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让我们与历史和谐相处 反思篇:昔日短视与启示

admin 2005-11-30 来源: 网
  西安历史上的辉煌,除了留下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外,并未给我们现代西安人留下过多的不需经营和投资就可立即变现的财富。历史上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西方转移,中国经济重心向南部
  西安历史上的辉煌,除了留下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外,并未给我们现代西安人留下过多的不需经营和投资就可立即变现的财富。历史上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西方转移,中国经济重心向南部和沿海转移。西安落后了,变得比以往贫穷了,皇城的遗民们,在经过长时期沉没、自慰后,开始变得躁动不安。祖先饭吃不饱,他们要吃现代饭了。 

  西安人钱少,却会走捷径。古新混合是我市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与重新建一座西安新城来看,古新混合的实用主义城市建设发展模式,有其一定的优越性。 

  首先,这种发展模式可以充分依托解放后十几年间,旧城区逐步建设积累起来的城市公共资源,在城市基础设施和诸如学校、医院、商业网点不需更多投入的情况下,使城市面貌的改善,迅速向现代化目标迈进;其次,古新混合的发展模式,在政府财政资源长期紧张,难以摆脱吃饭财政的情况下,依托旧城土地资源强力升值能力,走“滚动”式或称“摊大饼”式的发展之路,在速度上可快可慢,在空间上可点可面,或红花一片或一枝独秀,使政府摆脱了建新城一次性投入巨大的压力和建设风险。尽管我市过去在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过程中,历来都很重视对旧城文物古迹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甚至详细到诸如钟楼周边及城墙内外建筑物高度都有限制,但是,实际执行落实过程并不尽如人意,在护旧和建新的矛盾中“建新”占了上风,旧为新让了路。让古城原有整体空间形态和风格开始变得面目全非。 

  古城整体历史面貌遭到很大程度上的破坏,根本原因还在于充满实用主义色彩的“古新混合”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选择上。在我市的“古新混合”建设模式中,也“依旧”,但“依旧”并不是依托古城众多的文化古迹和古城历史风貌资源走旅游兴市之路,而是依古城原有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新建”也并不是建一座仿古复古新城,而是建一座现代化式的新城市。在这样的前提下,来兼顾维护旧城风貌,试图走出一条建新不伤旧的路子。 

  历史上依旧建新,新旧混合城市建设模式,也是有成功的范例的,唐长安城就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建立并发扬光大的。但是在现代,在同一个空间内建设城市,实现“建新不伤旧”的理想,却鲜有十分成功的典型范例。我们知道,在科学技术推动下,近几十年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能力比历史以往任何时期不知要大多少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跳跃式增强,在中国人开始以全新的角度认识到城市在充分发挥资源聚集,强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后,中国人对城市的建设热情和改造能力已今非昔比。在历史上各个时期,在一座城市拆旧建新的过程也一直没有间断过,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大规模改造城市能力也不如今天这么强,没有今天这般跳跃式发展的特征。即使像当年唐长安城的建设,虽在规模上超过唐以前任何时期,但在建筑风格方面与以前相比仍然是续承性大于创新性,相似性大于相非性。而现代城市建设就完全不同,今天建造的一座钢筋水泥大楼即使只与一百年前的老宅相比,你都看不出它们在风格、外貌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更不用说与一二千年的各类历史文化建筑相比了。 

  从功能关系上,文物古迹、文化遗产是也是与现代化城市设施要求相异。现代化城市需要宽敞的马路、便利的交通,聚集起的人口,需要高楼大厦,需要各类现代生活设施……而这一切,文化古迹、历史文化遗产非但不能与之提供,而且还要与现代城市的人与物争空间,争“生存权”。但文物古迹无言,古人又不能来到现实与现代人争个你高我低,于是,便难逃节节败退的命运,众多文物古迹或被拆毁或淹没在现代化高楼大厦之中,被孤立、被蚕食、被异化。 

  令人欣慰的是,上述的过程将正在“四化”理念的指导下,逐步终结。古城科学发展的观点开始深入人心。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按照“四化”理念中的国际化标准,了解一下国际上的文物古迹保护先进国家、城市的做法和有识之士的观点,来与我们以往的做法做对比、照镜子。 

  1976年11月2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设》(简称《内罗毕建议》)将世界各国的历史环境问题归纳为以下五个共同观点: 

  一、历史环境是人类日常生活环境的一部分 

  作者理解:历史环境不仅仅属于环境所在地,改变历史环境现状应广泛征询意见,不得大而化之,小范围轻易决策。 

  二、历史环境是过去存在的表现 

  作者理解:历史环境存在权,轻易不得剥夺,一般决策者对历史环境客观存在没有自然延伸的剥夺权。 

  三、历史环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样性 

  作者理解:人类就是在多样性环境中生存、发展起来的,多样性是人类乃至动物对环境的天然需求。 

  四、历史环境能将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如实地传给后人 

  作者理解:历史文化的载体存在书上容易,存留实物和现实环境却很难,一座现存的庙宇,一个古老的民居,间或是一个土疙瘩,所承载的信息都要比一本书可能更多,也绝对更生动、更吸引人、更能引起上至专家下至普通百姓兴趣。 

  五、保护、保存历史环境与现代生活的统一,是城市规划,国土开发方面的基本要素 

  作者理解:在现代社会比以往人类社会更具有能力改变历史环境存在的情况下,我们要慎用现实权利,能实现历史和现代生活“双赢”当然更好,如果一时因种种原因不能“双赢”时,首先应考虑让历史环境“单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历史文化环境不改变也是一个发展,并能实现极大增值。 

  1964年5月31日召开的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成立的“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中心”,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了《威尼斯宪章》,提出了文物古迹保护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宪章》进一步扩大了文物古迹的概念,保护范围由文物建筑向地段,向“历史街区”逐步拓展。保护“历史街区”的概念已强调的不是个体建筑。文件指出:虽然地段内单体建筑可能并不个个都具有文物价值,但它们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和秩序却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风貌特色,因而使文物价值得到升华。从地段构成讲,也不仅限于宫殿、庙宇等纪念性建筑物,而且也包括与文物相协调的民居、商店、村落等广泛的内容。在文物具体保护上,开始强调全信息保护,提出要保存各个时代的叠加物,修复时添加的部分必须保持整体的和谐一致,但又必须和原来的部分明显地区别。禁止任何重建。 

  与人家比一比,我们以往对待古城历史文化遗产在认识观念、行为上的差距在哪里,应该能够一目了然。 

  美国规划协会全国政策顾问、院士级注册规划师苏解放,在考察、访问了我国一些城市后,对中国城市建设规划提出建议:每一座城市都应该采取一个全新的规划程序,这个程序应起始于宏扬与整合历史与文化的城市视角。这个视角应该包括所有与前景相关的热点话题的讨论,以及从市民那里收集意见,因为他们将不得不生活在这些决策的结果之中。这个程序将采取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综合方案,在投入建设之前,先要分析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问题。这些规划要有透明度。基于中国原理和地方特色的设计导则将得到发展,并由有见识的专业人员来管理。不再建造豪华的偶像和举办精英的竞赛,城市的财政将能够支持历史特征和街区的保护,并维护社会和居民的利益。这个方法将节约城市的经费,提高它的经济发育能力,重新确认其认识度。 

  更为重要的是,它将产生一个与人民和谐相处的城市,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它是人与空间的有机结合,能经受光阴的洗礼,历久弥新。当这样设计了,这个城市而不是一些建筑,才会被完整地铸造为最伟大的艺术形态。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