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场方案颇费踌躇 七方案美国方案为何脱颖出
admin
2004-08-02
来源:
网
[center][img]/upload/news/20048219611565.jpg[/img]广州最辉煌建筑[/center] 为了对新机场方案确定的过程来一次“大揭秘”,记者特意寻访到了广
[center][img]/upload/news/20048219611565.jpg[/img]广州最辉煌建筑[/center]
为了对新机场方案确定的过程来一次“大揭秘”,记者特意寻访到了广东省机场管理公司副总裁林运贤,这位30多年的“老民航”作为当年的白云机场管理局修建处处长,白云机场从征集方案、讨论修改到建设实施全过程的决策者和见证人之一,对于12年前新白云机场方案的征集、敲定,他对每一个细节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新机场方案从入围到最后中选的都是外国公司的设计,这是因为当时考虑到国内设计院在机场设计方面经验相对较少,同时考虑机场中长远发展的需要,当时是比较倾向选择欧美设计公司的方案。但国内设计单位提交方案仍然很积极,有关机场设计方案最早的一张草图还是1997年由民航设计院提交的。
1997年7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迁建项目立项。同年12月,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一期工程航站区方案征集活动开始。当时的设计任务书是由林运贤起草的,投标的方案共有七个,除了后来入围的荷兰NACO和英国Foster&Partners公司联合设计的方案、法国AeroportsdeParis公司设计的方案和美国Parsons与URSGreiner联合设计的方案,还有加拿大B+H公司设计的方案(这家公司曾经设计过杭州机场),国内也有三个设计单位提交了方案,分别是给老白云机场作国内候机楼扩建设计的广东省建筑设计院,做过老白云机场国际候机楼设计的武汉中南设计院和做过珠海机场设计的华工设计院。应该说当时的投标方案都各有特点,各有千秋,法国ADP的设计师就是后来大家都知道的安德鲁,他的设计确实非常浪漫,展示时参观者都认为他们的设计模型是最漂亮的。
[center][img]/upload/news/20048219626655.jpg[/img]历史见证人林运贤[/center]
[B]众专家青睐英荷方案[/B]
尽管最后方案确定的是美国Parsons与URSGreiner联合设计的方案,但评选过程中却有个插曲,最先获得专家青睐的是荷兰NACO和英国Foster&Partners公司联合设计的方案,当时不少媒体报道说英荷方案中选了。
对七个投标方案进行专家评审是在1998年4月9日到11日,当时参加评审的专家共有15人,组长是民航总局基建机场司副司长、原总工程师蒋作舟,小组成员则是来自全国各地建筑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包括原民航总局基建机场司总工程师钱昆沈、原同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戴复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秦佑国,广东的专家有两人,林兆璋教授是当时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参与设计过白天鹅宾馆、白云宾馆、深圳歌剧院等著名建筑,张贻尘则是广州建委科技设计处总工程师,负责过中天广场、广州东站、大都会广场、正佳广场、荔湾广场等大型民用建筑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
评审过后无计名投票的结果显示,荷兰NACO和英国Foster&Partners公司联合设计的方案得票数居第一,法国公司与美国公司的方案并列位居第二,加拿大公司和三家国内公司的设计方案则没有入围。
[center][img]/upload/news/20048219643973.jpg[/img]美国方案[/center]
[B]吴邦国敲定美国设计[/B]
最受专家青睐的英荷方案后来为什么又落选了呢?评审会后,中方同三家入围公司的负责人都谈过方案的修改,当时英荷方案最致命的弊病在于交通问题无法解决,加上分捡建设不好实施;而法国方案虽然外观非常漂亮,但越过机场顶棚的高速公路与机场跑道平行,在能见度低的天气,容易被飞行员误以为是跑道而降机。当时林运贤代表机场招标方和主设计师安德鲁谈过,安德鲁坚持不肯对这一点做出修改,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1998年6月23日到7月13日,由民航总局机场管理司、中南管理局和白云机场管理局组成考察组赴荷兰、奥地利、英国伦敦、美国华盛顿、芝加哥、奥兰多、丹佛等机场实地考察,专家认为,美国公司在机场设计上比客流量较小的欧洲公司更加符合中国国情,Parsons与URSGreiner方案模块式的设计可以很灵活,调整的空间很大,所以后来专家们转而更加倾向美国的设计。
7月14日,在民航总局,前任民航总局局长刘剑峰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同志汇报了情况,提出选用美国方案。吴邦国同志表示,尊重民航方面意见。新白云机场方案就这样敲定下来了。第二年2月,迁建工程指挥部委托美国Parsons公司和广东省建筑设计院共同承担航站楼的初步设计。
[center][img]/upload/news/20048219658153.jpg[/img]严格的安检[/center]
[B]集中与分散两相结合[/B]
记者从美国Parsons公司1998年提交的最初方案图纸上看到,当时的方案与新机场的样貌相差甚远,林运贤指着堆得像座小山的图纸告诉记者,经过建筑设计专家、园林绿化专家、机场管理人员多次建议修改,现在的机场方案“已经是第三稿了”。
对美国方案的修改,焦点集中在候机大楼是采用“集中式”还是“分散式”。为此,机场管理局与美国设计方进行了一番艰苦的谈判。
在美国最初的设计方案上,候机楼采用的是“分散式”设计,分为八个候机楼,一期建设四个。按照国际机场的经验,“分散式”的优点在于适合多个航空公司运作,旅客办理登机手续步行距离最短。然而管理局方面考虑国内的实际情况,“分散式”的设计,旅客要在不同的候机楼办理手续,而且对于乘坐不同航空公司航班的旅客中转非常不方便,因而建议改用“集中式”。
1998年8月5日,管理局与美国设计方就方案修改展开谈判。9月6日,设计方终于同意对方案作出修改,双方折衷地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今天新机场候机楼“集中办票、分散登机、到港分散”的模式。
据介绍,当时美国主设计师真的很不情愿改,但他后来也表示,“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改对了”。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