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香港纽约上海三大都市对话 为城市公共空间指路

admin 2010-01-22 来源: 网
国际大都会中的摩天大楼近年节节拔高。纽约、香港、上海三座大都市,也是高楼林立、寸土寸金。三地专家21日齐聚香港,以“从公众层面看耸立城市”为主题,启动三地城市规划的直接对话,探讨高密度城市与公众空间的博弈。


资料图:香港中环。林心 摄

  国际大都会中的摩天大楼近年节节拔高。纽约、香港、上海三座大都市,也是高楼林立、寸土寸金。三地专家21日齐聚香港,以“从公众层面看耸立城市”为主题,启动三地城市规划的直接对话,探讨高密度城市与公众空间的博弈。 

  本届会议作为上海世博开幕倒计时百日论坛在香港举行,三个国际级高密度城市的城市规划专家聚首交流。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致辞时表示,香港有46%的面积为郊野公园及自然保护区,仅有不足四分之一的土地是建筑用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港人在城市规划中对自然的尊重。

  唐英年说,为使城市发展能提供足够的公共空间,港府拟定了具体法例规章,使城市规划不再无规可循。其中,特区政府对楼宇高度有具体限制,以保护城市整体景观不受高楼阻挡;为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港府将城中空气流通状况的责任,落实至发展商。

  对于绵延的海傍区域,香港也珍而重之。唐英年指出,商业价值高涨的不少香港海傍区域,在特区政府的约束下,得以化身成为供普通民众使用的公共休憩空间。追逐商业利益的垂直式城市发展模式,乐于让位于滨海长廊及大草坪。

  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副校长希拉利·巴隆说,“每个城市规划都有一个最重要的故事,纽约的故事是如何从市场经济主导城市规划,演变成今天人性化的城市。”回溯至17世纪,为了“多快好省”利用寸土寸金的土地创作价值,最初的纽约城被多道横纵笔直的线,划分成零零碎碎的小块土地,以方便售卖,“根本没有公共空间可言”。直至18世纪,纽约开始从这种由地产价值驱动的、“不完整的城市发展”中觉醒,重新定位规划思维。

  巴隆说,纽约中央公园便是纽约市政府的一个“试验式先例”。政府当时征收了城中17条“破破烂烂”的街道后统筹发展,腾出大块供公众休憩的绿地,构筑成中央公园,使城市中各阶层的人士都能平等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

  上海同济大学副校长、前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伍江介绍说,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人口吸引力极强,随着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上海人口年增长达30万人至40万人。上海中心城区面积仅占该市行政区域总体的十分之一,但聚集的人口却占总人口的一半,且处于更中心的区域,成为全球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我们不希望上海变成一座不堪重负的城市。”面对像雪球般越滚越大的人口压力,伍江指出,上海的唯一出路是在城市周边建立“多中心的城市群”,也即在上海周边20至40公里范围内,发展9至10个新城,每个新城容纳50万至100万人口,加上中心城在内,上海未来将具备容纳2000万人口的能力。

  回顾西方特大都市的发展进程,伍江指出,新城布局必须以独立的经济体系为依托。他以上海临港作为新城规划的范例,介绍该地围绕国际航运集聚的现代装备制造业规划,由于产业支柱清晰存在,成功积聚了百万人口,成为上海新城规划中的中心之一。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