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广东兴宁多措并举加大古民居保护力度

admin 2009-12-03 来源: 网
一座古民居就是一处客家历史文化遗产,围龙屋更是客家文化的经典符号,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见证了客家迁徙的历史。从今年3月开始,广东省兴宁市为加大对客家围龙屋的保护力度,结合梅州市正在开展的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开展了一次古民居调查活动,经过半年努力,完成了各镇(街道)申报、实地调查、组织评选评审和授匾挂牌等四项工作,最终评出十大古民居。

  


典型的客家围龙屋

  一座古民居就是一处客家历史文化遗产,围龙屋更是客家文化的经典符号,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见证了客家迁徙的历史。从今年3月开始,广东省兴宁市为加大对客家围龙屋的保护力度,结合梅州市正在开展的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开展了一次古民居调查活动,经过半年努力,完成了各镇(街道)申报、实地调查、组织评选评审和授匾挂牌等四项工作,最终评出十大古民居。
  据兴宁市文广局局长罗幼珣介绍,客家古民居以其聚族而居、规模宏大、造型独特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五大系列传统民居之一,是特有的不可再生资源,是客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宝库。围龙屋以主厅堂为中轴线建筑,由内向外层层展开,其向心观念很强,围龙屋既有防洪功能,又有风水上的意义,客家民居从建筑形式到建筑技术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
  这种用独特的夯土技术建起的群族聚居的围龙屋,在现今社会中却遭到了冷遇。由于现代社会的人们不再习惯住在老屋,纷纷另立门户兴建新居,使得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兴宁客家围龙屋日益衰败。2009年3月,兴宁市委、市政府针对客家古民居的现实情况,决定在全市开展客家古民居调查评选活动,全面掌握现存客家古民居的数量、分布、保存情况、环境状况,总体评价全市客家古民居的生存状态及其发展趋势,建立全市古民居的档案名录。
  此次活动的第一阶段是调查阶段,兴宁市政府发动了全市的20个镇进行了一次古民居大摸底。第二阶段是推证评选阶段,对于建筑年代比较久远,人文底蕴比较深厚的100多个古民居,成立了5个专业队组成5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4个镇的古民居调查工作,在100多个古民居中评选出100个特色古民居,再从中挑选30个作为十大古民居的候选。第三个阶段是专家评选阶段,由专家评选出保存比较完整、特色明显、规模较大、有一定人文底蕴的十大古民居。第四阶段是授匾挂牌阶段,为保护好这些古民居,在今年9月兴宁市第二届文化艺术节上闭幕式上,兴宁市委市政府对入选兴宁市十大古民居建筑的磐安围、善述围等10座客家古民居进行授匾挂牌。并将于明年出版古民居专辑,再从中挑选出最具挖掘保护价值的若干座古民居,向省文化部门申报文物保护单位。下一步,将出台关于古民居的保护办法,并对古民居进行系统的宣传,从而唤起民众对古民居的保护意识。
  兴宁古民居大部分是明清以来的围龙屋,历史风貌保存完整,客家元素突出,选址讲究、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装饰格调高雅、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研究价值。根据调查,兴宁古民居规模大,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数量众多,有4000座,其中2400多座都是围龙屋;建筑的规模宏大,1万平方米以上的就有15座;年代久远,最早的始建于宋代,于1127年开始兴建,有500年历史的就有26个;人文底蕴非常深厚,建筑工艺非常精美。在十大古民居中又各有特点,磐安围保存最为完整,且因此被梅州市选定为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个体;建筑面积最大的是坭陂镇汤一村的进士第(2万平方米);建筑年代最久远的是宁新街道办东风村东升围(始建于1127年,距今880多年);建筑艺术最精美的是罗岗镇柿子坪村的善述围。
  广东兴宁市的这次活动,唤起了群众对古民居的保护意识。他们在配合梅州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的同时,也希望十大古民居成为展示现代兴宁的一张名片,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