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十年争论中“浮出水面”
admin
2007-06-15
来源:
网
今天,国家大剧院将拆除紧邻长安街的工程围挡,外部全景正式亮相。人们将能够从长安街上一览无遗地欣赏到国家大剧院的正面景观。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争鸣表示,在6月15
今天,国家大剧院将拆除紧邻长安街的工程围挡,外部全景正式亮相。人们将能够从长安街上一览无遗地欣赏到国家大剧院的正面景观。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争鸣表示,在6月15日外部主体亮相后,下一步将全力以赴加快内部工程建设,计划于7月底具备使用条件,进行相应的综合调试,9月份开始试演出。届时,这里“将成为我国最高艺术表演中心以及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艺术殿堂”。
无须讳言,从1998年4月正式批准立项建设,到2001年12月13日正式开工,再到今天的“外部亮相”,10年来一直争论不断,虽然这座蛋形建筑尚未完全竣工,但是丝毫不影响它的知名度。可以说,10年前,大家争议的是大剧院的造型和造价,今天,则是探讨大剧院的意义和客观影响。
昨天,本报约请了部分国内知名学者或业界专业人士,对国家大剧院进行了全方位的“解剖”。
朱大可:北京的建筑格局需要打破
嘉宾身份:知名学者、批评家、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
对大剧院争论的焦点之一,在于它的建筑造型与天安门广场附近的宫室建筑群严重不协调,这也是它的最大诟病。可以说,捍卫北京的宫室建筑,从梁思成开始,已经成为北京学者一个主流立场。但由于明代宫室建筑过于沉闷和压抑,已经对北京的政经文化发展,构成了严重障碍,唯一的出路在于引进颠覆性的建筑。可以说,大剧院的造型,在客观上是具有颠覆性的,俨然一枚文化炸弹。它的功能不是为北京建筑建构了什么新鲜玩意,而是它极大地颠覆了北京宫室建筑把持中心的格局。长期统治北京的“帝王权力美学”,正在面临瓦解的危机。
这种建构性当然只是大剧院的客观效应,而不是批阅者和建造者的出发点。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剧院仍然存在着过于奢靡的问题。在文化建构方面,它只是一个华丽而巨大的空壳。我认为与其浮华地打造这样一座大剧院,不如多建些小剧院,多做一些更贴近大众的文化实事。现在中国并不缺少大剧院,恰恰少了许多更贴近普通民众生活实际的小剧院。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公共建筑的奢靡比拼,正在变得愈演愈烈,人们动辄打造各种“第一”,陷入了权力美学的恶性竞赛。
张光芒:国家大剧院需要体现人民性
嘉宾身份:知名文化学者、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对于国家大剧院的建成,我个人持肯定态度,感到有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在天安门广场周围,有政治、体育等方面的建筑代表作,因此也应有文化艺术方面的代表作。近年来,对政治、金钱、效益、发展等因素的过多考虑,导致了文化艺术的冷落,在这个角度看,国家大剧院的建立,显示了国家的重视,意味着向文化品位的倾斜。也就是说,现代化的体现不仅仅是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是各种门类、各个学科、各项领域的和谐发展。
就像提起巴黎,就会想起卢浮宫。那么,提起北京呢?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国家大剧院将能够显示国家的艺术气质和艺术魄力。我看到有不少的争论,其实建与不建是一回事,至于怎样设计,如何规划,需要花多少钱,那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因为那些都是要专家组进行论证的。如果国家大剧院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当然更好,实在没有更好作品的话,用外国艺术家的作品也未尝不可。
另外,重要的一点也在于,既然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大剧院不仅仅是国家的,还是人民的,就要体现“人民性”,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不管在节目的选择上,还是在票价的制定上,都要体现这一点。
刘宇平:必须站在环保节能的角度
嘉宾身份: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城市经济规划中心常务副主任
作为东西方标志性建筑文化碰撞的结晶,国家大剧院是有一定的艺术成就的。
此前,我知道围绕大剧院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从各个角度也谈了不少,应该说还是比较全面的。不过,既然现在外部全景落成了,我想换一个角度来看可能会更有启发。
我们能不能从节能、环保、可循环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大剧院?现在国家在提倡科学发展,倡导环保节能,从这个主题来看,可能意义会更加深远。还因为建筑的灵魂,不仅仅为了看,更是为了使用。
因为在我们国家,很多时候地方善于模仿,上行下效。而国家大剧院这种工程,不宜模仿,不宜推广。我认为有必要借这个机会,反思我们城市的建筑,特别是公共建筑,是否真正在践行科学发展观。
梅可:考量建筑应该结合使用人群
嘉宾身份:《中华百年建筑经典》总制片人
我正好前一段时间去北京,到了西城区档案馆,就在国家大剧院的后面,当时就听到一些人的反对声音。
国家大剧院的设计者是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我对他一直是很尊重的。当初大家评价大剧院的建筑形态是蛋形的时候,保罗·安德鲁很高兴,认为蛋形意味着孕育生命,体现了内在的活力。但是,我认为一个建筑,不仅仅是建筑理念、建筑材料的新颖,还必须和使用它的人群,和它周围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如果大剧院放在海边,放在博鳌那样的地方,效果立竿见影,马上就能联想到悉尼歌剧院那样的氛围。可是,放在天安门广场就显得不伦不类。
我刚才看电视的时候,听到工作人员说下一步主要是绿化了,当时我就想这个问题比较麻烦,我个人对建筑的生态环境是比较忧虑的,比如现在考虑较多的是大剧院的绿化、维护等问题。具体一点说,北京的气候决定了绿化只能选用北方的树种,这样南方很多美丽的树就只能舍弃了。虽然大剧院放在北京,能体现一定的“首都效应”,体现出首都建筑风格的兼容并蓄,但是在文化生态和城市生态方面还是要体现和谐。
另外,我认为争论是好事,因为此前从没有因某座城市的某个建筑引起过如此强烈的争论,这开了一个好头,证明大家已经开始认真关注我们的建筑,关注我们的城市了。
艺术委员会
名单确定
今天,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的“巨蛋”――国家大剧院外部正式亮相。
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名单已经确定,中央音乐学院名誉院长吴祖强担任主任;国家话剧院院长赵有亮担任副主任;北京交响乐团团长、艺术总监谭利华担任副主任;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宇担任秘书长。
另外,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王文章、东方歌舞团团长、党委书记田军利等14人担任委员。中央戏剧学院前院长徐晓钟、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蘅、著名指挥家陈佐湟分别担任了国家大剧院的戏剧、舞蹈、音乐艺术总监。
国家大剧院的园林绿化工程,在景观设计上和大剧院的主体建筑保持了协调一致。栽植了大量的时令花卉。北区绿化,即面向长安街的部分,以北京和长安街的基调树种为主,种植了大量较大规格的树木。 巨蛋周围环绕着一圈人工湖,湖面面积3.55万平方米,将成为北京市中心水系景观又一亮点。王文
■相关链接
筹划国家大剧院的历史,可以上溯到46年前。早在1958年,中央就已经将国家大剧院批准立项,并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抓。但当时由于资金等种种条件的限制,工程一拖再拖。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扩大、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文艺界倡议建设国家大剧院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在1996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写上了“要有计划地建设国家大剧院等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文化设施”,使得国家大剧院的建设被正式确定下来。1997年,大剧院建设地点被确定在人民大会堂西侧。1998年1月,中央决定成立“国家大剧院建设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经过近40年的曲折历程,国家大剧院工程终于破土动工。
大剧院的建筑设计方案通过对投标的69个设计方案进行两轮评选、三次修改、多次论证,最终采纳了由法国巴黎机场公司设计、清华大学配合完成的方案,设计师为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根据该方案的构想,建成后的国家大剧院将是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透明的穹顶从建筑内部能够看到外面的天空。整个大剧院犹如“一滴晶莹的水珠”,也有人称它为“蛋壳”。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争鸣表示,在6月15日外部主体亮相后,下一步将全力以赴加快内部工程建设,计划于7月底具备使用条件,进行相应的综合调试,9月份开始试演出。届时,这里“将成为我国最高艺术表演中心以及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艺术殿堂”。
无须讳言,从1998年4月正式批准立项建设,到2001年12月13日正式开工,再到今天的“外部亮相”,10年来一直争论不断,虽然这座蛋形建筑尚未完全竣工,但是丝毫不影响它的知名度。可以说,10年前,大家争议的是大剧院的造型和造价,今天,则是探讨大剧院的意义和客观影响。
昨天,本报约请了部分国内知名学者或业界专业人士,对国家大剧院进行了全方位的“解剖”。
朱大可:北京的建筑格局需要打破
嘉宾身份:知名学者、批评家、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
对大剧院争论的焦点之一,在于它的建筑造型与天安门广场附近的宫室建筑群严重不协调,这也是它的最大诟病。可以说,捍卫北京的宫室建筑,从梁思成开始,已经成为北京学者一个主流立场。但由于明代宫室建筑过于沉闷和压抑,已经对北京的政经文化发展,构成了严重障碍,唯一的出路在于引进颠覆性的建筑。可以说,大剧院的造型,在客观上是具有颠覆性的,俨然一枚文化炸弹。它的功能不是为北京建筑建构了什么新鲜玩意,而是它极大地颠覆了北京宫室建筑把持中心的格局。长期统治北京的“帝王权力美学”,正在面临瓦解的危机。
这种建构性当然只是大剧院的客观效应,而不是批阅者和建造者的出发点。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剧院仍然存在着过于奢靡的问题。在文化建构方面,它只是一个华丽而巨大的空壳。我认为与其浮华地打造这样一座大剧院,不如多建些小剧院,多做一些更贴近大众的文化实事。现在中国并不缺少大剧院,恰恰少了许多更贴近普通民众生活实际的小剧院。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公共建筑的奢靡比拼,正在变得愈演愈烈,人们动辄打造各种“第一”,陷入了权力美学的恶性竞赛。
张光芒:国家大剧院需要体现人民性
嘉宾身份:知名文化学者、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对于国家大剧院的建成,我个人持肯定态度,感到有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在天安门广场周围,有政治、体育等方面的建筑代表作,因此也应有文化艺术方面的代表作。近年来,对政治、金钱、效益、发展等因素的过多考虑,导致了文化艺术的冷落,在这个角度看,国家大剧院的建立,显示了国家的重视,意味着向文化品位的倾斜。也就是说,现代化的体现不仅仅是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是各种门类、各个学科、各项领域的和谐发展。
就像提起巴黎,就会想起卢浮宫。那么,提起北京呢?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国家大剧院将能够显示国家的艺术气质和艺术魄力。我看到有不少的争论,其实建与不建是一回事,至于怎样设计,如何规划,需要花多少钱,那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因为那些都是要专家组进行论证的。如果国家大剧院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当然更好,实在没有更好作品的话,用外国艺术家的作品也未尝不可。
另外,重要的一点也在于,既然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大剧院不仅仅是国家的,还是人民的,就要体现“人民性”,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不管在节目的选择上,还是在票价的制定上,都要体现这一点。
刘宇平:必须站在环保节能的角度
嘉宾身份: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城市经济规划中心常务副主任
作为东西方标志性建筑文化碰撞的结晶,国家大剧院是有一定的艺术成就的。
此前,我知道围绕大剧院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从各个角度也谈了不少,应该说还是比较全面的。不过,既然现在外部全景落成了,我想换一个角度来看可能会更有启发。
我们能不能从节能、环保、可循环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大剧院?现在国家在提倡科学发展,倡导环保节能,从这个主题来看,可能意义会更加深远。还因为建筑的灵魂,不仅仅为了看,更是为了使用。
因为在我们国家,很多时候地方善于模仿,上行下效。而国家大剧院这种工程,不宜模仿,不宜推广。我认为有必要借这个机会,反思我们城市的建筑,特别是公共建筑,是否真正在践行科学发展观。
梅可:考量建筑应该结合使用人群
嘉宾身份:《中华百年建筑经典》总制片人
我正好前一段时间去北京,到了西城区档案馆,就在国家大剧院的后面,当时就听到一些人的反对声音。
国家大剧院的设计者是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我对他一直是很尊重的。当初大家评价大剧院的建筑形态是蛋形的时候,保罗·安德鲁很高兴,认为蛋形意味着孕育生命,体现了内在的活力。但是,我认为一个建筑,不仅仅是建筑理念、建筑材料的新颖,还必须和使用它的人群,和它周围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如果大剧院放在海边,放在博鳌那样的地方,效果立竿见影,马上就能联想到悉尼歌剧院那样的氛围。可是,放在天安门广场就显得不伦不类。
我刚才看电视的时候,听到工作人员说下一步主要是绿化了,当时我就想这个问题比较麻烦,我个人对建筑的生态环境是比较忧虑的,比如现在考虑较多的是大剧院的绿化、维护等问题。具体一点说,北京的气候决定了绿化只能选用北方的树种,这样南方很多美丽的树就只能舍弃了。虽然大剧院放在北京,能体现一定的“首都效应”,体现出首都建筑风格的兼容并蓄,但是在文化生态和城市生态方面还是要体现和谐。
另外,我认为争论是好事,因为此前从没有因某座城市的某个建筑引起过如此强烈的争论,这开了一个好头,证明大家已经开始认真关注我们的建筑,关注我们的城市了。
艺术委员会
名单确定
今天,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的“巨蛋”――国家大剧院外部正式亮相。
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名单已经确定,中央音乐学院名誉院长吴祖强担任主任;国家话剧院院长赵有亮担任副主任;北京交响乐团团长、艺术总监谭利华担任副主任;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宇担任秘书长。
另外,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王文章、东方歌舞团团长、党委书记田军利等14人担任委员。中央戏剧学院前院长徐晓钟、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蘅、著名指挥家陈佐湟分别担任了国家大剧院的戏剧、舞蹈、音乐艺术总监。
国家大剧院的园林绿化工程,在景观设计上和大剧院的主体建筑保持了协调一致。栽植了大量的时令花卉。北区绿化,即面向长安街的部分,以北京和长安街的基调树种为主,种植了大量较大规格的树木。 巨蛋周围环绕着一圈人工湖,湖面面积3.55万平方米,将成为北京市中心水系景观又一亮点。王文
■相关链接
筹划国家大剧院的历史,可以上溯到46年前。早在1958年,中央就已经将国家大剧院批准立项,并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抓。但当时由于资金等种种条件的限制,工程一拖再拖。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扩大、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文艺界倡议建设国家大剧院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在1996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写上了“要有计划地建设国家大剧院等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文化设施”,使得国家大剧院的建设被正式确定下来。1997年,大剧院建设地点被确定在人民大会堂西侧。1998年1月,中央决定成立“国家大剧院建设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经过近40年的曲折历程,国家大剧院工程终于破土动工。
大剧院的建筑设计方案通过对投标的69个设计方案进行两轮评选、三次修改、多次论证,最终采纳了由法国巴黎机场公司设计、清华大学配合完成的方案,设计师为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根据该方案的构想,建成后的国家大剧院将是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透明的穹顶从建筑内部能够看到外面的天空。整个大剧院犹如“一滴晶莹的水珠”,也有人称它为“蛋壳”。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