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昔人已乘政绩去,此地空余烂尾楼”

admin 2009-01-07 来源: 网
1月5日,重庆万州标志性建筑“三峡明珠”观光塔被拆除,标志着被誉为“三峡百万移民标志性”建筑的形象工程,在人们多年的期盼中结束了其“光荣”的历史使命。据了解,万州区在2005年4月进行了行政体制调整,将龙宝等三个开发区管委会撤销,该工程的投资主体变得不明晰,只好停工。(1月6日人民日报)
  “三峡明珠”观光塔是个“折腾”标本 

  1月5日,重庆万州标志性建筑“三峡明珠”观光塔被拆除,标志着被誉为“三峡百万移民标志性”建筑的形象工程,在人们多年的期盼中结束了其“光荣”的历史使命。据了解,万州区在2005年4月进行了行政体制调整,将龙宝等三个开发区管委会撤销,该工程的投资主体变得不明晰,只好停工。(1月6日人民日报) 

  隆隆爆炸声中,“三峡明珠”观光塔轰然倒下,1000万余元的前期投资一同化为乌有;乱石纷飞之际,人们的思绪也如同遮天蔽日的烟尘,骤然腾起、无边蔓延。眼前的这一幕看起来似曾相识——不久之前,重庆奉节县的移民纪念塔“华字塔”,由于成为烂尾工程而被炸毁拆掉。 

  同样是发生在重庆,同样是为了纪念三峡移民,同样是巍峨雄伟的景观建筑,最终却同样没能摆脱“烂尾”的命运,乃至同样被爆破拆除。这样的尴尬发人深省——类似触目惊心的浪费为什么一再上演,这些工程当初究竟有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 

  所谓“烂尾楼”,原意是指因开发商无力继续投资建设或陷入债务纠纷,而停工一年以上的房地产项目。无论“三峡明珠”还是“华字塔”,都是由当地政府投资,既谈不上房地产项目,资金链也不应该那么轻易地断裂。这些建筑之所以“烂尾”,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地政府不愿因此而陷入更深的泥潭。所谓“行政体制调整”云云,不过是一个金蝉脱壳的美丽借口——如果工程项目意义重大,行政体制调整之后依然可以交割施工;如果项目本身毫无意义,即使如期完工也难免如“华字塔”般功败垂成。 

  纵观两次事件,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时间线索——“华字塔”早在2003年完成主体工程后,就被事实上宣告“烂尾”,漫长的数年过去之后,奉节县终于痛下决心将“华字塔”所在的黑汉包地块整体拍卖,以最大限度地弥补当初的损失。然而,万州“三峡明珠”观光塔却始建于2004年3月,也就是说,耳闻目睹了“华字塔”的“烂尾”困顿之后,如出一辙的“三峡明珠”观光塔依旧堂而皇之地通过了专家评审,信心慢慢地如期开工。由此不由得使人发问,专家评审之时有没有将“华字塔”的前车之鉴考虑在内,“三峡明珠”观光塔的决策者有没有考虑过重金投入可能会因此付诸东流? 

  可以想象的结果是,没有。否则的话,“三峡明珠”观光塔也不至于急匆匆步“华字塔”后尘。而地方政府之所以热衷于闭门造车摆弄各自的“标志性建筑”,恰如新闻报道中的描述——形象工程。在一切以形象为修饰的工程中,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最重要的外在表征,而工程也只不过是为了形象而提供服务。于是,科学论证可以不要,前车之鉴可以不看,实际需求可以不管,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心态之下,越是雄伟壮观的工程越容易满足形象的需要。然而,由于缺少足够清醒的认识以及必要而科学的论证,形象工程不仅时时遭受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诟病,而且很容易为烂尾工程埋下伏笔。“三峡明珠”与“华字塔”接踵而至地倒下,无疑为此做出了生动的诠释。 

  2008年岁末,胡锦涛总书记一句“不折腾”令公众无限欣喜,也令很多政府官员如芒在背。“不折腾”既是对公众的一种允诺,更是对政府官员的一种鞭挞。由此带给人们的启示是,对于那些热衷于“折腾”者应该怎么办?房地产项目烂尾,开发商必然要因此而承受损失,政府投资项目烂尾,决策者又该因此而承担一种什么样的责任呢?带着这个问题剖析两座三峡移民标志性建筑的倒下,不仅使人感叹“不折腾”才是对三峡移民最好的纪念,同时也使人禁不住好奇——打着各种冠冕堂皇旗号大肆“折腾”者,如今正在干着什么? 

  实际上,形象工程烂尾之所以屡见不鲜,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缺少必要的事后问责,乃至于“昔人已乘政绩去,此地空余烂尾楼”。这种尴尬如果不能避免,谁也无法保证,烂尾之后的形象工程不会像多米诺骨牌那样接踵而至地一张张倒下。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