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造地变味过度开发盛行 恐将带来报复性恶果
admin
2010-06-25
来源:
网
围海造地是沿海地区为缓解用地紧张而采取的一项开发举措,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都靠填海来解决土地矛盾。在我国沿海一些人多地少的地方,用地更为紧张,向海洋要地就成了各地不约而同的选择。
过度填海造地会带来报复性恶果
围海造地是沿海地区为缓解用地紧张而采取的一项开发举措,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都靠填海来解决土地矛盾。在我国沿海一些人多地少的地方,用地更为紧张,向海洋要地就成了各地不约而同的选择。
然而,在用地需求猛增、土地价格猛涨的利益驱使下,个别地方过度开发,不科学地填海造地、围滩造田,尽管增加了土地资源,但却对海洋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使围海造地早已变了味。专家警示,过度填海造地会带来不可逆转的报复性恶果“今天疯狂填海,明天高价还海”,填海造地应谨慎科学为之。
土地资源吃紧,向海洋要GDP
土地资源不断吃紧,向海洋要地已成了近年来珠三角土地扩张的必经路径。据统计,广东土地面积仅为17.8万平方公里,该省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32公顷,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1/3,远低于联合国划定的0.053公顷的警戒线。但广东省海域面积有41.9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3368.1公里,滩涂2042.2平方公里。目前,该省已批准的重大用海项目使用面积约90平方公里,其中填海25.02平方公里。
大型的施工运输车辆风尘仆仆地从远处的山头装运大批石料,运送到海边的大堤工地上,然后运输车辆将这些石头抛向大海,以挡住滔滔的海水,形成一道道拦海大堤。在珠三角的许多海边施工现场,这是让人司空见惯的填海造地的场景。
到目前为止,国家下达给广东开垦耕地的任务还有596万亩没有完成;未来10年广东建设用地的缺口达到165万亩。适度加快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围海造地,有利于缓解土地供求关系紧张的突出矛盾。
根据《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内容,其中为“十一五”期间的30多个重大项目划定了146 .102平方公里的围海造地区,相当于5.5个澳门的面积,划定了24个围海造地区,重点围海造地区有10个。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李珠江表示,未来的围海造地不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将滩涂填平,而是以建人工岛式和突堤式围填海为主,这样有利于扩大海岸线长度、增加海域面积、提高景观价值。尽管填海的费用可能要高一些,但填成土地的价值大大提高。
谁让填海变味,过度开发盛行
据统计,由于“围海造地”和过度砍伐,中国天然红树林面积已由50年代初的约5万公顷下降到目前的1.5万公顷,70%的红树林丧失。红树林的大面积消失,使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濒危状态,许多生物失去栖息场所和繁殖地,海岸带也失去了重要的生态防护屏障。
我国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围填海活动,到上世纪末,沿海地区围填海造地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围填海230至240平方公里。考虑到保护海洋环境《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后,国家每年对围填海规模都控制在100多平方公里左右。
然而,近年来,个别地方过度开发,不科学地填海造地、围滩造田,尽管增加了土地资源,但对海洋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
据国家海洋局的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围海造地为2033公顷,2007年,达到了13425公顷,五年间增加了六倍多,2008年由于海域法的实施,以及在国家海洋等主管部门的努力下,围海造地的势头得到了遏制,达到了11000.71公顷。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高明就曾撰文严厉地指出,围海造田虽然短期解决了土地紧张问题,但是,围海造田将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拉直”,成片的红树林、滩涂等自然湿地被破坏。表面上看,围海造地可能会带来一些短期效益,但是,长此以往,却会带来湿地消失,加重旱情;生物多样性降低,渔业资源减少;诱发洪灾;加重赤潮危害;改变自然景观等多种自然灾害。“生态功能没有了,人类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也无法保障。”蒋高明指出。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夏真教授从2003年开始对珠三角近岸海域的海洋地质环境进行了长达3年的调查,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围海将不可避免地带来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此外,日益增加的养殖场使海水的有机质污染程度也相应增加,赤潮多次发生。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资源环境评估部部长刘云博士表示,为了发展,填海乃属“不得已而为之”,但一定要经过谨慎的规划、论证,否则将对近岸的生态系统带来灭顶之灾,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刘博士表示,近岸区域包括了大量的浅滩、湿地,不管是采取什么方式的填海,这些近岸的生态系统包括海岸、物种以及自然景观,都将不可避免地遭受灭顶之灾,而且“依据目前的科技水平,无法去定量评估这些损失”。
然而,围海造地在珠三角一些沿海地区依然是一种大受欢迎的发展模式,甚至在地价猛涨、楼价飙升的利益驱使下,一些地方用围海造地来大建楼盘。由于急功近利,新建楼盘竟出现下沉等危险景象。
在深圳填海区一些楼盘今年以来就被媒体曝光出现了地面沉降的现象。记者曾在深圳填海区建造的“幸福海岸”“西岸茶城”“熙龙湾”等小区调查发现,这些楼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降,楼面底部处的裂缝随处可见。
有专家对此种现象做出解释认为,在国外,填海区通常经历30年左右,经过海水冲刷和地表充分沉积才可大规模建设,然而,近年来房价节节攀升,房地产急剧扩张,导致有的填海区完工不足10年就进行房地产开发,土地根基不稳,地表或继续缓慢沉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围海一亩的成本一般为20万元,填海一亩为30万元,而当地的土地价格为每亩至少100万元,利润最少也要达到每亩50万元以上,可以轻易实现翻番。
[NextPage]
今天疯狂填海,明天高价还海
其实,珠三角早在近代就因围海造田有过沉痛的教训。清朝中后期,人们为了短期得到耕地,采取“围海造地”做法对珠江三角州滩涂进行垦殖。然而,石坝筑在江河出海口,侵占了深水道,造成泥沙淤积,水道越来越窄。大雨时节,由于河流能量不能及时宣泄,酿成水患。而到今天,汕头港由于围海填海,港口越围越狭窄,纳潮量不够,造成内河严重污染,代价沉重。
据介绍,由于目前国际上对海洋经济观念上认识的不断成熟,一些海洋大国也在逐年减少围海造地的面积。
日本在围海造田中获得巨大收益的同时,大肆填海造地发展工业经济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后遗症。从1945年到1978年,日本全国各地的沿海滩涂减少了约3.9万公顷,后来每年仍然以约2000公顷的速度消失,海洋污染、生态退化、航道淤塞等问题层出不穷。现在,日本每年又不得不投入巨资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恢复生态环境的方法。
至2005年,日本围填海总面积已经不足1975年的1/4,每年的填海造地面积只有500公顷左右,填海主要用于港口码头建设,形式主要是人工岛。进入21世纪以来,荷兰在保障抵御海潮和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研究退滩还水方案,实施与自然和谐的海洋工程计划,不再将海域直接围死形成新的陆地,而是尽量保留海域。
早在1999年,时任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就严厉地要求,所有进行中的围海填海工程先行停工,经过严格论证后,可以上马的再开工“有些工程从目前看对环境没有太大影响,但几年、几十年后可能有无可挽回的影响。”
夏真、刘云等专家指出,过度进行填海造田必然造成环境对人类报复性的恶果,而为这一恶果买单的成本却是无比昂贵的。要造出一公里的海岸线,所花费的成本远高于填埋一公里海岸线挣得的G D P。要谨防“今天疯狂填海,明天高价还好”。
夏真认为,沿海地区土地有限,向海洋要地是必然选择。但如何协调规模控制和地方经济发展是当地相关政府部门面临的一个新难题。只有建立一套更科学严格的海洋管理制度,才能在满足建设用地的同时,确保蓝色国土的安全。如填海工程批准开工前,应多采取听证会等方式,集纳各方专家智慧,并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相关链接
填海造地历史
填海造地是指把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转变为陆地。对于山多平地少的沿海城市,填海造地是一个为市区发展制造平地的很有效方法。不少沿海大城市,例如荷兰、东京、香港、澳门及深圳,均采用该法制造平地。
荷兰
荷兰自13世纪起就开始大规模围海填海,如今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丘陵都被挖去填海去了,故有“上帝造海,荷人造陆”之称。
日本
日本的填海计划很早,石川润一郎说:“日本早在11世纪就有了填海造地的历史记录,当时一个名叫平清盛的将军就在神户填海建了一个人工码头。到了江户17世纪,幕府将军又在东京湾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地。”二战后,日本大规模填海造地的情况更为普遍,1945至1975年,日本政府造地11.8万公顷,过去一百年来,日本一共造就了1200万公顷的土地。
香港
香港山多平地少,1842年香港首次将兴建皇后大道的沙石推进大海,以后香港便不断填海造地,一百多年来,填海面积已达六十七平方公里,占香港总面积超过百分之六。台湾台塑集团的麦寮六轻也是填海造陆的巨大工程,开发造地的面积约2255公顷。
填海造陆现状
荷兰
由于目前国际上对海洋经济观念上认识的不断成熟,一些海洋大国也在逐年减少围海造地的面积。进入21世纪以来,荷兰在保障抵御海潮和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研究退滩还水方案,实施与自然和谐的海洋工程计划,不再将海域直接围死形成新的陆地,而是尽量保留海域。
摩纳哥
自1861年脱离法国独立以来,摩纳哥便一直寻求各种方法扩大国土面积,截止2009年12月,20%的领土为填海造地。摩纳哥国家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计划开启一项“填海造地”工程,以解决国内人口膨胀造成的用地增加问题。该项“填海造地”工程将使摩纳哥丰维耶区向地中海延伸5万多平方米“陆地”,工程预计将在2015年以后动工。
日本
在东京、大阪等港口地区,由于海岸线都被垂直建筑取代,使可以平衡海洋生态的海洋生物无法栖息在海岸边,现在,日本的各种海洋环保研究机构已经不断在进行各种实验,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恢复生态环境的好方法,这些实验包括人造海滩、人造海岸,人造海洋植物生存带等等。
围海造地是沿海地区为缓解用地紧张而采取的一项开发举措,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都靠填海来解决土地矛盾。在我国沿海一些人多地少的地方,用地更为紧张,向海洋要地就成了各地不约而同的选择。
然而,在用地需求猛增、土地价格猛涨的利益驱使下,个别地方过度开发,不科学地填海造地、围滩造田,尽管增加了土地资源,但却对海洋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使围海造地早已变了味。专家警示,过度填海造地会带来不可逆转的报复性恶果“今天疯狂填海,明天高价还海”,填海造地应谨慎科学为之。
土地资源吃紧,向海洋要GDP
土地资源不断吃紧,向海洋要地已成了近年来珠三角土地扩张的必经路径。据统计,广东土地面积仅为17.8万平方公里,该省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32公顷,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1/3,远低于联合国划定的0.053公顷的警戒线。但广东省海域面积有41.9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3368.1公里,滩涂2042.2平方公里。目前,该省已批准的重大用海项目使用面积约90平方公里,其中填海25.02平方公里。
大型的施工运输车辆风尘仆仆地从远处的山头装运大批石料,运送到海边的大堤工地上,然后运输车辆将这些石头抛向大海,以挡住滔滔的海水,形成一道道拦海大堤。在珠三角的许多海边施工现场,这是让人司空见惯的填海造地的场景。
到目前为止,国家下达给广东开垦耕地的任务还有596万亩没有完成;未来10年广东建设用地的缺口达到165万亩。适度加快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围海造地,有利于缓解土地供求关系紧张的突出矛盾。
根据《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内容,其中为“十一五”期间的30多个重大项目划定了146 .102平方公里的围海造地区,相当于5.5个澳门的面积,划定了24个围海造地区,重点围海造地区有10个。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李珠江表示,未来的围海造地不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将滩涂填平,而是以建人工岛式和突堤式围填海为主,这样有利于扩大海岸线长度、增加海域面积、提高景观价值。尽管填海的费用可能要高一些,但填成土地的价值大大提高。
谁让填海变味,过度开发盛行
据统计,由于“围海造地”和过度砍伐,中国天然红树林面积已由50年代初的约5万公顷下降到目前的1.5万公顷,70%的红树林丧失。红树林的大面积消失,使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濒危状态,许多生物失去栖息场所和繁殖地,海岸带也失去了重要的生态防护屏障。
我国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围填海活动,到上世纪末,沿海地区围填海造地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围填海230至240平方公里。考虑到保护海洋环境《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后,国家每年对围填海规模都控制在100多平方公里左右。
然而,近年来,个别地方过度开发,不科学地填海造地、围滩造田,尽管增加了土地资源,但对海洋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
据国家海洋局的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围海造地为2033公顷,2007年,达到了13425公顷,五年间增加了六倍多,2008年由于海域法的实施,以及在国家海洋等主管部门的努力下,围海造地的势头得到了遏制,达到了11000.71公顷。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高明就曾撰文严厉地指出,围海造田虽然短期解决了土地紧张问题,但是,围海造田将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拉直”,成片的红树林、滩涂等自然湿地被破坏。表面上看,围海造地可能会带来一些短期效益,但是,长此以往,却会带来湿地消失,加重旱情;生物多样性降低,渔业资源减少;诱发洪灾;加重赤潮危害;改变自然景观等多种自然灾害。“生态功能没有了,人类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也无法保障。”蒋高明指出。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夏真教授从2003年开始对珠三角近岸海域的海洋地质环境进行了长达3年的调查,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围海将不可避免地带来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此外,日益增加的养殖场使海水的有机质污染程度也相应增加,赤潮多次发生。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资源环境评估部部长刘云博士表示,为了发展,填海乃属“不得已而为之”,但一定要经过谨慎的规划、论证,否则将对近岸的生态系统带来灭顶之灾,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刘博士表示,近岸区域包括了大量的浅滩、湿地,不管是采取什么方式的填海,这些近岸的生态系统包括海岸、物种以及自然景观,都将不可避免地遭受灭顶之灾,而且“依据目前的科技水平,无法去定量评估这些损失”。
然而,围海造地在珠三角一些沿海地区依然是一种大受欢迎的发展模式,甚至在地价猛涨、楼价飙升的利益驱使下,一些地方用围海造地来大建楼盘。由于急功近利,新建楼盘竟出现下沉等危险景象。
在深圳填海区一些楼盘今年以来就被媒体曝光出现了地面沉降的现象。记者曾在深圳填海区建造的“幸福海岸”“西岸茶城”“熙龙湾”等小区调查发现,这些楼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降,楼面底部处的裂缝随处可见。
有专家对此种现象做出解释认为,在国外,填海区通常经历30年左右,经过海水冲刷和地表充分沉积才可大规模建设,然而,近年来房价节节攀升,房地产急剧扩张,导致有的填海区完工不足10年就进行房地产开发,土地根基不稳,地表或继续缓慢沉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围海一亩的成本一般为20万元,填海一亩为30万元,而当地的土地价格为每亩至少100万元,利润最少也要达到每亩50万元以上,可以轻易实现翻番。
[NextPage]
今天疯狂填海,明天高价还海
其实,珠三角早在近代就因围海造田有过沉痛的教训。清朝中后期,人们为了短期得到耕地,采取“围海造地”做法对珠江三角州滩涂进行垦殖。然而,石坝筑在江河出海口,侵占了深水道,造成泥沙淤积,水道越来越窄。大雨时节,由于河流能量不能及时宣泄,酿成水患。而到今天,汕头港由于围海填海,港口越围越狭窄,纳潮量不够,造成内河严重污染,代价沉重。
据介绍,由于目前国际上对海洋经济观念上认识的不断成熟,一些海洋大国也在逐年减少围海造地的面积。
日本在围海造田中获得巨大收益的同时,大肆填海造地发展工业经济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后遗症。从1945年到1978年,日本全国各地的沿海滩涂减少了约3.9万公顷,后来每年仍然以约2000公顷的速度消失,海洋污染、生态退化、航道淤塞等问题层出不穷。现在,日本每年又不得不投入巨资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恢复生态环境的方法。
至2005年,日本围填海总面积已经不足1975年的1/4,每年的填海造地面积只有500公顷左右,填海主要用于港口码头建设,形式主要是人工岛。进入21世纪以来,荷兰在保障抵御海潮和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研究退滩还水方案,实施与自然和谐的海洋工程计划,不再将海域直接围死形成新的陆地,而是尽量保留海域。
早在1999年,时任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就严厉地要求,所有进行中的围海填海工程先行停工,经过严格论证后,可以上马的再开工“有些工程从目前看对环境没有太大影响,但几年、几十年后可能有无可挽回的影响。”
夏真、刘云等专家指出,过度进行填海造田必然造成环境对人类报复性的恶果,而为这一恶果买单的成本却是无比昂贵的。要造出一公里的海岸线,所花费的成本远高于填埋一公里海岸线挣得的G D P。要谨防“今天疯狂填海,明天高价还好”。
夏真认为,沿海地区土地有限,向海洋要地是必然选择。但如何协调规模控制和地方经济发展是当地相关政府部门面临的一个新难题。只有建立一套更科学严格的海洋管理制度,才能在满足建设用地的同时,确保蓝色国土的安全。如填海工程批准开工前,应多采取听证会等方式,集纳各方专家智慧,并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相关链接
填海造地历史
填海造地是指把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转变为陆地。对于山多平地少的沿海城市,填海造地是一个为市区发展制造平地的很有效方法。不少沿海大城市,例如荷兰、东京、香港、澳门及深圳,均采用该法制造平地。
荷兰
荷兰自13世纪起就开始大规模围海填海,如今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丘陵都被挖去填海去了,故有“上帝造海,荷人造陆”之称。
日本
日本的填海计划很早,石川润一郎说:“日本早在11世纪就有了填海造地的历史记录,当时一个名叫平清盛的将军就在神户填海建了一个人工码头。到了江户17世纪,幕府将军又在东京湾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地。”二战后,日本大规模填海造地的情况更为普遍,1945至1975年,日本政府造地11.8万公顷,过去一百年来,日本一共造就了1200万公顷的土地。
香港
香港山多平地少,1842年香港首次将兴建皇后大道的沙石推进大海,以后香港便不断填海造地,一百多年来,填海面积已达六十七平方公里,占香港总面积超过百分之六。台湾台塑集团的麦寮六轻也是填海造陆的巨大工程,开发造地的面积约2255公顷。
填海造陆现状
荷兰
由于目前国际上对海洋经济观念上认识的不断成熟,一些海洋大国也在逐年减少围海造地的面积。进入21世纪以来,荷兰在保障抵御海潮和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研究退滩还水方案,实施与自然和谐的海洋工程计划,不再将海域直接围死形成新的陆地,而是尽量保留海域。
摩纳哥
自1861年脱离法国独立以来,摩纳哥便一直寻求各种方法扩大国土面积,截止2009年12月,20%的领土为填海造地。摩纳哥国家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计划开启一项“填海造地”工程,以解决国内人口膨胀造成的用地增加问题。该项“填海造地”工程将使摩纳哥丰维耶区向地中海延伸5万多平方米“陆地”,工程预计将在2015年以后动工。
日本
在东京、大阪等港口地区,由于海岸线都被垂直建筑取代,使可以平衡海洋生态的海洋生物无法栖息在海岸边,现在,日本的各种海洋环保研究机构已经不断在进行各种实验,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恢复生态环境的好方法,这些实验包括人造海滩、人造海岸,人造海洋植物生存带等等。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