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理想城市生活
admin
2006-12-21
来源:
网
●在北京,四处可以见到一个个印章式的建筑。很多建筑单体都想宣称自己的独立性,这种表现欲使这些建筑缺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感,也让他们之间由于缺乏关联而显得突兀。
●在北京,四处可以见到一个个印章式的建筑。很多建筑单体都想宣称自己的独立性,这种表现欲使这些建筑缺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感,也让他们之间由于缺乏关联而显得突兀。
●城市规划过于功能主义,许多只包含居住功能的大社区,以及大片只容纳写字楼的区域,都不是正常的城市细胞,而变成了城市肿瘤,使人们的出行变成一场灾难。
●忽略公共空间的人性化细节,让城市生活粗糙乏味,作为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交流场所,公共空间更直观更细腻地向人们传递着城市生活感受。
一位规划师、一位建筑师讲出了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感受,作为城市与建筑的缔造者,他们在对于自身职责的自省中,道出了城市发展中的诸多矛盾现象,并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可能实现的理想城市面貌。
建筑与城市缺乏有机连接
发言人:德国维思平(WSP)建筑师事务所董事总经理、主设计师吴钢
●粗线条的城市规划让大片的单一功能区成为城市肿瘤
“我喜欢北京人,却不太喜欢现在的北京。因为就我个人而言,北京很难让我产生归属感。”在吴钢眼中,北京人每天平均两小时的上下班时间,从一个建筑小空间走到城市的公共空间———街道、马路、广场上,不能在想吃饭的时候轻松找到餐馆,不能在要买东西的时候找到商店,不能在想休息的时候找到咖啡厅,这一切都让他感到这个城市的压力和陌生。
北京真正适合居住的地方很少,这是因为我们整体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都过于功能主义。类似天通苑、CBD等许多地方都不是正常的城市细胞,而变成了城市肿瘤,交通状况的恶化使北京人的生活效率大大降低。
在我看来,一个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应该是功能混合的。即便把北京划分多个成明确的产业功能区,每一个产业功能区里也应该聚合着其他产业功能区的基本功能。比如中关村西区也留出一定比例的住宅,娱乐和休闲空间。天通苑也可以为生活在里面的人提供一定的工作机会。各个区域的规划可以根据其功能定位的不同而有所侧重,而不是完全的功能单一化。不然睡城或坐城仍将不断涌现。这里就体现出城市规划的正确引导的重要性。
●理想的城市生活应该是空间与文化的混合
吴钢赞成混合的城市理想。“不仅仅是在功能上的混合,也是建筑空间的混合,人群的混合,甚至是文化群落的混合。因为这样,整个城市机体才更开放,信息量也最大。”“快乐、高效、有创造力的生活是最理想的生活。而这需要一定的建筑和城市空间来支撑。”
一个城市首先要有自己的文脉和发展思路。然后,在自己的特定环境下方便人们的居住和生活。如今的居住区、工业区、各大产业区的分割使人们的出行变成一场灾难。如果能够把在北京居住的人每天上下班的两三个小时省下来,那么我们每年甚至可以有两三个月不工作了。生活的高效使人们可以更好地工作和休息。
在一个功能混合的城市,居住、生活、娱乐以及各类休闲文化活动是在同一个地方发生的,生活半径越小越好。人们在自己生活所在地的400米半径之内可以满足一切日常所需。建筑的多元化分布使便捷生活成为可能,这样建筑才成为了城市肌体之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天津老城厢的规划设计权已经交给吴钢领导的维思平建筑师事务所。据吴钢介绍,为了避免中央两平方公里地区的功能单一,吴钢把老城厢设计成一个功能混合的商业区,综合了休闲公园、联排别墅、文化馆体育场,在中心区做了一个五星级酒店。相信居住在老城厢周围的居民,将得到吴钢理想中的丰富高效的生活。
●建筑的雷同、人群的单一、同质化的环境让人缺乏活力
“在多元空间形态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更聪明。”吴钢相信,建筑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丰富的城市经验会赋予人充沛的思想活力,而生活在同质化单一化环境下的人们,将难以得到这种可贵的精神滋养。
富人区和穷人区的混合是一件好事,这体现的就是城市的多元化。如果你每天出门见到的是一样的人,看到的是一样的事物,久而久之人的思维就会变得模式化。原来在北京的胡同、大杂院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得到的城市体验是最丰富的,这种城市布局决定了他们每天的日常生活就是一个学习和吸收的过程。
作为建筑师,我提倡的建筑布局是混合而人性化的。在目前大政策刚性的前提下,需要有创意的建筑师来提出解决方法。从单一建筑来讲,如果系统是正确的,那么建筑应该符合整个系统。但如果系统是错误的,那么建筑则担负起改变环境的任务。打个比方,如果让我在王府井设计一个商厦,我会把一层二层设计成是商业,三层四层是办公,高层做居住。
建筑应该同时符合经济规律和人性居住的要求。功能主义是正确的,却不是唯一的。我更欣赏一个建立在细节正确之上的系统,而不是一个以牺牲细节正确性为代价的系统。
人性化的公共空间让城市有感情
发言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所副所长邓东
如果说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师和建筑设计师在隔河相望却谁也看不清彼此,那么从事城市设计工作的邓东就站在这条河唯一的桥上。
邓东认为,包括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在内,人们将注意力过多地投入到居住的小空间,却忽略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事实上,作为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交流场所,公共空间更直观更细腻地向人们传递着城市感受。
●公共空间的设计最重要是关照人的感受
在公共空间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的感受,所有的规划和设计都应该以尊重人的需要作为大前提。我见过这样的例子,商场的门开向一侧,座椅却安排在另外一侧,这就显得很不人性化。
公共空间,包括三个要素: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活动、这种活动的空间载体以及这个空间内的构成要素。举个简单的例子,百货商场周围的公共活动区就是公共空间。人们逛商场累了,商场周围是否有座椅?商场离最近的公交车站有多远?座椅建在什么地方?放大一点,广场、街道、居住社区中的公共中心,包括配套场所等都属于公共空间的设计范畴。
公共空间的设计及受重视程度与文化有关。历史上的中国本来没有公共空间的概念,因为原来中国人主要是家族、种群式的聚合方式。而现在中国大城市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否科学,尺度是否舒适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设计需要功能与精神需求的完美融合
人生活在建筑组成的城市空间中,总会不知不觉被城市影响。一个和谐的、充满人性化设计的生活氛围将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充分,生活更丰富。而不人性的公共空间也会悄然传递着消极作用。
有效率的交通系统、有吸引力的公众场所、更多的有趣味的文化娱乐活动,是很多人对宜居城市的理想。城市设计师、建筑师和规划师三者肩负起了城市的设计职责,从而也成为了城市生活的缔造者。建筑只有保证了功能,才可能创造出高质量的生活环境。便利有效的、尺度宜人的、充满丰富想象力的城市才是人性化空间的终极体现。
建筑师与规划师的PK:谁让城市变得混乱
从职能上来看,城市规划师和建筑设计师的区分比较明确。城市规划师应该具备对城市的整体把握,包括交通系统、绿化系统、基础设计系统甚至对人口规模的控制。而一个建筑师的职责则应该是,在城市规划的约定限制下完成每个建筑的功能及空间形态。
●某些建筑师———自我意识膨胀,过分强调单个作品的设计感
规划师邓东认为:“现在遇到的很多问题是,单体建筑很漂亮、功能性也满足,但放在一起就显得五花八门和杂乱无章。说到底,还是有些建筑师无法压抑自我意志,即便在公共利益的限制下,也不能放弃设计建筑的作品感。”
对于建筑师与规划师的职责,邓东进一步解释:“城市规划师的职责是行使公共权力,做一个城市的规划,出发点是偏重理性的。但城市规划师不了解建筑的空间结构,很多时候缺乏适应市场的手段。反过来,建筑设计师对建筑有种天然的作品感,这种私人意志很难放弃。”
“建筑设计应该在一定的限制下来做。建筑师不光应该具备城市规划概念,更应该尊重城市本身,做到个体意志对公共利益的服从。只有兼顾了交通压力、停车状况、功能需要等方方面面,建筑的产生才会对所在的公共空间产生正向的影响。”
●某些规划师——注重系统和大效果,缺乏对人的细微关照
建筑师吴钢认为:“功能主义的规划把城市功能完全分割开了。居住区、工业区、各大产业区的分割使人们的出行变成一场灾难。”街道什么样、商业场所工作场所和生活区如何分布、广场的形态是开放式还是围合式,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出发点永远存在着鸿沟。
建筑之间缺乏相互关联,与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的沟通脱节有很大关系。城市规划师只考虑系统的设计,而不是人的活动。而建筑设计师对城市的关注,只局限于从城市的规划中间吸取规范化的要求,最多兼顾城市文化对建筑艺术性的要求。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建筑如何融入到城市当中,并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却并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
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如何才能有机连结起来?不仅需要增强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之间的沟通和对话机制,还要尊重一个大前提———无论我们是建设一座城市还是建造一座建筑,都是为了生活在其间的人。城市设计的概念由此而生,现在的城市设计师起到的应该是“桥梁”作用,把建筑和城市规划这两个不同的专业和不同层面的思考连接起来。
●城市看点
70末80初居住需求无边界
WA-万科可能住宅竞赛揭晓,关注青年群体居住
近日,一向以住宅设计领跑者自居的万科集团,发布了“青年群体居住需求研究”成果,他们试图利用这一调研结论,设计出万科自己的青年住宅产品。同时展示的2006WA-万科可能住宅设计竞赛获奖作品,也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住宅设计的思路。
●将居住需求转化成设计依据
小不等于少,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利用较少的资源,建造出适合青年群体居住的住宅,是此次研究的核心目的所在。
研究表明,22-29岁的潜在购房群体可以分为4大类:居家族、至享族、乐游族和喧哗族。整个青年群体生活状态呈现出包括压力、消费观、家庭观念、婚姻观念等等方面与众不同的9大特征,同时,各类人群表现出对居住区域、房屋户型、装修格局以及居家行为的种种不同要求,这种细微的要求关乎物质和精神层面,影响到住宅产品的定位与设计。
此次研究针对的是北京、上海、广州三地青年群体,研究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形态,揭示出这些因素与房屋消费的关联,试图将客户需求符号解译为设计人员可以理解的设计语言,从而进行更加精准的匹配产品概念探索。
●实现灵活宽容的住宅形态是应对多元需求的聪明方式
但研究成果往往不是唯一的参照对象,因为居住的可能是因个体的行为习惯而变的。现场的参观者有感而发,怎么住的事儿很难说清,喜爱户外运动的人,也许并不想让家里变成营地,喜欢炫耀的人也许并不把家里当成展馆。
然而研究的态度是值得推崇的,与万科合作这项研究的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业务总裁张军说,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导向,驱动着传统的技术导向产品开发模式向客户导向型开发模式的转型。在中国房地产行业,万科是走在最前端的。
“80平米的可能性”竞赛着眼“可能”二字,恰恰从另一端探寻了未来居住模式,获奖作品并没有局限于某一种人或某些人,而是试图追求住宅形式的极度灵活性,用一种住宅模式承载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也许这是应对多元化居住的聪明方式。
大赛评委会主席《世界建筑》主编王路评价说,青年设计师的作品很大程度上表达了改革开放后一代人的生活状态,他们习惯了高密度的城市生活,极度追求自我个性,同时注重资源共享和社会情感交流。
试图从生活方式出发探寻居住需求,这是回归人本的标志,这种做法,代表了眼下中国住宅开发和设计的专业姿态。然而,找到答案并非易事,作为习惯了给什么住什么的中国人来说,可能自己都很难清楚地了解自己真正的居住需求。住上精心设计的商品房也就是这几年的事,在头脑中建立住宅的设计观,更是有过商品房居住经验之后的事。所以,这种探寻实际上才刚刚开始,什么是适合的答案,而不是自以为是的误导,如何让一些过程中的所得指导住宅产品的设计,还有待对住宅设计成果的研究和探讨。
●城市规划过于功能主义,许多只包含居住功能的大社区,以及大片只容纳写字楼的区域,都不是正常的城市细胞,而变成了城市肿瘤,使人们的出行变成一场灾难。
●忽略公共空间的人性化细节,让城市生活粗糙乏味,作为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交流场所,公共空间更直观更细腻地向人们传递着城市生活感受。
一位规划师、一位建筑师讲出了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感受,作为城市与建筑的缔造者,他们在对于自身职责的自省中,道出了城市发展中的诸多矛盾现象,并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可能实现的理想城市面貌。
建筑与城市缺乏有机连接
发言人:德国维思平(WSP)建筑师事务所董事总经理、主设计师吴钢
●粗线条的城市规划让大片的单一功能区成为城市肿瘤
“我喜欢北京人,却不太喜欢现在的北京。因为就我个人而言,北京很难让我产生归属感。”在吴钢眼中,北京人每天平均两小时的上下班时间,从一个建筑小空间走到城市的公共空间———街道、马路、广场上,不能在想吃饭的时候轻松找到餐馆,不能在要买东西的时候找到商店,不能在想休息的时候找到咖啡厅,这一切都让他感到这个城市的压力和陌生。
北京真正适合居住的地方很少,这是因为我们整体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都过于功能主义。类似天通苑、CBD等许多地方都不是正常的城市细胞,而变成了城市肿瘤,交通状况的恶化使北京人的生活效率大大降低。
在我看来,一个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应该是功能混合的。即便把北京划分多个成明确的产业功能区,每一个产业功能区里也应该聚合着其他产业功能区的基本功能。比如中关村西区也留出一定比例的住宅,娱乐和休闲空间。天通苑也可以为生活在里面的人提供一定的工作机会。各个区域的规划可以根据其功能定位的不同而有所侧重,而不是完全的功能单一化。不然睡城或坐城仍将不断涌现。这里就体现出城市规划的正确引导的重要性。
●理想的城市生活应该是空间与文化的混合
吴钢赞成混合的城市理想。“不仅仅是在功能上的混合,也是建筑空间的混合,人群的混合,甚至是文化群落的混合。因为这样,整个城市机体才更开放,信息量也最大。”“快乐、高效、有创造力的生活是最理想的生活。而这需要一定的建筑和城市空间来支撑。”
一个城市首先要有自己的文脉和发展思路。然后,在自己的特定环境下方便人们的居住和生活。如今的居住区、工业区、各大产业区的分割使人们的出行变成一场灾难。如果能够把在北京居住的人每天上下班的两三个小时省下来,那么我们每年甚至可以有两三个月不工作了。生活的高效使人们可以更好地工作和休息。
在一个功能混合的城市,居住、生活、娱乐以及各类休闲文化活动是在同一个地方发生的,生活半径越小越好。人们在自己生活所在地的400米半径之内可以满足一切日常所需。建筑的多元化分布使便捷生活成为可能,这样建筑才成为了城市肌体之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天津老城厢的规划设计权已经交给吴钢领导的维思平建筑师事务所。据吴钢介绍,为了避免中央两平方公里地区的功能单一,吴钢把老城厢设计成一个功能混合的商业区,综合了休闲公园、联排别墅、文化馆体育场,在中心区做了一个五星级酒店。相信居住在老城厢周围的居民,将得到吴钢理想中的丰富高效的生活。
●建筑的雷同、人群的单一、同质化的环境让人缺乏活力
“在多元空间形态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更聪明。”吴钢相信,建筑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丰富的城市经验会赋予人充沛的思想活力,而生活在同质化单一化环境下的人们,将难以得到这种可贵的精神滋养。
富人区和穷人区的混合是一件好事,这体现的就是城市的多元化。如果你每天出门见到的是一样的人,看到的是一样的事物,久而久之人的思维就会变得模式化。原来在北京的胡同、大杂院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得到的城市体验是最丰富的,这种城市布局决定了他们每天的日常生活就是一个学习和吸收的过程。
作为建筑师,我提倡的建筑布局是混合而人性化的。在目前大政策刚性的前提下,需要有创意的建筑师来提出解决方法。从单一建筑来讲,如果系统是正确的,那么建筑应该符合整个系统。但如果系统是错误的,那么建筑则担负起改变环境的任务。打个比方,如果让我在王府井设计一个商厦,我会把一层二层设计成是商业,三层四层是办公,高层做居住。
建筑应该同时符合经济规律和人性居住的要求。功能主义是正确的,却不是唯一的。我更欣赏一个建立在细节正确之上的系统,而不是一个以牺牲细节正确性为代价的系统。
人性化的公共空间让城市有感情
发言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所副所长邓东
如果说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师和建筑设计师在隔河相望却谁也看不清彼此,那么从事城市设计工作的邓东就站在这条河唯一的桥上。
邓东认为,包括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在内,人们将注意力过多地投入到居住的小空间,却忽略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事实上,作为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交流场所,公共空间更直观更细腻地向人们传递着城市感受。
●公共空间的设计最重要是关照人的感受
在公共空间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的感受,所有的规划和设计都应该以尊重人的需要作为大前提。我见过这样的例子,商场的门开向一侧,座椅却安排在另外一侧,这就显得很不人性化。
公共空间,包括三个要素: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活动、这种活动的空间载体以及这个空间内的构成要素。举个简单的例子,百货商场周围的公共活动区就是公共空间。人们逛商场累了,商场周围是否有座椅?商场离最近的公交车站有多远?座椅建在什么地方?放大一点,广场、街道、居住社区中的公共中心,包括配套场所等都属于公共空间的设计范畴。
公共空间的设计及受重视程度与文化有关。历史上的中国本来没有公共空间的概念,因为原来中国人主要是家族、种群式的聚合方式。而现在中国大城市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否科学,尺度是否舒适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设计需要功能与精神需求的完美融合
人生活在建筑组成的城市空间中,总会不知不觉被城市影响。一个和谐的、充满人性化设计的生活氛围将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充分,生活更丰富。而不人性的公共空间也会悄然传递着消极作用。
有效率的交通系统、有吸引力的公众场所、更多的有趣味的文化娱乐活动,是很多人对宜居城市的理想。城市设计师、建筑师和规划师三者肩负起了城市的设计职责,从而也成为了城市生活的缔造者。建筑只有保证了功能,才可能创造出高质量的生活环境。便利有效的、尺度宜人的、充满丰富想象力的城市才是人性化空间的终极体现。
建筑师与规划师的PK:谁让城市变得混乱
从职能上来看,城市规划师和建筑设计师的区分比较明确。城市规划师应该具备对城市的整体把握,包括交通系统、绿化系统、基础设计系统甚至对人口规模的控制。而一个建筑师的职责则应该是,在城市规划的约定限制下完成每个建筑的功能及空间形态。
●某些建筑师———自我意识膨胀,过分强调单个作品的设计感
规划师邓东认为:“现在遇到的很多问题是,单体建筑很漂亮、功能性也满足,但放在一起就显得五花八门和杂乱无章。说到底,还是有些建筑师无法压抑自我意志,即便在公共利益的限制下,也不能放弃设计建筑的作品感。”
对于建筑师与规划师的职责,邓东进一步解释:“城市规划师的职责是行使公共权力,做一个城市的规划,出发点是偏重理性的。但城市规划师不了解建筑的空间结构,很多时候缺乏适应市场的手段。反过来,建筑设计师对建筑有种天然的作品感,这种私人意志很难放弃。”
“建筑设计应该在一定的限制下来做。建筑师不光应该具备城市规划概念,更应该尊重城市本身,做到个体意志对公共利益的服从。只有兼顾了交通压力、停车状况、功能需要等方方面面,建筑的产生才会对所在的公共空间产生正向的影响。”
●某些规划师——注重系统和大效果,缺乏对人的细微关照
建筑师吴钢认为:“功能主义的规划把城市功能完全分割开了。居住区、工业区、各大产业区的分割使人们的出行变成一场灾难。”街道什么样、商业场所工作场所和生活区如何分布、广场的形态是开放式还是围合式,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出发点永远存在着鸿沟。
建筑之间缺乏相互关联,与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的沟通脱节有很大关系。城市规划师只考虑系统的设计,而不是人的活动。而建筑设计师对城市的关注,只局限于从城市的规划中间吸取规范化的要求,最多兼顾城市文化对建筑艺术性的要求。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建筑如何融入到城市当中,并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却并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
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如何才能有机连结起来?不仅需要增强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之间的沟通和对话机制,还要尊重一个大前提———无论我们是建设一座城市还是建造一座建筑,都是为了生活在其间的人。城市设计的概念由此而生,现在的城市设计师起到的应该是“桥梁”作用,把建筑和城市规划这两个不同的专业和不同层面的思考连接起来。
●城市看点
70末80初居住需求无边界
WA-万科可能住宅竞赛揭晓,关注青年群体居住
近日,一向以住宅设计领跑者自居的万科集团,发布了“青年群体居住需求研究”成果,他们试图利用这一调研结论,设计出万科自己的青年住宅产品。同时展示的2006WA-万科可能住宅设计竞赛获奖作品,也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住宅设计的思路。
●将居住需求转化成设计依据
小不等于少,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利用较少的资源,建造出适合青年群体居住的住宅,是此次研究的核心目的所在。
研究表明,22-29岁的潜在购房群体可以分为4大类:居家族、至享族、乐游族和喧哗族。整个青年群体生活状态呈现出包括压力、消费观、家庭观念、婚姻观念等等方面与众不同的9大特征,同时,各类人群表现出对居住区域、房屋户型、装修格局以及居家行为的种种不同要求,这种细微的要求关乎物质和精神层面,影响到住宅产品的定位与设计。
此次研究针对的是北京、上海、广州三地青年群体,研究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形态,揭示出这些因素与房屋消费的关联,试图将客户需求符号解译为设计人员可以理解的设计语言,从而进行更加精准的匹配产品概念探索。
●实现灵活宽容的住宅形态是应对多元需求的聪明方式
但研究成果往往不是唯一的参照对象,因为居住的可能是因个体的行为习惯而变的。现场的参观者有感而发,怎么住的事儿很难说清,喜爱户外运动的人,也许并不想让家里变成营地,喜欢炫耀的人也许并不把家里当成展馆。
然而研究的态度是值得推崇的,与万科合作这项研究的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业务总裁张军说,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导向,驱动着传统的技术导向产品开发模式向客户导向型开发模式的转型。在中国房地产行业,万科是走在最前端的。
“80平米的可能性”竞赛着眼“可能”二字,恰恰从另一端探寻了未来居住模式,获奖作品并没有局限于某一种人或某些人,而是试图追求住宅形式的极度灵活性,用一种住宅模式承载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也许这是应对多元化居住的聪明方式。
大赛评委会主席《世界建筑》主编王路评价说,青年设计师的作品很大程度上表达了改革开放后一代人的生活状态,他们习惯了高密度的城市生活,极度追求自我个性,同时注重资源共享和社会情感交流。
试图从生活方式出发探寻居住需求,这是回归人本的标志,这种做法,代表了眼下中国住宅开发和设计的专业姿态。然而,找到答案并非易事,作为习惯了给什么住什么的中国人来说,可能自己都很难清楚地了解自己真正的居住需求。住上精心设计的商品房也就是这几年的事,在头脑中建立住宅的设计观,更是有过商品房居住经验之后的事。所以,这种探寻实际上才刚刚开始,什么是适合的答案,而不是自以为是的误导,如何让一些过程中的所得指导住宅产品的设计,还有待对住宅设计成果的研究和探讨。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