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城市才是“宜居城市”
admin
2005-08-15
来源:
网
北京新的城市规划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已有一段时间了,但不少人对什么是宜居城市、宜居城市的标准是什么,以及北京如何建设宜居城市等问题还不甚明了。 本期话题主
北京新的城市规划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已有一段时间了,但不少人对什么是宜居城市、宜居城市的标准是什么,以及北京如何建设宜居城市等问题还不甚明了。
本期话题主持人:王君琦
特邀嘉宾:毛其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侯景新(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吴唯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宇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叶立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陈斌(原航天部工程师)
□“宜居城市”落到实处,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思路
主持人:现在,北京已进入一个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规划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规划将北京发展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历史名城、宜居城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宜居城市了。怎样理解宜居城市这一概念?
李宇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现在许多城市都将GDP的高增长作为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往往是GDP增长了,环境也破坏了,环境损失的价值远远高于GDP的增长,而百姓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这种发展观背离了城市发展的最根本目的,即以人为本。
什么样的城市是“宜居城市”?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标准。我认为“宜居城市”是一种理想目标,它是人类不断努力的方向。不同城市以及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它都有着不同的标准;对于有不同层次需求的公众来说,它也同样有着不同的标准含义。但归根结底,“宜居城市”起码应该是百姓生活美好、惬意,有幸福感。因此“宜居城市”落到实处,还是体现在用以人为本的思路管理城市。因此,“宜居城市”的目标是美好的,但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也是艰辛的。
叶立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概括地说,“宜居城市”表示一个城市在满足人的需求方面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北京将建设“宜居城市”确定为城市发展的四大目标之一,其进步意义在于承认“人”在城市中的主体地位,其突破点在于将“以人为本位”作为今后北京城市规划的重要理念,值得充分肯定。可以预见,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未来北京的城市规划建设将融入更多人性化因素,这也是北京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李宇军: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理念是创新的,也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但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如旧,“宜居城市”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提高北京城市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特别是一些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考虑眼前问题不考虑未来的某些落后的管理思路应该彻底转变。如一些大的居住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等。因此,城市规划为城市未来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脚踏实地实施规划中的每项任务,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将“宜居”变为现实。
□“宜居城市”不能自我封闭、独善其身
主持人:这一次提出的“宜居城市”,其中主旨在思路上与以往有何异同?
毛其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的不同部门已经提出过多种的城市发展目标,如:“卫生模范城市”、“环境优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以及“健康城市”、“文明城市”,等等。这一次提出的“宜居城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人为本”应列为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之首。
近年来,北京等沿海发达地区的特大城市经济增长迅速。而2004年环京津的有的省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北京的51%和44%。因此,“宜居城市”建设还必须正视我国目前存在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联合国1999年世界人居日的主题是“为所有人的城市”。换句话说,“宜居城市”不能自我封闭、独善其身。建设宜居城市必须突破过去的行政壁垒和以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应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在更大的区域范围中谋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城乡和谐。
□“宜居城市”不应该是城市的形象工程
主持人:在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中,我们谈论最多的,恐怕是如何建设的问题,那么应注意或者说着力解决哪些问题?
吴唯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设“宜居城市”需要解决三个观念方面的问题。第一,宜居城市为什么人服务。如果从普通市民的“宜居”出发,适宜居住的城市应该为城市居民提供清洁的环境、便捷的交通、方便的市政和服务设施以及能够提供普通市民住得起的住宅等等。这样的“宜居城市”是城市建设的最基本的要求。第二,宜居城市与提升城市形象的关系。宜居城市通常有着较高生活品质的声誉,城市形象也比较好。但是宜居城市不应该是城市的形象工程,要为广大市民真正认可。“宜居城市”可以按照不同标准进行衡量。一般采纳的方法是,对人们心目中愿意选择居住的城市进行统计和评比,此外也可以按照“宜人环境”的标准进行比较。第三,宜居城市与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系。宜居城市应成为提高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利用好地表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主持人:现在,一些老北京常常怀念过去北京的一些恬静和舒适,建设宜居城市,其实还涉及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问题。
陈斌(原航天部工程师):我是北京的老住户,40多年前曾经在复兴门外住。那时沿城墙护城河一带是一片荒地,有些小树,我经常在那里玩,夏天长满了荒草,盛开各种野花。这样的绿地很有生命力。
我记得以前的绿地地势较低,每次下雨马路上的水自然就流向那里,马路与荒地自然形成一种排水与蓄水各取所需的效果。现在为了节约水资源,如何有效利用地表水正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但是我们看看现在北京不少的绿地建设设计并没有体现自觉的利用地表水。大多数的绿地的地表要高于马路路面,这种地表的相互关系不仅造成地表水的浪费,为保持绿地用水的需要还要安装供水系统,要使用宝贵的水库水源。最为严重的是由于城市发展,北京地表硬化面积的不断扩大,地表可渗水面积的缩小,而且这种地表关系的颠倒加剧了地表水流失,不利于水资源的节约。思考这些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或许有益于北京宜居城市的建设。
□建设宜居城市,既要看到成绩,又要正视问题
主持人:这几年,北京建设成就巨大,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作为宜居城市,其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也不少,主要都有哪些?
侯景新(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北京作为首都所在地,它依托区位、人才、金融、文化等多方面的优势,近几年其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速度。尤其是从人居环境方面分析,北京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但认真分析,我们仍不能否认的是北京的人居环境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心城市发展过猛,卫星城市发展滞后问题。再如,道路交通建设发展中的系统规划及交通管理问题。北京这几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谓速度空前,但交通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说,这既不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问题,也不是汽车数量增长问题,因为东京和汉城的汽车数量均为北京的两倍多,但交通运行却井然有序。所以,我认为,北京市交通拥挤的问题主要是小区规划不合理,交通的系统规划还有待改进,如众多不符合动态客流变化的瓶颈路段大量存在等。
再如,绿化环境虽在改善,但绿化结构仍有问题。应该说,北京近些年的发展还是比较重视绿化环境的改善,但北京市区的高大树木在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种花、种草。我认为,从美化环境的角度,绿化要有战略性的规划,这一点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叶立梅:建设宜居城市,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但建设重点应是“安居乐业”。这个目标对大多数人而言,仅靠自己的力量还是有限的,还需要有社区和政府的力量和努力。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还要积极参与。中国过去有一句经常被引用的政治口号———“人民城市人民建”。今天看来,“宜居城市”也就是人民城市,她的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全体居民自主管理,自我完善的过程,其中需要我们每个人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参与到城市建设当中,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好。
□建设“宜居城市”需要制定协调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和需求的公共政策
主持人:建设宜居城市应该有怎样的政策导向?
叶立梅:“宜居城市”是“以人为本位”的城市,满足人的需求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人的需求”,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基本前提。首先城市中“人的需求具有共性,对“宜居”条件有共同的需求,如提高环境、公共设施等的服务供给能力和设施配置标准。另外,城市中“人的需求”又有群体差异性,他们对“宜居”条件表现出的需求差异,这些不同要求在某些方面甚至表现为一定的矛盾性。如“有车族”与“无车族”在公共交通问题上的冲突。
因此,建设宜居城市不仅是一个设施建设问题,还是一个如何协调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和需求的公共政策的制定问题。通过投资建设和调整资源配置,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使城市能够适宜不同的群体居住,使城市更加和谐,这也应该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
相关链接·主题词诠释
宜居城市:宜居城市概念早就有人提出,但对其内涵有不同的理解。今年年初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对“宜居城市”的表述是“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从北京“宜居城市”内容来看,其主要涉及三个大方面,即城市性质、规模与布局。一项关于“宜居城市”的调查显示,在公众看来,“交通的方便性”、“城市是否干净整洁无污染”和“空气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适合生活的最重要指标。
本期话题主持人:王君琦
特邀嘉宾:毛其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侯景新(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吴唯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宇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叶立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陈斌(原航天部工程师)
□“宜居城市”落到实处,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思路
主持人:现在,北京已进入一个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规划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规划将北京发展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历史名城、宜居城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宜居城市了。怎样理解宜居城市这一概念?
李宇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现在许多城市都将GDP的高增长作为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往往是GDP增长了,环境也破坏了,环境损失的价值远远高于GDP的增长,而百姓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这种发展观背离了城市发展的最根本目的,即以人为本。
什么样的城市是“宜居城市”?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标准。我认为“宜居城市”是一种理想目标,它是人类不断努力的方向。不同城市以及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它都有着不同的标准;对于有不同层次需求的公众来说,它也同样有着不同的标准含义。但归根结底,“宜居城市”起码应该是百姓生活美好、惬意,有幸福感。因此“宜居城市”落到实处,还是体现在用以人为本的思路管理城市。因此,“宜居城市”的目标是美好的,但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也是艰辛的。
叶立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概括地说,“宜居城市”表示一个城市在满足人的需求方面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北京将建设“宜居城市”确定为城市发展的四大目标之一,其进步意义在于承认“人”在城市中的主体地位,其突破点在于将“以人为本位”作为今后北京城市规划的重要理念,值得充分肯定。可以预见,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未来北京的城市规划建设将融入更多人性化因素,这也是北京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李宇军: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理念是创新的,也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但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如旧,“宜居城市”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提高北京城市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特别是一些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考虑眼前问题不考虑未来的某些落后的管理思路应该彻底转变。如一些大的居住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等。因此,城市规划为城市未来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脚踏实地实施规划中的每项任务,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将“宜居”变为现实。
□“宜居城市”不能自我封闭、独善其身
主持人:这一次提出的“宜居城市”,其中主旨在思路上与以往有何异同?
毛其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的不同部门已经提出过多种的城市发展目标,如:“卫生模范城市”、“环境优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以及“健康城市”、“文明城市”,等等。这一次提出的“宜居城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人为本”应列为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之首。
近年来,北京等沿海发达地区的特大城市经济增长迅速。而2004年环京津的有的省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北京的51%和44%。因此,“宜居城市”建设还必须正视我国目前存在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联合国1999年世界人居日的主题是“为所有人的城市”。换句话说,“宜居城市”不能自我封闭、独善其身。建设宜居城市必须突破过去的行政壁垒和以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应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在更大的区域范围中谋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城乡和谐。
□“宜居城市”不应该是城市的形象工程
主持人:在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中,我们谈论最多的,恐怕是如何建设的问题,那么应注意或者说着力解决哪些问题?
吴唯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设“宜居城市”需要解决三个观念方面的问题。第一,宜居城市为什么人服务。如果从普通市民的“宜居”出发,适宜居住的城市应该为城市居民提供清洁的环境、便捷的交通、方便的市政和服务设施以及能够提供普通市民住得起的住宅等等。这样的“宜居城市”是城市建设的最基本的要求。第二,宜居城市与提升城市形象的关系。宜居城市通常有着较高生活品质的声誉,城市形象也比较好。但是宜居城市不应该是城市的形象工程,要为广大市民真正认可。“宜居城市”可以按照不同标准进行衡量。一般采纳的方法是,对人们心目中愿意选择居住的城市进行统计和评比,此外也可以按照“宜人环境”的标准进行比较。第三,宜居城市与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系。宜居城市应成为提高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利用好地表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主持人:现在,一些老北京常常怀念过去北京的一些恬静和舒适,建设宜居城市,其实还涉及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问题。
陈斌(原航天部工程师):我是北京的老住户,40多年前曾经在复兴门外住。那时沿城墙护城河一带是一片荒地,有些小树,我经常在那里玩,夏天长满了荒草,盛开各种野花。这样的绿地很有生命力。
我记得以前的绿地地势较低,每次下雨马路上的水自然就流向那里,马路与荒地自然形成一种排水与蓄水各取所需的效果。现在为了节约水资源,如何有效利用地表水正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但是我们看看现在北京不少的绿地建设设计并没有体现自觉的利用地表水。大多数的绿地的地表要高于马路路面,这种地表的相互关系不仅造成地表水的浪费,为保持绿地用水的需要还要安装供水系统,要使用宝贵的水库水源。最为严重的是由于城市发展,北京地表硬化面积的不断扩大,地表可渗水面积的缩小,而且这种地表关系的颠倒加剧了地表水流失,不利于水资源的节约。思考这些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或许有益于北京宜居城市的建设。
□建设宜居城市,既要看到成绩,又要正视问题
主持人:这几年,北京建设成就巨大,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作为宜居城市,其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也不少,主要都有哪些?
侯景新(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北京作为首都所在地,它依托区位、人才、金融、文化等多方面的优势,近几年其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速度。尤其是从人居环境方面分析,北京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但认真分析,我们仍不能否认的是北京的人居环境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心城市发展过猛,卫星城市发展滞后问题。再如,道路交通建设发展中的系统规划及交通管理问题。北京这几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谓速度空前,但交通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说,这既不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问题,也不是汽车数量增长问题,因为东京和汉城的汽车数量均为北京的两倍多,但交通运行却井然有序。所以,我认为,北京市交通拥挤的问题主要是小区规划不合理,交通的系统规划还有待改进,如众多不符合动态客流变化的瓶颈路段大量存在等。
再如,绿化环境虽在改善,但绿化结构仍有问题。应该说,北京近些年的发展还是比较重视绿化环境的改善,但北京市区的高大树木在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种花、种草。我认为,从美化环境的角度,绿化要有战略性的规划,这一点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叶立梅:建设宜居城市,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但建设重点应是“安居乐业”。这个目标对大多数人而言,仅靠自己的力量还是有限的,还需要有社区和政府的力量和努力。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还要积极参与。中国过去有一句经常被引用的政治口号———“人民城市人民建”。今天看来,“宜居城市”也就是人民城市,她的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全体居民自主管理,自我完善的过程,其中需要我们每个人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参与到城市建设当中,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好。
□建设“宜居城市”需要制定协调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和需求的公共政策
主持人:建设宜居城市应该有怎样的政策导向?
叶立梅:“宜居城市”是“以人为本位”的城市,满足人的需求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人的需求”,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基本前提。首先城市中“人的需求具有共性,对“宜居”条件有共同的需求,如提高环境、公共设施等的服务供给能力和设施配置标准。另外,城市中“人的需求”又有群体差异性,他们对“宜居”条件表现出的需求差异,这些不同要求在某些方面甚至表现为一定的矛盾性。如“有车族”与“无车族”在公共交通问题上的冲突。
因此,建设宜居城市不仅是一个设施建设问题,还是一个如何协调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和需求的公共政策的制定问题。通过投资建设和调整资源配置,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使城市能够适宜不同的群体居住,使城市更加和谐,这也应该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
相关链接·主题词诠释
宜居城市:宜居城市概念早就有人提出,但对其内涵有不同的理解。今年年初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对“宜居城市”的表述是“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从北京“宜居城市”内容来看,其主要涉及三个大方面,即城市性质、规模与布局。一项关于“宜居城市”的调查显示,在公众看来,“交通的方便性”、“城市是否干净整洁无污染”和“空气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适合生活的最重要指标。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