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光明新城建设今日正式启动

admin 2008-05-12 来源: 网
  今日(12日),光明新区光明新城建设正式启动。由此拉开了光明新区大建设、快发展的大幕。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田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明新区将严格按照市

  今日(12日),光明新区光明新城建设正式启动。由此拉开了光明新区大建设、快发展的大幕。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田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明新区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和发展要求,努力建成“绿色新城、创业新城、和谐新城”。

  光明新城包括光明中心区和光明高新区两个片区,占地28.2平方公里。光明新城,是光明新区的“心脏”和发展的核心区域。昨日,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田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深圳市四大新城之一,光明新城率先启动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对光明新区的高度重视,光明新区将以新城建设为契机,加快新城建设,勇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改革创新的“探索者”、绿色之都的“先行者”、体现国际视野的“重要窗口”。

  光明新区打造绿色产业高地。 

  成立光明新区,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

  “成立光明新区,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特区内外一体化进程、构建适应区域协调发展新体制的重大举措。”田夫表示,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来新区调研时指出,光明新区要牢记重托,不辱使命,根据“绿色新城、创业新城、和谐新城”发展定位,努力把新区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范地区。许宗衡市长多次强调,光明新区承载着打造深圳新时期重要经济增长极、探索城区发展新模式的历史重任!因此,光明新区的开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的搞建设,而是要体现高水平、高质量,要始终坚持21世纪的标准、国际化的视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全面推进循环经济,促进区域和谐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城区。

  深刻理解和领会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充分认识到这种体制创新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这种体制创新的核心目的是发展,就是要使光明新区“加快发展,加速发展,协调发展”,尽快改变光明、公明两个街道的面貌,让老百姓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们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工作要求,统一思想,更加集中精力来发展新区,把光明新区建设成为国内外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自主创新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区,成为深圳新一轮发展的发动机,实现区域经济和产业园区的协调发展,使这个区域在城市化、现代化方面得到尽快提高,成为深圳居住环境最好,投资环境最优,城市化、现代化最高的城区,实现加快发展,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期望和重托!

  光明新区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各部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新区坚持一手抓筹建,一手抓稳定发展,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确保了辖区内无重特大治安事件,无重特大群体性事件,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社会和谐稳定,开局良好。2007年是新区的起步之年,开局之年,2008年则是全面启动之年,发展的关键之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新区实际,新区将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严格按照“产业第一、能快则快、投资拉动”三项原则,以及“定规划,打基础,快发展,优管理,重民生,保稳定”十八字方针,全面推进新区开发建设,努力实现新区跨越式科学大发展。

 


  光明新区和光明新城规划图

  勇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首先必须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市委市政府成立光明新区,就是要加快这个地区发展。光明新区要实现加快发展、加速发展、协调发展,就必须把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发展的核心内容,坚持产业第一,因为没有产业,就没有立身之本,就没有发展之基,就谈不上科学发展。

  光明新区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以循环经济、自主创新为核心,瞄准产业高端,抢占产业制高点,引进世界一流的大项目、大企业,构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创新创业载体,促进总部经济集聚,主动承担特区内高科技产业转移,成为深圳产业“消长平衡”的“调节器”和“稳压器”,打造产业高地,成为深圳新时期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科学发展还必须坚持高质量、高水平发展。2008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以光明新区中心区建设为突破口,按照达到甚至高于特区内现有水平的标准,深度规划,重点投入,加强管理。”

  “怎么样才是‘高于特区内现有水平’?”田夫这么回答:“我的理解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济发展和民生净福利的同步上升,区域发展与世界潮流的充分接轨,把新区建成居住环境最好,投资环境最优,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一流城区,树立深圳新时期建设发展的标杆。”

  根据“科学发展”的要求,光明新区通过前往周边地区及国内发达地区实地考察,并与专家充分研讨,初步提出这样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以建设“绿色、创业、和谐”新城为目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双轮驱动”,以“高品质环境、高科技项目、高档次设施、高素质人口、高水平服务”的“五高”目标为发展内涵,以“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修路后开发、先绿化后发展”的“四先四后”为发展路径,以“创新发展理念、创新规划思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用人机制”为发展举措,努力把光明新区建设成为绿色新城、科技新城、宜居新城,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范地区。

  “建设光明新区,必须遵循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规律。光明新区加快发展、加速发展、协调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舍得时间,舍得投入,摒弃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实现新区经济又好又快、好中求快、能快则快地发展。”田夫说。

  勇当改革创新的“探索者”


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田夫(中)在中央公园国际咨询会上和国外专家交换意见

  2008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以创新的体制建立光明新区,是探索城市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为此,田夫谈到,以全新体制建立的光明新区,是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产物,创新是新区的灵魂和性格,唯有创新,新区才有出路;唯有创新,新区才能实现大发展。

  一是创新发展理念。新区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要克服“见物不见人”的弊端,关注人、重视人,以提高民生净福利为指挥棒,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产品,努力营造一流的治安环境、一流的安全生产环境、一流的宜居环境,做深圳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综合发展的示范新区。

  二是创新规划思路。创新规划理念,规划先行,实施整体规划,分期开发。坚持“功能分区、动静分离”,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坚持“七通不平、道路先行”,尽量不改变原有地形地貌,不破坏生态植被;坚持“公交优先,步行优先;客货分流,人车分离”,以人为本,科学布局并率先完善交通网络;坚持严格控制土地,集约利用土地,打造“垂直城市”,生态城区。

  三是创新产业模式。坚持产业第一,瞄准世界一流,以循环经济、自主创新为核心,突出“增量优癣存量优化”,大力发展高端产业,重点打造总部集聚区、物流园、软件园、创意园、中小企业孵化器和产业加速器等一批功能园区,成为深圳新时期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四是创新管理体制。结合新区机构“大部门制、大综合制”的设置特点,按照“重心下移、指挥靠前、属地管理、错位布局”原则,推进管理“扁平化”,实施精细化、网格化和错位管理。完善“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积极推行服务外包,形成“小政府大社会,小机关大服务”的格局。

  五是创新用人机制。实施“精兵”策略,按照“复合型、创新型、奉献型”的用人标准,重点引进和培养有强烈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人才,要求每一个新区干部既能“独当一面”、又能“以一当十”,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光明新区充分放大新区自然优势,在城市空间、城市景观、城市风貌、城市意象等方面突出“绿”的特色

  勇当绿色之都的“先行者”

  许宗衡市长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以光明新区为试点,全面开展绿色城市规划和绿色建筑,打造“绿色之都”。为此,田夫胸有成竹地谈到,光明新区独一无二的生态优势和土地优势,是建设“绿色新城”的先决条件和物质前提,为新区成为绿色之都的“先行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矗新区周围山体环绕,山清水秀,生态控制线面积占新区面积的53%,拥有耕地面积20040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护用地10560亩,占全市的35%,全市最大、水域面积逾13平方公里的公明水库已动工建设;新区土地存量丰富,拥有全市最大可连片开发区域,可建用地76平方公里,其中未建用地29.75平方公里,这为新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新区成立以来,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充分结合新区现状,抓住新区天然优势,明确以建设“绿色新城”为抓手、为目标,制定绿色新城建设行动纲要和实施计划,率先探索和建立中国“绿色城市”建设标准和指标体系,并通过制度创新、政策保障、技术引进和资源支持,确保“绿色示范区”建设尽快取得成效。

  目前,光明新区绿色新城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今年初,新区的绿色城市建设已纳入市2008年重大调研课题,3月31日,市政府与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签署协议,将光明新区建设成为全国绿色建筑示范区。

  光明新区将以此为突破口,加快绿色城市建设,全面发展以循环经济、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绿色产业”,以人为本的“绿色交通”,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营造以和谐为主题的“绿色社区”,强调动静分离、合理规划的“绿色空间”,以及良性循环的绿色生态系统,独具特色、更有活力的绿色城市形象等,逐步实现新区的全面“绿色城市”建设,成为深圳建设绿色之都的“先行者”。

  勇当体现国际视野的“重要窗口”

  “国际视野,是光明新区从一成立就坚持贯彻的发展理念”。田夫谈到,建设国际化城市是深圳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强调深圳要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步伐,追赶世界先进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光明新区作为深圳加快国际化城市建设、拓展城市功能、完善发展布局的重大战略举措,要为深圳加快国际化城市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要成为深圳体现国际视野的“重要窗口”。 

  一是视野的全球化。就是要面向国际、放眼全球,以世界先进城市为参照系,站在世界高度审视新区发展,以全球化视野谋划新区未来。新区成立不久,为进一步开阔视野、瞄准一流,多角度、多方位思考新区的发展未来,我们不仅到北京、天津、上海、苏州等一流园区学习取经,而且还到新加坡等世界一流城市深入考察,万里“取经”、博采众长、广泛借鉴,吸收先进城市发展的成果,谋划新区大发展。

  二是理念的国际化。我们始终坚持把理念更新作为新区发展的前提,突破传统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树立国际化理念、立足长远、超前思维,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努力加快与国际接轨,打造国际化的现代化城区。比如:光明新城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坚持走国际化的道路,新城的规划设计方案就是通过激烈的国际咨询竞赛,举行国际专家研讨会反复论证,才最终得以形成的。

  三是建设的差异化。许宗衡市长多次强调,新区的建设要高于特区内标准,不同于特区内。光明新城作为新区发展的突破口、核心区,我们要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开发建设,形成特色、积聚特质,独树一帜、别具一格,避免趋同化、防止一般化,不能成为某个城市的“翻版”,而要做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样板,树立深圳城市建设新形象、新代表、新标杆。比如:中央公园的建设,就突出建设的差异化,无论定位、还是规划设计,都要求既体现国际水准,又凸显光明特色,既富有时代内涵,又有别于一般公园和其他的园林设计。

  四是管理的精细化。光明新区是一种创新的体制,“探索城市管理、城区发展新模式”是新区的历史重任。我们以香港、新加坡等世界先进城市为榜样,学习借鉴成功的管理经验,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创新手段、创新方法,致力于构建“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的现代城市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打造国际一流、最具竞争力的管理“软实力”。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