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岸带规划通过评审 对海岸带现状严重警告
admin
2005-05-17
来源:
网
作为我国第一个以省为单元、以城乡建设空间管制为主编制的海岸带规划,昨天已通过专家评审的《山东省海岸带规划》在肯定我省海岸带资源禀赋良好、潜能巨大的同时,对海滨岸
作为我国第一个以省为单元、以城乡建设空间管制为主编制的海岸带规划,昨天已通过专家评审的《山东省海岸带规划》在肯定我省海岸带资源禀赋良好、潜能巨大的同时,对海滨岸线无序开发、海滨景观破坏严重、局部海域污染严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不当等问题提出了严重警告。
无序开发危机四伏
《规划》认为,山东省海岸带资源丰富,其中海滨旅游及景观资源条件尤为突出,堪与世界海滨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比肩。国内除地处中热带的海南省海滨与山东省海岸带光照条件类似外,其他海岸带地区的光照与气候条件都不如山东省海岸带。
但是《规划》指出,目前山东海岸带普遍存在“不可持续发展”现象。海滨岸线和土地资源,面临城市扩张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无序开发的风险。
突出表现为,圈占海滨岸线和土地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本应属于公共资源的海滨岸线和土地资源,已经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社会个人和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是深受地方政府扶持、保护的地方重点企业)等多方觊觎的对象。
一些大型企业和集团在滨海地区建设行为缺乏约束,如威海市某企业集团在靖海湾口填海,将直接影响该海湾的纳潮量,加快靖海湾的淤积速度。
而普通房地产或工业项目大量侵占珍贵、一流的海滨空间,占用不该占用的滨海土地资源,缺乏长远、合理的海滨资源储备,也带来海滨岸线及空间资源超前开发,利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成为山东省海岸带面临问题与风险的根源所在。
海滨大道增光难添彩
修建多车道、宽阔笔直的滨海大道,已成为不少沿海城市为自己“增光添彩”的共同之举,《规划》对这一风潮提出警告,指出山东省海岸带海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引导不当,风险极大。
集中表现在青岛、威海和烟台等几个重要滨海城市都已开展或正在酝酿各市的海滨大道建设,问题主要在于道路布线、道路宽度和交通性质上。
首先,道路布线过于靠近海滨,道路线型追求平直顺畅;其次,已建和在建的海滨大道往往都采用双向4—6车道的断面组合,宽度至少在25米以上,割断了内陆地区与海滨之间有机的联系;再者,如此之宽、之直的海滨大道,事实上更多地承担了各沿海城市的过境交通功能,而其海滨观光功能往往在快带的过境交通作用下基本无法实现。
海滨景观破坏严重
《规划》指出,近岸礁石是重要的海滨旅游及景观资源,近年来山东省沿海地区海参养殖业高速扩张,围礁养参大规模兴起,岩质岸段的近岸礁石景观遭到很大破坏,其中尤以威海芝成岸段近岸礁石的破坏最为严重。
调查中还发现,山东沿海地区滨海挖山、采石现象普遍存在,滨海山体的破坏在一些地区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与此同时,海滨旅游及景观资源的公共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作为公共资源,海滨旅游及景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本着面向公众的原则。而现实中,一些优质的海滨旅游及景观岸线往往被一些企业或团体所占据,影响到海滨旅游岸线作为公共资源的开放性。
《规划》强调,海岸线是公众领地,只要可能,必须保证公众无阻碍、免费步行到达和使用海滨岸线。关于海滨岸线的开发的决策应有充分的公众参与。
《规划》还指出,山东省海岸带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较大,结构性污染问题严重;局部海域污染仍十分严重;沿海造纸厂、热电厂等对环境污染严重。
3000公里海岸旅游带跃然纸上
《山东省海岸带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并出台实施
生活日报5月12日讯(记者 尹玉涛 通讯员 张松涛)今天,我国第一部以省为单元编制的海岸带规划——《山东省海岸带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并出台实施。按照规划,我省将通过保护性的开发建设,将涉及到7个城市的海岸带打造成面向全国和东亚地区的阳光海岸特色黄金旅游带。
规划范围:7城市海岸线3000公里
本次规划的范围南起日照市,北至滨州市,包括日照、青岛、威海、烟台、潍坊、东营和滨州七市的山东全省海岸带,规划最终划定的规划区海岸线总长3024公里,总面积11617平方公里。
规划向陆地纵深以山脊线、滨海道路、河口、湿地和泻湖等为界划定,在无特殊地理特征或参照物的区域,原则上以不小于两公里划定。近岸海岛除作原则性控制外,本次规划着重对长岛县的南北长山岛和庙岛以及威海刘公岛提出控制要求;陆域方面涉及重要河流时,规划应对与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和控制有重要关系的流域提出原则性控制要求;本次规划以海岸带陆域控制为主,海域部分将依照《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执行。
规划目标:阳光海岸黄金旅游带
资源禀赋(尤其是海滨旅游及景观资源禀赋)极为优越的山东省海岸带,不仅属于山东,更是全国无出其右的宝贵财产。本次规划将站在全国甚至世界的战略高度,把握山东省海岸带的合理保护和利用,促进海岸带旅游及景观资源、生态及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把一个风光旖旎、景色秀美、环境宜人和文化独特的纯净海滨留给未来的中国。
所以,山东海岸带的总体定位是: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四个山东半岛沿海城市为重点,面向全国和东亚地区的阳光海岸特色黄金旅游带。
景观特色:8个岸段各具风情
按照海岸带自然特征和资源基本构成条件,把山东海岸带具有相似自然特征和资源构成的岸段归类,整体上划分为日照胶南岸段,青岛岸段,海阳、乳山及文登岸段,荣成岸段、威海、烟台岸段,蓬莱、龙口及莱州岸段,潍坊、滨州及东营岸段和近岸海岛等8个岸段并针对各岸段不同旅游及景观资源、生态及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重点问题加以科学引导。
基础建设:构建“绿色海岸”
依托上世纪50年代营建的沿海防护林,建立一条以完善的海岸带林地系统为基础的“绿色海岸”,从而改善生态环境,营建优美的海岸景观,实现海岸带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其间,以全海岸带规划区内的城市、集镇、村庄绿化和各个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湿地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区绿化建设为“点”,以护路林、沿河护岸林建设为“线”,以沿海防护林体系和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为“面”,通过对点、线、面的不同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互联互补,形成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农田防护林、护路林、沿河护岸林、水土保持林、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各城市村镇的绿化等林地资源合理配置补充,融生态需求和景观需求为一体,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效益兼顾的一条绿色海岸带,使全省海岸带规划区内国土绿化程度、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滨海景观质量显著提高。
交通政策:不提倡“海滨观光大道”
不鼓励过于靠近海滨的“海滨观光大道”建设模式,与海岸线平行的过境干道和高速公路应当在距海岸线一定距离(原则上不小于2000米)的内陆腹地合理布线建设,并通过布置与之垂直的小型支路,达到接近海滨岸线的目的,以减小滨海过境干道和高速公路对海岸带的破坏。
无序开发危机四伏
《规划》认为,山东省海岸带资源丰富,其中海滨旅游及景观资源条件尤为突出,堪与世界海滨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比肩。国内除地处中热带的海南省海滨与山东省海岸带光照条件类似外,其他海岸带地区的光照与气候条件都不如山东省海岸带。
但是《规划》指出,目前山东海岸带普遍存在“不可持续发展”现象。海滨岸线和土地资源,面临城市扩张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无序开发的风险。
突出表现为,圈占海滨岸线和土地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本应属于公共资源的海滨岸线和土地资源,已经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社会个人和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是深受地方政府扶持、保护的地方重点企业)等多方觊觎的对象。
一些大型企业和集团在滨海地区建设行为缺乏约束,如威海市某企业集团在靖海湾口填海,将直接影响该海湾的纳潮量,加快靖海湾的淤积速度。
而普通房地产或工业项目大量侵占珍贵、一流的海滨空间,占用不该占用的滨海土地资源,缺乏长远、合理的海滨资源储备,也带来海滨岸线及空间资源超前开发,利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成为山东省海岸带面临问题与风险的根源所在。
海滨大道增光难添彩
修建多车道、宽阔笔直的滨海大道,已成为不少沿海城市为自己“增光添彩”的共同之举,《规划》对这一风潮提出警告,指出山东省海岸带海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引导不当,风险极大。
集中表现在青岛、威海和烟台等几个重要滨海城市都已开展或正在酝酿各市的海滨大道建设,问题主要在于道路布线、道路宽度和交通性质上。
首先,道路布线过于靠近海滨,道路线型追求平直顺畅;其次,已建和在建的海滨大道往往都采用双向4—6车道的断面组合,宽度至少在25米以上,割断了内陆地区与海滨之间有机的联系;再者,如此之宽、之直的海滨大道,事实上更多地承担了各沿海城市的过境交通功能,而其海滨观光功能往往在快带的过境交通作用下基本无法实现。
海滨景观破坏严重
《规划》指出,近岸礁石是重要的海滨旅游及景观资源,近年来山东省沿海地区海参养殖业高速扩张,围礁养参大规模兴起,岩质岸段的近岸礁石景观遭到很大破坏,其中尤以威海芝成岸段近岸礁石的破坏最为严重。
调查中还发现,山东沿海地区滨海挖山、采石现象普遍存在,滨海山体的破坏在一些地区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与此同时,海滨旅游及景观资源的公共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作为公共资源,海滨旅游及景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本着面向公众的原则。而现实中,一些优质的海滨旅游及景观岸线往往被一些企业或团体所占据,影响到海滨旅游岸线作为公共资源的开放性。
《规划》强调,海岸线是公众领地,只要可能,必须保证公众无阻碍、免费步行到达和使用海滨岸线。关于海滨岸线的开发的决策应有充分的公众参与。
《规划》还指出,山东省海岸带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较大,结构性污染问题严重;局部海域污染仍十分严重;沿海造纸厂、热电厂等对环境污染严重。
3000公里海岸旅游带跃然纸上
《山东省海岸带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并出台实施
生活日报5月12日讯(记者 尹玉涛 通讯员 张松涛)今天,我国第一部以省为单元编制的海岸带规划——《山东省海岸带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并出台实施。按照规划,我省将通过保护性的开发建设,将涉及到7个城市的海岸带打造成面向全国和东亚地区的阳光海岸特色黄金旅游带。
规划范围:7城市海岸线3000公里
本次规划的范围南起日照市,北至滨州市,包括日照、青岛、威海、烟台、潍坊、东营和滨州七市的山东全省海岸带,规划最终划定的规划区海岸线总长3024公里,总面积11617平方公里。
规划向陆地纵深以山脊线、滨海道路、河口、湿地和泻湖等为界划定,在无特殊地理特征或参照物的区域,原则上以不小于两公里划定。近岸海岛除作原则性控制外,本次规划着重对长岛县的南北长山岛和庙岛以及威海刘公岛提出控制要求;陆域方面涉及重要河流时,规划应对与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和控制有重要关系的流域提出原则性控制要求;本次规划以海岸带陆域控制为主,海域部分将依照《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执行。
规划目标:阳光海岸黄金旅游带
资源禀赋(尤其是海滨旅游及景观资源禀赋)极为优越的山东省海岸带,不仅属于山东,更是全国无出其右的宝贵财产。本次规划将站在全国甚至世界的战略高度,把握山东省海岸带的合理保护和利用,促进海岸带旅游及景观资源、生态及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把一个风光旖旎、景色秀美、环境宜人和文化独特的纯净海滨留给未来的中国。
所以,山东海岸带的总体定位是: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四个山东半岛沿海城市为重点,面向全国和东亚地区的阳光海岸特色黄金旅游带。
景观特色:8个岸段各具风情
按照海岸带自然特征和资源基本构成条件,把山东海岸带具有相似自然特征和资源构成的岸段归类,整体上划分为日照胶南岸段,青岛岸段,海阳、乳山及文登岸段,荣成岸段、威海、烟台岸段,蓬莱、龙口及莱州岸段,潍坊、滨州及东营岸段和近岸海岛等8个岸段并针对各岸段不同旅游及景观资源、生态及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重点问题加以科学引导。
基础建设:构建“绿色海岸”
依托上世纪50年代营建的沿海防护林,建立一条以完善的海岸带林地系统为基础的“绿色海岸”,从而改善生态环境,营建优美的海岸景观,实现海岸带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其间,以全海岸带规划区内的城市、集镇、村庄绿化和各个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湿地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区绿化建设为“点”,以护路林、沿河护岸林建设为“线”,以沿海防护林体系和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为“面”,通过对点、线、面的不同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互联互补,形成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农田防护林、护路林、沿河护岸林、水土保持林、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各城市村镇的绿化等林地资源合理配置补充,融生态需求和景观需求为一体,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效益兼顾的一条绿色海岸带,使全省海岸带规划区内国土绿化程度、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滨海景观质量显著提高。
交通政策:不提倡“海滨观光大道”
不鼓励过于靠近海滨的“海滨观光大道”建设模式,与海岸线平行的过境干道和高速公路应当在距海岸线一定距离(原则上不小于2000米)的内陆腹地合理布线建设,并通过布置与之垂直的小型支路,达到接近海滨岸线的目的,以减小滨海过境干道和高速公路对海岸带的破坏。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