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开启新的城市时代
21世纪,中国的城镇化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焦点之一。
在一个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家推进城市化,世界上没有先例。我国城市发展的成就令人瞩目,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极具挑战性,这些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世界意义。
8月22日,在“中国市长论坛”上,由中国市长协会主编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5)》正式发布。报告围绕健康城镇化主题,综合反映了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动态和问题,并对未来城市走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化正在中国进行
截止2003年底,中国设市城镇660个,建制镇20601个,分别比1949年增加了524个和15000个,城镇人口由5765万人增加到51782万人,城镇化率由10.64%上升到40.5%……50多年来,中国城镇发生的变化令人瞩目。
报告总结说,经过几十年的城镇化,全国已经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建制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城镇体系。目前,我国各地区城镇化已经进入持续上升时期,未来20年是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城镇化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维持一定发展势头。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5%-60%,届时,我国将由一个以农村人口占多数的社会转变为以城镇人口占多数的城市型社会。
报告认为,在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将出现下面的几大趋势。
区域集群化发展
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密集区的发展正在成为我国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东部地区已逐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环渤海、胶东半岛、辽东南、闽东南等六大城市密集区。中部以武汉为核心的江汉平原城市密集区、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密集区、以长珠潭为核心的湘中城市密集区,西南以重庆和成都为核心的成渝密集区,西北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城市密集区等也初现端倪。
城镇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升级
城镇化趋势还将表现在城镇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升级。
信息、纳米和生物工程等技术推动的新兴产业将取代传统工业成为未来工业化的重要动力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在现代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一部分城市经济将逐步实现从以工业经济为主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另外,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形态也会起相应的变化。
城市将优化组合
大中城市将进一步优化组合,具有较强经济基础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将成为具有组织中心、控制中心、管理中心职能的现代化大城市,高度集中金融、咨询、研发、管理等机构。围绕大城市形成的城市群、城市带将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区。
中小城市的发展将根据其所在的地区和具体条件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城市密集区的中小城市将与核心城市构成比较紧密和完整的城市网络,形成明确分工与合作。
“城市病”成为城镇化发展滞碍
自然资源日益紧缺、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脆弱的公共安全、投资热、重复建设、圈地热、开发区热、占地过大过滥、旧城改造热、大面积拆迁、行政改制热、城镇化的虚高统计……报告列举了城镇化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自然资源日益紧缺
众多问题中,自然资源日益紧缺成为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报告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
报告引用具体数据说明了在使用自然资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4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9.7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27%。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量将达到30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可能升至60%以上,天然气总需求量将超过2000亿立方米。
2005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耕地18.31亿亩,人均1.40亩,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40%。同时,存量用地调查结果表明,到2004年末,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土地107.93万亩,空闲土地82.24万亩,批而未供土地203.44万亩,三类土地总量为393.61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浪费现象严重。
目前全国有2/3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缺水现象。同时,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导致许多地方出现水质型缺水。
对此,报告提出了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对策建议。
适时调整发展战略,走节约型的资源消费道路,从而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瓶颈制约的矛盾;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十一五”规划纲要已提出了要将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加强规划宏观调控,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城市,选择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当地实用的“紧凑型”的城市发展道路,引导城市空间“精明”增长,促进可持续性发展。另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引导小汽车合理有序地使用以及健全法制体制机制,进一步促进民主和公众参与也是很重要的对策。
形象工程沽名钓誉
修建宽马路、大广场,移栽大树进城,亮化工程,标志性建筑……形象工程成为很多地方政府追求的短期目标。
这些形象工程脱离实际需要,超越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自身的财政能力,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却忽视了使用者的感受、体验和客观需要。
报告对此提出了杜绝形象工程的对策。
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政府从“增长优先”的思路中跳出来,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从经济活动主角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实现政资分离,强化公共服务职能,退出要素市场。
减灾水平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目前中国城市应对灾害打击的能力十分脆弱,使得城市中受各类灾害影响的风险逐渐增加。
中国城市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城市生活更加复杂,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确定风险。同时,城市规模急剧扩张与城市安全保障能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民工”进城也使城市人口结构产生新的变化,对城市公共安全提出挑战。但中国现有减灾水平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报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公共安全理念;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安全的法制体系和管理体制;制定和完善城市公共安全的应急运行机制;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基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提升竞争力 知已知彼赢“天下”
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各城市一方面面临着众多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在贸易、资源、市场等领域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城市竞争力的强弱成为机遇与挑战的关键因素。
报告根据当前我国城市竞争力的格局、影响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和城市发展的阶段与动力,为中央和政府提出了一些合理有效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低收入城市应重点提高效率
按照区域分布的竞争力格局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了非常明显的从东到西、由高到低的阶梯状竞争力分布格局,而且东西部发展差距巨大。因此,应该合理布局,着力提升中部、东北地区和西部的竞争力,依靠东部发展带的经济发动机作用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差距。
发展阶段处于下中或低收入水平的城市与处于中上或高收入阶段城市的差距,主要在于经济运行效率、经济发展质量和综合就业水平上。收入低水平城市的地方政府,要最大程度提升竞争力,就应把重点放在提高效率、质量、水平上来。优化产业结构,使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发展经济切不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公共管理部门应着力营造创新环境
城市创新环境的优劣程度直接决定了该城市产业的创新能力,而产业可以说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公共管理部门应着力营造创新环境,并努力将创新转化为生产力。
地方政府应抓住人才
要提高城市竞争力,抓住人才、用好人才是重中之重,地方政府应提高公共机构对人的服务水平,监督私人机构对人的服务质量,以人为本是吸引和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报告中还提出了地方政府应适当加大发展服务业的力度、适当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势头并刺激消费等建议来增加城市的竞争力。
在《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5)》对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化趋势的圈点中,我国城镇化的挑战与机遇如同排列在坐标中的数字,清晰、醒目,正如有专家所说,这是一部集城市发展、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年度“百科全书”,有助于社会各界对中国城市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本报记者 安领弟/文 李忠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