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西安生态治理为城市发展增添新动力

admin 2014-09-25 来源: 网
地处西安城东浐河、灞河交汇处的浐灞生态区,十年来以生态治理驱动城市发展,不仅从西安“生态重灾区”变为“生态补偿区”,而且旅游休闲、金融商贸、国际会展、婚庆摄影等产业兴起,成为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一颗“明珠”。
  地处西安城东浐河、灞河交汇处的浐灞生态区,十年来以生态治理驱动城市发展,不仅从西安“生态重灾区”变为“生态补偿区”,而且旅游休闲、金融商贸、国际会展、婚庆摄影等产业兴起,成为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一颗“明珠”。

    以此模式为引领,古都西安近几年实施“八水润西安”工程,通过科学合理利用地下水、地表水、雨洪水,初步实现了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有机融合,生态治理为城市发增添了新动力。

    ——昔日“生态重灾区”变身婚纱摄影外景地

    作为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地,近两年来西安浐灞生态区世博园已聚集27家婚纱摄影机构,每年拍摄人数3万多对,占西安户外婚纱摄影40%的市场份额。西安绝对摄影集团每天要在这里接待20多人拍照,总经理陈亚东说:“除了大规模绿化面积,这里有世园会留下的世界各国风格的建筑,还有2800亩湖面,取景优势远远超过了市内诸多公园。”家住世博园附近的杨荣老人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到,以前满是垃圾、沙坑的烂河滩,能变成现在的这么多人照婚纱照的好地方!”

    世博园是西安浐灞生态区以生态治理驱动城市建设,进而带动产业发展的生动见证。

    十多年前,西安城东浐、灞两条重要河流交汇之地,因为水域污染、过度挖沙、垃圾围堤而满目疮痍。2004年西安市设立浐灞生态区,开创性地提出“河流治理推动区域发展”思路,开始新区建设。

    十年来,规划总面积129平方公里的浐灞生态区,通过新建4座污水处理厂控源截污,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95%,河流水质由劣五类恢复到地表三类;先后实施雁鸣湖湿地、桃花潭、广运潭、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工程,累计修复湿地1.8万亩,新建河流亲水岸线53公里,负氧离子含量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1000单位的标准两倍以上。

    浐灞生态区党工委书记杨六齐说:“浐灞地区原来是西安生态重灾区,现在已成为西北首个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区、首个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这里以人为本的生态人文环境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良好基础,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正在凸显。”

    2013年浐灞生态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7亿元,同比增长5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45亿元,同比增长27%。今年以来,华润万家西北总部等14个民生类项目签约浐灞;西安金融商务区已累计引进各类项目60余家;45平方公里的欧亚经济综合园区核心区将成为西安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重要载体。

    陕西省委政研室课题组调研认为,浐灞生态区走出“以生态为代价、以GDP为导向”的建设思路,采取“生态导向开发”,在生态根本改善的基础上,培育了以金融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走出了一条“新城市化”发展之路。

    ——“引水润城”开启西安城市建设新阶段

    由于周边生态在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下遭受重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似乎已经淡忘:古都西安南依秦岭,浐、灞、沣等6条河流自南向北流经这里,再加上北临渭河、泾河,曾是“八水绕长安”的灵秀之地。伴随近年浐、灞河治理带动区域发展的成功探索,西安城市建设发展开启了新的模式。

    两年前,西安市提出实施“八水润西安”工程,规划利用8年时间,新建、改造、提升“5个引水体系、7片湿地、10条河系、28座湖池”,将城市生态水面从4.5万亩增加到7.6万亩,实现“城在水中、水在城中”。

    西安城西的汉城湖,拥有850万亩水面,1000多亩园林,已成为西安市民休闲旅游的新去处。几乎每天在此锻炼的许宪东老人说,这里原来是几乎干涸、接纳污水、臭气熏天的团结水库,近几年通过引来沣河水穿行,再注入渭河,这块脏臭之地变成活水之湖,成了人们休闲向往之地。

    据西安市水务局介绍,“八水润西安”的思路是“截流雨洪水、调蓄地表水、涵养地下水、调剂生态水、用足再生水”。比如,规划建设的17处水源地,16处均为地表水水源,随着全面封停城区自备井和城东李家河水库明年投入使用,供水实现全面利用地表水,促进地下水涵养。随着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全覆盖,在住建部2013年污水处理工作考核中,西安连续4个季度位列第一。

    在湖池湿地恢复方面,西安市以不影响行洪和破坏水生态环境为前提,延长水在城区停滞时间,既发挥景观功能,又发挥自净能力,提高水质。例如,渭河城市段治理中,建设微型湖池湿地12个,恢复了河流滩涂的生态功能。

    西安市水务局局长杨立说,“八水润西安”工程实施两年来,西安市已启动10条河流主要河段治理,建成了西安湖、仪祉湖、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沙河水街等一大批湖泊湿地,为全市人均增加湿地1.98平方米、生态水面0.98平方米。

    ——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水旺产业兴”

    西安市水务局局长杨立介绍,西安市把水生态治理纳入城市建设引领性工程,已初步显现多方面社会效益。水生态景观成为市民旅游休闲新亮点,今年端午节期间,亲水景区接待游客129万人,占全市总接待游客量的一半以上。水生态环境的改善还起到了拉动投资,加快西安经济发展的潜在作用,不仅促进了第三产业、服务业迅速增加,而且对于吸引一期投资70亿美元的三星电子等重点项目落户西安功不可没。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周维博说,从浐灞生态区“先治水再建城”,到实施“八水润西安”带动产业发展,西安治水思路体现了对地表水、地下水、雨洪水的科学合理利用,初步实现了供水防洪、改善生态、增添景观、提升经济的综合作用。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程刚认为,这一模式已完全不同于一些地方违背河流运行自然规律的“圈水造景”,可以实现水生态与城市建设的双赢和可持续。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水资源专家王浩近日在西安考察水生态建设后,深有感触地说,“八水润西安”治理河流、建设湖池湿地的初步效果,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濒水地区不仅提供了很好的悠闲游憩场所,也成为城市产业高地,弥补了西安城市发展自然资本不足的缺陷。

    王浩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经历了钢筋混凝土为主的灰色阶段、大规模植树种草的绿色阶段,如今把水生态建设融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标志着西安进入了以水为魂的新的蓝色阶段。引水入城、湖池相连,最终实现“水在城中、城在水中”,这一模式既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西北地区有示范意义。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