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杭州宣称要建成中国的迪拜引争议

admin 2009-04-30 来源: 网
  一个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中国文化名城杭州,究竟要不要学习一个建城不过50多年的沙漠中的城市?
  一个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中国文化名城杭州,究竟要不要学习一个建城不过50多年的沙漠中的城市?  

  多年前,迪拜还只是个小小的渔村,那里一半海水,一半沙漠,淡水资源极度缺乏。

  今天的迪拜,已经是一个被全球公认为富得流油的阿拉伯城市。

  没有谁会预测到,迪拜会和古老的中国城市杭州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初夏的五月,35度高温,炎热且干燥的迪拜用阵阵热风迎来了一批来自中国杭州的考察者。

  考察的行程很短。五天中,在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的带领下,这一行人边擦着汗水边仔仔细细地参观了迪拜的棕榈岛、迪拜塔、炫目的世界第一摩天大楼,以及全球惟一的七星级酒店阿拉伯塔饭店等国际建筑大师的经典力作。然后返回住所继续每天的必修课,倾听由当地重要领导为他们专门开设的关于休闲旅游业发展、城市规划与建设、房地产业发展的讲座。

  在对这个当今名流富贾聚集的经商度假之地感到瞠目结舌的同时,许多中国官员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心得,有的一节课就整整记录了七页。

  王国平回国后就提出了一个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说“很美也很猛”的豪言壮语:“杭州要建成中国的迪拜”,并发出感言,称“不虚此行”。

  事实上,要学习迪拜的可不止杭州这一家,广东省政协委员、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局长李立新也建议,广东可效仿迪拜填海兴建“人工岛”,以解决城市建设中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难题。

  有网友遂调侃,不知道迪拜获悉此消息后,是否会向杭州和广东两地收取巨额专利费和版权费?

  不靠谱的的口号

  在许多人眼中,杭州无疑是一个虚心上进的学习型城市。

  9年前,杭州就提出“四学”,即高新技术学深圳、对外开放学苏州、个私经济学温州、城建城管学大连。不仅如此,就连国外的巴黎、威尼斯都曾是杭州心目中的“标杆”。

  而迪拜正式进入杭州市政府的视线,是始于2007年,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收到的浙江大学一位教授的来信。

  信中称:“迪拜这座沙漠之城,崛起速度之快,令人震撼,值得一学。”当时王国平看后将信将疑。

  去年5月,王国平率杭州市区县主要党政负责人及企业家代表,在迪拜开办了一期特殊的学习培训班。培训的结果也很显性,那就是王国平直接提出杭州要以迪拜为“标杆”,解放思想,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打造出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

  享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是八朝古都,早在元朝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就将其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一个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中国文化名城杭州,究竟要不要学习一个建城不过50多年的沙漠中的城市?

  这种跨越式发展和敢为天下先的思路,在得到一部分人士肯定的同时,也遭受了民间暴风骤雨式的抨击。

  “只要敢砸钱,在中国的罗布泊都能再建一个迪拜;但是不管你砸多少钱,在迪拜都建不了一个西湖!”市民刘浩始终认为杭州的特色是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我就搞不懂,杭州这个闻名遐迩、听着都让人觉得诗情画意的地方,凭什么要抱人家大腿,叫什么‘中国的迪拜’。”

  “这口号听起来就是很不靠谱的”,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要想完全克隆另一个城市是不可能的,但杭州本身就很有自己的特色,如果说要学习,迪拜肯定还是有杭州值得学习的地方。”

  建筑的“侵略”

  从千城一面的“玻璃盒子”建筑到城市趋同和克隆现象在中国已经相当普遍。从这个角度讲,杭州要建成中国的迪拜也绝非偶然。

  “这纯粹就是为了标新而立异”,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博士王月涛毫不客气地说,杭州是个现存的城市,迪拜是个新建的城市,新建的城市的一些符号用于建筑上极大地反映在世界趋同化情况下追求异化和个性的一种表象。虽然能体现一定的地方特色,但不一定就是适合那个城市居民的。

  曾被网友认为是东倒西歪,并为之起了“大裤衩”俗称的中央电视台新址就是这方面的建筑现象。王月涛认为,这个出自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首席设计师库哈斯担纲方案的作品,虽然没有什么实际功效,但通过其鲜明个性能够确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树立中央电视台的独特形象,是标新立异的典型代表。

  建筑的“侵略”由来已久,而克隆和雷同现象更是屡屡出现。

  大到城市规划,小到一个具体的建筑,复制希腊神像,复制美国白宫已绝非鲜见,“东方小巴黎”、“中国硅谷”,这样的字眼也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纠其原因,一是建筑师缺乏深度的理论分析,就照搬外国建筑现象外显的特征,缺乏对建筑深层次原因的分析;再就是政府为了标榜业绩在很快的时间内就能见效的一种短期行为。

  城市克隆和趋同现象主要是技术欠缺和盲目崇拜引起的。王月涛认为如果对自己的文化有信心,就不会盲目照搬别国的东西。

创新不能割断历史

  杭州迪拜化口号的提出只是考察了短短五天时间,这在很多人听来都是不可思议的。民间也有传说当地政府正在考虑建设一个七星级酒店。

  作为建筑专家,王月涛的建议是,消费观念下不是不能学习别的城市,而学习只能从历史中去发现杭州的特色,如果单纯复制迪拜的符号,单纯追求异化是没有意义的,会使杭州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事实上,盲目克隆会造成千篇一律,所有建筑趋同化,缺乏人文意义,而变成冷漠的工业产品。这样下来,我们所有人就会生活在冷冰冰的、缺少人情味的城市当中。

  据了解,影响城市建设风格的因素,主要是当地的历史、风俗习惯、居民生活方式、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等。而建筑的创新又不同于技术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可以割断历史,但建筑的创新永远不能脱离当地的文化传统。

  对于涉及到具体建筑形象的借鉴,王月涛认为必须要基于一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只是借鉴理论,而绝非抄来那样简单,盲目的照搬照抄是中国建筑师的一种通病。受文化消费观念的影响,造成好多建筑的雷同现象。我们如果学习,更应该学习它的处理手法,比如它是怎样剖析阿拉伯传统符号和对深层次空间的理解。

  当地老百姓说:“自古以来,杭州就有天堂之称,天堂不是就很好吗?”事实上,多数市民是不会接受不是自己文化传统的符号,而引入的结果也会使其自身失去文化意义。这就如我们复制美国白宫,就是割断历史,建筑脱离了它产生的文化背景,复制过来只是一种纯粹的消费符号,没有了它原来背后深刻的含义。

  “我认为迪拜现象完全是一个文化消费观念下的建筑形式。”王月涛最后表示。“建筑和城市的发展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不能割断历史,如果在当地居民不能接受的情况下去建设,那只是一种政府追求政绩的短期行为,只代表了少数人的心态。 ”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