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苏州老城:让高楼大厦止步

admin 2007-08-06 来源: 网
  我们驱车进入苏州时,尽管规划得相当平直的干将路很是现代气派,但路边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以及黑、白、灰三种色彩基调,还是让我们感觉到这个古城浓郁的传统风格。   

  我们驱车进入苏州时,尽管规划得相当平直的干将路很是现代气派,但路边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以及黑、白、灰三种色彩基调,还是让我们感觉到这个古城浓郁的传统风格。   

  在大街小巷连接处,我们不时地看到这样的标牌:“锦帆路:原名春秋时吴都子城的西城濠。古称锦泛泾,又称锦帆泾。相传吴王夫差携美女乘锦彩漆金花舟泛此泾中,故名。”这些古街巷标志牌采用中英文对照,介绍古街巷、名人故居及其邻近的主要文物古迹,苏州市民称之为“立体导游图”,据介绍,这样既方便了外地游客,也向市民宣传了古城历史,激发了保护古城的热情。     

  当天下午,记者登上苏州北寺塔眺望,古城风貌一览无余:这是一座有着2520年历史记载的古城,2520年的岁月积淀,古城里的古典园林、古城墙、古河道、古街巷、古塔、古桥、古建筑群星罗棋布,为后代子孙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也留下了保护的重任。    

  我们在苏州市规划局了解到,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古城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大批古建筑面临巨大的压力,而现行传统的保护与管理方式又存在一些弊端,古建筑的价值如何评定?在历史街区,老房子的住户往往过于拥挤,有些居民就擅加改造,致使一些古建筑已失去原有风貌。在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中,哪些房子留?哪些房子拆?由谁说了算?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苏州与东南大学合作开展的“古建筑遗产评估体系”研究,被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这一体系根据建筑的年代、居住人的身份、建筑技艺的高低及精细度、建筑保护的完好程度等,以打分的方式,对古建筑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等作出评估。 

  这一研究成果前年和去年已在拙政园、平江两个历史街区保护中应用,专家走进历史街区,对每一处古建筑,按照标准进行打分。专家们的评分表被汇总输入电脑,然后应用苏州古建筑评估体系软件系统进行区别分类、形成分值,以确定每幢建筑的保护价值,避免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纷争。今年,这一评估体系还在山塘、阊门等历史文化街区推广应用。我们在平江和山塘历史街区采访时,都真切地体验到了苏州人对古城的精心呵护。特别是平江历史街区将古城苏州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朴实地留存了下来。这是一条小巷,一边是居民的老屋和一些陈旧的小店,一边临着一条穿城而过的小河,小巷里没有一丝工业和交通噪音,午后阳光下,仿佛时钟从此停摆,老苏州人的日子就这样悠闲地流淌着。   

  我们还了解到,苏州古城保护,令专家最为满意的是,苏州古城内没有高大建筑。从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到古建专家陈从周、城市规划专家郑孝燮、古建专家罗哲文、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家周士峙、建筑专家阮仪山等都曾被请来为苏州的古城保护出谋划策。苏州市历届政府坚定地控制了古城区内建筑的层高。按照保护规划,苏州古城区限高24米,在古城14.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没有一幢十层以上的高楼。近年来,古城区内的新建筑,檐高更被限制在9米。   

  在采访中,苏州市规划局办公室的魏江生主任告诉我们,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行“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原则,保护整个古城以及与古城有密切历史、文化、景观联系的地段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古建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量非常大。社会力量的参与,使一批险情严重的古建筑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抢救保护。今年初,苏州市新沧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史建华,就从市长阎立手中接过了18万元政府奖,这是该市发放的首笔社会力量保护古建筑政府奖励金,也是对该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发扬苏州古建筑风格、保护古城风貌工作的首肯。该公司承担改造的37号街坊是苏州古城较为典型的旧街坊,位于沧浪区东北,改造前共有1837户,居住4804人。经过改造后它再现了苏州民居“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典型风貌,并成为苏州古城的缩影之一。   

  苏州制定了《苏州市区古建筑抢修贷款贴息和奖励办法》、《依靠社会力量抢修保护直管公房古民居实施意见》,经文物部门认定的民资介入古建筑保护有功者,政府予以贷款贴息或奖励。其中政府贴息额度为50%,总额一般不超过100万元,奖励的最高标准为工程维修总额的10%;允许和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租用直管公房古民居,实行产权多元化、抢修保护社会化、运作市场化。这些办法的实施,都在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近年,全市共维修古建筑150余处,维修资金既有政府投入,也有单位自筹和社会投入。    

  为了保护好古城,使之“传之后世,永续利用”,苏州不断探索、创新古城保护之路,在全国连创了六个率先:率先实施城市紫线管理,把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率先将文保工作列入各县、区政绩考核指标,明确一把手政绩与当地文化遗产保护挂钩;率先颁布政府资金奖励引导办法,加快形成文物保护多元化投入机制;率先建立古建筑评估体系,使文物保护从经验型转向科学化;率先出台文物维修工程准则,进一步规范文物维修行业;率先制定文物保护单位和控制保护古建筑完好率测评办法,并对各级文物和控保古建筑进行完好率测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认为,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框架是最全面的,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