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探访布朗族生态博物馆:母土文化的追忆与复原

admin 2008-02-15 来源: 网
  西双版纳,是那种随便抓把空气都可以拧出“绿汁”的滋润清新之地,哪怕是在冬季。   然而,年初的一次版纳之行让我明白,养心养性养灵魂,除了自然的生态之外,和谐的人文“

 




  西双版纳,是那种随便抓把空气都可以拧出“绿汁”的滋润清新之地,哪怕是在冬季。
    
  然而,年初的一次版纳之行让我明白,养心养性养灵魂,除了自然的生态之外,和谐的人文“生态”会带来更强烈的心灵震撼。在章朗村,在绿阴环抱的布朗族生态博物馆区,我与世居于此的布朗族同胞们一样,有了力量的感觉、特性的感觉,并为他们的民族文化骄傲和自豪。    

  我国首个布朗族生态博物馆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西定乡章朗村,一个镶嵌于中缅边境茂密热带雨林中、独具悠久历史和浓郁布朗族特色的古老村寨……从州府景洪出发,行程两个多小时、近百公里崎岖的山路上,我对这片秘境的揭启愈发充满期待。
    
  无独有偶,我们到达的当天,正是这个我国首个布朗族生态博物馆落成两周年的日子。馆区面积180多公顷,在这块相对封闭的土地上,不仅有郁郁葱葱的龙山古森林、仙人洞、仙女坟、白水河瀑布等景观,还留存有1400多年的古老村寨、目前国内最大的布朗族古佛寺、上百年的古茶园以及象顶塔、护城壕沟、景桑古城等遗址。布朗族是国家重点扶持的22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共9万余人,聚居于此的224户共1020多名布朗族群众,至今仍然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和宗教信仰。村里一位老人自豪地告诉我,50多年来,这个民风淳朴的边境山寨没有出现过吸毒、偷盗等不良现象。 
    
  正是基于这种生态的完整性和保护与开发动态平衡的理念,经过大量深入细微的调研,时任西双版纳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的黄映玲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思路,按照“政府领导、专家指导、村民主导”的原则,由州委宣传部牵头进行博物馆项目的实施。项目组多次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广泛宣传,并先后组织150多位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参观、学习培训。

  整个章朗村布朗族都是生态博物馆馆区,馆区内的一草一物、一人一事都是藏品,村民们日常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和衣着服饰都是“活态”物的陈列。村中新建的面积达1300平米的“布朗族文化交流展示中心”,是该生态博物馆的标识性建筑,它第一次系统地将布朗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服装佩饰、传统礼仪、宗教信仰等,都通过实物、图片、文字、DVD等现代手段完整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并同时满足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和文物保护等功能。

  村民掌握生态文化主导权
    
  博物馆落成之日,州委宣传部就把它交付给了章朗村民自主管理和经营。除了每天有人轮流值班管理外,州委宣传部还筹集经费,请旅游景区为村里培训了10多名导游。这些姑娘小伙既是家里的劳动力,农闲时又是演员和导游。
    
  每一个来到章朗村的游客都能够很自然地融入到当地村民的生活中,并在寻常的百姓生活里寻找、体会布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村妇女主任玉忠勇的带领下,我走进了一户布朗族干栏式民居,男主人热情地邀请我和他们一起吃午饭,几杯小酒下肚,满脸红光的男主人兴致大增,抱起小三弦,为我们演唱了布朗族浪漫旖旎的月琴弹唱。我想,这会让每一个到这里探寻民族文化脉络的人都兴奋不已的。
    
  章朗村委主任、博物馆馆长岩应懂告诉我,博物馆建成后,除了国内的游客外,还有数千位英国、韩国、意大利、泰国等国的游客闻讯而来,整个小山村逐渐地骚动起来,村民们越来越认识到自己本民族文化是非常受外人尊重的。原来封闭的思想变得开放,畏缩胆怯的性格变得大方,怕羞、腼腆的姑娘小伙的脸上开始露出迷人的微笑。这些变化,让章朗村民看到了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 
   
  生态博物馆可以说就是一种“世界语”,布朗族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把布朗族文化置入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其个性和价值就会实现最大化。两年来,通过这个“世界语”彰显布朗族文化个性、增强布朗族民族自信心,已经在这个小山寨里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不仅路好了、自来水通了,种植、养殖业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更为关键的是,随着布朗族研究会、布朗族传统教育学前班等一系列机构的成立,为这个独具魅力的民族能够更好地繁衍生息,从内心点燃了常亮不熄的明灯。

  “布朗族生态博物馆所作的有益探索,将为今后创造新的和谐社区、新的民族文化以及新农村建设做出卓越的贡献。”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苏东海对布朗族生态博物馆寄予厚望。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