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申城地下空间:目前仅开发千万分之七
admin
2004-04-02
来源:
网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作为上海重要城市景观的外滩,将看不到现在车水马龙的景象,一条地下道路从吴淞路桥一直通道复兴东路,将过境交通车辆导入地下通过,地面的交通功能将更多地被旅游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作为上海重要城市景观的外滩,将看不到现在车水马龙的景象,一条地下道路从吴淞路桥一直通道复兴东路,将过境交通车辆导入地下通过,地面的交通功能将更多地被旅游休闲功能所取代。作为上海中心区地下道路建设的一部分,外滩地区地下道路的可行性研究有望提上议事日程。
记者日前拜访了从事地下空间研究20余年的上海城市地下空间研究发展中心主任侯学渊教授。他认为,大城市发展离不开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按照国际大都市的标准,上海地下空间开发并不发达,未来上海的地下空间发展大有文章可做。
[B]地下空间开发是为了使地面空间更好的发展[/B]
目前上海地下空间已开发的面积约440万平方米,约占上海6340平方公里面积的一千万分之七,其发展潜力巨大。侯教授告诉记者,由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对解决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环境、保护城市景观、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世界上的大城市都在加紧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研究。
据了解,美国的波士顿将原先的高架路“搬到”了地下,修建了一条地下道路,不仅缓解交通拥堵,降低城市12%的一氧化碳排放量,还可以使城市在许多方面受益,由于高架桥的拆除,可腾出近30英亩土地,其中的四分之三被用于城市绿地和开敞空间的建设,在中心区种植2400株乔木和6000多株灌木。现在从空中俯瞰,以往拥挤的景象没有了,看到的是长长的绿化带。在北京,一条从前门穿越天安门、故宫的南北向地下道路已列入规划,用来解决北京市的交通阻塞问题。在上海,正在结合人民广场的综合改造,建设一条四通八达的地下人行通道,以减轻该地面交通的压力,而地铁静安寺站40万平方米的地下广场也已列入规划。
“其实,许多大城市正变得越来越拥挤,而地下空间开发是为了使地面空间更好的发展。”侯教授说。
[B]上海的地下空间研究在四个方面展开[/B]
将来的地下空间将不仅仅只有地铁、隧道、地下广场、地下道路等几种式,还包括地下街、市政隧道(共同沟)、大型地下储气设施、地下雨水储存设施、地下垃圾站房、地下车库、地下变电站、以及大型绿地、居住区和世博园区的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等形式,可谓丰富多彩。
侯教授透露说,为充分、合理利用地下空间,为上海地下空间开发规划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上海正在着手研究和将要研究的课题从内容上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整合地铁建设,建设现代化的换乘枢纽、地下街等地下交通设施,形成完整的人流的高效移动系统。目前上海的地面公交、火车等与地铁以及地铁与地铁的换乘距离普遍过长(如人民广场换乘枢纽公交与地铁的换乘距离接近1000米),降低了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输效率。实践证明,交通工具间比较适宜的换乘距离在300米左右,这就要考虑把公交换乘站安排在地下。
内容之二是利用地下空间构筑现代化、立体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实现人车分流、保证地面交通的畅通,地下道路的建设将是主要形式。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高级顾问委员会研究认为,为优化上海的城市空间形象,将来应将外滩及浦东陆家嘴世纪大道等城市景观轴线地区的过境交通车辆利用地下道路导入地下通过;同时从城市综合防灾的角度考虑,上海最少应有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浦东浦西的地下道路,并根据需求适度发展地下立交(包括人行过街道)。
内容之三是利用地下空间为城市发展提供必要的停车设施---地下停车场。一般而言,城市每增加一辆注册机动车,将导致1.2~1.5个停车泊位的需求。而目前上海的城市停车设施严重匮乏,且规模小,一般只能停上百两车。为此,将结合城市绿化、地下街、地铁施工等项目建设地下车库,建设的规模以300个左右泊位为宜;而像停车设施需求量较大的陆家嘴等区域,可将各独立建设的地下车库通过地下道路连接成为地下车库群,以减轻地面交通的压力,发挥各地下车库的最大效率和区域地下车库的整体效率。
地下交通空间开发利用的内容之四,是利用地下空间跨越黄浦江、长江等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制约和限制,如沪崇苏越江通道,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B]整个城市的地下连成一个网络[/B]
据有关专家介绍:现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可以达到地下30~50米的深度,将来可以达到100米的深度,使地下空间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网络,地下管线与附属建筑物、交织的轨道交通网、四通八达的地下“高速公路”等都可以在不同的层次“对号入座”,如同《黑客帝国》锡安城,达到“人在地面、车在地下、物流在地下”的发展目标。
将来在徐家汇、五角场等上海的城市副中心,你可能看不到拥挤的车流,听不到烦人的喇叭声和刺耳的刹车声,也没有车轮滚过后扬起的灰尘,人们在休闲中购物,也可以在购物中休闲,而要离开只要通过中间的竖井,就可以进入因为地下完善的交通网络。侯学渊教授在向记者介绍地下空间的发展前景中,描述了在他心目中的未来景象。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