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技术与岭南园林融合的杰作
admin
2007-04-28
来源:
网
岭南建筑历来与园林有着不解之缘,曾获1980年度全国城建优秀设计项目二等奖的广州文化公园“园中院”,融现代建筑技术与传统园林艺术为一体,是岭南民族建筑艺术的一大杰作。
岭南建筑历来与园林有着不解之缘,曾获1980年度全国城建优秀设计项目二等奖的广州文化公园“园中院”,融现代建筑技术与传统园林艺术为一体,是岭南民族建筑艺术的一大杰作。为了对“园中院”的独有民
族风格和文化特色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本报记者采访了既出身建筑行业又是古典园林研究泰斗的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管平教授。
走进广州文化公园,大门右侧有一座四层展馆,其首层就是“园中院”。从外观看去似乎没有什么夺目之处。然而,踏入前厅,回环于其二台、五廊、九厅、十八院之后,令人不禁留连忘返。刘管平教授说,“园中院”把现代建筑技术与岭南园林有机融合在一起,代表了岭南园林建筑的一个台阶。如何继承传统?又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该园作了一番很有胆识的尝试。
题与意
广州庭园的造景选题个性分明。譬如:宅园求其静,别墅庭园取其幽,酒家庭园令其兴,宾馆庭园促其雅,旅游庭园尽其趣。“园中院”则以不寻常的意境,使全园命题巧妙地突出一个“文”字。它用典雅的“文”体,深趣的“文”意,潇洒的“文”风,来反映园的性格,体现庭园的主题。
例如构设该园主庭,没有套用常见的模拟自然山水的庭法,而是选取羊城的传说为品题,构出五羊仙造城的动人意境。寓意的典故,美妙的传说,使人沉醉于一种极具文化感的享受中。同时,糅合了广州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神话传说等设计意念,五羊仙、荔枝女、美人鱼、五仙观等艺术雕塑、浮雕具有浓郁的岭南民间文化特色。明匾“草堂”的北厅,“榕树”林立,“花果”满园,将现代建筑的支柱层,变成花叶烂漫、泉涧轻流的岭南田园胜景。
可见,庭园的选题与立意一旦跳出静止的框框,不但可以很有情趣地体现主题,协调于文化公园的建筑性质中,而且使整个庭景风趣而富于魅力,是一例别具一格的探索。
陈与新
此园既是品茶休憩的场所,又是游客出入的地方,人员流动频繁,属较典型的公共建筑庭园。其平面布局采取传统的具有中轴线的多院落庭式。但为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东西两面均设置了出入口。西面为主进口,在统一门式处理下,安排了正门和偏门,分别供展馆观众及茶座顾客进入。两门之间,室内以过门相联,形成“封闭式”前厅的主入口处理方式。东面也设正门与偏门,但正门居前偏门处后,前者供贵宾出入,后者为展馆游客和茶座顾客出口,两者分立,形成带有传统手法的门廊与厅院结合的入口空间。
内部的大小厅院以规则形的廊、桥、台、道组成迂回式流线的游览线,把东西两面的出入口有机地联通一气,形成一个使用功能分区明确,交通路线流畅,室内外空间变化多趣的既新颖又处处闻到传统气息的庭园布局。
在我国传统的庭园内,很少见到浮雕和园雕,而在国外庭园却是司空见惯。多方面地探索雕塑技艺在庭园的运用,是“园中院”在摸索推陈出新方面的另一令人注目的尝试。它一方面用自然的太湖石、英石、腊石,在北侧水石庭和东侧竹围庭、芭蕉院,构出具有明显岭南传统的散石和迭山景;一方面以灰塑新技艺,在前庭、中庭、后庭塑出带有“三峰石”气势的山石景。各种浮雕、人物雕塑不但形似逼真,而且极富地方传统特色。仿生的塑竹塑木技艺,也达真假难分的地步。你看那“竹栏”“茅顶”,“草堂”“榕树”,还有那精美的“瓜果”,翠郁的“绿叶”……真是虽由人作,宛如天成。
放与收
空间上效仿传统的“收”“放”手法在“园中院”是显而易见的。譬如,庭园主入口在西面采取偏门方式,并且设花池径道和竹栏小门,企图把庭园的入口空间“收”缩到最大限度,造成一旦跨入竹栏门就如突然揭开戏幕,目不暇接地展现偌大空间的主庭景象,这是欲扬先抑之法。有趣的是,东向入口空间没有重复此法,却以门廊—厅院—夹廊—后庭的空间序列,构设先放后收再放的三段层次方式。如此数步之设,可见传统之光益发夺目。
主庭与周围空间的组合,也竭力利用“收”“放”的手法去促成空间层次的铺设,并以不寻常的四境处理,构出多种空间的过渡和舒展。例如,庭南坡石滩上寓意五仙观的厅堂,以园门、花罩、柱檐挂落的通透处理,厅堂前后庭景互为因借,使主庭空间富有“收”而不尽的感觉。
内与外
为了满足使用要求和更好地发挥空间效果,“园中院”大胆采用了新结构、新材料、新技艺,用水、石、台、光棚、画壁等素材,把室外与室内有机融通在一起,使人分不清哪是室内哪是室外,开创了我国室内景园的新例。
大跨度透光网架、小开间的玻璃顶、间断式的波形塑料罩和竹架薄膜棚等构出了各式室内景园,使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呈现出一派浓浓的现代感。例如主庭,由于大面积的庭院上空架设了网架玻璃盖,阳光透顶而下,给人一种既是室内又是室外的感觉。细密的网架就如立体的天花纹样,吊盆景悬空点缀,那种高敞不觉空幻、顶盖不感封闭的空间效果,是以往庭式所不可比的。这也是广州庭园善于吸收国外因素的一个表现。
族风格和文化特色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本报记者采访了既出身建筑行业又是古典园林研究泰斗的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管平教授。
走进广州文化公园,大门右侧有一座四层展馆,其首层就是“园中院”。从外观看去似乎没有什么夺目之处。然而,踏入前厅,回环于其二台、五廊、九厅、十八院之后,令人不禁留连忘返。刘管平教授说,“园中院”把现代建筑技术与岭南园林有机融合在一起,代表了岭南园林建筑的一个台阶。如何继承传统?又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该园作了一番很有胆识的尝试。
题与意
广州庭园的造景选题个性分明。譬如:宅园求其静,别墅庭园取其幽,酒家庭园令其兴,宾馆庭园促其雅,旅游庭园尽其趣。“园中院”则以不寻常的意境,使全园命题巧妙地突出一个“文”字。它用典雅的“文”体,深趣的“文”意,潇洒的“文”风,来反映园的性格,体现庭园的主题。
例如构设该园主庭,没有套用常见的模拟自然山水的庭法,而是选取羊城的传说为品题,构出五羊仙造城的动人意境。寓意的典故,美妙的传说,使人沉醉于一种极具文化感的享受中。同时,糅合了广州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神话传说等设计意念,五羊仙、荔枝女、美人鱼、五仙观等艺术雕塑、浮雕具有浓郁的岭南民间文化特色。明匾“草堂”的北厅,“榕树”林立,“花果”满园,将现代建筑的支柱层,变成花叶烂漫、泉涧轻流的岭南田园胜景。
可见,庭园的选题与立意一旦跳出静止的框框,不但可以很有情趣地体现主题,协调于文化公园的建筑性质中,而且使整个庭景风趣而富于魅力,是一例别具一格的探索。
陈与新
此园既是品茶休憩的场所,又是游客出入的地方,人员流动频繁,属较典型的公共建筑庭园。其平面布局采取传统的具有中轴线的多院落庭式。但为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东西两面均设置了出入口。西面为主进口,在统一门式处理下,安排了正门和偏门,分别供展馆观众及茶座顾客进入。两门之间,室内以过门相联,形成“封闭式”前厅的主入口处理方式。东面也设正门与偏门,但正门居前偏门处后,前者供贵宾出入,后者为展馆游客和茶座顾客出口,两者分立,形成带有传统手法的门廊与厅院结合的入口空间。
内部的大小厅院以规则形的廊、桥、台、道组成迂回式流线的游览线,把东西两面的出入口有机地联通一气,形成一个使用功能分区明确,交通路线流畅,室内外空间变化多趣的既新颖又处处闻到传统气息的庭园布局。
在我国传统的庭园内,很少见到浮雕和园雕,而在国外庭园却是司空见惯。多方面地探索雕塑技艺在庭园的运用,是“园中院”在摸索推陈出新方面的另一令人注目的尝试。它一方面用自然的太湖石、英石、腊石,在北侧水石庭和东侧竹围庭、芭蕉院,构出具有明显岭南传统的散石和迭山景;一方面以灰塑新技艺,在前庭、中庭、后庭塑出带有“三峰石”气势的山石景。各种浮雕、人物雕塑不但形似逼真,而且极富地方传统特色。仿生的塑竹塑木技艺,也达真假难分的地步。你看那“竹栏”“茅顶”,“草堂”“榕树”,还有那精美的“瓜果”,翠郁的“绿叶”……真是虽由人作,宛如天成。
放与收
空间上效仿传统的“收”“放”手法在“园中院”是显而易见的。譬如,庭园主入口在西面采取偏门方式,并且设花池径道和竹栏小门,企图把庭园的入口空间“收”缩到最大限度,造成一旦跨入竹栏门就如突然揭开戏幕,目不暇接地展现偌大空间的主庭景象,这是欲扬先抑之法。有趣的是,东向入口空间没有重复此法,却以门廊—厅院—夹廊—后庭的空间序列,构设先放后收再放的三段层次方式。如此数步之设,可见传统之光益发夺目。
主庭与周围空间的组合,也竭力利用“收”“放”的手法去促成空间层次的铺设,并以不寻常的四境处理,构出多种空间的过渡和舒展。例如,庭南坡石滩上寓意五仙观的厅堂,以园门、花罩、柱檐挂落的通透处理,厅堂前后庭景互为因借,使主庭空间富有“收”而不尽的感觉。
内与外
为了满足使用要求和更好地发挥空间效果,“园中院”大胆采用了新结构、新材料、新技艺,用水、石、台、光棚、画壁等素材,把室外与室内有机融通在一起,使人分不清哪是室内哪是室外,开创了我国室内景园的新例。
大跨度透光网架、小开间的玻璃顶、间断式的波形塑料罩和竹架薄膜棚等构出了各式室内景园,使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呈现出一派浓浓的现代感。例如主庭,由于大面积的庭院上空架设了网架玻璃盖,阳光透顶而下,给人一种既是室内又是室外的感觉。细密的网架就如立体的天花纹样,吊盆景悬空点缀,那种高敞不觉空幻、顶盖不感封闭的空间效果,是以往庭式所不可比的。这也是广州庭园善于吸收国外因素的一个表现。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