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保护”与“创新”——2009年西藏建筑文化关键词

admin 2010-01-21 来源: 网
保护是西藏永恒的主题。2009年,总投资达3.8亿元的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文物维修工程正式竣工;总投资5.7亿元的西藏“十一五”22处古文物建筑维修工程全部动工。西藏古文物建筑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中维修。
  保护是西藏永恒的主题。2009年,总投资达3.8亿元的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文物维修工程正式竣工;总投资5.7亿元的西藏“十一五”22处古文物建筑维修工程全部动工。西藏古文物建筑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中维修。 

  对于土石木结构、年代久远的西藏古文物建筑来说,维修是最好的保护,也是最直接的保护。担任布达拉宫两次维修负责人的强巴格桑老人说:“布达拉宫正因为有了两次维修,才确保了这座古老宫殿现在每天还能承载2300人参观。” 

  数以亿计的保护经费投入,也是世界文化保护史上的大手笔。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我国政府投入3亿多元人民币帮助西藏修复、开放了1400多座寺庙,加之三大文物维修工程和22处古文物建筑维修工程的资金投入,截至2009年,我国政府对西藏文物维修的总投入达到了13亿元。 

  从历年来国家投入巨资对西藏古文物建筑的维修、对古籍善本的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对传承人的优待,在新的不同历史时期,我国政府对西藏文化事业的保护有目共睹。但是,仅仅是保护还远远不够。创新才是文化发展和延续的永恒动力。2009年,在西藏文化保护事业中创新事例不断涌现。 

  创新更是体现在保护中。改性阿嘎土在文物维修中的大面积使用,增强了阿嘎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使抗渗水性能增加和使用寿命延长;通过使用低毒、无公害的环保型药剂,对木材进行防腐处理,提高木构件的抗腐蚀和抗虫能力;有关部门还针对西藏寺庙壁画的特征和气候特点,研制特殊配方,制定专门的技术方案,治理壁画综合病害,解决壁画保护和修复中的难题。“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西藏古文物建筑进行维修,将成为今后西藏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局长喻达瓦在三大文物维修工程竣工典礼上如是说。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