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济南西客站七大设计方案接受公众评议

admin 2008-02-18 来源: 网
  从2月15日至29日,京沪高速铁路济南西客站(以下称“西客站”)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在济南市经十西路润华集团汽车展厅公示。   “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片区项目启动建设,是济南

  从2月15日至29日,京沪高速铁路济南西客站(以下称“西客站”)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在济南市经十西路润华集团汽车展厅公示。

  “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片区项目启动建设,是济南城市建设史上一次难得的机遇,对于实现济南‘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空间战略,形成‘一体两翼’的城市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拉动省城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2月2日上午,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焉荣竹在考察西客站规划建设工作时这样强调。据悉,济南西客站被列为省城今后两年的三大城建重点之一。

  西客站核心区城市设计范围为西起京福高速公路,东至腊山河东侧次干道,南起张庄路西延长线以南200米,北至北园大街西延长线以北200米,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是“山东新门户”、“泉城新商埠”、“城市新中心”。

  记者在一份济南市2008年度的重点建设项目安排表上看到,京沪高铁济南新客站建设(同步建设广场、换乘枢纽和服务设施),总投资15亿,2008年计划投资8亿;京沪高铁济南新客站安置房、道路及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3.7亿,2008年计划投资2亿。

  据介绍,西客站方案征集采用国际招标的方式,邀请了21家来自国内及美、英、德、法等国的知名设计机构。经严格的资质预审,最后选定了7家实力突出、经验丰富的中外设计机构。

  此次向社会公示了西客站地区概念规划及站前核心区的7个设计方案。按计划,本次设计方案意见受理截止日期为2008年3月2日。



1号方案中轴线鸟瞰图


  一号方案:凸显“六大功能板块”

  确定西客站片区核心区由交通枢纽、商务会展、商业商贸、文娱旅游、居住、预留用地六大功能板块构成。除了基础的交通枢纽板块之外,核心区被京沪高铁划分为站东、站西两个片区。其中,站东片包括商务会展、商业商贸、文娱旅游、居住四大板块;站西片则定位为预留用地。在空间结构上,以济南西客站为推进点、结合地铁系统的发展和地铁站点的选位,形成了“十字形空间发展轴”“混合布局公建区”、“一环、两核点、三节点”的总体空间结构。


2号方案城市历史长廊鸟瞰图

  二号方案:打开新济南城市文脉之窗

  将西客站核心区定位为对接京沪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山东省的区域门户、济南西部城市副中心、新济南城市文脉的窗口地区。在空间结构上,方案提出了“双核三区、两轴两带”的规划思路,即地段西侧以高铁枢纽为核心,发展高铁配套服务产业;地段东侧以城市副中心为核心,发展综合生活服务功能。在双核的拉动下,沿城市水景长廊建设以商务为主导的功能混合区、文化会展区和产业研发区。 


3号方案中心商务区鸟瞰图

  三号方案:中央商务核心尽展城市风采

  在空间结构上将西客站分为“三个商务核心,三条城市发展轴线”。中央商务核心即高铁站点及周边500米范围内是核心发展地区,是未来济南高水准的商业商务中心所在地,同时是展现城市风采的窗口。围绕核心区内两个交通站点形成城市商务次核心,分别是北园大街城市商业次核心和张庄路城市商业次核心。在500米核心发展区与1500米之间,在腊山河西路与济西东路交叉口规划了一个城市副核心,以商业服务功能为主。三条发展轴线分别是核心商业发展轴、城市发展轴和城市文化发展轴。 


4号方案中心塔楼透视图

  四号方案:打造“玉十字”编织“金腰带”

  突出了构建“五横三纵”的绿化网络体系,足够宽度和长度的城市绿化廊道,若干处集中的生态绿化公园,共同形成了完善的“斑块—廊道”生态安全体系。在空间组织上,提出了着力营造标志景观、打造城市空间结构的“玉十字”,及协调枢纽东西两侧、精心编织功能复合的“金腰带”的规划思路。在交通组织上,明确提出了地铁1号线及6号线的规划设想。  


5号方案腊山河滨水商业中心鸟瞰图

  五号方案:城市文化馆似“荷花”绽放

  主要构思为将交通枢纽中心与城市副中心适度分离,二者之间为城市文化主题公园,其核心为以济南市花“荷花”为母体设计的城市文化馆,集中展示济南城市文化。穿过主题公园,是城市副中心,它以滨水商业为中心,呈环状向南北两翼展开,并通过形体组织强化东西轴线。在交通组织上也提出轨道交通一号线和六号线在西客站交汇,并设有一个大型换乘枢纽和两个站点。 


6号方案商务区效果图

  六号方案:“水岸泉城”承接传统泉文化

  提出了“水岸泉城”、“圈层开发”和“生态绿核”的设计理念。“水岸”取自于其生态环境,承接传统的泉文化是本次设计的灵魂所在。建设开发将围绕生长脊和生长单元以不同的强度展开,这一混合强度的开发模式让核心区的建设层次分明,在各区形成自己的特色。本次规划将在中心位置依托自然的水体控制出一个生态绿核,成为区域原生态的母体,每个城市组群由围绕该组群核心功能并在其中扮演不同角色的组团组成,并由组群中的次一级的生态核分隔开来。 


7号方案滨河公园透视图

  七号方案:双塔建筑构成“聚焦圆心”

  在空间形态上提出了“内高外低,聚焦圆心”的思路。位于圆心的两栋标志性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00米,是整个区域的制高点。滨水区和高速站周围的建筑高度较低,加上宽阔的水面和公共绿地,形成低平的开敞空间,圆心区域为高层商务办公区。在空间结构上提出了“一心、一环、三轴、三区、多组团”,其中“一心”指站前广场,“一环”为整体生态景观廊道的外围框架,“三轴”是东西向的城市发展轴、南北向的生态景观轴和南北向的滨水休闲轴。“三区”中轴线自西向东依次展开交通枢纽区、商务办公区和文化博览区。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