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关注城镇化:城市中寂静的春天

admin 2005-12-27 来源: 网
“大树进城”凸显非理性绿化 (李津逵/供)   “在春天,你还想见到蝴蝶翩跹吗?”   “是的!”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描写了因农药的大量使用


“大树进城”凸显非理性绿化 (李津逵/供)

  “在春天,你还想见到蝴蝶翩跹吗?” 

  “是的!”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描写了因农药的大量使用,原本生机勃勃的田野逐渐丧失活力的景况:虽然是春天,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一片寂静…… 

  从此,人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在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我们的城市在春天日趋寂静。学者们不断地探讨,奔走呼吁。 

  “国在山河破” 

  “古人讲‘国破山河在’,现在是‘国在山河破’。没有了土,谁也做不了东西,有一天就得填海造田。”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副秘书长蒋高明在中国21世纪城镇化发展战略座谈会上说出这句话时,在座20多位专家立即会心地笑了。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主任委员刘序盾说:“目前,基本上可以说是环境无常、资源廉价。前不久的松花江事件、冷水江事件、开县天然气主管道爆炸等,都是中国城镇化中遇到的来自环境资源的压力。” 

  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说:“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管理体制上是链状而非循环式;社会生态上也是不道德的。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层次包括,概念规划、生态规划,生态和生态,自然生态因子、人文生态因子以及时空两系的生态关系以及八个网络和四个有形或无形的网络,五种功能,以及具体的生态过程,而我们的城市很缺乏这种研究模拟、监督机制、审查办法等。” 

  “看看我们的环境,它的每条河带着黑色毒汁流向大海。苏州河,这条河近海处闻到的气味就是当年飘荡在苏州河上的气味。深圳、虎门珠江口等市镇都是如此,比这个还触目惊心的画面还有很多。”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城市经营研究中心主任李津逵说。 

  刘序盾指出,自然环境的污染还可以通过加强治理得以改善和恢复,大量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破坏的后果则是不可逆的。而发生在各地打着种种名义的城市拆迁和农村圈地中官商勾结以权压法现象,更使得城乡社会的人文环境恶化,悖离了构建公正和谐社会的国家发展目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生态系统就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例如,森林、草原、河流、湖泊、山脉等都属生态系统;农田、水库、城市则是人工生态系统。“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生态系统和人类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服务于人类,人类又怎么去建设它。一个城市需要的不仅是物质、食物、水等,还需要一种生态服务,盈余公积,调节这些功能来支持我们健康代谢的景观”,王如松说。 

  一系列作为民主和理想象征的城市公园在美国19世纪即已形成,如1865年费城的费蒙公园、1870年旧金山的金门公园、1871年芝加哥的城南公园等。奥姆斯特德等景观设计先驱的理念是,坚持从城市和国土的整体角度出发,也就是尽量在原生态中,使现代景观建筑学的专业实践范畴一开始便定位于包括城市公园和绿地系统、城乡景观道路系统、居住区、校园、地产开发和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管理的广阔领域中。 

  李津逵研究员说:“而我们,当城市不断绿化的时候,却有很多的树被活活砍下来,本来树冠上有鸟巢,树干里有虫子的窝,然后这些树被捆绑起来,在城市农业市场上拍卖。在城市里则到处都是没有人领情的大广场、宽马路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然而,专家指出,在城镇化中,我们逐渐失去了本土的许多东西。换个角度说,我们在规划这个人工生态系统时,抛开了奥姆斯特德等提出的城市、国土的整体角度。蒋高明认为,这期间,带来的一系列的湿地、耕地、水土流失等问题,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生态修复问题,前提是要尊重乡土气息。 

  作为植物学家,蒋高明再三强调了物种的多样性和本土化。“城镇化的生态已遇到很多问题,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减少的和增加的。”他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诸如,大树和石头这些有形的资源在我们身边正逐步被消灭。有一阵子忽然流行起让大树进城,想用千百年的古树装点大都市,但人挪活,树挪死。再看物种,以前松柏之类非常多,现在则清一色‘杨家将’(杨树),而且个头都不大。在我的家乡,村里已经没有老槐树了。石头,是一座山的骨头啊!现在,都切成一块一块像豆腐一样,搬到城市来了。济南的一座山被卖后,很快就给铲平了,这是现代的愚公移山。湿地的流失,湿地对地球意味着什么?是肾,好比人体的肾脏,好多有毒的东西需要通过肾才能排出去,湿地缩小相当于人的肾脏在萎缩。” 

  化粪池中的生态经济 

  市场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 

  这是王如松提出的一个等式,他以化粪池为例分析了这个概念。 

  “我们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存在很多误区。比如,一个现代城市环境保护就要建大的污水处理厂,其实,大污水处理厂是不合理的,它一般都建在离市区很远的地方,工厂将污水处理后就都直接排放了,污水厂没有产生经济效益,全国2/3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在强调循环经济之时,城市还需要市场经济。”王如松分析,目前,强调的集中处理方式,包括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单一的目标就是把水排出去就行了,这都不符合市场经济,也没有循环经济的理念。 

  他提出的建议是,处理与利用要两相结合,特别是在社区内通过改造化粪池就可达到这一目标。经化粪池处理后的污水可基本达标,单核零超标,这样就可以适当用于浇地养花育草了。包括电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等,都应该做立体规划,才能使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效益。 

  他提出,未来城市环境建设要实现几个转变:一是从物理空间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活质量的需求。二是从污染治理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三是从城市绿化需求到生态服务功能需求。四是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到面向过程的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要引进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天然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实现城市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 

  科技政策专家蔡德诚认为,几十年来,中国不知道吃了多少亏,我们已经交了高昂的学费,现在是到了全民族从上到下研究思考怎样推动我们整个事业,这样我们的现代化过程才能避免走弯路,才能把所有资源调动起来。生态城市建设是一种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它需要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