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圆明园事件,不是就事论事

admin 2005-04-06 来源: 网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张正春在3月22日世界水日这一天偶然到圆明园参观,目睹了圆明园铺设防渗膜的“宏伟工程”,研究生态的他着急地向媒体报料,并撰文历数这样做给圆明园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张正春在3月22日世界水日这一天偶然到圆明园参观,目睹了圆明园铺设防渗膜的“宏伟工程”,研究生态的他着急地向媒体报料,并撰文历数这样做给圆明园以致北京带来的生态、文化灾难,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如果不考虑和自然同步、和谐的话,怎么样做都是错误的。现在有一种很难遏制的做法就是迷信技术。只要先进的技术、先进的产品,不管它的社会后果,不管它的生态后果是什么! 

  泰山建了索道,庐山盖了别墅,圆明园铺了塑料膜,南京明城墙要架电梯,明天如果听到长城贴瓷砖,请一定不要奇怪! 


2003年做过防渗试验的圆明园畅春园,荷花明显稀少枯萎。(“自然之友”供图) 

  窗外是稍稍阴暗的天,和乍暖又寒的春风;屋里是攒动的人头,和一颗颗或愤怒或理性的心。4月1日下午。北京友谊宾馆。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联合博客中国紧急发起组织了“圆明园生态与遗址保护研讨会”。研讨会主持人、“自然之友”总干事薛野说,“圆明园这件事情触动了我们诸多的神经——文化、心理、遗产保护”,几十位专家学者、NGO代表、市民代表会聚一堂,他们认为,圆明园事件绝不能就事论事,它折射出北京市缺水现状、我国管理体制和大型工程的公众知情权等深层问题。 

    今天的圆明园,粗糙工艺品小摊、铁皮垃圾桶、流动卫生间、干枯的草、被砍掉的灌木丛、被开肠破肚的湖……昔日皇家园林的痕迹似乎荡然无存,哪里还能感受到那种历史耻辱感和沧桑感? 

  湖底铺膜:圆明园第四劫

  “圆明园历史上遭受过三劫,火劫、木劫、石劫,第一劫是八国联军干的,后面两劫把木头石头都偷走却是国人自己干的,今天对圆明园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第四劫,我们应该自己对圆明园的现状负责。”北京地球村一位代表直言不讳地指出。 

  到底是不是劫难,最先发现圆明园对湖底进行全部防渗的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张正春分析说,这将导致两大严重后果—— 

  一是破坏圆明园的整体生态系统。水是维系整个园林生态系统的命脉。如此大规模地翻土、压实,破坏了湖中的物种多样性;把湖底盖死更会隔断水的自然循环,使之无法与防渗膜下的部分进行物质、能量交换,这样更把本来就不流动的湖水彻底变成了死水,降低了水的自净能力,更容易导致富营养化。 

  二是会破坏圆明园的古典园林风格。圆明园作为清代的皇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集大成者,山水相连、浑然一体、宛若天成是她的精髓所在。防渗处理后,无异于把自然湖、河道变成了人工水池、水渠,把真水变成了“假水”;特别是严丝合缝的水泥砌岸,人为地把山水割断,破坏了圆明园山水一体、气息相通的整体格局。 

  张正春语气激昂,“圆明园哪怕是残山剩水都是文物,都是有非常高的价值,都不亚于其他文物的价值。比如是维纳斯,半臂维纳斯比完整的维纳斯美学价值还要大”。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崔海亭的观点也大体相同:湖底铺膜“影响到栖水生物、近岸植物、昆虫、鸟类的生存环境,降低了物种丰富性;会影响到地表水、地下水的双向调节”,“还会在国际上、在国内造成不良影响。北京市是首善之区,提倡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一切违背科学的举措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首都师范大学与自然之友观鸟小组成员付建平用幻灯片展示了2003年畅春园南面开始的防渗试验,因为不渗水、阻断了地气、水温升高,导致荷花与芦苇与头年的相比明显稀少枯萎。“还有更糟糕的,他们砍掉了很多长势不错的灌木,工作人员说是为了冬天防火。” 

  张正春还指出,铺防渗膜在国外有先例,不过除了个别迫不得已的情况和局部的情况,作为整体工程一般来讲都是失败的,防渗膜不应该在很大的范围使用。“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不考虑和自然同步、和谐的话,怎么样做都是错误的。现在有一种很难遏制的做法就是迷信技术。只要先进的技术、先进的产品,不管它的社会后果,不管它的生态后果是什么!” 

  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和“拍脑袋”的决策 

  “这样一个错误是怎样发生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圆明园这么重要的一处文化遗产,圆明园管理处竟然只是海淀区政府的一个下属单位,真是……”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先生意味深长地摇头,其中的潜台词很丰富—— 

  据悉,圆明园管理处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和当年被征地的乡镇政府共同组建而成,园内近1800名职工多为当时的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作为一个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园林、生态、人文、美学等相关专业的人士在圆明园的直接管理和整修中少之又少。 

  从目前中国的管理体制看,条块分割,不利于统一行动。而且管理级别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管理人员的素质,很多决策不是经过科学的调查、论证之后得出的,而是领导人拍脑袋得出的。殊不知,领导拍脑袋决策,百姓叫苦连天。决策失误,祸国殃民。要避免决策失误,减少损失,惟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决策机制,向那些不负责任而盲目决策的领导干部亮“红灯”。业内人士称要建立科学的、负责任的决策机制、决策失误追究制、决策失误赔偿制和决策失误辞职制。 

  大型工程:应保证公众知情权 

  “圆明园不是圆明园管理处的圆明园,也不是海淀区的圆明园,它是全北京的圆明园,全中国的圆明园。这样重大的一个举措,要不要事先让公众知道?公众有没有知情权?公众有没有表明意见的权利?”梁从诫用3个排比引出公众知情权的问题。“如果类似的重大举措公民有知情权的话,今后相应的项目是不是我们都应该有权利参加?我们请了相关的主管部门负责同志来参会,不要一面倒,也听听主管部门为什么这么做,他们也有他们的理由。两面的意见都听一听,我们不想变成一边倒的东西,而且我们希望政府和公众之间能有一个互动、交流的机会,以后重大的项目都有这么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空军指挥学院副教授李小溪语速非常快,“这么大的工程快完工了北京市民才知道,反映出现行的决策机制不健全和决策程序缺失”。 

  会场有专家还指出之前北京动物园搬迁之事与之类似,诸如此类与公众密切相关的大项目大事件,应保证公众的知情权。有专家指出这项工程在立项之前,应由北京市甚至是国家出面,组织各方面的专家论证,决定防渗工程方案的可行性,再经过媒体公布,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如果不行则舍之,避免工程上马再下马的巨大损失;如果专家与舆论一致赞成,再由管理部门向有关部门申请,经审批之后开工。 

  但愿职能部门仅仅只是缺席研讨会  

  记者注意到,研讨会发起方邀请了北京市文物局、林业局、海淀区政府、北京市环保局、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但只有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司巡视员牟广丰、圆明园中心管理处党政办副主任何芳到场,后者发言时表示把意见带回去,说完后匆匆退场,未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有记者戏称这么好的公关机会都不会抓住,可见其管理能力;其余均缺席。主持人称海淀区将派遣宣传部长与会,因有别的会议需推迟到场,但会议结束后也未见其人影。 

  薛野在开场白里说“我们对体现了开放和交流姿态的政府机构表示感谢,欢迎你们的到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契机,通过这种方式推动中国的环评法实施,我们不仅需要风暴,还需要更多的个案推进中国600多项法律法规良好地执行,我们也希望推动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公共事件的解决中来,这就是我们会议的初衷”。 

  研讨会即将结束时,记者问梁从诫,面对政府部门的缺席有什么想法。梁从诫说自己感到很遗憾,“今天这个会如果政府部门听一听,对他们应该有帮助,这个会不是一个声讨会,是一个交流会,他们不来是他们自身很大的损失,对我们来讲也是一种损失”。 

  但愿政府职能部门仅仅只是缺席研讨会,而不是自身职能的缺席! 

  日前有媒体报道,为了解决市民游览玄武湖不方便的问题,南京准备在明城墙两侧架设4部电梯,名曰“城墙渡”。张正春“咬牙切齿”地说是最愚蠢的人主宰着这些最珍贵自然人文景观的命运。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称这是一个尽情挥霍的年代,尽情地挥霍着土地、资源、纳税人的钱。 

  泰山建了索道,庐山盖了别墅,圆明园铺了塑料膜,南京明城墙要架电梯,明天如果听到长城贴瓷砖,请一定不要奇怪!

  各方反应 

  工程方: 

  圆明园管理部门认为,圆明园的湖底是砂石质,加之目前北京地下水超采严重,特别容易渗水,测算显示年渗水量为250多万立方米。平水年里,圆明园湖泊缺水540多万立方米,偏枯水和枯水年更加严重。圆明园每年都要从玉泉河补3次水,总量多达数百万立方米,目前从玉泉河引水每吨1.3元,一年的补水花费就是几百万元,但就是这样,圆明园水面还是经常干涸,这两年干涸的最长时间长达7个月,此次全部水域防渗处理后,每年可减少渗漏损失150.79万立方米。 

  专家方: 

  湖底防渗将给圆明园带来三大灾难: 

  灾难一:圆明园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已经接受了几百年的历史考验,园林水系和外部水系、地下水系的沟通是最重要的“生态流”。湖底防渗会彻底破坏园林固有的水系结构,把圆明园的“活水”变成“死水”,一园死水与园林草木相隔绝,园林树木将面临严重干旱而大片死亡。由塑料包裹的一潭死水将成为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大量厌氧微生物如甲烷细菌等所排放的有毒气体,对于水底土壤中的生物群落、水生生物,包括水生鱼类、水禽和游园的人们也是一种危害。 

  灾难二:北京市上游水口的水源涵养功能将被削弱,圆明园和北大、清华的生态环境质量将受到重大影响。圆明园的湖水渗漏是圆明园、北大、清华一带海淀区生态环境的救命水。如果湖底防渗完成,圆明园过去300多年所形成的植物、动物、水生物共存的生态链条将遭到破坏,这对北京北部的生态都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灾难三:将彻底破坏“天人合一”的意境,圆明园“浑然天成”、“自然天真”、“恬淡清雅”的美学感受将荡然无存。 

  管理部门: 

  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司有关负责人说,圆明园湖底防渗项目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规定,应停止建设,立即依法补办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 

  这位负责人说,圆明园湖底防渗项目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建设,环境敏感程度高,环境影响特殊,并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按《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的规定,在批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之前,应由环保总局组织听证会,征询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圆明园管理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已得到文物部门的审批,“工程方案经反复论证”,“2004年1月7日和1月17日,圆明园的环境整治工程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市文物局的正式批复,湖底防渗工程就是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中的一项”。但北京市文物局表示并没有批准这项备受争议的工程。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