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能成为设计大都市吗? 走访创意园区后的思考
admin
2007-02-02
来源:
网
2005年4月28日,上海第一批创意产业园区正式授牌,共18个:有大家熟悉的田子坊、莫干山路50号。自那以后,上海陆续诞生了多个创意产业园区。2005年10月30日,市政府又给18家园
2005年4月28日,上海第一批创意产业园区正式授牌,共18个:有大家熟悉的田子坊、莫干山路50号。自那以后,上海陆续诞生了多个创意产业园区。2005年10月30日,市政府又给18家园区授牌;2006年5月20日,又增加14个园区;2006年11月22日,又添27个。
到今年年底,除了有两个园区因为发展上的种种问题“夭折”,其余的75家都在发展当中。对于“创意产业园区”这个上海老百姓还比较陌生的名词来说,75是惊人的数字。那么这些园区在为上海实现“创意产业化”的过程中,是怎么诞生的?作为主力军,它究竟扮演了哪些角色?又起到了哪些切实的作用呢?
政府不加干涉你先自由发展
“这么多的创业产业园区,在最初的建立和形成时期,政府都没有干涉,因为我们认可这个产业发展。”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秘书长助理赵勇在接受采访时说,“假如我们认为你有这个条件来发展成一个好的创意产业园区,那么就会放手让你去做,政府的工作是授牌、改建、扶持,假如最后发展不好,就会让它转变方向。”
那么如何来判断一个园区发展的好与不好呢?“首先我们看它的硬件设施是不是符合一个创意产业园区的标准,其次看它的入住率,关键是有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创意’氛围。”也就是说除了被淘汰的两家,那么剩余的园区都符合了这两点,但园区之间是不是很容易出现良莠不齐的状况呢?面对疑问,赵勇坦言:“园区之间的确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是无法避免的。第一批授牌的园区肯定会好些,因为他们本身就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很旺的人气,比如田子坊、M50,至于一些新的园区,政府在来年也会有一系列的计划帮助扶持它们更快成熟起来。”
做一个好房东打造艺术品牌
创意产业园区究竟是干什么的地方?这是令老百姓关注的一个问题。“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吸引各种各样的‘创意’人群和企业,能够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氛围,这就是一个专门搞艺术、设计的地方。”赵勇解释道,“我们发现,现在创意园区的房子都很热销,不排除前几年房地产打压的缘故,但更多的原因是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很多投资方都看好创意园区的发展,因此纷纷投资。当然政府并不过问这些事宜,只是安静地扮演一个宏观调控的角色。”
比如“海上海”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园区,这里有三幢办公楼、休闲商业街、还有对外出售的商品房。“创意园区不是一个‘工厂’之类的狭小概念,就拿海上海为例,这里的办公楼是为企业提供的商品房,是为普通居住者提供的。我们并不限制谁入住,只不过这个‘楼盘’的主题是‘创意’,所以一切的设计都是为了从事创意工作的人们考虑,比如房型格局很适合那些搞艺术设计工作的soho一族。”如此一来,能够吸引到足够的人群,也受人关注了,大家在里面能够更好地从事自己的创意工作。
发展主题园区促成产业链条
说到创意产业,既然是“能够把创意产业化”,那么这个“产业化”究竟是怎么完成的呢?“现在上海的创意园可以说是百花齐放,而且有很多正在慢慢形成一个个主题,比如建国西路八号是一个香港时尚生活中心;M50是一个旧厂区改造成的艺术仓库;田子坊多为设计公司;海上海则是一个文化地产……”赵勇开始讲述政府明年在发展这些园区上的打算,“其实形成一个主题园区是最好不过的了,因为这个最能出效益。现在随着宣传炒作,园区的租金都在上涨,入住宅的‘付出’在变大,那么必定要给他们增加‘所得’。我们政府能够做的就是提供更好的软性服务,例如培训、人才引进、招商、资金导入等等。”
“我们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形成一个产业链条,实现资源整合。”为了让普通人更能理解,赵勇举了一个深入浅出的例子:“一旦形成了一个主题园区,比如是专门从事建筑设计的园区,那么此时,园区就好像是一个总的‘集团’,而入住的中小企业就是‘子公司’,在面对一些大项目的时候,这些‘子公司’作为个体不能独立完成所有的设计工作,那么就由园区出面,接下这个项目,然后合理地安排‘子公司’各有专攻。”关于现在园区到目前为止“产业化”的一些报告和具体数字有关方面正在做统计,预计明年初就向社会公布。
经过两年的发展,75家园区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虽然有的快有的慢,但希望终有一天它们会完全成熟起来,让上海处处盛放创意之花,在产业化的过程中,收获累累硕果。
到今年年底,除了有两个园区因为发展上的种种问题“夭折”,其余的75家都在发展当中。对于“创意产业园区”这个上海老百姓还比较陌生的名词来说,75是惊人的数字。那么这些园区在为上海实现“创意产业化”的过程中,是怎么诞生的?作为主力军,它究竟扮演了哪些角色?又起到了哪些切实的作用呢?
政府不加干涉你先自由发展
“这么多的创业产业园区,在最初的建立和形成时期,政府都没有干涉,因为我们认可这个产业发展。”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秘书长助理赵勇在接受采访时说,“假如我们认为你有这个条件来发展成一个好的创意产业园区,那么就会放手让你去做,政府的工作是授牌、改建、扶持,假如最后发展不好,就会让它转变方向。”
那么如何来判断一个园区发展的好与不好呢?“首先我们看它的硬件设施是不是符合一个创意产业园区的标准,其次看它的入住率,关键是有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创意’氛围。”也就是说除了被淘汰的两家,那么剩余的园区都符合了这两点,但园区之间是不是很容易出现良莠不齐的状况呢?面对疑问,赵勇坦言:“园区之间的确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是无法避免的。第一批授牌的园区肯定会好些,因为他们本身就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很旺的人气,比如田子坊、M50,至于一些新的园区,政府在来年也会有一系列的计划帮助扶持它们更快成熟起来。”
做一个好房东打造艺术品牌
创意产业园区究竟是干什么的地方?这是令老百姓关注的一个问题。“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吸引各种各样的‘创意’人群和企业,能够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氛围,这就是一个专门搞艺术、设计的地方。”赵勇解释道,“我们发现,现在创意园区的房子都很热销,不排除前几年房地产打压的缘故,但更多的原因是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很多投资方都看好创意园区的发展,因此纷纷投资。当然政府并不过问这些事宜,只是安静地扮演一个宏观调控的角色。”
比如“海上海”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园区,这里有三幢办公楼、休闲商业街、还有对外出售的商品房。“创意园区不是一个‘工厂’之类的狭小概念,就拿海上海为例,这里的办公楼是为企业提供的商品房,是为普通居住者提供的。我们并不限制谁入住,只不过这个‘楼盘’的主题是‘创意’,所以一切的设计都是为了从事创意工作的人们考虑,比如房型格局很适合那些搞艺术设计工作的soho一族。”如此一来,能够吸引到足够的人群,也受人关注了,大家在里面能够更好地从事自己的创意工作。
发展主题园区促成产业链条
说到创意产业,既然是“能够把创意产业化”,那么这个“产业化”究竟是怎么完成的呢?“现在上海的创意园可以说是百花齐放,而且有很多正在慢慢形成一个个主题,比如建国西路八号是一个香港时尚生活中心;M50是一个旧厂区改造成的艺术仓库;田子坊多为设计公司;海上海则是一个文化地产……”赵勇开始讲述政府明年在发展这些园区上的打算,“其实形成一个主题园区是最好不过的了,因为这个最能出效益。现在随着宣传炒作,园区的租金都在上涨,入住宅的‘付出’在变大,那么必定要给他们增加‘所得’。我们政府能够做的就是提供更好的软性服务,例如培训、人才引进、招商、资金导入等等。”
“我们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形成一个产业链条,实现资源整合。”为了让普通人更能理解,赵勇举了一个深入浅出的例子:“一旦形成了一个主题园区,比如是专门从事建筑设计的园区,那么此时,园区就好像是一个总的‘集团’,而入住的中小企业就是‘子公司’,在面对一些大项目的时候,这些‘子公司’作为个体不能独立完成所有的设计工作,那么就由园区出面,接下这个项目,然后合理地安排‘子公司’各有专攻。”关于现在园区到目前为止“产业化”的一些报告和具体数字有关方面正在做统计,预计明年初就向社会公布。
经过两年的发展,75家园区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虽然有的快有的慢,但希望终有一天它们会完全成熟起来,让上海处处盛放创意之花,在产业化的过程中,收获累累硕果。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