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中国第一体育场馆:扭转贫国弱民形象的国际舞台

admin 2009-09-30 来源: 网
回首新中国成立60年,真可谓国运兴,体育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源源不断地为中国体育场馆建设注入新活力。在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经济的腾飞更直接带动了中国体育军团在历届奥运会上的飞速崛起。 从1949年简陋的砂石体育场到2008年先进的钢结构鸟巢,中国体育场馆建设经过60年的变迁不断升级,促进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掀起了全民健身的浪潮,更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
  编者按:回首新中国成立60年,真可谓国运兴,体育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源源不断地为中国体育场馆建设注入新活力。在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经济的腾飞更直接带动了中国体育军团在历届奥运会上的飞速崛起。
  从1949年简陋的砂石体育场到2008年先进的钢结构鸟巢,中国体育场馆建设经过60年的变迁不断升级,促进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掀起了全民健身的浪潮,更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鸟巢举行    于飞摄

新中国早期体育场馆建设
从无到有的突破

  遥想当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体育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在那个大多数人为吃饱穿暖而奋斗的年代,我国体育场馆设施极其落后。据统计,在1949年以前,中国只有13个体育场和13座体育馆。这些体育场馆大多位于上海、北京、广州等少数大城市,只供外国人和极少数中国人使用。
  1949年以后,为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国家开始有计划地投资兴建属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场馆。

新中国体育场馆建设的起点
广州越秀山体育场

  1950年初,广州市政府计划建设一个带看台的体育场,以满足开展体育比赛和社会公共活动的需要。位于广州市越秀山南麓的广州越秀山体育场于1950年3月24日开工修建,于同年10月14日建成。体育场包括100.5米×64米足球场和400米环形跑道。
  在中国体育场馆发展史上,通常把越秀山体育场视为中国体育场馆建设的起点。当时,广州市1.7万多名青年义务参加了越秀山体育场的建设劳动。尽管现存的图片资料仅显示着人们手持简单劳动工具干活的景象,但此工程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诞生,世界各国同行仍然为此而感到惊奇。
  截至2009年,越秀山体育场已经历了8次翻新改造,现在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可容纳2万名观众。2010年广州亚运会足球比赛将在此举办。2009年实施完第8次改扩建,广州越秀山体育场将成为华南地区一流的专业足球场,同时成为群众体育活动中心。


1961年建成的北京工人体育馆    于飞摄

中国第一个大型体育场
北京工人体育场

  北京工人体育场始建于1959年,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是当时我国最大的体育场,也是著名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体育场为椭圆形混凝土框架结构,南北长282米,东西宽208米,可容纳观众6.5万人,是符合国际足球联合会要求的标准化专业足球场,也可举办综合性运动会。
  从1959年至今,北京工人体育场先后承办了全国运动会、第11届亚运会、第6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等体育比赛和大型活动。
  为了落实奥运场馆的“瘦身”计划,贯彻节俭办奥运的精神,北京工人体育场也进行了改扩建,增强了使用安全度、舒适度、便捷度,使其脱胎换骨,重新焕发青春,成为新世纪的国际性体育场。


2008年改扩建完的北京工人体育馆    李忠民摄

国际化体育场馆建设
从大规模到多功能的跨越

  20世纪50年代,我国体育馆多以中小型为主,只有2000人~5000人的观众席,如1955年建成的北京体育馆。直到1961年,我国建成了第一座万人体育馆——北京工人体育馆,设置1.5万个观众席。

中国第一座万人体育馆
北京工人体育馆

  北京工人体育馆位于朝阳区三里屯工人体育场北路,于1961年2月开始兴建,体育馆建筑面积4.02万平方米,整体呈圆形,屋盖直径为94米,在国内首次采用悬索结构。它是最早出现在新中国邮票上的体育馆,也是当时我国第一座建筑规模大、结构新颖、设备齐全的大型室内体育馆,成为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国体育馆的典型代表,承办了许多颇具影响力的体育赛事。
  从2006年5月26日开始,北京工人体育馆实施了改扩建工程。改造后的北京工人体育馆除外观基本保持原样外,在功能方面有了很大改善,馆内通风、照明、机电等系统进行了全面更新,使体育馆更加人性化、安全性更高、舒适性更强,完全可以满足国际体育赛事活动的需求。


国家奥体中心英东游泳馆

中国第一座大型多功能体育馆
首都体育馆

  回顾历史,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前建造的体育馆,主要在省会级城市、省内主要城市。受当时经济、技术条件限制,这些体育馆设施难以满足现代国际赛事的需求。
  1968年建成的首都体育馆则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室内体育设施的代表作,整个工程从设计、施工到装饰都由我国独立完成,建筑布局按功能分层布置,场馆设施更加注重多功能性,观众席位达1.8万个,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多功能体育馆,可以举行篮球、羽毛球、体操、冰球等多种体育比赛。
  为了满足国际比赛的要求,1985年首都体育馆对场馆的灯光、音响、计时记分等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从2006年5月开始,首都体育馆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排球主赛场馆而进行了改扩建工程。1年半后,这里变成一座综合性体育馆,可以进行球类比赛、冰上比赛和大型文体活动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首都体育馆又作为冬季项目的训练基地和全民健身活动场所,继续发挥其多功能体育馆的作用。早在2007年12月19日,首都体育馆已经被北京市政府批准列入《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


1975年建成的上海八万人体育场    于飞摄

亚运会体育场馆
完美展现在国际舞台上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经济开始具备为体育事业提供较多资金、材料、技术的实力,体育场馆建设的规模、技术和速度都进入了新阶段。在90年代,中国体育界的头等大事就是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第11届亚运会,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性体育比赛,也是亚运史上最空前的一次盛会。
  为此,我国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新建和改建了24个比赛场馆和一批专用训练场馆,它们在规模、数量和现代化程度上都具备了举办洲级以上综合性运动会的实力。因此,1990年在北京举办第11届亚运会,除了其本身的意义之外,还是对中国体育场馆的一次重要考验。至今,亚运会体育场馆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20世纪90年代独领风骚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

  建成于1990年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简称奥体中心体育场),曾因为第11届亚运会而名声大振,其先进的设施条件在当时国内体育场馆中独领风骚。奥体中心体育场位于北京朝阳区北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内,场馆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1.8万人。
  后来,为了举办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国家投资2200万元对奥体中心体育场的田径赛场进行了全面改造。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体中心体育场又进行了改扩建工程,被扩建至3.7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的数量也增至4万人。


2008年改扩建完的北京工人体育场

亚洲第一馆
奥体中心英东游泳馆

  第11届亚运会的游泳、跳水比赛场馆是被誉为“亚洲第一馆”的奥体中心英东游泳馆。它位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内,于1987年6月开工建设,1989年12月竣工,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馆内设6100个观众席,是当时亚洲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游泳馆。
  英东游泳馆是香港爱国人士霍英东捐资兴建的。游泳馆新颖的建筑结构既有民族建筑特色,又有当代体育建筑风格。该工程于1990年12月中国建筑业联合会授予特别鲁班奖,有3项科研成果荣获1990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经过改扩建后的英东游泳馆在外观上保留了原有建筑风格,内部则进行了全面改造以满足奥运会要求,总建筑面积达4.46万平方米,观众席数量调整为4852个,成为当今世界一流的游泳馆。

中国第一个智能化体育场馆
上海八万人体育场

  我国最早实现体育场馆智能化的是1997年在上海建成的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它是上海市为举办第8届全国运动会投资建设的大型综合体育场。该体育场是1座直径300米、总标高70余米的巨型马鞍形建筑,位于上海市西南部地铁1号线和内环线的交汇处,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可容纳8万名观众,工程总投资12.9亿元,是国内当时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投资额最大的多功能体育场。
  体育场采用全国首推的可遮雨、避阳的拉膜结构环形屋盖。体育场南面的看台上方矗立着两块面积各为108平方米的彩色电脑显示屏。场地设施严格按照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最新的标准和最先进的技术建造。
  当前,上海八万人体育场中设置有1家拥有350套客房的高级宾馆,1个总面积为1.6万平方米的、国内一流的海洋世界体育俱乐部及总面积达1.15万平方米的商场和展示厅。

新世纪中国奥运场馆
高度聚焦在世界目光中

  进入21世纪,体育场馆正逐渐向着室内综合文体娱乐方向发展,将不同的体育比赛项目、非体育活动的设施组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使用效率高、设施完善的室内空间。
  为迎接2008年举世瞩目的体坛盛事奥运会的举行,北京新建了12座奥运场馆。它们不仅彰显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而且充分利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做到了节能环保,实现了赛时实用性和赛后利用性并重。

中国第四代体育场馆的代表作
国家体育场鸟巢

  这座被誉为“第四代体育场馆代表作”的伟大建筑——国家体育场鸟巢,体现得不仅仅是21世纪“人类—建筑—环境”和谐发展的不懈追求,也见证了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不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
  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总占地面积约21公顷,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场内观众席约9.1万个。主体钢结构形成巨型马鞍形钢桁架编织式鸟巢结构,南北长333米,东西宽294米,高69米,结构总用钢量为4.2万吨。
  国家体育场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体育场馆,其作为特级体育建筑,其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在鸟巢设计和施工阶段,应用了一大批最新的建筑结构、节能环保、智能建筑的攻关技术和科技成果。
  国家体育场在建设期间,就已经被评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在鸟巢举办之际,使其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并成为北京市新的地标性体育建筑和遗产。
  另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最大遗产是群众对全民健身理念更重视,自觉健身的意识大大增强。而众多的体育场馆建设为老百姓参与体育锻炼、健身活动、娱乐休闲等活动创造了更好条件。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鸟巢又成为一个集文化体育、健身购物、餐饮娱乐、旅游展览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场所。
  一年前,中华民族实现了百年奥运的期盼。2008年北京奥运会点燃了中国人的激情,也把中国体育场馆推到世界顶级水平。60年弹指一挥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岁月里,伴随着东方巨龙的崛起,中国体育场馆建设也成功实现了大跨越。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