经文
 
  我们绿色设计的工作尽管与许多其他的绿色设计师有共同的目标,但还是有自己与众不同之处。作为一名生态学者,我们工作的最主要区别是从生态学的视角去考虑问题。当今人类面临的最重大挑战是致力于为我们的后代保护环境;但是如果我们仍旧保持现在的人口增长率和消费需求,这项挑战将被激化,而这也将是地球的最后一个千年。因此对任何一个设计师来说,一个发人深省的紧迫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来设计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对于到底什么是生态设计有太多的混淆和概念不清。人们很容易被技术所误导,认为如果我们安装了生态装置,如太阳能接收器,生物循环系统,自动化系统和单面墙体的双层搁板,就是生态建筑。诚然这些技术有可值得称道之处,即低能源消耗系统的实际应用,但它们仅仅是生态建筑有用的组成部分之一;代表制造出生态型终端产品的某种途径。生态设计远不止这些能源消耗系统;为使其更有效,这些能源消耗系统需要完整地融合到建筑构造中;同时还要考虑到建筑地址的天气,物理因素。这样问题的实质就转为地址的具体化,永远都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另一错误理解:如果一个建筑在绿色分级评估中得分较高,那么一切都万事大吉;的确任何事物都有合理的一面,但这种态度势必产生自满的情绪,而导致没有进一步行动。绿色分级对宣称实现目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作为一个设计者,绿色分级只能是一个最低标准,每个设计者应实现和超越它。 

  一言以蔽之,生态设计应被理解为对自我构建环境的设计,就犹如整个自然环境里的一个子系统。这个系统的存在会对生态产生积极后果;其在大的生命圈中与其他系统的互动和相互作用必将积极地融合到自然环境中。由此,对系统的生物循环进行分析,而不是在某一时刻,某一具体地点进行评估,将更有助于理解其对周围系统产生的累计作用。 

  我们应该在日常活动中加强生态的联系;特别是在我们的工作和设计中,都可以从水平或者垂直两方面把周围环境都考虑到。实现生态的联系能够确保物种之间的联系,互动和流动,更可以在各种资源之间共享。一旦做到提高生态的联系就能确保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和进一步恢复物种的存活率。在我们的区域规划中可以更好地说明水平相关性的意义:那种生态性走廊能让我们的城市模式从生物学意义上讲更具可行性。除此之外,垂直相关性对建筑物本身也意义非凡:众所周知,大多数的建筑物都不是单层,这样我们的设计从地基到屋顶须参照垂直相关性进行生态设计。 

  伴随着生态联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把自我构建的环境中固有的无机物融合到周围的环境中,让双方都实现生态系统化,藉此我们创造了一个“人造生态系统“,它与自然的生态系统和谐共存。由此我们提高了人类在生物圈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生态设计还涉及到对场地生态的洞察力;任何设计或商务活动都应以与生态活动良性融合为目的。对于场地规划,在加入一些人为活动以前,我们首先必须了解该地点生态系统的特性。每一个场地都有一个生态,而这个生态对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压力的承受能力有限;如果施加的压力超过了这种能力,则生态就会遭到无法挽回的破坏。 

  生态设计和外科整形手术之间有一种非常贴切的比拟。生态设计本质上是将人造系统与自然宿主系统——生态系统——机械地、有机地整合起来。外科整形手术器具也是整合其有机主体——人体。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成功整合都将导致紊乱。当然,在我们有一种真正的生态建造环境以前,还有很多理论和技术问题有待解决,不管怎么说,我们的智慧让我们创造出能够与人体结合的整形器官,我们都应该从这个事实中受到鼓励。下一个挑战将是把我们的建筑、我们的城市以及人类活动与我们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整合在一起。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