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规划16条通道穿越明城墙 文保专家明确反对
admin
2007-01-12
来源:
网
汪永平,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同时担任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是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权威专家。 听
汪永平,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同时担任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是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权威专家。
听到规划设计拟穿越城墙开辟16条通道的消息,汪永平称自己“反对这事”。
汪永平称,在城市建设中,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是一边在花钱保护,一边却在进行破坏性建设。
在汪看来,要从根子上解决老城交通,最重要的工作是贯彻“老城做减法,新区做加法”的原则,把老城内大企事业单位、居民外迁,减低人口密度。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因为老城寸土寸金,房产开发热度不减,不少地块居住密度降不下来,城内越来越挤。“不从根子上解决城市结构问题,即便是破墙开路,也解决不了问题,结果却是破坏城墙的连续性和人文价值。”汪永平提醒说。
破墙开路救不了交通
解放门维修完成、琵琶湖段完成抢险……南京明城墙在过去的几年间,确实越变越漂亮。按照相关部门的统计,南京市共投入了40余亿元用于南京明城墙的保护维修和环境整治工作,现存的城墙超过三分之二的部分都已经过抢救性维修。
就在上个月前,南京还获得国家开发银行10.7亿元的贷款,重点用于明城墙的环境整治。
记者还了解到,在《2007年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计划》中还明确,要重点实施中华门城堡-中山南路段、东水关-武定门段、黑龙江路北侧城墙遗迹等明城墙风光带保护与建设工程,为明城墙申遗奠定基础。
专家认为,在过去的几年内,南京城建为明城墙做出的保护是有目共睹并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在保护建设的同时,对明城墙保持着历史的敬畏依然不能放松。
今年南京重点维修三处明城墙
着手申遗,专家建议维修之时更不能破坏
国家文物局最近公布了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的一份重新确定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明城墙榜上有名,但是作为明清城墙的“打包”项目。
在《预备名单》中,记者看到第7项是明清城墙,包括了兴城城墙(辽宁省兴城市)、南京城墙(江苏省南京市)、西安城墙(陕西省西安市)。
专家说,国内某一处城墙单独申报胜算很小,中国的明城墙很有特色,但由于各种原因得以保留下来的不多,所以,把国内保存完好的明清城墙成组地申报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这样可以完整地体现一段时代的建筑文化风格。
南京西安等城墙“打包”申遗
1949年以后,受到全国性拆除城墙思潮的影响,南京城墙也被部分拆除。南京对于明城墙的有效保护则开始于1982年———
1982年南京市政府公布了《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保护城墙的通告》,明确宣布城墙两侧为保护范围。
1988年南京城墙成为“国保”单位。
1993年对太平门至解放门段进行维修,长度为1667米。
1995年维修解放门至玄武门段,总长1466米。
1996年南京市人大公布《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城墙保护从此走上法制化道路。
1998年开始大规模城墙维修和环境整治工程。
2003年中山门消险加固工程、小桃园城墙抢险加固工程等。
2005年-2006年玄武门至解放门段维修、太平门至琵琶洲段抢险维修等。
南京城墙世界第一大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明代洪武年,历经600多年风雨而巍然屹立,是世界第一大城墙。
昨天记者见到的《南京城墙保护及道路规划》,将35.267公里的明城墙按照现状划分为三类:现存城墙(墙体基本完好或部分完好)、城墙遗迹(城墙内外壁砖剥落而墙芯犹存)和城墙遗址(地面上已基本无城墙痕迹)。规划在强调必须对明城墙进行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对南京老城与外围新区间的道路通道进行系统规划,并提出了相关建设条件。
16条通道要穿城墙过
规划确定的思路是,新规划的道路尽量不穿过现存城墙段落,尽可能多地设置在城墙遗迹和城墙遗址段落。对于确实无法避免穿越现存城墙的通道,结合现存城墙缺口或门洞进行规划,或采取下穿形式,尽可能减少对城墙的直接影响。
在规划中,共设置了16条道路,位于现有城墙段落的道路共有7条,其中5条利用现有城墙的豁口,其余2条采取下穿方式穿越城墙;位于城墙遗迹段的规划道路共有4条;位于城墙遗址段落的有5条。
“破墙开路”备受争议
600多岁的明城墙成为南京历史文化名片的同时,客观上也成为城市交通拓展的瓶颈,加上玄武湖、紫金山位于老城东部,也造成了道路交通的割断,在有条件的城墙段落打通“断头路”是形势所逼,民意所在。但不可忽视的是,明城墙属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动土必须非常谨慎且要得到文物总局的点头认可,因此列进规划的16条通道进展非常缓慢。
目前,鸣羊街道路修到城墙下暂停,戴家巷西延尚无计划,而汉口西路西延、建邺路西延已展开前期研究。有关专家提醒,如此事关重大的城市规划事先应该进行公示,充分听取民意。
专家称穿城墙宜建隧道
值得一提的是,正在推进的察哈尔路西延工程,就是这16条通道中最重要的一条。初步方案是,要穿越小桃园段明城墙直抵热河南路。按照计划,在穿越明城墙墙体时,将破墙开路,然后新建三拱城门,目前正在申办相关手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说,他将就此问题上书有关部门,如果察哈尔路非得西延,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在不破坏城墙整体的情况下,采用隧道下穿的方式。在该专家看来,规划之所以不愿意采用下穿隧道的方式,主要是怕花钱,“但这点钱与明城墙的价值比起来,太小了。”
中国可能没有一个城市像南京,在城市中心有一片湖、一座山还有围成一圈的明城墙。但伴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拥堵,这三大地标对南京城市道路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明城墙,它将多条南京老城与外围沟通的主干道就此打断。
听到规划设计拟穿越城墙开辟16条通道的消息,汪永平称自己“反对这事”。
汪永平称,在城市建设中,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是一边在花钱保护,一边却在进行破坏性建设。
在汪看来,要从根子上解决老城交通,最重要的工作是贯彻“老城做减法,新区做加法”的原则,把老城内大企事业单位、居民外迁,减低人口密度。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因为老城寸土寸金,房产开发热度不减,不少地块居住密度降不下来,城内越来越挤。“不从根子上解决城市结构问题,即便是破墙开路,也解决不了问题,结果却是破坏城墙的连续性和人文价值。”汪永平提醒说。
破墙开路救不了交通
解放门维修完成、琵琶湖段完成抢险……南京明城墙在过去的几年间,确实越变越漂亮。按照相关部门的统计,南京市共投入了40余亿元用于南京明城墙的保护维修和环境整治工作,现存的城墙超过三分之二的部分都已经过抢救性维修。
就在上个月前,南京还获得国家开发银行10.7亿元的贷款,重点用于明城墙的环境整治。
记者还了解到,在《2007年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计划》中还明确,要重点实施中华门城堡-中山南路段、东水关-武定门段、黑龙江路北侧城墙遗迹等明城墙风光带保护与建设工程,为明城墙申遗奠定基础。
专家认为,在过去的几年内,南京城建为明城墙做出的保护是有目共睹并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在保护建设的同时,对明城墙保持着历史的敬畏依然不能放松。
今年南京重点维修三处明城墙
着手申遗,专家建议维修之时更不能破坏
国家文物局最近公布了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的一份重新确定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明城墙榜上有名,但是作为明清城墙的“打包”项目。
在《预备名单》中,记者看到第7项是明清城墙,包括了兴城城墙(辽宁省兴城市)、南京城墙(江苏省南京市)、西安城墙(陕西省西安市)。
专家说,国内某一处城墙单独申报胜算很小,中国的明城墙很有特色,但由于各种原因得以保留下来的不多,所以,把国内保存完好的明清城墙成组地申报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这样可以完整地体现一段时代的建筑文化风格。
南京西安等城墙“打包”申遗
1949年以后,受到全国性拆除城墙思潮的影响,南京城墙也被部分拆除。南京对于明城墙的有效保护则开始于1982年———
1982年南京市政府公布了《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保护城墙的通告》,明确宣布城墙两侧为保护范围。
1988年南京城墙成为“国保”单位。
1993年对太平门至解放门段进行维修,长度为1667米。
1995年维修解放门至玄武门段,总长1466米。
1996年南京市人大公布《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城墙保护从此走上法制化道路。
1998年开始大规模城墙维修和环境整治工程。
2003年中山门消险加固工程、小桃园城墙抢险加固工程等。
2005年-2006年玄武门至解放门段维修、太平门至琵琶洲段抢险维修等。
南京城墙世界第一大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明代洪武年,历经600多年风雨而巍然屹立,是世界第一大城墙。
昨天记者见到的《南京城墙保护及道路规划》,将35.267公里的明城墙按照现状划分为三类:现存城墙(墙体基本完好或部分完好)、城墙遗迹(城墙内外壁砖剥落而墙芯犹存)和城墙遗址(地面上已基本无城墙痕迹)。规划在强调必须对明城墙进行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对南京老城与外围新区间的道路通道进行系统规划,并提出了相关建设条件。
16条通道要穿城墙过
规划确定的思路是,新规划的道路尽量不穿过现存城墙段落,尽可能多地设置在城墙遗迹和城墙遗址段落。对于确实无法避免穿越现存城墙的通道,结合现存城墙缺口或门洞进行规划,或采取下穿形式,尽可能减少对城墙的直接影响。
在规划中,共设置了16条道路,位于现有城墙段落的道路共有7条,其中5条利用现有城墙的豁口,其余2条采取下穿方式穿越城墙;位于城墙遗迹段的规划道路共有4条;位于城墙遗址段落的有5条。
“破墙开路”备受争议
600多岁的明城墙成为南京历史文化名片的同时,客观上也成为城市交通拓展的瓶颈,加上玄武湖、紫金山位于老城东部,也造成了道路交通的割断,在有条件的城墙段落打通“断头路”是形势所逼,民意所在。但不可忽视的是,明城墙属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动土必须非常谨慎且要得到文物总局的点头认可,因此列进规划的16条通道进展非常缓慢。
目前,鸣羊街道路修到城墙下暂停,戴家巷西延尚无计划,而汉口西路西延、建邺路西延已展开前期研究。有关专家提醒,如此事关重大的城市规划事先应该进行公示,充分听取民意。
专家称穿城墙宜建隧道
值得一提的是,正在推进的察哈尔路西延工程,就是这16条通道中最重要的一条。初步方案是,要穿越小桃园段明城墙直抵热河南路。按照计划,在穿越明城墙墙体时,将破墙开路,然后新建三拱城门,目前正在申办相关手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说,他将就此问题上书有关部门,如果察哈尔路非得西延,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在不破坏城墙整体的情况下,采用隧道下穿的方式。在该专家看来,规划之所以不愿意采用下穿隧道的方式,主要是怕花钱,“但这点钱与明城墙的价值比起来,太小了。”
中国可能没有一个城市像南京,在城市中心有一片湖、一座山还有围成一圈的明城墙。但伴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拥堵,这三大地标对南京城市道路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明城墙,它将多条南京老城与外围沟通的主干道就此打断。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