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新城市主义:我们应该生存在怎样的空间?

admin 2004-05-10 来源: 网
随着城市化发展浪潮在中国展开,人们似乎都发现了城市的好处:经济规模化,生活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巨大的市场集聚效应,还在把人们组织起来,为实现更人性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而
随着城市化发展浪潮在中国展开,人们似乎都发现了城市的好处:经济规模化,生活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巨大的市场集聚效应,还在把人们组织起来,为实现更人性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努力。但人们在享受区别于乡村模式的城市生活时,却普遍怀念失去的那种生活:环境优美、与自然和谐。“怀旧”造就了现代城市的梦想。美国有一说:“新城市主义”本质是“旧城市主义”,它证明人类是无法放弃那个自循环的绿色生态的。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要求,我们再次采访了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课题组。   [B]从“理想城市”到“花园城市” [/B]   课题组专家介绍说,回顾西方近一百年的城市规划建设史,发现所谓“理想城市”是规划学者根据人们的需求设计规划出来的,如“乌托邦”(ThomasMore),太阳城(Campanella),法朗吉斯特(Fourier),新协和村(R.Owen),这些理想城市模型成为城市展望性干预的目标。它一方面体现了规划者对城市发展规律和未来的把握,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则体现了人们对城市未来的价值取向,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构想,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正如“乌托邦”理想城市模式,虽然它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状况不相符,但是它却表明了人类社会对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的思考和探索,充分体现了城市规划的目标———为人类提供一个美好、舒适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不断地进行理想城市地目标与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把这些规划理念用于解决城市出现的各种问题,逐步实现目标与现实的吻合。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危机,迫使许多学者为解决这些危机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尝试。1902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benezerHoward)出版了《明日的花园城市》,提出了关于花园城市的论证,即著名的三种磁力图解。   刘易斯·芒福德在其著作《城市发展史———城市的兴衰、发展与未来》中强调:城市规划应当以人为中心,注意人的基本需要、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城市建设和改造应当符合“人的尺度”。这就是芒福德的“有机秩序”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城市在地域空间上必须保持低密度,生活应该回归绿色自然,即分散化思想。   1918年芬兰建筑师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机能过于集中所产生的弊病,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他建议有必要为西方近代衰退的城市找出一种改造的方法,使城市逐步恢复合理的秩序。既符合人类工作与交往的要求,又不脱离自然,使人们居住在一个城市和乡村优点兼备的环境中。   19世纪末,美国规划界认识到,不仅要设计好住宅与住宅群,还必须创造更适合于人们生活的社区。20年代初,在纽约举行了关于社区问题的讨论。为组织好社区生活,并解决住宅受城市交通的干扰,美国早期的社区是采用建立大街坊的规划组织。美国建筑师斯泰恩(ClarenceStein)是最早正视大量私人汽车时代对城市建设影响的规划师之一。他设计了1933年开始建设的位于新泽西以北的雷德伯恩新镇大街坊。   1929年美国建筑师佩利(ClerancePerry)在编制纽约区域规划方案时针对纽约等大城市人口密集、房屋拥挤、居住环境恶劣和交通事故严重的现实,提出了“邻里单位”的规划理念,以此作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   面对大规模的郊区化,人们的反思一直没有停止过。1961年,简·雅各布斯在批判现代城市的经典之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就预见性地指出“以汽车为中心”的规划设计对城市结构与社会生活的破坏,提到过通过多样化的“小街区”形成“土地的多功能综合利用”的思想。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强烈反对现在城市发展的郊区化模式,反对严格的功能分区,提倡“功能混合”。区域及区域中尽可能多的元素都应当超越单一的功能,最好是具备两种以上的功能,确保对不同时间段出于不同目的外出的人,能够共同使用公共设施。   [B]从“花园城市”到“新城市主义”[/B]   二战后,由于城市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自然生态文明的蓬勃发展,“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现代城市问题,各国有关专家、学者一直在进行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作为二战后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心的美国,孕育并活跃着许多有关城市规划理论、设计与发展模式的思潮流派。其中,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产生的“新城市主义”思潮正日益发挥影响,并引发了当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与城市发展模式的变革。在这一思想自觉与不自觉的影响下,同时伴随着逆向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现象,许多国家对城市都进行了新的规划。   1994年,建筑师PeterKatz组织了支持新城市主义的建筑师和规划师,把他们多年来的作品集中起来,并撰写论文总结经验,出版了专著《新城市主义———走向社区建设》,新城市主义的话题才正式在建筑界展开,并被许多人所熟知和接受。   新城市主义的规划目标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近代各种规划、建筑思潮的影响,尤其是1900~1920年间“花园城市”的规划理念,现在已被看作城市规划史上的分水岭时期。“花园城市”和新城市主义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在邻里之间具有明确的边界,以突出邻里的归属感;提倡具有居住、商业和就业、游憩、公共活动的混合型的邻里居住社区。   “花园城市”提出在城市之间设置永久性绿带,同时具有便捷的公共交通联系,从而形成由多个花园城市组成的区域,称为社会城市;而新城市主义对于区域的发展则提出了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空间发展模式,即以公交车站为中心和以步行距离为半径的地域作为基本发展单元,周围设立永久性绿带,由快速轨道交通串连起来,形成区域性的发展网络。   沙里宁的“有机疏散”论和雅各布斯的“功能混合”论的辩证统一为新城市主义规划所用。围绕城市的基本功能,着意经营,使之密不致拥挤,疏不失繁华。也就是应当将城市的功能进行合理的分散,避免城市中心地区的过度集中;同时,每个分散中心也应该有适度的功能集中,以确保该地区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这种合理的疏密“度”,也是新城市主义规划中着力倡导的。   西欧的新城规划理论也为新城市主义所借鉴。新城内的居住社区由邻里单元或村庄等不同形式的单位构成,每一个居住区设有住宅和社区服务设施,诸如学校、医疗诊所、商店、社区活动中心,中心区由商业区、行政管理区和社会活动区组成,新城的工业区基本上位于新城的边缘地带,工业区、居住区和新城中心区之间通过公共交通联系。西欧的新城布局除了在邻里单元布置传统的格网状道路外,还采用了“快速交通”系统,它必须与其他道路尽可能分隔开来,但又与市内普通公共交通衔接成交通体系。   这说明新城市主义并不是全新的理论,在近代城市的规划中就能找到的影子,这构成了一直以来人们想要塑造的城市空间场所的理论支撑。事实上,新城市主义背后包含的许多规划思想都称不上创新,相反它秉承了旧有的城市设计的精华因素。   因此,从规划的“理论”价值上而言,新城市主义确实没什么特别新鲜的地方。有人评论说,新城市主义,其本质是旧城市主义(OldUrbanism),因为它所倡导的那些设计原则,实际上就是要把城市建设成为20世纪初城市的样子。从18世纪末美国建国以来,美国人就认真地规划着自己热爱的城市和城镇。很多的设计原则是类似的,比如,汽车车库面向后院的小路而不是面向街道;又比如,它所建议的缩小建筑边界,在住宅正面设计走廊,一边增进人际交往,这也是20世纪初北美城市中很典型的做法。   [B]新城市主义的理想 [/B]   新城市主义继续延续了人们对理想城市的梦想:既有适宜居住的环境又有各种便利的生活服务设施,既有城市的优点,也有乡村的优点,把人们日常的居住、工作、交通、游憩有机的结合起来,人类天性与自然秩序和谐相处。   在俄勒冈州的50年增长规划“thenatureof2040”中写道:我们对未来的规划基于什么是重要的这种感觉。该区域居民一致认为,这儿的自然风景以及社区舒适感对他们来说很重要。“2040增长概念”(2040GrowthConcept)统计显示了最佳之处的景象:美丽的自然风景、对人和野生动物生态环境的保护、安全稳定的邻里、便利的交通、留给儿孙的资源、充满活力的文化和经济。   美国人的梦想是在不停地发生变化,而大都市的形态则是他们梦想变化的直接反映,梦想和都市之间相互作用。二战过后,以美国中产阶级为代表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郊区低密度的住宅”,纷纷迁往郊区,城市出现严重的蔓延。这个梦想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Peter.Calthorpe认为,“很明显,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社区模式,创造美国都市新景象,为美国梦塑造一个崭新的形象。”刘易斯·芒福德在《thecityinhistory》中描述道:“城市有它自己的形态,具有可识别性,市民生活在其中有家的感觉,并且感觉上拥有更大的空间……”   倡导新城市主义的建筑师、规划学者等提出的思想,一方面是针对日益严重的郊区化,另一方面,在后工业社会,不仅是这些规划师、建筑师希望以新的方式来规划城市未来,各个阶层的人们也有了新的目标价值取向。   虽然只是在发展初期,新城市主义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效力。美国有300多个贯彻了新城市主义理念的新城镇、村庄和邻里在规划之中或已经投入建造。另外还有100多个小型新城市主义填充项目用于重建适宜步行的街道和街区,以修复都市和城镇布局。目前,光美国就有500个新城市主义项目列入规划或已投入建造,半数都位于传统都市中心区。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