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水城鹿特丹谋求与水共生

admin 2010-05-31 来源: 网
作为一个四分之一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国家,荷兰人数百年来一直在与不断升高的海水争夺生存空间。有“水城”之称的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也不例外,大到数百米高的防水堤坝,小到屋顶上的一株绿植,远到未来的浮动房屋,鹿特丹从“防水治水”发展到谋求“与水共生”之道。

马仕朗大坝对于鹿特丹的防洪体系而言至关重要。

鹿特丹“玛斯平原垦地二期规划”人工填海项目设计图。

 

  作为一个四分之一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国家,荷兰人数百年来一直在与不断升高的海水争夺生存空间。有“水城”之称的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也不例外,大到数百米高的防水堤坝,小到屋顶上的一株绿植,远到未来的浮动房屋,鹿特丹从“防水治水”发展到谋求“与水共生”之道。

  走进鹿特丹展厅,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蓝色“未来水世界”。不一会儿,头顶上雷声响起、闪电划过,馆内的一块区域开始下起倾盆大雨,这正是模拟鹿特丹多变的天气和夏季频繁的暴雨。

  浮动房屋

  将成鹿特丹新标志

  鹿特丹展馆的讲解员Hamayun Noorzai介绍说,鹿特丹位于海平面以下六米,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恶化,海平面进一步上升,鹿特丹将成为地球上第一批被海水淹没的城市之一。鹿特丹以其牢固的堤坝和防水工程著称,但Noorzai强调,“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未来时态,是适应气候变化,面对海平面上升采取的未来生存措施。”

  这种“未来策略”最好的展现就是馆内呈现的“浮动房屋”。其形状就像一个足球,但主要的建筑结构由最牢固的三角形架组合而成。

  “鹿特丹曾是欧洲最大的港口,但随着海平面上升,我们逐渐将船运业移到了北部,现在你看到的三个浮动房屋就在Rijnhaven港口,它们才建成不久,暂时作为会议中心和接待游客的景点。到2040年,有可能出现上千栋这样的水上房屋,我们希望它成为鹿特丹新的城市标志。”Noorzai说。

  浮动房屋高约12米,最大的一栋直径有24米,它的底部是一种类似泡沫的材料,帮助固定房屋,这三栋房屋连接在一起,加上它独特的圆形结构,增加了房屋在水面的稳定性,里面的人不会因为风浪或潮汐而感到不适。

  这种未来房屋将是可持续的,建筑房屋的材料选用了比玻璃轻100倍的轻型环保材料,供热和通风系统将依赖太阳能和潮汐能,即使是冲厕所的水也将通过内部系统净化后排出。

  绿屋顶

  吸水能力强维护简单

  在海水尚未真正威胁到人们之前,鹿特丹人也在思考着改善生活中的“水问题”。

  “荷兰的气候夏季多雨,而且常常遇到暴雨。淡水资源非常珍贵,我们不希望雨水混入下水道成为污水,因此我们希望尽可能地利用好雨水。水广场和绿屋顶就是两种创新的解决方式。” Noorzai说。

  水广场是城市里一块凹陷的区域,平时是孩子们玩耍嬉闹的地方,下雨时用来收集雨水,变成临时水库。“雨水通过水广场汇集到地下的水库,经过处理可以用来冲厕所、建游泳池,等等。”

  “绿屋顶”就是在建筑的屋顶上种植一种名为fat plant的植物,因为这种植物吸水能力超强,在暴雨时节吸收雨水,保护屋顶意义重大。“绿屋顶有三个好处,一是吸收雨水,保护屋顶建筑;二是在夏天保持屋内凉爽,起到隔热的效果;第三点,就像上海和很多其他城市一样,鹿特丹的街道上也有很多粉尘,这种植物可以吸收粉尘,净化空气。” Noorzai说。

  为了鼓励人们种植“绿屋顶”,鹿特丹政府提出了补贴项目,每种植一平方米的“绿屋顶”,就能获得30欧元的补贴。这种植物的维护成本也很低,基本上,只要有雨水,它们就能生存。

  水坝

  能根据水位自动开合

  除了立足未来,鹿特丹的马仕朗大坝也是该市最为知名的防水工程项目。

  马仕朗大坝是上世纪世界上最大的水坝工程之一,始建于1991年,1996年5月正式启动。它集大坝、堤岸和闸门于一体,长度有300多米,与埃菲尔铁塔的高度一样,而重量却是它的四倍。马仕朗大坝的非凡之处在于它的两个球形转轴可以分别水平和垂直移动两个闸门,使大坝成为浮动式建筑,从而既保证了欧洲第一大港鹿特丹的运输畅通和低环境影响,又保证了南荷兰省超过百万居民的安全。

  新航道共360米宽,每扇闸门高22米,到转轴的臂长为240米。在水位正常时,两扇闸门全开,停放在分别长210米的河道两岸,相当于4个奥林匹克游泳场大的泊槽里,船只可以自由进出鹿特丹港。当大潮来临时,通常是超过阿姆斯特丹水平面标准3米以上,河水将淹过闸槽,两扇闸门将浮起,由链条驱动至河中,此时两扇闸门刚好拦截了全部河道。整个过程历时1.5小时。然后打开控制阀,垂直的闸板将会沉入水中,与河道底部的平面地基结合。整个工程的关键是两个直径10米,重达680吨的球形转轴,它们承载了所有的作用力。据悉,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球形转轴。

  控制大坝工程的计算机决策系统全天候对水流进行监控,包括水位、风向、风速、每秒水流量等。通过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系统将会对海面、鹿特丹及上游城市的水位高度一一作出预测,并在预测海平面高度超过3米的最高安全警戒水位时,在关闭闸门前至少3个小时发布关闭预警。一旦风暴潮的高度超过3米,系统将会启动关闭闸门程序。

 

  链接

  围海造田不忘保护生态

  专门划出一定区域保护生态

  始建于十三世纪下半叶的鹿特丹港从一个小渔村发展而来,为满足对土地的需求,1970年鹿特丹港启动了“玛斯平原垦地项目”(Maasvlakte),着手大规模围海造田,使得港口和工业区的面积从3000公顷扩大到10000公顷。

  由于现有鹿特丹港已是满负荷运作,其西端的北海开始实施“玛斯平原垦地二期规划”(Maasvlakte 2),再次向大海索取更多土地。经过对经济、社会、环境成本的多方综合评估,荷兰政府在2002年批准了这一规划。

  和以往数次填海不同,新造的土地中,除了1000公顷作为工业用地或商业开发,还专门划出750公顷人造土地专门用于生态保护。由于扩建项目是将天然的海床改造成人造码头,当地海域的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将受到影响。

  Maasvlakte 2的部分建设区域与荷兰一个沿海自然保护区相冲突,由于海床将变成码头,一直生活在这里的海洋动物将面临失去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的威胁。为此,工程设计人员开辟了一片25000公顷的海床保护区和多个海鸟保护区,以及35公顷的新沙洲,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作为给海鸟和海豹的新的栖息地,将新建5个小规模人造沙洲。其中3个是专为补偿Maasvlakte 2的生态影响而建。这里,海鸟的繁衍生息将不受打扰,尤其是在每年的繁殖季节,捕鱼或海上娱乐活动将在这片海域被禁止。

  根据原计划,Maasvlakte 2的施工于2008年开始,当年年末,人造生态沙洲的工作也同步开始。未来25年内,鹿特丹港务局将对Maasvlakte 2给北海生态系统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控,当地的多个环保组织也将参与其中。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