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特别报道城市风貌篇

admin 2004-09-24 来源: 网
  新家园  55年再回首,石家庄,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经过这个激情年代的洗礼,特别是近几年来的跨越发展,已从解放初期那个又脏又土的小城市,日渐展现“天蓝、地绿、水清、气
  新家园   55年再回首,石家庄,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经过这个激情年代的洗礼,特别是近几年来的跨越发展,已从解放初期那个又脏又土的小城市,日渐展现“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路畅、景美”的现代化都市风采。   脚下的路,顺了   “现在的小胡同比过去的大马路都好走。”今年5月21日,我市增强胡同道路改造竣工时,已经83岁高龄的安大爷感慨地说。他告诉记者,当年他是随军进入石家庄的。当时,市内的道路多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一点儿都不夸张。“和现在相比,那时的石家庄还不如现在的一个镇子。”安大爷说。   1947年,石家庄作为新中国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几乎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翻阅当时的资料,城区面积近12平方公里,南至裕华路,北至和平路,东至建设大街,西至维明街一带;市区内道路仅有初级路面22.3公里,绝大多数颠簸不平、尘土飞扬;客运只能靠轿子、人力车、马拉车等。   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快速发展。“一五”末,石家庄城市道路总长达到107.4公里,市区道路“方格网状加放射形”骨架基本形成。到1978年,石家庄已成为一座拥有49平方公里建成区的中等城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市城市建设和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尤其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从改善投资环境、塑造城市新形象着眼,采取地产带动、招商引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等多种措施,连年投入巨资,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的载体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为各种事业发展的基础,我市将道路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新建了近百条街道,并对旧有街道进行了重建、拓宽和延伸。1994年4月,动工兴建了特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二环路,全长41.2公里,并于1996年7月全线贯通。2001年以来,在市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3年共投资52.3亿元,先后对中华大街、槐南路、体育南大街、和平东路、友谊北大街及石正公路、石闫公路等27条道路和7个主要出入市口进行了高标准建设和改造,初步形成了“外环内网、三横六纵八射”的市区道路交通体系。   2003年,在我市的道路建设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全市共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6.32亿元,其中市区城建投资完成25.06亿元,新建、续建各类项目40多项。一批事关城市载体功能和品位、备受各界关注的重点工程取得明显进展。省会制定了为期两年的道路大修工程,投资1.4亿元对全市主干道及小街巷进行全面维修。去年至今,已完成裕华东路、维明街、红旗大街、自强路等41条主次干道及小街巷修建任务。过去道路坑洼不平的状况得到了彻底改善,道路交通压力得到了极大缓解。今年10月1日前,利用世行贷款建设、全长2769米的槐南路西段道路工程也已全线贯通。   截至2003年末,省会市区拥有各类道路1000余条,道路总长度达到562公里,是解放初期的25.2倍。其中,主干道50条,城市桥梁258座。   今年是我市全面实施村村通工程的第一年,全年计划投资6.86亿元,建成通村水泥路1605.07公里,实现487个行政村通水泥路。目前,已有490个村开工建设。   与道路配套的公交营运发展迅速,到2003年末,全市已拥有公交营运车辆1619辆,市民万人拥有公交车8.5辆;营运线路78条,线路总长度达到1069.1公里。   同时,随着二环内45个城中村改造工程的启动,昔日低矮破烂的城中村正在变成“城中城”,目前已有28个村开工建设。县(市)城区和小城镇建设也步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去年各县共计投入建设资金17.65亿元。市政府拿出600万元专项补贴资金,并由此拉动小城镇投资8000多万元。   门前的地,绿了   每天6时,长安公园内已满是晨练的人们。这里清新的空气、宜人的绿色,已成了周围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漫步省会街头,路边花坛、街旁公园、城市广场,让人时时都处在一种“青草旁、绿阴下”的环境中。   这些在解放初期是令人无法想象的,当时全市仅有公园1座,绿地5处,470株街道树木,市区绿地总面积不足3.3公顷。再看看2003年末,此时全市城市公园达到28个,其中绝大部分免费向市民开放,公园面积421公顷。绿地面积是解放初期的1231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89平方米。   “这是我市长期坚持实施绿化工程取得的成果。”市园林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他说,仅2001年以来,全市城市绿化投资达到10.27亿元,初步形成了以大环境绿化为基础,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庭院、居住区绿化为依托,以公园广场建设为亮点的城市绿化新格局。如今,一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公共绿地精品工程相继建成。石门公园、水上公园、植物园逐一开放,至2002年又建成了世纪公园、人民广场、中山广场、绿荫广场和樱花广场,并将原红旗公园改造为石刻园。2002年通过软硬覆盖、景点景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工程,使公园、广场景观容貌有了明显提升。   从2000年开始,我市结合城市绿化规划,采取租用农民土地,营造城市防护林带,开展了营造城市“森林”活动。至目前,在二环路植树13万株,三环路植树71万株,市区滹沱河沿岸植树85万株,市区周围绿色通道、小区、庭院植树130万株。2003年,是省会绿化面积增加最多的一年。先后组织实施了全民义务植树、植物园续建、月季公园建设、五区公园建设、月季种植、拆违绿化等工程,省级园林城市已通过验收。   碧水绕城,民心河更是圆了石家庄几代人的梦。“九五”期间,我市投资10亿元建设了全市最大的景观工程———民心河。民心河全长57公里,如一条绿色的玉链,沿线22座公园和游园则如同玉链上的颗颗明珠。   在加强中心区绿地建设、改善城市中心区环境的同时,我市还进一步加快省会周边地区的绿化,先后大规模组织实施了二环路和三环路防护林带建设、107国道北段绿色通道建设等工程,有效改善了省会的生态环境。   眼前的景美了   从2004年9月2日开始,我市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迎国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月活动。而此次活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迎接建国55周年的到来,更是对城市的一次全面美化、亮化,进一步改善省会的城市景观。至目前,此项活动正开展得红红火火,市容、形象得到了极大改观。   高档次的市容不仅仅是建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早年的集中建设,掩盖了城市管理的重要性。曾几何时,省会大街小巷占道摊贩云集;违章占道市场“不请自来”;破旧的户外广告,躲在暗处的积存垃圾,布满尘土的城市道路……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蒙上了一层尘垢。   为彻底改变这一现象,改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形象,我市在城市管理的道路上摸索前进。进入2001年后,城市管理的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市连续大规模开展了以清理积存垃圾、清除乱贴乱画、撤出占道经营、拆除违法建筑、整顿交通秩序、提高市民素质为主要内容的“争做文明市民、创建优美环境”活动。到2003年年末,市区马路市场已基本撤出,主要街道全部实现亮化,主要道路的人行便道全部硬化。   毕竟,集中整治式的管理办法很难实现“治标又治本”的目标,对此,我市狠抓了城市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设立了乱倒垃圾举报奖励基金,出台了严禁乱倒垃圾的管理办法、严禁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通告和街道容貌定量考核公示办法。2003年2月,街道容貌定量考核公示办法施行后,杜绝了各区依靠突击整治换取名次的侥幸心理,迫使他们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建立起长效机制。2003年6月,“96116”城管便民服务热线开通,进一步方便了全民参与城市管理,也使“城市管理”的概念深入人心。   为使政府决策更为科学、合理,2004年初,市长臧胜业提出,采取“问策于民”的措施广泛收集群众建议,作为政府决策的依据。作为一种最迅捷的与民沟通措施之一,该措施推出以来,受到广大市民普遍欢迎。至目前,共收集市民建议数百条,主要涉及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问题。一大批合理化建议被政府迅速采纳。   如今,走在省会的街头,整洁的市容,宽阔的街道,时尚的户外广告,现代化的街头电子显示屏……无处不显示着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的风采。   夜间景观是城市的另一张“脸”。为提高夜景亮化水平,几年来我市着重对迎宾线、城市主干道进行了整修改造,在繁华地段及大型公建上增设了电脑喷绘灯箱、楼宇射灯、泛光灯、激光灯等新型光源,初步形成了以中山路为轴线的8个夜景群带。在省会最繁华路段之一的中山东路,以燕春花园酒店和长安邮政大厦为龙头,以省博物馆为轴心,以人民会堂、人民广场、省体育馆、市新闻大厦为亮点,形成“龙型”亮化一条街,中山东路真正“靓”了起来。   在市内繁华区域和开阔地段,建设了部分喷泉小品,对市内主要路段的实体围墙实施了“拆墙透绿”,同时拆除了许多破旧建筑物和构筑物,对便道进行了绿化和硬化,丰富了城市的视觉景观。   头上的天蓝了   截至2004年9月22日,省会二级及以上好天气已实现210天。这一天数已超过了去年全年,并正向230天的既定目标接近,预计全年可实现二级以上好天气250天。“四周一圈污染带,头上一个大锅盖”。人们常以此来形容石家庄的环境污染之严重,而“大锅盖”则特指大气污染。由于地理环境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差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过大等因素,石家庄的大气污染问题由来已久。   从1998年开始,我市就酝酿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经过近一年的调查和策划,为期三年的“环保攻坚战”计划被敲定。由此,全市上下集中力量开始环保公建。然而,2000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开始正式实施空气质量日报后,在有记录的210天中,石家庄的二级以上天数仅为34天。结果很难尽如人意。   严峻的环保现实让石家庄震惊了。2001年,一次全面、彻底的环保治理计划开始了。由南开大学和石家庄市环境研究所合作,对省会的大气污染作了一次“全息透视”,解析出了大气环境的污染物源,众多影响大气环境的因素被清晰列出。这无疑给大气污染治理指明了方向。   到2002年,全市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70万平方米,拆除燃煤锅炉617台,市区所有饭店及建筑工地食堂全部改烧了清洁燃料。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分别比上年下降36.3%、39.1%、28.7%。2002年,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石家庄市的“环境保护年”,并确定二级以上好天气要达到120天。最终,这一目标被超额实现。   近两年来,我市坚持短期攻坚与长期治理相结合,紧紧扭住影响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环节,集中力量开展了重点区域综合整治、重点污染企业治理、机动车尾气治理、扬尘污染治理等专项战役,城市大气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综合整治中,一大批低吨位的锅炉被拆除,发展集中供热。市环保局副局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近年来全市共拆除3104台燃煤锅炉,占市区2吨以下燃煤锅炉总数的72%,使年削减烟尘近2万吨,削减二氧化硫1万多吨。2003年,全年实现二级以上好天气211天。今年,我市开始严格控制使用高硫煤,大力推广300万吨优质低硫煤,目前已推广227万吨。截至今年7月末,全市已拆除分散采暖锅炉155台。   2004年8月25日,市委书记吴振华专程赶到市环保局,就全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进行现场办公。在此次会议上,吴振华特别提出了两个“宁可”:宁可影响一些经济指标,也要做好环保工作;宁可得罪一些单位和个人,也要做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市委书记的决心给了环保干部职工极大的动力,也将全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眼下,中秋节临近。曾记否,1999年前的几年间,每至中秋时节,正是秸秆焚烧之时。满天呛人的烟气让人睁不开眼、喘不过气,“别说是赏月了,走在马路上几乎对面看不到人,上街就得开防雾灯。”出租车马师傅对当年仍记忆犹新。经过连年治理,到2003年,首次实现了全市范围内“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今年,广大省会市民可以舒舒服服地过一个“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的中秋节了。   今天,漫步在石家庄街头,瓦蓝的天空、宽阔的道路、繁华的街市,处处显示着城市的舒适、宜人;式样美观的户外广告、灯箱护栏、彩灯拱门、夜景小品,无一不衬托出省会现代化都市的品位。   朝气蓬勃的石家庄,到2010年,将建立起以主城区为核心,沿交通干线向四周辐射的开放式空间布局结构。这是石家庄人梦想中的新家园,也是全市人民新的希望。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