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给成都一座鸟岛 草根力量改变北湖规划

admin 2005-02-22 来源: 网
  圆桌嘉宾:赵全喜成都市成华区农业局副局长北郊风景林地管委会负责人   林 农 成都市园林局总工北郊风景林地总设计师   扎西学 观鸟爱好者   主持人:本报记者宋
  圆桌嘉宾:赵全喜成都市成华区农业局副局长北郊风景林地管委会负责人
  林 农 成都市园林局总工北郊风景林地总设计师
  扎西学 观鸟爱好者
  主持人:本报记者宋石男黄里
  半路杀出个观鸟人
  记:今年成都市“两会”期间,政协成都市委委员于代松提交了一份《北湖湿地营造及发展观鸟产业》的议案,受到广泛关注。同时,北郊风景林地管委会2005年1号文件也确定了“鸟乡”的主题思路。但也许有人不知道,这一切,最初的推动之手竟然是您这位观鸟爱好者,并且是在半路上“杀”出来的。作为当事人,能谈谈事情的起因么?
  扎:我的爱好和城市规划扯上关系纯属偶然。去年11月初,我在报纸上看到北郊风景林(恐龙湿地公园)征集岛名的新闻,对岛的名字还没来得及多想,600亩的水面就让我眼前一亮:如果把这里变成水鸟、林鸟的越冬地该多好啊!市民从这里经过,不需要到处搜寻鸟儿的身影,抬头低头都有鸟儿扑扇着翅膀从空中掠过,停歇在树枝上,人和鸟和谐相处。据我多年到全国各地观鸟的经验,如果愿望实现的话,这里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鸟区。
  有了这个“闪念”,我立刻打电话给负责项目的成华区农业局,抛出自己的设想。听到“鸟类越冬地”这个概念,赵局长电话中就和我约好第二天到办公室详谈。由于有过搞旅游规划和湿地研究的背景,只用了一两天时间,我们的鸟岛方案就出来了。
  赵:北郊是成都市的上风上水处,在绿色成都的建设中有向市中区“供氧的功能”,作为一个人工风景区,如何去建设确实很费脑筋。早先委托设计景区的那个大公司,所提方案,重心在产业,而不是生态。听到这个鸟岛建议时,我直觉这会是个好东西。于是,让他做一个方案出来,参加随后的规划论证。
  林:作为景区设计的具体操作者,在与这群观鸟爱好者接触的过程中,我吸收了很多鲜活有效的思想。现在的鸟乡设计思路,可以说很大程度受了他们的影响。
  四川的鸟类资源全国第二,重建生态没有鸟,实在可惜
  记:在北湖建设鸟类栖息地,开展“观鸟旅游”,最初的理由是什么?
  扎:大背景之一,是观鸟已成为国际潮流。在美国,观鸟是第二大户外休闲活动,仅次于园林观光,甚至超过高尔夫,每年的产值在300亿美元以上。在国内,沿海等发达地区观鸟也逐年升温。
  大背景之二,是四川有极其丰富的鸟类资源,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2004年林业部门统计有鸟类652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云南。有世界级特有鸟37种(全国共69种)。如此丰厚的资源,不合理利用实在可惜。
  小背景则是成都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为鸟类迁徙的集中经过地带。此外,成都的气候也非常适合鸟类集中栖息。举个例子,在北湖核心景区附近的熊猫基地不到1亩的天鹅湖中,冬季约有10种水鸟,总数近200只。另在东湖,尽管受众多钓鱼者影响,每年冬季仍有约8种近50只水鸟越冬。
  林:增加鸟类栖息地,开展观鸟旅游,实际上是对此前设计思路的一种修正。人们在处理生态与旅游的关系上,常常陷入“因为搞旅游,所以搞生态”的误区,这是本末倒置的。我们应当“先搞生态,延伸旅游”。观鸟旅游正是基于这一思路,通过合理设计林区景观,加强管理,北湖水库的大面积水体及周边良好的生态能吸引大量鸟类前来栖息。鸟多了,开展观鸟旅游也就水到渠成。
  赵:观鸟旅游对生态保护的贡献不须赘言,在产业开发上也有很大潜力。它将带动一系列围绕观鸟的产业,比如观鸟大赛,观鸟用具生产,专业观鸟导游等等。并且,观鸟方案不会涉及大的规划改动和预算增加,仅仅是局部的细节调整,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却是巨大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观鸟不是关鸟!
  记:北湖建设好之后,有一个疑问,那就是鸟从哪里来?或者鸟会不会来得足够多?是否需要人工养鸟呢?
  扎:观鸟绝对不是关鸟!我们是要建立一个适合鸟类栖息的地方,让鸟类主动来这里栖息繁衍,而不是造一个巨大的笼子。
  只要北湖的湿地功能性建设按照计划进行,我能够保证,今年5月施工基本完成后,冬季就会有上千只水鸟前来栖息。等到2006年,随着植被的长成,大约会有150多种水鸟、林鸟在北湖栖息,那时就可以开展观鸟旅游了。
  再多说一句,我一直反对人工养鸟,尤其是野鸟。有专家统计,平均每养一只鸟,就会付出25只鸟死亡的代价,它们是在被捕猎、运输的过程中牺牲的。
  林:“鸟乡”这样的规划,我从前还没做过,所以曾提出是否要建立一个类似动物园的鸟类公园,结果遭到志愿者们的坚决反对。
  其实如果留心成都环境改善状况,鸟在其中颇具标志性。哪个地方来了鸟,栖息了鸟,就意味着环境的改善和恢复。处在中心城区边缘的北湖,也应该以恢复生态环境为重点。而志愿者们则以他们多年来对城区鸟类活动的观察提出,只要有了水面和原生态的植物群,鸟很快就会飞来,根本不用人为买鸟。所以我也放弃了最初的“关鸟”设计。
  如果为了保护鸟就减少人们的观光活动,风景区会不会失去价值?
  记:据了解,在“鸟乡”的规划设计中,遇到过一些棘手的矛盾,最终是如何解决的呢?
  赵:城市风景区的建立与发展经济是不能分开的。当初选择公司运作模式也正是需要景区出效益。现在要打出鸟牌也是意识到了它的独特和在成都目前景区中的唯一性。所以就在我们内部,有时也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如果让鸟占了太多的地方,效益从哪里来?”“如果为了保护鸟就减少人们的观光活动,风景区是不是就失去了最大的价值?”
  但我们坚持一个原则,生态第一,产业第二,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得基于这一原则。
  扎:在规划细节上,的确有过一些争议。比如北湖蓄水后会自然形成一个半岛,这个半岛实际上成了湖区最好的“口岸”,有人建议在此修一个观湖楼,三面有水是一个留得住人气的地方。我们反对这种设想。
  如果修一个观湖楼,最终会变成棋牌室、餐饮店,这样重复市内多数公园的形式很难吸引更多的游客。而且,如果人工景观过多过杂,不仅给政府财政造成压力,还可能降低鸟儿栖息的环境指数。
  只有把半岛建成鸟的栖息地,才能把北湖的鸟主题完全地体现出来。有了鸟才谈得上人气。而且这都是可持续的,因为四季之中,鸟的种类和生存形态是不一样的。近日我们提的一项最新方案建议,将岛或者半岛增加到了3-5个。
  [小范围争议]
  当地人迁不迁?
  北湖景区曾是一大片鱼塘,区内目前还有上百户人家,他们的未来成了开发中的大事。景区开发要为当地带来经济的增长,要解决当地人的就业。人鸟能否和谐相处也成为问题之一。
  一只“棕白伯劳”从我们的上空盘旋而过,落在工地的一棵小树上,它转动着身子四处觅食,全然不理会一旁轰鸣的挖掘机。赵全喜对记者说,其实现在部分鸟类已经和人类社会保持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生活在城市周围的鸟。只要我们和它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有意打扰,人和鸟就能友好的相处。因此,在北湖只要有一小块让鸟类休息睡觉的地方,整个白天它们就可以和我们一起享受湖光山色。“能观鸟的农家乐一定会在成都独具魅力。”
  专家认为,并不需要当地农家迁走,只是要让他们懂得鸟会带来人气,带来财气,他们就会成为天然的保护者。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