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居住健康与健康的人居环境
admin
2001-12-05
来源:
网
人类居住健康的问题挑战引起了全世界居住者和舆论的关注,人们越来越迫切地追求拥有健康的人居环境。今天的住宅建设有责任确保广泛意义上的健康,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社会的
人类居住健康的问题挑战引起了全世界居住者和舆论的关注,人们越来越迫切地追求拥有健康的人居环境。今天的住宅建设有责任确保广泛意义上的健康,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社会的和人文的,近期的和长期的多层次的健康。
地球环境哺育了人类,环境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由于人类过于不当的城市建设行为,人类居住环境急速恶化,地球环境受到莫大的威胁。人口的过度集中,城市建筑的高层化倾向,过分的人造环境造成土地失水性严重,热岛现象衍生。节能设计不重视,空调使用失控,能源浪费严重,城市气温普遍上升。城市,作为人类居住生活的功能区,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居住条件的恶化,环境污染,人际关系冷漠等“城市病”正在蔓延。城市已不再是人、自然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乐园。要改变现状,让城市功能朝着人居健康的目标发展是我们今天的历史责任。
现代科技的发展,一方面让我们享受了当代的文明,同时又使我们容易忽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阳光、空气和水。过于依赖现代科技的生活方式极容易削弱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的亲密关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已成为当今人类的共同心声。
“健康住宅”从历史的角度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了围绕人们居住环境与人类健康的相关问题,号召人们以居住与健康的新价值观,重新审视我们的住宅建设行为,促进健康住宅事业的发展,共同建设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人居环境工程。
1.健康住宅追求内在的完美
中国住宅建设获得了可喜的发展,人们在追求“数量”的同时,更重视“品质”的提高。在经历了长时期计划经济对人们思想束缚之后,开始十分重视住区的环境的规划,周密的布局,住宅类型的选型和材料的配置。更有远见卓识的开发商提出了“软住宅”的理念。将文化、理念、价值带进了住区,建立寻求居住空间、居住行为、居住形态和开发模式的物业管理模式。注重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之间转化与结合的典范作用,将地产开发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人们的消费需求升华,反映了对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的全新要求。山、水、土、石、绿地、阳光和空气,大自然的组成要素成为人们追求自然生态,提高住区品质的目标。绿色住宅、生态住宅、水景住宅、阳光住宅以及高科技水准的智能住宅应运而生,迎合了消费者的某种心理感受,增加销售热点。
但是,这些概念和炒作大多局限于单一特性的理念,流于外表形式,并没有从居住者切身的生理、心理健康需求入手。解决住宅居住品质的内在因素,住宅开发建设必须突破惯常角色定位和物业概念,由经验型感性摸索阶段上升到理性的科学的开发阶段。
健康住宅顺时应势地被提了出来。它的主要基点在于: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室内室外居住环境中。因此,健康住宅可以直接释义为:一种体现在住宅室内和住区的居住环境的方式。它不仅可以包括与居住
相关联的物理量值,诸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效率、噪音、光和空气品质等,而且尚应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值,诸如:平面空间布局,私密保护,视野景观,感官色彩,材料选择等等。回归自然,关注健康,制止因住宅而引发的疾病,营造健康,增进人际关系(引自Healthy Buildings 2000)。
健康住宅有别于绿色生态住宅和可持续发展住宅的概念:绿色生态住宅强调的是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注环境保护和材料资源的回收和复用,减少废弃物,贯彻环境保护原则。它的实际释义为:“消费最少的地球资源,消耗最少的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住宅和居住小区。”绿色生态住宅贯彻“节能、节水、节地、治理污染”八字方针,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宏观的、长期的国策。
“健康住宅”围绕人居环境“健康”二字展开,是具体化和实用化的体现。对人类地球居住环境而言,它是直接影响人类持续生存的必备条件。保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但从地球环境,一直到地域环境,都市环境,以及居室内环境如何着手呢?不言而喻,从小到大,从身边到远处,从基本人体健康着手推开,以至于室外敷地、城市地域乃至地球大环境,不断地引伸与拓展。
2.健康住宅的国际趋向
从1972年联合国召开斯德哥尔摩会议起,人们开始对环境污染有了高度的重视。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牺牲了健康的条件,造成了许多疾病的发生。1981年,世界建筑师大会中提出了建筑物对人的负面影响的问题,会议发表的“华沙宣言”表达了建筑学应进入环境健康学的时代,生态观逐步被重视并发展。1987年“蒙特利尔公约”针对地球保护层——臭氧层的破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问题,方开始对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进行讨论。1990年后,地球环境快速破坏,地球气候异常,世界先进国家于1994年召开全球峰会,对环境恶化现象提出补救办法。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里约宣言”提出了二十一世纪议程“Agenda 21”议题,提交各国去执行并提出对策。2000年在荷兰举行的《SB2000》可持续发展大会和健康建筑研讨会,提出全球共同开创未来的地球可持续发展和健康舒适居住条件的时代。从1987年2000年,世界各国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节能环保,生态绿化和舒适健康。各国从最先面临的省能省资源出发,逐渐了解地球环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转而为生态绿化,最后回归到人类生活基本条件舒适与健康。
3.健康住宅的评估指标
健康住宅的核心:是人、环境和建筑。健康住宅的目标是全面提高人居环境品质,满足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自然性、环保性、亲和性和行动性。保障人民健康,实现人文、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健康住宅评估因素涉及室内外居住环境健康性,对自然亲和性,住区环境保护和健康环境的保障四大方面。不同于一般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健康住宅的实施必须建立在优秀的住宅规划设计平台上,紧扣与“人”健康相关的指标框架,提高和引导健康住宅开发建设的目标。指标框架中,尽可能将评估因素量化、表格化和手册化,便于实施工作人员检查和记忆。
3.1 评估因素一:人居环境的健康性
人居环境的健康性主要指室内室外影响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因素。在室外环境中强调有充足的阳光、自然风、水源和植被保护,避免噪音污染的侵害,并有防灾救灾,人际交往,增进人情风俗的条件,尊老爱幼,实施无障碍的原则。
要求强调居住空间最低面积的控制标准,尊重个性,确保居住的私密性;实施公私分区的住宅设计,并对住宅的可改性,设备管道的布局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住宅的室内空气质量,应通风换气畅通无阻,防止室内污染和病原体的发生。强调装饰材料无害化,并就各类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污染物氡,化学污染物甲醛、氨苯及各种具有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指标列表控制。提出空气污染物控制标准。此外,室内的声、光、热环境质量和饮用水质量均有相应的标准规定,并用表格显示清楚。
3.2 评估因素二:自然环境的亲和性
对大自然的亲和人人皆有之。但是由于城市建筑的蔓延,自然空间的缩小,气候条件的恶化,弱化人们对自然的亲和。提倡自然,创造条件让人们接近自然和亲和自然是健康住宅的重要任务。
要讲对大自然的亲和,必须在建设时尽可能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如地形地貌、树林植被、水源河流,扩大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让人感受真实的对自然的情感。同样,水、阳光、空气和自然风也是宝贵的,应充分组织好,利用好,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大气净化,水土改造,水流复用和水土保持工作。
健康住宅生活少不了绿意。在居住环境中,广植花木不但可以怡情养性,同时还可以促进土壤生物活化,对生态环境有莫大的裨益。绿化还被可吸收二氧化碳,改善小气候,降低温度。为了鼓励绿化,应增加有关绿化覆盖率、乔木植种的数量和栽种密度等要求,提倡大量种阔叶乔木和小乔木、针叶木等,其他依次是棕榈类、灌木类,蔓藤和花卉苗圃。而对于草地则是中看不中用,因草地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几乎为零。增加立体绿化和植物立体配置,发展阳台、屋顶绿化,保持人和自然的高接触性。
土地的保水性能与改善土层的有机物,滋养植物,有益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调节小气候有关。保水性能越好,土地涵养雨水的能力越强。为了保证有好的渗透性和保水性能,应作好环境透水设计,保留和收集雨水,为此应在规划中增加土壤面积,增加透水铺面和雨水截留设计。
景观水是指池水、流水、喷水和涌水等,规定为流动水循环使用,有循环水净化装置,使改造的地表水、雨水、污水的水质标准符合例表的要求。
3.3 评估因素三:住区的环境保护
住区的环境保护是指住区内视觉环境的保护,污水和中水处理,垃圾收集与垃圾处理和环境卫生等方面。主要从环境的卫生、清洁、美观出发,在景观和色彩上保持明亮、整齐、协调,既具有住区的个性和感染力,又具备文化性、传统性。对于污水和雨水的处理,除了达标以外着重对污泥的综合利用,减少出泥量,扩大复用水资源以利节省。
垃圾分类和袋装化工作虽小,但意义深远,培养住户的垃圾处理自觉性,是居民实际行动文明行为的表现。与此同时,尚还应有公共场所的卫生和公共厕所的设置和宠物饲养的有关规定。
3.4 评估因素四:健康环境的保障
健康住宅的环境保障评估因素主要是针对居住者本身健康保障,包括医疗保健体系、家政服务系统、公共健身设施、社区老人活动场所等硬件建设。使住户居住放心、方便。这些服务体系的创建为小区的健康生活品质升位有重要作用。
健康行动是指公众参与的对全体住户的教育行动。是健康住宅不可分离的部分。健康住宅硬件建设和健康行动的软件建设结合在一起,才能建立健康住宅完整概念。真正引导住户的健康居住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社区的生活品质。组织志愿者活动,开展各种持续性健康活动。
4.健康住宅的推广与应用
健康住宅的评估因素涉及面广泛,量化指标要求严格,必须采用严格的检测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上,不只对住宅作为最终产品的评估测定分析,世界各国多数采用建筑物全寿命周期评估法,对建筑物全过程中不同时期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如建筑生产中的规划与设计、生产制作、运输安装、使用维护、废弃处理、建材回收的全过程。不同阶段分别设定评估的重点。
评估过程划分为建设前现场条件,建设过程和建成住宅的性能三个方面的评估工作。为开展好这一工作,应做下列准备工作:
4.1 健康住宅技术文件:
(1)技术文件:
◆健康住宅建设要点(指导性、规范怀、标准性文本)
◆健康住宅评估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
◆健康住宅评估方法标准
◆健康住宅监测设备标准及现场测量方法标准
(2)管理文件:
◆健康住宅实施管理办法;
◆健康住宅专家委员会组织法
◆健康住宅承诺书和保证书
4.2 开展示范试点工作
健康住宅力求推动全国健康住宅工程的建设工作的发展,开展健康住宅工程试点和技术跟进工作。对工程项目在规划设计、建设中和竣工验收过程中,应分阶段开展技术咨询、现场测试和评估工作,并经专家考测后实行评估验收。
4.3 健康住宅的组织
健康住宅的工作由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实施,并联合了国家卫生部、环保总局和国家体育总局等下属研究机构共同参与,采用合作机制开展工作。
因当前条件限制,暂定只在北京市进行初步试点。根据申报情况进行专门指导、取得经验后逐步向全国的健康住宅建设推进。
文/北京房地产 开彦 张文华
地球环境哺育了人类,环境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由于人类过于不当的城市建设行为,人类居住环境急速恶化,地球环境受到莫大的威胁。人口的过度集中,城市建筑的高层化倾向,过分的人造环境造成土地失水性严重,热岛现象衍生。节能设计不重视,空调使用失控,能源浪费严重,城市气温普遍上升。城市,作为人类居住生活的功能区,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居住条件的恶化,环境污染,人际关系冷漠等“城市病”正在蔓延。城市已不再是人、自然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乐园。要改变现状,让城市功能朝着人居健康的目标发展是我们今天的历史责任。
现代科技的发展,一方面让我们享受了当代的文明,同时又使我们容易忽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阳光、空气和水。过于依赖现代科技的生活方式极容易削弱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的亲密关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已成为当今人类的共同心声。
“健康住宅”从历史的角度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了围绕人们居住环境与人类健康的相关问题,号召人们以居住与健康的新价值观,重新审视我们的住宅建设行为,促进健康住宅事业的发展,共同建设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人居环境工程。
1.健康住宅追求内在的完美
中国住宅建设获得了可喜的发展,人们在追求“数量”的同时,更重视“品质”的提高。在经历了长时期计划经济对人们思想束缚之后,开始十分重视住区的环境的规划,周密的布局,住宅类型的选型和材料的配置。更有远见卓识的开发商提出了“软住宅”的理念。将文化、理念、价值带进了住区,建立寻求居住空间、居住行为、居住形态和开发模式的物业管理模式。注重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之间转化与结合的典范作用,将地产开发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人们的消费需求升华,反映了对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的全新要求。山、水、土、石、绿地、阳光和空气,大自然的组成要素成为人们追求自然生态,提高住区品质的目标。绿色住宅、生态住宅、水景住宅、阳光住宅以及高科技水准的智能住宅应运而生,迎合了消费者的某种心理感受,增加销售热点。
但是,这些概念和炒作大多局限于单一特性的理念,流于外表形式,并没有从居住者切身的生理、心理健康需求入手。解决住宅居住品质的内在因素,住宅开发建设必须突破惯常角色定位和物业概念,由经验型感性摸索阶段上升到理性的科学的开发阶段。
健康住宅顺时应势地被提了出来。它的主要基点在于: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室内室外居住环境中。因此,健康住宅可以直接释义为:一种体现在住宅室内和住区的居住环境的方式。它不仅可以包括与居住
相关联的物理量值,诸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效率、噪音、光和空气品质等,而且尚应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值,诸如:平面空间布局,私密保护,视野景观,感官色彩,材料选择等等。回归自然,关注健康,制止因住宅而引发的疾病,营造健康,增进人际关系(引自Healthy Buildings 2000)。
健康住宅有别于绿色生态住宅和可持续发展住宅的概念:绿色生态住宅强调的是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注环境保护和材料资源的回收和复用,减少废弃物,贯彻环境保护原则。它的实际释义为:“消费最少的地球资源,消耗最少的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住宅和居住小区。”绿色生态住宅贯彻“节能、节水、节地、治理污染”八字方针,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宏观的、长期的国策。
“健康住宅”围绕人居环境“健康”二字展开,是具体化和实用化的体现。对人类地球居住环境而言,它是直接影响人类持续生存的必备条件。保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但从地球环境,一直到地域环境,都市环境,以及居室内环境如何着手呢?不言而喻,从小到大,从身边到远处,从基本人体健康着手推开,以至于室外敷地、城市地域乃至地球大环境,不断地引伸与拓展。
2.健康住宅的国际趋向
从1972年联合国召开斯德哥尔摩会议起,人们开始对环境污染有了高度的重视。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牺牲了健康的条件,造成了许多疾病的发生。1981年,世界建筑师大会中提出了建筑物对人的负面影响的问题,会议发表的“华沙宣言”表达了建筑学应进入环境健康学的时代,生态观逐步被重视并发展。1987年“蒙特利尔公约”针对地球保护层——臭氧层的破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问题,方开始对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进行讨论。1990年后,地球环境快速破坏,地球气候异常,世界先进国家于1994年召开全球峰会,对环境恶化现象提出补救办法。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里约宣言”提出了二十一世纪议程“Agenda 21”议题,提交各国去执行并提出对策。2000年在荷兰举行的《SB2000》可持续发展大会和健康建筑研讨会,提出全球共同开创未来的地球可持续发展和健康舒适居住条件的时代。从1987年2000年,世界各国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节能环保,生态绿化和舒适健康。各国从最先面临的省能省资源出发,逐渐了解地球环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转而为生态绿化,最后回归到人类生活基本条件舒适与健康。
3.健康住宅的评估指标
健康住宅的核心:是人、环境和建筑。健康住宅的目标是全面提高人居环境品质,满足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自然性、环保性、亲和性和行动性。保障人民健康,实现人文、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健康住宅评估因素涉及室内外居住环境健康性,对自然亲和性,住区环境保护和健康环境的保障四大方面。不同于一般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健康住宅的实施必须建立在优秀的住宅规划设计平台上,紧扣与“人”健康相关的指标框架,提高和引导健康住宅开发建设的目标。指标框架中,尽可能将评估因素量化、表格化和手册化,便于实施工作人员检查和记忆。
3.1 评估因素一:人居环境的健康性
人居环境的健康性主要指室内室外影响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因素。在室外环境中强调有充足的阳光、自然风、水源和植被保护,避免噪音污染的侵害,并有防灾救灾,人际交往,增进人情风俗的条件,尊老爱幼,实施无障碍的原则。
要求强调居住空间最低面积的控制标准,尊重个性,确保居住的私密性;实施公私分区的住宅设计,并对住宅的可改性,设备管道的布局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住宅的室内空气质量,应通风换气畅通无阻,防止室内污染和病原体的发生。强调装饰材料无害化,并就各类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污染物氡,化学污染物甲醛、氨苯及各种具有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指标列表控制。提出空气污染物控制标准。此外,室内的声、光、热环境质量和饮用水质量均有相应的标准规定,并用表格显示清楚。
3.2 评估因素二:自然环境的亲和性
对大自然的亲和人人皆有之。但是由于城市建筑的蔓延,自然空间的缩小,气候条件的恶化,弱化人们对自然的亲和。提倡自然,创造条件让人们接近自然和亲和自然是健康住宅的重要任务。
要讲对大自然的亲和,必须在建设时尽可能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如地形地貌、树林植被、水源河流,扩大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让人感受真实的对自然的情感。同样,水、阳光、空气和自然风也是宝贵的,应充分组织好,利用好,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大气净化,水土改造,水流复用和水土保持工作。
健康住宅生活少不了绿意。在居住环境中,广植花木不但可以怡情养性,同时还可以促进土壤生物活化,对生态环境有莫大的裨益。绿化还被可吸收二氧化碳,改善小气候,降低温度。为了鼓励绿化,应增加有关绿化覆盖率、乔木植种的数量和栽种密度等要求,提倡大量种阔叶乔木和小乔木、针叶木等,其他依次是棕榈类、灌木类,蔓藤和花卉苗圃。而对于草地则是中看不中用,因草地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几乎为零。增加立体绿化和植物立体配置,发展阳台、屋顶绿化,保持人和自然的高接触性。
土地的保水性能与改善土层的有机物,滋养植物,有益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调节小气候有关。保水性能越好,土地涵养雨水的能力越强。为了保证有好的渗透性和保水性能,应作好环境透水设计,保留和收集雨水,为此应在规划中增加土壤面积,增加透水铺面和雨水截留设计。
景观水是指池水、流水、喷水和涌水等,规定为流动水循环使用,有循环水净化装置,使改造的地表水、雨水、污水的水质标准符合例表的要求。
3.3 评估因素三:住区的环境保护
住区的环境保护是指住区内视觉环境的保护,污水和中水处理,垃圾收集与垃圾处理和环境卫生等方面。主要从环境的卫生、清洁、美观出发,在景观和色彩上保持明亮、整齐、协调,既具有住区的个性和感染力,又具备文化性、传统性。对于污水和雨水的处理,除了达标以外着重对污泥的综合利用,减少出泥量,扩大复用水资源以利节省。
垃圾分类和袋装化工作虽小,但意义深远,培养住户的垃圾处理自觉性,是居民实际行动文明行为的表现。与此同时,尚还应有公共场所的卫生和公共厕所的设置和宠物饲养的有关规定。
3.4 评估因素四:健康环境的保障
健康住宅的环境保障评估因素主要是针对居住者本身健康保障,包括医疗保健体系、家政服务系统、公共健身设施、社区老人活动场所等硬件建设。使住户居住放心、方便。这些服务体系的创建为小区的健康生活品质升位有重要作用。
健康行动是指公众参与的对全体住户的教育行动。是健康住宅不可分离的部分。健康住宅硬件建设和健康行动的软件建设结合在一起,才能建立健康住宅完整概念。真正引导住户的健康居住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社区的生活品质。组织志愿者活动,开展各种持续性健康活动。
4.健康住宅的推广与应用
健康住宅的评估因素涉及面广泛,量化指标要求严格,必须采用严格的检测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上,不只对住宅作为最终产品的评估测定分析,世界各国多数采用建筑物全寿命周期评估法,对建筑物全过程中不同时期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如建筑生产中的规划与设计、生产制作、运输安装、使用维护、废弃处理、建材回收的全过程。不同阶段分别设定评估的重点。
评估过程划分为建设前现场条件,建设过程和建成住宅的性能三个方面的评估工作。为开展好这一工作,应做下列准备工作:
4.1 健康住宅技术文件:
(1)技术文件:
◆健康住宅建设要点(指导性、规范怀、标准性文本)
◆健康住宅评估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
◆健康住宅评估方法标准
◆健康住宅监测设备标准及现场测量方法标准
(2)管理文件:
◆健康住宅实施管理办法;
◆健康住宅专家委员会组织法
◆健康住宅承诺书和保证书
4.2 开展示范试点工作
健康住宅力求推动全国健康住宅工程的建设工作的发展,开展健康住宅工程试点和技术跟进工作。对工程项目在规划设计、建设中和竣工验收过程中,应分阶段开展技术咨询、现场测试和评估工作,并经专家考测后实行评估验收。
4.3 健康住宅的组织
健康住宅的工作由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实施,并联合了国家卫生部、环保总局和国家体育总局等下属研究机构共同参与,采用合作机制开展工作。
因当前条件限制,暂定只在北京市进行初步试点。根据申报情况进行专门指导、取得经验后逐步向全国的健康住宅建设推进。
文/北京房地产 开彦 张文华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