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马赛克”开启中国城市现代绿化之页
admin
2006-11-11
来源:
网
以“地球·家园”为主题的立体花坛大赛吸引了国内外15个国家、55个城市参加比赛。来自国内外各个城市的园艺师们不仅把最顶极的立体花坛工艺展示出来,作品的创意中更是饱
以“地球·家园”为主题的立体花坛大赛吸引了国内外15个国家、55个城市参加比赛。来自国内外各个城市的园艺师们不仅把最顶极的立体花坛工艺展示出来,作品的创意中更是饱含了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可以说,此次立体花坛大赛的举办为中国城市现代绿化开启了崭新的一页。
“立体花坛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普及,从街头的绿化到公园的景观,随处可见立体花坛的身影。但是,我国的立体花坛普及率不高,大型的立体花坛更是难见其身影。而且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立体花坛工艺比较简单,多用泥土、竹子等搭架构成,表现手法不够细腻,形象上也缺少创意。”大赛组委会成员、世纪公园宣传处工作人员孙嘉忆告诉记者。的确,在没有见过此次展出的作品前,谈起立体花坛,人们想到的大多是节日里广场上用盆花和花架搭起的那一个个简单的花坛作品;或者是那些小型的用灌木修剪出来的颜色单一的花木造型。那么,立体花坛到底什么样呢?请您跟我们一起来了解,欣赏。
立体花坛又名“植物马赛克”,起源于欧洲,是运用不同特性的小灌木或草本植物,种植在二维或三维立体钢架上而形成的植物艺术造型,通过各种不同植物的特性,创作出一尊尊惟妙惟肖的立体植雕作品,它代表一种形象、物体或信息。立体花坛作品表面的植物覆盖率至少达到80%,因其千变的造型、多彩的植物包装,外加可以随意搬动,被誉为“城市活雕塑”,它代表了当今世界园艺的最高水准。
立体花坛立面用植物以小型草本为主,依据不同的设计方案也选择一些小型的灌木与观赏草等。用于立面的植物要求叶形细腻、耐修剪、适应性极强、色彩丰富。红绿草类是立体花坛用最理想的植物,有枚红的枚红草原、三色相间的三色粉草、鲜红色的展叶红草等。用于立面的其他植物还有紫黑色的半柱花类,银灰色的银香菊、朝雾草、腊梅、芙蓉菊等,黄色系的有金叶过路黄、金叶景天、黄草等,以及叶嵌有各色斑点的嫣红蔓类。观赏草类可用特殊的设计方案,如鸟的尾巴用芒草、细茎针茅等,屋顶用细叶苔草、蓝苔草等。目前已筛选出适合立面种植的植物品种近70种,各品种均在此次立体花坛展中得以展示。
高科技、精工艺 “雕”出完美作品
立体花坛以造型为基础,一般运用钢材作为造型骨架,然后在填充了栽培土的造型上种植植物,通过植物不同的形态和本身的色彩,形成独特的植物造型艺术。这一艺术的形成,蕴含着众多智慧与心血。在本届立体花坛大赛上,不少作品在中外专家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工艺上的突破。例如:本届大赛中投资与规模均最大的植雕作品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大舞台”的制作过程就非同一般。根据模型,制作者用钢条搭建“骨架”,再用细钢条“编织”细节部位,使作品呈网状,可植土栽花草。但是,每两根钢丝之间不能小于15厘米,据加拿大著名结构设计师雷蒙介绍:“这是植物生长的最小空间”。“骨架”搭成后,开始装“血管”,即装上喷灌装置,能自动给植物浇水。这是整个立体花坛作品中科技含量最高的部分,因为这一作品最高可达10米,上部进行人工浇水十分困难。自动喷灌装置由两部分组成,“肚子”里是滴管,“骨架”表面则是喷雾装置。整个喷灌系统全部由电脑控制,会根据阳光、湿度、温度等各种气候指标,随时调整喷出的水量,确保植物的新鲜。其后,就是植入“皮肤”——遮阴网,放置“内脏”——泥土和肥料,最后花卉透过遮阴网植入“钢筋人”体内。考虑到植物的生长,植物间需预留约5厘米的生长空间。为了展现蒙特利尔四面环水的情景,700平方米的“大舞台”建在湖面上,组委会专家采用了高架桥面设计方式,将钢管插入湖底,每根钢管的受力点再用两根小钢管十字形固定避免下沉,钢管之间互相牵制,藏在湖面下的网格型架构,将170吨的重磅“大舞台”轻松托起。
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雷丁市选送的“西部牛仔”展现的是美国西部地区的牛仔骑术大赛,粗犷的牛仔、难以驯服的野马、野牛,使整个场景充满野性和力量。其中一匹野马仿佛不满主人的驯服,两只前蹄腾空离地呈65度,试着作最后的挣扎。另一头正在咆哮的野牛,两只前蹄紧紧抠住地面,后蹄高高翘起离地45度,似乎想把年轻傲慢的小牛仔狠命摔出。这两只腾空的动物是制作的最大难点,美国设计师决定用支架托着身体,但这会大大削减作品的动感及视觉冲击力。组委会专家李海根等提出采用力学中的三角平衡原理,并加固地面受力点,使野马、野牛甩掉支架腾空而起。这一成果令美国设计师大为惊叹,连称“妙极了”。
精彩创意 展现各国风土人情
每一个参赛作品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而每一个作品因国家、地域的不同呈现了各种不同的地域文化。游人在观赏作品的同时,更可以体味到各国的风土人情。
希腊此次带来的作品为建于公元前447年的“帕德教神殿”,是希腊文明与民主的象征,代表希腊最伟大的建筑艺术,神殿前的奥运五环标志,意味着希腊是奥林匹克的发祥地。法国新喀里多尼亚的“小岛风情”呈现给中国的是这座南太平洋风情的美丽小岛上所独有的鸟类和土著建筑,这种原生态的建筑艺术在小岛上留存至今。比利时考克西德的渔夫仍保持着骑在马背上撒网捕蟹的习惯,作品“马背上的渔夫”描述了一位满载而归的渔夫坐在当地独有的矮脚马背上,手里的绳子还牵着地上一只硕大的螃蟹,生动再现了海边小镇渔夫的可爱形象。法国马赛索性将城市标志“圣母加德大教堂”原版拷贝过来,闪闪发光的镀金圣母像威严站在塔顶供世人仰望,园艺设计师更是将外观植物运用得炉火纯青,明快简洁的建筑线条、凹凸有致的砖块质感、自然高雅的色彩过渡、无不透露出法式皇宫的贵族气质。
与国外作品相比,国内城市的作品更显中国悠久历史和辽阔地域下各个民族、各地方的历史特色。沈阳市以清代满族女子盛装的旗头为主题,旗头上的玫瑰花为沈阳的市花,头饰的下方还有一双小巧的旗鞋,整个作品充满了满族风情和浓郁的东北特色。山西太原创作的植雕作品“商道”,搬出古老的算盘、铜钱做文章,算盘是我国特有的计算工具,铜钱代表晋商以诚信换来的收获,寓意着晋商纵横商海500年的辉煌和成功之道。楚文化发源地武汉,带来“知音”人物作品,以高山流水为背景,栩栩如生的脸部造型,仿佛带着游客穿越时光隧道,站在2000多年前的汉江边,亲身见证俞伯牙与钟子期相知相惜的那份真挚友情。皇城根脚下的北京选送的“通向2008”,接过希腊的奥运火炬,将长城、天坛、城门巧妙组合,并以镂空远眺奥运标记构图,叙述着北京的悠久历史,和2008奥运会的美好未来。
引进“他山之石” 提升国内园艺水平
作为国家园林城市,上海的园林水平一直名列全国的前列。至2005年底,上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平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1.63%。然而,专业绿化人士也坦言,上海虽然越来越“绿”,但在品位上仍有欠缺。上海的园艺布置,多以平面为主,颜色也多以红绿草为主,稍嫌单调。
为确保此次大赛所需的植物材料,去年起,上海就开展了植物种源招标,要求立面植物矮生、蔓生、耐修剪,能体现平面效果。本次大赛共用花草植物390个品种1200万株,其中用于立面的植物100多个品种,三成是从加拿大、日本等地引进的新品种。上海市绿化林业局副局长王孝泓表示,立体花坛这一艺术形式,大幅度地扩展了植物的丰富表现力,也为城市增添了鲜活的雕塑作品。“尤其是随着季节的变换,植物颜色也会发生变化,使得立体花坛更为生动、有趣。”在加拿大,因冬季漫长、寒冷,立体花坛的植物无法生存,人们就在卸下花卉、泥土的钢结构上挂起了串串彩灯,夏天的植物展在冬季“摇身一变”成了美丽的灯展。业内人士评价说:“这样融造型艺术与园艺技术于一体的植物雕塑,显然比一般的硬雕塑更丰富,也不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相关链接:
2000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原园林局局长丽姿·高美叶把这一新颖的植物造型艺术发展成一项新兴的国际园艺赛事——国际立体花坛大赛。国际立体花坛大赛每三年举办一届,已分别于2000年、2003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成功举办了两届,吸引了全世界32个国家50多个城市和组织参加。集中展出了各国优秀园艺师、造型师、雕塑师、建筑师、美术设计师共同创作的植物雕塑作品。在2003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立体花坛大赛上,中国作品“女娲补天”获得金奖。
今年上海举办的第三届大赛,是这一国际赛事首次走出加拿大。该赛事以“地球?家园”为主题,并围绕“讲述城市的艺术、城市的建筑、地区的动物”展开丰富设计,在上海最大的城市公园——世纪公园内,布展面积达30万平方米,加拿大著名景观设计师文森特?艾瑟林说:此次展览规模之大、参赛城市之多、作品质量之优,与以往两届相比毫不逊色。文/宋秋佳 图/吕立祥 通讯员 孙嘉忆
“立体花坛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普及,从街头的绿化到公园的景观,随处可见立体花坛的身影。但是,我国的立体花坛普及率不高,大型的立体花坛更是难见其身影。而且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立体花坛工艺比较简单,多用泥土、竹子等搭架构成,表现手法不够细腻,形象上也缺少创意。”大赛组委会成员、世纪公园宣传处工作人员孙嘉忆告诉记者。的确,在没有见过此次展出的作品前,谈起立体花坛,人们想到的大多是节日里广场上用盆花和花架搭起的那一个个简单的花坛作品;或者是那些小型的用灌木修剪出来的颜色单一的花木造型。那么,立体花坛到底什么样呢?请您跟我们一起来了解,欣赏。
立体花坛又名“植物马赛克”,起源于欧洲,是运用不同特性的小灌木或草本植物,种植在二维或三维立体钢架上而形成的植物艺术造型,通过各种不同植物的特性,创作出一尊尊惟妙惟肖的立体植雕作品,它代表一种形象、物体或信息。立体花坛作品表面的植物覆盖率至少达到80%,因其千变的造型、多彩的植物包装,外加可以随意搬动,被誉为“城市活雕塑”,它代表了当今世界园艺的最高水准。
立体花坛立面用植物以小型草本为主,依据不同的设计方案也选择一些小型的灌木与观赏草等。用于立面的植物要求叶形细腻、耐修剪、适应性极强、色彩丰富。红绿草类是立体花坛用最理想的植物,有枚红的枚红草原、三色相间的三色粉草、鲜红色的展叶红草等。用于立面的其他植物还有紫黑色的半柱花类,银灰色的银香菊、朝雾草、腊梅、芙蓉菊等,黄色系的有金叶过路黄、金叶景天、黄草等,以及叶嵌有各色斑点的嫣红蔓类。观赏草类可用特殊的设计方案,如鸟的尾巴用芒草、细茎针茅等,屋顶用细叶苔草、蓝苔草等。目前已筛选出适合立面种植的植物品种近70种,各品种均在此次立体花坛展中得以展示。
高科技、精工艺 “雕”出完美作品
立体花坛以造型为基础,一般运用钢材作为造型骨架,然后在填充了栽培土的造型上种植植物,通过植物不同的形态和本身的色彩,形成独特的植物造型艺术。这一艺术的形成,蕴含着众多智慧与心血。在本届立体花坛大赛上,不少作品在中外专家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工艺上的突破。例如:本届大赛中投资与规模均最大的植雕作品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大舞台”的制作过程就非同一般。根据模型,制作者用钢条搭建“骨架”,再用细钢条“编织”细节部位,使作品呈网状,可植土栽花草。但是,每两根钢丝之间不能小于15厘米,据加拿大著名结构设计师雷蒙介绍:“这是植物生长的最小空间”。“骨架”搭成后,开始装“血管”,即装上喷灌装置,能自动给植物浇水。这是整个立体花坛作品中科技含量最高的部分,因为这一作品最高可达10米,上部进行人工浇水十分困难。自动喷灌装置由两部分组成,“肚子”里是滴管,“骨架”表面则是喷雾装置。整个喷灌系统全部由电脑控制,会根据阳光、湿度、温度等各种气候指标,随时调整喷出的水量,确保植物的新鲜。其后,就是植入“皮肤”——遮阴网,放置“内脏”——泥土和肥料,最后花卉透过遮阴网植入“钢筋人”体内。考虑到植物的生长,植物间需预留约5厘米的生长空间。为了展现蒙特利尔四面环水的情景,700平方米的“大舞台”建在湖面上,组委会专家采用了高架桥面设计方式,将钢管插入湖底,每根钢管的受力点再用两根小钢管十字形固定避免下沉,钢管之间互相牵制,藏在湖面下的网格型架构,将170吨的重磅“大舞台”轻松托起。
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雷丁市选送的“西部牛仔”展现的是美国西部地区的牛仔骑术大赛,粗犷的牛仔、难以驯服的野马、野牛,使整个场景充满野性和力量。其中一匹野马仿佛不满主人的驯服,两只前蹄腾空离地呈65度,试着作最后的挣扎。另一头正在咆哮的野牛,两只前蹄紧紧抠住地面,后蹄高高翘起离地45度,似乎想把年轻傲慢的小牛仔狠命摔出。这两只腾空的动物是制作的最大难点,美国设计师决定用支架托着身体,但这会大大削减作品的动感及视觉冲击力。组委会专家李海根等提出采用力学中的三角平衡原理,并加固地面受力点,使野马、野牛甩掉支架腾空而起。这一成果令美国设计师大为惊叹,连称“妙极了”。
精彩创意 展现各国风土人情
每一个参赛作品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而每一个作品因国家、地域的不同呈现了各种不同的地域文化。游人在观赏作品的同时,更可以体味到各国的风土人情。
希腊此次带来的作品为建于公元前447年的“帕德教神殿”,是希腊文明与民主的象征,代表希腊最伟大的建筑艺术,神殿前的奥运五环标志,意味着希腊是奥林匹克的发祥地。法国新喀里多尼亚的“小岛风情”呈现给中国的是这座南太平洋风情的美丽小岛上所独有的鸟类和土著建筑,这种原生态的建筑艺术在小岛上留存至今。比利时考克西德的渔夫仍保持着骑在马背上撒网捕蟹的习惯,作品“马背上的渔夫”描述了一位满载而归的渔夫坐在当地独有的矮脚马背上,手里的绳子还牵着地上一只硕大的螃蟹,生动再现了海边小镇渔夫的可爱形象。法国马赛索性将城市标志“圣母加德大教堂”原版拷贝过来,闪闪发光的镀金圣母像威严站在塔顶供世人仰望,园艺设计师更是将外观植物运用得炉火纯青,明快简洁的建筑线条、凹凸有致的砖块质感、自然高雅的色彩过渡、无不透露出法式皇宫的贵族气质。
与国外作品相比,国内城市的作品更显中国悠久历史和辽阔地域下各个民族、各地方的历史特色。沈阳市以清代满族女子盛装的旗头为主题,旗头上的玫瑰花为沈阳的市花,头饰的下方还有一双小巧的旗鞋,整个作品充满了满族风情和浓郁的东北特色。山西太原创作的植雕作品“商道”,搬出古老的算盘、铜钱做文章,算盘是我国特有的计算工具,铜钱代表晋商以诚信换来的收获,寓意着晋商纵横商海500年的辉煌和成功之道。楚文化发源地武汉,带来“知音”人物作品,以高山流水为背景,栩栩如生的脸部造型,仿佛带着游客穿越时光隧道,站在2000多年前的汉江边,亲身见证俞伯牙与钟子期相知相惜的那份真挚友情。皇城根脚下的北京选送的“通向2008”,接过希腊的奥运火炬,将长城、天坛、城门巧妙组合,并以镂空远眺奥运标记构图,叙述着北京的悠久历史,和2008奥运会的美好未来。
引进“他山之石” 提升国内园艺水平
作为国家园林城市,上海的园林水平一直名列全国的前列。至2005年底,上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平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1.63%。然而,专业绿化人士也坦言,上海虽然越来越“绿”,但在品位上仍有欠缺。上海的园艺布置,多以平面为主,颜色也多以红绿草为主,稍嫌单调。
为确保此次大赛所需的植物材料,去年起,上海就开展了植物种源招标,要求立面植物矮生、蔓生、耐修剪,能体现平面效果。本次大赛共用花草植物390个品种1200万株,其中用于立面的植物100多个品种,三成是从加拿大、日本等地引进的新品种。上海市绿化林业局副局长王孝泓表示,立体花坛这一艺术形式,大幅度地扩展了植物的丰富表现力,也为城市增添了鲜活的雕塑作品。“尤其是随着季节的变换,植物颜色也会发生变化,使得立体花坛更为生动、有趣。”在加拿大,因冬季漫长、寒冷,立体花坛的植物无法生存,人们就在卸下花卉、泥土的钢结构上挂起了串串彩灯,夏天的植物展在冬季“摇身一变”成了美丽的灯展。业内人士评价说:“这样融造型艺术与园艺技术于一体的植物雕塑,显然比一般的硬雕塑更丰富,也不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相关链接:
2000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原园林局局长丽姿·高美叶把这一新颖的植物造型艺术发展成一项新兴的国际园艺赛事——国际立体花坛大赛。国际立体花坛大赛每三年举办一届,已分别于2000年、2003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成功举办了两届,吸引了全世界32个国家50多个城市和组织参加。集中展出了各国优秀园艺师、造型师、雕塑师、建筑师、美术设计师共同创作的植物雕塑作品。在2003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立体花坛大赛上,中国作品“女娲补天”获得金奖。
今年上海举办的第三届大赛,是这一国际赛事首次走出加拿大。该赛事以“地球?家园”为主题,并围绕“讲述城市的艺术、城市的建筑、地区的动物”展开丰富设计,在上海最大的城市公园——世纪公园内,布展面积达30万平方米,加拿大著名景观设计师文森特?艾瑟林说:此次展览规模之大、参赛城市之多、作品质量之优,与以往两届相比毫不逊色。文/宋秋佳 图/吕立祥 通讯员 孙嘉忆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