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古建筑亟待被“呵护” 210处不可移动文物点消失
admin
2012-01-16
来源:
网
记者近日从呼和浩特市文物处获悉,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呼和浩特市文物处主要负责新城区、赛罕区、回民区、玉泉区这四个区的文物普查工作,普查了我市四区全部的25个街道、7个镇、6个乡,223个社区居委会和227个行政村,到达率100﹪。共普查文物点396处,其中复查171处、新发现107处、消失文物点118处。在普查的396处文物点中,其中古遗址有252处、古墓葬有13处、古建筑74处、石窟石刻2处、近现代重要遗迹及代表性建筑55处,这些文物点全部采集了准确的信息数据。
呼和浩特市210处不可移动文物点消失
记者近日从呼和浩特市文物处获悉,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呼和浩特市文物处主要负责新城区、赛罕区、回民区、玉泉区这四个区的文物普查工作,普查了我市四区全部的25个街道、7个镇、6个乡,223个社区居委会和227个行政村,到达率100﹪。共普查文物点396处,其中复查171处、新发现107处、消失文物点118处。在普查的396处文物点中,其中古遗址有252处、古墓葬有13处、古建筑74处、石窟石刻2处、近现代重要遗迹及代表性建筑55处,这些文物点全部采集了准确的信息数据。
据了解,在“二普”至“三普”20多年的时间里,我市共消失不可移动文物210处,其中市四区消失文物118处,玉泉区消失40处,回民区消失18处,新城区消失29处,赛罕区消失31处。我市5个旗县消失不可移动文物的情况分别为:武川县41处、土左旗23处、托县10处、清水河9处、和林县9处。
文物点消失最多的是地上古建筑
记者从市文物处了解到,市四区不可移动文物消失最多的是地上古建筑,其中玉泉区消失最多。
据介绍,在80年代至90年代这个时期,是文物消失最快的一个时期。令人可惜的是,青城大量的清代古民居被拆除,旧城区大片的四合院整体消失。大召前街的费公祠也消失了,连痕迹都找不到,包括“绸缎庄”等老字号也找不见“踪影”。现在惟有元盛德保存完整、保持原貌。
另据了解,近些年来,由于我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中村改造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使得市四区的199个社区居委会和144个行政村已无文物遗存,其中4个行政村在城中村改造中消失。
记者从自治区摄影家协会了解到,该协会有不少会员,一直在拍摄青城的老照片,有些历史遗迹拍完没多久,就逐渐被拆除了。再到后来,相关部门还得依靠摄影师找图片资料,因为历史遗迹被拆除后,只能定格在人们的记忆和照片里。
人为破坏是文物消失主因
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全区第三次文物普查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文平向记者介绍,根据全区“三普”数据来看,除37处文物点由于特殊原因作为消失文物登记以外,其余1062处消失文物,消失原因不详的文物点5处,单纯受自然因素破坏而消失的文物点221处,单纯受人为因素破坏而消失的文物点698处,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破坏而消失的文物点138处。由此可见,人为破坏是文物灭失的主要因素所在。
记者翻看着全区三普消失不可移动文物汇总名录,在“总目录”登记表里,专门有一栏记载文物消失的原因。记者发现,消失的1099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很大一部分因城市建设、土地开发等人为因素而消失。
张文平告诉记者,据他所知,解放初期,绥远城南门还在,当时有剧组在拍摄电影时,需要拍一个火烧城门的镜头,居然就地取材,把绥远城南门放火烧了。从这个事例反映出,人们当时的文物保护意识极其淡薄。
记者了解到,市四区古民居等不可移动文物的消失,主因是城区改造所致,大片古民居被拆除。我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古民居和历史文化街区遭遇人为破坏后,会为这个城市留下扼腕的遗憾。
多年来,在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中,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的矛盾日益凸显。
据了解,不少工程施工前明知有文物,也不通知文物部门,考古人员在巡查中发现后,经与建设单位协商,才能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由于事先未形成报批制度,一些工程在考古人员发现有古遗址时早已开始施工,部分古遗址甚至在施工中被毁,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相当一部分工程由于在施工中发现有文物后,考古工作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施工,由此产生矛盾。因此,在城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文物保护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是无意的破坏,另一方面是恶意的损坏,但多为人为的“建设性破坏”。
地上古建筑亟待被“呵护”
市文物处副处长迟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的矛盾长期存在,如何能让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相得益彰、共同发展,是目前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地上古建筑消失的速度如此之快,已经向全社会敲响警钟,保护青城各时期的文物遗存已迫在眉睫了,尤其是地上古建筑亟待保护。
据介绍,对在普查中复查和新发现的文物遗存保护方面,市文物处会对具有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的文物点逐步申报为“呼市级”、“自治区级”乃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样有利于长期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表示,呼和浩特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就是城市的灵魂和精髓。他建议,我们应该学习西安的经验,在建设时不仅保护文物,还充分利用文物大搞旅游业开发,在保护文物的同时还能拉动经济、惠及民众。希望各级政府以及文保部门和民众都行动起来,真正做到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记者近日从呼和浩特市文物处获悉,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呼和浩特市文物处主要负责新城区、赛罕区、回民区、玉泉区这四个区的文物普查工作,普查了我市四区全部的25个街道、7个镇、6个乡,223个社区居委会和227个行政村,到达率100﹪。共普查文物点396处,其中复查171处、新发现107处、消失文物点118处。在普查的396处文物点中,其中古遗址有252处、古墓葬有13处、古建筑74处、石窟石刻2处、近现代重要遗迹及代表性建筑55处,这些文物点全部采集了准确的信息数据。
据了解,在“二普”至“三普”20多年的时间里,我市共消失不可移动文物210处,其中市四区消失文物118处,玉泉区消失40处,回民区消失18处,新城区消失29处,赛罕区消失31处。我市5个旗县消失不可移动文物的情况分别为:武川县41处、土左旗23处、托县10处、清水河9处、和林县9处。
文物点消失最多的是地上古建筑
记者从市文物处了解到,市四区不可移动文物消失最多的是地上古建筑,其中玉泉区消失最多。
据介绍,在80年代至90年代这个时期,是文物消失最快的一个时期。令人可惜的是,青城大量的清代古民居被拆除,旧城区大片的四合院整体消失。大召前街的费公祠也消失了,连痕迹都找不到,包括“绸缎庄”等老字号也找不见“踪影”。现在惟有元盛德保存完整、保持原貌。
另据了解,近些年来,由于我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中村改造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使得市四区的199个社区居委会和144个行政村已无文物遗存,其中4个行政村在城中村改造中消失。
记者从自治区摄影家协会了解到,该协会有不少会员,一直在拍摄青城的老照片,有些历史遗迹拍完没多久,就逐渐被拆除了。再到后来,相关部门还得依靠摄影师找图片资料,因为历史遗迹被拆除后,只能定格在人们的记忆和照片里。
人为破坏是文物消失主因
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全区第三次文物普查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文平向记者介绍,根据全区“三普”数据来看,除37处文物点由于特殊原因作为消失文物登记以外,其余1062处消失文物,消失原因不详的文物点5处,单纯受自然因素破坏而消失的文物点221处,单纯受人为因素破坏而消失的文物点698处,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破坏而消失的文物点138处。由此可见,人为破坏是文物灭失的主要因素所在。
记者翻看着全区三普消失不可移动文物汇总名录,在“总目录”登记表里,专门有一栏记载文物消失的原因。记者发现,消失的1099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很大一部分因城市建设、土地开发等人为因素而消失。
张文平告诉记者,据他所知,解放初期,绥远城南门还在,当时有剧组在拍摄电影时,需要拍一个火烧城门的镜头,居然就地取材,把绥远城南门放火烧了。从这个事例反映出,人们当时的文物保护意识极其淡薄。
记者了解到,市四区古民居等不可移动文物的消失,主因是城区改造所致,大片古民居被拆除。我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古民居和历史文化街区遭遇人为破坏后,会为这个城市留下扼腕的遗憾。
多年来,在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中,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的矛盾日益凸显。
据了解,不少工程施工前明知有文物,也不通知文物部门,考古人员在巡查中发现后,经与建设单位协商,才能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由于事先未形成报批制度,一些工程在考古人员发现有古遗址时早已开始施工,部分古遗址甚至在施工中被毁,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相当一部分工程由于在施工中发现有文物后,考古工作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施工,由此产生矛盾。因此,在城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文物保护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是无意的破坏,另一方面是恶意的损坏,但多为人为的“建设性破坏”。
地上古建筑亟待被“呵护”
市文物处副处长迟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的矛盾长期存在,如何能让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相得益彰、共同发展,是目前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地上古建筑消失的速度如此之快,已经向全社会敲响警钟,保护青城各时期的文物遗存已迫在眉睫了,尤其是地上古建筑亟待保护。
据介绍,对在普查中复查和新发现的文物遗存保护方面,市文物处会对具有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的文物点逐步申报为“呼市级”、“自治区级”乃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样有利于长期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表示,呼和浩特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就是城市的灵魂和精髓。他建议,我们应该学习西安的经验,在建设时不仅保护文物,还充分利用文物大搞旅游业开发,在保护文物的同时还能拉动经济、惠及民众。希望各级政府以及文保部门和民众都行动起来,真正做到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