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规划”促使台州阔步迈向生态园林之城
admin
2007-07-15
来源:
网
在这个城市里,不仅人们可以惬意地生活,小鸟、小松鼠等动物都可以跑到市中心来玩耍。在这个城市的许多角落,未来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人鸟同乐图景。 在这个城市里,喜欢开
在这个城市里,不仅人们可以惬意地生活,小鸟、小松鼠等动物都可以跑到市中心来玩耍。在这个城市的许多角落,未来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人鸟同乐图景。
在这个城市里,喜欢开汽车的人,脚下自有宽阔的马路;但爱骑车的孩子与爱走路的老人,这个城市也为他们预留下了绿色的通道,让他们免受汽车的惊扰。
在这个城市里,我们未来的子孙们,只要有闲情逸致,在城市里完全可以找到祖先看过的戏台,拜过的寺庙,甚至是一座宗祠、一口古井———历史在这里,依旧留有鲜活的印记……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生态市目标,如今,我市上下正精心规划,用心建设,努力把这幅前卫醉人的蓝图,早日化为精彩鲜活的现实。
反规划设计:让台州变得更加生态
时间:2006年12月5日
地点:市建设规划局
“山水有灵,历史有命。台州城市化过程中,千万别割断了这种城市与自然、历史之间长期形成的血肉联系!”市城建工作汇报会上,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反规划”理论大师俞孔坚边点评《台州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边这样大声疾呼!
俞孔坚的激动,缘自于太多的城市建设败笔。在不少地方,本来美丽的河流,却被残忍地裁弯取直;原本芳草萋萋的河堤,却硬要水泥护衬,让青蛙昆虫无以栖身……如此轰轰烈烈城市美化运动的结果,千城一面不说,大气污染、交通堵塞等城市病让城市成为人间炼狱!
为避免新台州建设落入许多城市的窠臼,俞孔坚领衔编制的《台州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运用“反规划”途径,首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规划,以保障大地生命系统的安全和健康;应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建立一个满足生态防洪、生物保护等综合功能需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厚厚的规划书里,生态被摆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如今在台州,“反规划”理论已开始付诸实践,并产生了不少成果,最典型的莫过于黄岩永宁公园建造和永宁江治理。当初永宁江治理时,原本要裁弯取直的一段河流,如今得以完美保存;原本要水泥衬砌的永宁公园堤岸,如今改以鹅卵石或泥土衬砌,不仅费用大大降低,同时青蛙等各类生物也可以自由上岸,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更令俞孔坚高兴的是,他交出的《台州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一亮相就在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久前,该方案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规划荣誉奖。专业人士称,该奖项相当于电影界的奥斯卡奖。
在俞孔坚的眼里,台州提出生态市建设目标,如今正当其时。只要按照规划,加大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台州完全可能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样板。
乔木进城工程:让城市变得更绿色
时间:2007年1月16日
地点:市政府二楼大会堂
绿色意味生机,绿色昭示希望。
“要继续实施‘315乔木进城’工程,加快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加大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力度。”年初的多城同创再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张鸿铭面对各参战单位,再次发出了城市增绿的动员令。
事实上,对于城市绿化工程,全市上下向来十分重视。早在2003年,我市就提出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2004年,我市又实施了城区500米见绿工程,组织实施了千里绿色通道建设,城乡绿地面积飞速增长;2006年,我市更是响亮地提出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口号,开始实施‘315乔木进城’工程,计划花3年时间,完成15万棵乔木的种植任务。在各方的重视下,截至目前,我市市区绿化覆盖率已从2000年的33%上升至38.8%,绿地率从当初的29.1%上升至33%,人均公共绿地从原来的5.3平方米增加至9平方米,城市增绿工程硕果累累。
椒江塘岸小区原本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多城同创”活动开展以来,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斥资90多万元,在该村进行了大规模的植绿活动。3支施工队在村内奋战一个多月,不仅整出了几个面积逾1.5万平方米的小公园,还在每家每户门前种上了几棵树。
位租住在这里的安徽民工说:如此一绿化,塘岸小区一下从“城中村”变为了“新社区”,给人以脱胎换骨的印象。乔木进城工程的实施,受到了包括外来人员在内的广大群众的欢迎。
在市里的重视和各方的努力下,目前“315乔木进城进程”进展顺利。截至目前,我市已种植各类乔木近12万株,大大超过计划进度。但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征地难、养护难等一系列问题,城市增绿工程仍任重道远。
城市治污工程:让城市变得更环保
时间:2007年5月30日
地点:时间商务酒店
“为改善台州水环境质量,实现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市将投资21.5亿元,实施‘碧水工程’。”世界环境日来临前夕,面对省内外诸多媒体,副市长叶阿东郑重宣布了这一庞大的治水计划。
我市如此大张旗鼓推行水环境治理计划,是源于城市水环境质量的日益下降。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我市各种污水、垃圾排放量迅速增加,污染排放总量已大大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我市不少地方“有水皆黑,有水皆臭”现象普遍,群众反映强烈。
为配合规模宏大的“碧水工程”,我市将相应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业废水达标治理、截污管网建设和水利设施四大工程。目前工业废水达标整治硬仗已全面打响,我市计划投入近7亿元资金,对市区2300多家企业进行达标整治,其中今年1400家企业要完成“搞帽”任务。截污管理建设方面,我市将加快椒江、路桥污水处理厂扩建步伐,加快配套管网建设,尽快还上基础设施方面欠账。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水利设施方面,我市将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和“千里清水河道”两大工程为抓手,争取使农村污染整治取得实质性进展。
污染问题是我市生态市建设的“硬伤”,治污成功与否事关生态市建设成败。市环保局一位负责人说,要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空气,吃上放心食物,真正实现生态市目标,我市治污问题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个城市里,喜欢开汽车的人,脚下自有宽阔的马路;但爱骑车的孩子与爱走路的老人,这个城市也为他们预留下了绿色的通道,让他们免受汽车的惊扰。
在这个城市里,我们未来的子孙们,只要有闲情逸致,在城市里完全可以找到祖先看过的戏台,拜过的寺庙,甚至是一座宗祠、一口古井———历史在这里,依旧留有鲜活的印记……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生态市目标,如今,我市上下正精心规划,用心建设,努力把这幅前卫醉人的蓝图,早日化为精彩鲜活的现实。
反规划设计:让台州变得更加生态
时间:2006年12月5日
地点:市建设规划局
“山水有灵,历史有命。台州城市化过程中,千万别割断了这种城市与自然、历史之间长期形成的血肉联系!”市城建工作汇报会上,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反规划”理论大师俞孔坚边点评《台州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边这样大声疾呼!
俞孔坚的激动,缘自于太多的城市建设败笔。在不少地方,本来美丽的河流,却被残忍地裁弯取直;原本芳草萋萋的河堤,却硬要水泥护衬,让青蛙昆虫无以栖身……如此轰轰烈烈城市美化运动的结果,千城一面不说,大气污染、交通堵塞等城市病让城市成为人间炼狱!
为避免新台州建设落入许多城市的窠臼,俞孔坚领衔编制的《台州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运用“反规划”途径,首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规划,以保障大地生命系统的安全和健康;应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建立一个满足生态防洪、生物保护等综合功能需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厚厚的规划书里,生态被摆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如今在台州,“反规划”理论已开始付诸实践,并产生了不少成果,最典型的莫过于黄岩永宁公园建造和永宁江治理。当初永宁江治理时,原本要裁弯取直的一段河流,如今得以完美保存;原本要水泥衬砌的永宁公园堤岸,如今改以鹅卵石或泥土衬砌,不仅费用大大降低,同时青蛙等各类生物也可以自由上岸,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更令俞孔坚高兴的是,他交出的《台州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一亮相就在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久前,该方案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规划荣誉奖。专业人士称,该奖项相当于电影界的奥斯卡奖。
在俞孔坚的眼里,台州提出生态市建设目标,如今正当其时。只要按照规划,加大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台州完全可能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样板。
乔木进城工程:让城市变得更绿色
时间:2007年1月16日
地点:市政府二楼大会堂
绿色意味生机,绿色昭示希望。
“要继续实施‘315乔木进城’工程,加快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加大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力度。”年初的多城同创再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张鸿铭面对各参战单位,再次发出了城市增绿的动员令。
事实上,对于城市绿化工程,全市上下向来十分重视。早在2003年,我市就提出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2004年,我市又实施了城区500米见绿工程,组织实施了千里绿色通道建设,城乡绿地面积飞速增长;2006年,我市更是响亮地提出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口号,开始实施‘315乔木进城’工程,计划花3年时间,完成15万棵乔木的种植任务。在各方的重视下,截至目前,我市市区绿化覆盖率已从2000年的33%上升至38.8%,绿地率从当初的29.1%上升至33%,人均公共绿地从原来的5.3平方米增加至9平方米,城市增绿工程硕果累累。
椒江塘岸小区原本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多城同创”活动开展以来,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斥资90多万元,在该村进行了大规模的植绿活动。3支施工队在村内奋战一个多月,不仅整出了几个面积逾1.5万平方米的小公园,还在每家每户门前种上了几棵树。
位租住在这里的安徽民工说:如此一绿化,塘岸小区一下从“城中村”变为了“新社区”,给人以脱胎换骨的印象。乔木进城工程的实施,受到了包括外来人员在内的广大群众的欢迎。
在市里的重视和各方的努力下,目前“315乔木进城进程”进展顺利。截至目前,我市已种植各类乔木近12万株,大大超过计划进度。但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征地难、养护难等一系列问题,城市增绿工程仍任重道远。
城市治污工程:让城市变得更环保
时间:2007年5月30日
地点:时间商务酒店
“为改善台州水环境质量,实现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市将投资21.5亿元,实施‘碧水工程’。”世界环境日来临前夕,面对省内外诸多媒体,副市长叶阿东郑重宣布了这一庞大的治水计划。
我市如此大张旗鼓推行水环境治理计划,是源于城市水环境质量的日益下降。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我市各种污水、垃圾排放量迅速增加,污染排放总量已大大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我市不少地方“有水皆黑,有水皆臭”现象普遍,群众反映强烈。
为配合规模宏大的“碧水工程”,我市将相应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业废水达标治理、截污管网建设和水利设施四大工程。目前工业废水达标整治硬仗已全面打响,我市计划投入近7亿元资金,对市区2300多家企业进行达标整治,其中今年1400家企业要完成“搞帽”任务。截污管理建设方面,我市将加快椒江、路桥污水处理厂扩建步伐,加快配套管网建设,尽快还上基础设施方面欠账。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水利设施方面,我市将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和“千里清水河道”两大工程为抓手,争取使农村污染整治取得实质性进展。
污染问题是我市生态市建设的“硬伤”,治污成功与否事关生态市建设成败。市环保局一位负责人说,要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空气,吃上放心食物,真正实现生态市目标,我市治污问题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