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北京确立建设生态城市目标:林木覆盖率要达55%

admin 2005-03-07 来源: 网
  -核心提示   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近年来,北京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距离现代国际城市的要求相差较远,距离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由

  -核心提示

  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近年来,北京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距离现代国际城市的要求相差较远,距离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由于城市结构、产业结构以及交通和能源结构等原因,城市环境污染的改善步履艰难、水资源严重紧缺、城市绿地总量不足、热岛效应等问题突出。根据《2004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的环境支持系统综合评价仅列全国各省市的第14位。

  为了实现北京未来宜居城市的定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提出了要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目标。

  “规划中提出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目标!这一目标不仅涵盖了我们以前所做的全部工作,还指出了北京环境保护和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城市’这个概念给我们描绘出的不仅仅是天蓝水清、鸟语花香,是北京整体环境水平质的飞跃!”日前,北京市环保局杜少中副局长就“北京市城市总体修编”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概括其中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北京在此次总体规划中不但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还制定了建设的原则和详细的时间表,2010年以前为生态城市的起步阶段,2010年至2020年为生态城市的成型阶段。

  城市绿化亮点之一:戴上“生态城市”的桂冠

  杜少中副局长告诉记者,“2010年到2020年是北京生态城市的成型阶段。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就是促进经济从资源消耗型向生态友好型转变,即从传统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循环经济和知识型经济转型的过程,也是促进城市及区域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可持续生态系统演变的过程。”

  北京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具备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条件。目前,市委、市政府已经确定了“十五”时期和2010年城市绿化的工作目标。2005年,北京城市规划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力争达到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力争达到12平方米;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4平方米以上,力争达到5平方米。到2007年,城市规划建设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以上,力争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以上,力争达到15平方米;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平方米,力争达到6平方米以上。 

  2007年以前城市绿化美化要达到满目青翠,绿茵铺地,花团锦簇,赏心悦目的效果。规划还提出,2007年在奥运会前,北京将提前三年实现两个“五十”,即林木覆盖率达到50%,城市人均绿地50平方米,实现山区青山环抱、城区绿地环绕、市区绿色宽带通道的目标,以此促使北京早日戴上“生态城市”的桂冠。

  城市绿化亮点之二:林木覆盖率达到55%

  生态建设也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的“重头戏”。杜副局长对北京的生态建设做了一一解读。在总体规划中,北京的生态建设被分成了中心城、平原地区、城乡结合区和山区,并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北京的旧城绿化建设将是一个向外扩展的环状、放射状、点状绿地相交织的网状系统。环状绿地是以二环,南、北护城河绿地为基础,形成围绕旧城大体呈现明清城垣“凸”字轮廓的绿化带,围绕中心城以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形成公园环及四环路、五环路景观防护林带;放射状绿地,中心城不同方向的楔形绿地、沿放射路两侧的绿化带形成绿化通道。

  完善由东西长安街、南北中轴线及其延长线两侧绿地组成的“十字”景观轴线,体现北京城域与历史文化特色;点状绿地逐步实现各级规划公园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形成系统完整、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的中心城点状绿地布局。实现居民出行500米见绿地,消除公共服务盲区。

  市域绿地系统由中心城、平原地区、山区三个层次构成。市域绿地空间结构以普遍绿地为基础,以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绿地为重点,以“五河十路”绿化带和楔形绿地为骨架,以河流、道路和农田林网为脉络;完善第一道和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加强中心城、新城和小城镇等各级绿地系统的有机联系。实现生态绿地空间布局上的均衡、合理配置。重点建设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

  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是控制中心城向外蔓延的生态屏障,规划由两个绿环、九片楔形绿色限制区及五片组团间绿色限制区构成绿地系统。两个绿环是指沿温榆河及永定河两岸绿色生态走廊、六环路绿化带;九片楔形绿色限制区位于新城之间,沟通中心城与外围绿色空间的联系;五片组团间绿色限建区是沿着放射路在中心城与新城之间,起到防止建设连片的作用,并且沟通楔形绿色限制区之间的联系。

  在九片楔形绿色限建区基础上向外延伸,连接中心城、新城及外埠地区,构筑“西北挡、东南敞,生态廊道与城市建设轴互补”的格局,维护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与格局的连续性;为动植物迁移和传播提供有效的通道,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开辟大量绿色空间,美化城市景观,畅通城市风场,降低热岛效应。 

  2020年,北京建成功能完备的山区、平原、城市绿化隔离带地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5%,森林覆盖率达到38%;城市绿地率达到44%至48%,绿化覆盖率达到46%至50%,人均绿地面积40至4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至18平方米。

  城市绿化亮点之三:空气质量基本达国标

  北京市目前每年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均超过了百亿元。北京从1998年实施“蓝天计划”以来,在不平凡的7年中,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由1998年的100天,到2002年的203天,2003年的219天,直到2004年的227天,占全年总天数的62%,以及今年要完成的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63%的目标都在预示着北京在向“生态城市”迈进。

  杜副局长介绍,针对目前北京大气污染呈现出的典型复合型污染形态以及颗粒物污染较重等情况,环保部门将加大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使用量,大力提倡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控制施工扬尘,缓解光化学污染。

  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源头治理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原则。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对环境污染防治也制定了详尽的目标,到2010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均达到国家标准,臭氧超标情况大幅度减少。北京城市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全市生态状况继续好转;2020年,空气质量指标在全年绝大部分时间内满足国家标准,主要饮用水源水质、全部地表水水质和环境噪声等符合相应国家标准。

  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以2002年环境统计数据为基数,2010年规划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和工业粉尘排放总量削减率约20%;到2020年各项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有所削减,同时,完成国家下达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削减指标。这些目标在不断努力下是可以实现的。

  今年相关部门工作重点

  市园林局:增加屋顶绿化10万平方米 

  2005年,全市将实现城市绿化500公顷。据市园林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本市园林部门将在今年至2008年的4年时间里,积极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力争在2008年前基本实现2010年城市园林绿化远景工作目标,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

  另据了解,今年全市将增加屋顶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结合新建小区配套绿地建设和老小区绿化改造提高,全年建设绿色社区100个,新建、改建100条特色园林大街,拆墙透绿、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美化等立体绿化工作今年也将上新台阶。

  市林业局:新建20条生态景观大道

  北京人每人已经平均拥有了45平方米绿地,而北京市林木覆盖率也达到了49.5%。记者从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林业局了解到,北京的土地已经一半被林木覆盖。

  据市林业局局长宋希友介绍,目前,北京全市的林地面积已达1300多万亩,而随着森林资源总量的迅速增加,全市宜林地仅余77.6万亩,从今年开始,北京的绿化事业将实现历史性的大转折,由过去几十年的造林转变为营林和提高林地质量。据他介绍,今年,北京城区还将新增3000亩绿地,使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0%。新建20条生态景观大道、20个绿色社区,创建400个花园式单位。

  市环保局:“蓝天”要占全年的63%

  北京蓝天增加的步伐不会停,空气质量将继续改善。昨天,杜少中副局长告诉记者,今年,北京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要占到全年的63%。

  杜副局长透露,今年,在本市城四区的20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改为燃气和陕京二线天然气工程完工,北京的供气能力达到50亿立方米的基础上,更多的锅炉将改为燃气;同时,今年,相当于欧洲3号标准的第三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在京城也有望在全国率先实行,而2007年前,北京90%的出租车和5000辆老旧公交车将被更换为符合欧Ⅲ标准的机动车;另外,对污染大户的控制也将越发严格,今年,北京所有的燃煤锅炉要实现达标排放,对建筑工地环保部门则要实行贴身式的“严防死守”。

  市政管委:新建、改建公厕700座

  记者从北京市市政管理工作会上了解到,北京的环境整治进入了三年“倒排期”,《北京市环境建设规划》在今年正式实施。 

  据市市政管委主任陈文占介绍,今年,市政管委要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实事中的7项大工程。其中包括,2005年内京顺路等100条道路的路灯将完成改造;全市将新建、改建标准公厕700座;完成全市171个“城中村”的69个整治工作等等。

  据介绍,以完善本市法规体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目的的《北京市燃气条例》、《北京市标语宣传品管理办法》、《北京市地下设施检查井井盖管理规定》、《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规定》等一系列法规、规范也将在今年制定。

  百姓谈修编 退休居民范大爷:

  天空碧透湛蓝,风筝飞得再高都能看见

  “要说北京的环境在改变,这确实一点都不含糊,我最亲身感受到的是,咱北京能放风筝的天是越来越多了,你看,我这风筝飞得再高都能看见喽!”日前,在南中轴路绿地里放风筝的范润田大爷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范大爷家住宣武区,放风筝是老爷子退休后最大的爱好,风筝飞得越高范大爷就越高兴。

  谈到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感受,范大爷和几个老伙伴兴奋了起来,大家坐在一起议论最多的就是“居民500米见绿地,消除公共绿地服务盲区”这一项。500米就能见到公园那是什么劲头呀,范大爷也提出一个建议,能不能种点耐踩的草,划出一些开放区,还有,绿地里不应都是草坪,应该在规划中强调多在北京种树。毕竟,大伙儿春、夏、秋三季在树阴下活动的时间要比去草坪上的时间多得多。

  退休居民郝大爷:要让垃圾变成各种能源

  “我倒觉得,既然是环境保护,就应该在很多细节上下工夫,比如,在减少产生垃圾的同时,让垃圾变成各种能源。”和范润田大爷一起放风筝的郝大爷也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有自己的理解,他在电视上和日常生活中都能看到,随着北京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生活垃圾在悄悄发生变化,有机物比例增长,可回收利用物越来越多,可很多垃圾被卫生填埋了。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目前只有10%左右,这不但占用了大量土地,还等于浪费了资源。而郝大爷从各种有关环保的电视节目中了解到,一些发达国家都能以垃圾堆肥、发电或派上更大的用场,在这个总体规划中也应该体现出包括垃圾利用这些最新的环保理念,也就是让大家的生活在良性循环中。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