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南京南捕厅增18处拟保护建筑 部分建筑集中保护

admin 2009-09-16 来源: 网
  继9月1日公示南捕厅街区四期工程(一、二、三号地块)48处拟保护建筑后,昨天上午,市建委、市规划局又组织南捕厅项目建筑保护调研组、南捕厅项目现场指挥部,联合召开专家论证会。调研组提出,再增18处拟保护建筑,并将一号地块内的零星拟保护建筑迁移到三号地块集中保护。

  继9月1日公示南捕厅街区四期工程(一、二、三号地块)48处拟保护建筑后,昨天上午,市建委、市规划局又组织南捕厅项目建筑保护调研组、南捕厅项目现场指挥部,联合召开专家论证会。调研组提出,再增18处拟保护建筑,并将一号地块内的零星拟保护建筑迁移到三号地块集中保护。

  新增18处拟保护建筑

  调研组组长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工业大学汪永平教授。

  汪永平介绍,本次调研范围东起中山南路,北靠千章巷、泥马巷,西临鼎新路,南至升州路传统民居片区,总面积约16.8万平方米。在公示48处拟保护建筑后,结合各方意见和回头调查,此次又新增18处拟保护建筑。

  建筑年代类型多样化

  通过调研分析,南捕厅街区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民居以低层为主,占整个街区面积的85%左右。街区中还零星分布着一些企业单位的办公楼或厂房,以及社区中心等机构的用房或学校校址。

  建筑高度普遍较低,建筑质量和设施较差。绝大多数砖木结构传统民居高度在3至8米之间,建筑设施(尤其是卫生设施)明显不足,大部分建筑木构件年久失修,存在隐患。改建、翻建和加建现象普遍存在。

  同区域建筑年代、类型多样化。60多处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的建筑和院落,基本集中分布在绫庄巷、评事街、大板巷、泰仓巷等主要街巷两侧,风貌普遍较好。这些建筑不但有清代的多进宅院、会馆、旅社,近代的洋房、筒子楼以及里弄式住宅,还有一些解放初期较有特色的厂房、宿舍等。

  街巷空间完整,尚存多处古井名木。本次调查共标明水井位置近30处,其中部分水井仍在使用。同时,也记录了老树约30棵,其中包括树龄较大的梧桐、槐树、桂花、石榴等。

  一号地块整体建筑质量较差,风貌一般,可建议保留的建筑较少。二号地块整体风貌较差,但沿泰仓巷南端有部分多进建筑保存较好,风貌较好。三号地块建筑整体情况好于前两个地块,大板巷和绫庄巷周边较多建筑保存质量较好,建筑风貌较好,且相对成片成规模。

  建议迁移零星建筑集中保护

  汪永平建议,建筑保护分原址保护和搬迁保护两种。原址保护建筑一般所处区位较集中,历史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都较高,建筑质量基本符合维修保存的条件,如:绫庄巷5号、大板巷23号等33处。而那些零星的质量不高的建筑,如一号地块内的部分建筑,建议落架搬迁至三号地块,与原址保护的建筑组成集中的历史风貌区,如:泥马巷15号、泰仓巷30号等16处建筑。

  同时,保留街区内街巷原有的位置、格局和尺度,尽量恢复和重现城南老街的空间特色。部分街巷两侧传统建筑较集中、风貌较好的绫庄巷、大板巷等,建议重点保留。评事街和泰仓巷等街巷,建议保留其中风貌较好的一部分。南市楼街巷建议更新保留,形成由南捕厅、大板巷起,经绫庄巷、评事街、南市楼至泰仓巷的完整的传统街巷风貌。此外,原设计方案中正对“甘熙宅第”大门的照壁,风格偏于现代,建议延续传统照壁风格,与街巷风貌相吻合。

  专家学者热议南捕厅建筑保护

  上次公示48处拟保护建筑,此次又新增18处拟保护建筑,南捕厅街区有保护价值的建筑是不是全纳入其中了?这些建筑究竟又该采用什么方式保护?论证会上,建筑、文物、文化方面的专家及学者发表了观点。

  观点一:调研实事求是,评价中肯

  “我赞成建筑集中保护,因为单个建筑很难保护,紧靠着它的其他建筑一拆,它很容易就倒了。旁边新建建筑一打地基,它也容易倒。”曾在苏州参与古建筑保护长达4年的丁沃沃认为,调研组提供的调研报告实事求是,对南捕厅街区的建筑评价也很中肯。

  苏则民认为,作为规划实施的前期工作,调研报告基本达到了要求,很有参考价值。当然,报告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专家们也有不同的意见,这很正常。现在还是咨询论证阶段,不是最终决策,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有利于把后期的规划实施做得更好。

  罗家真认为,建筑保护要尽可能多保,但也不能太过,要冷静、理性、慎重,以重点保护为主,全保不太现实。

  观点二:还有一些建筑应保护

  周学鹰说,调研报告列出的建筑信息不够准确。他实地调查后认为,还有一些建筑值得保护,如走马巷4号等。

  薛冰认为,一些已被拆除的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可考虑重建保护,不能被动接受建筑被拆的现实。

  观点三:一迁就散了,应原地保护

  刘先觉认为,老城改造应逐步推进。他建议,建筑应原地保护,因为一迁移建筑就散了,相当于易地重建,既达不到真正的保护目的,也不经济。

  观点四:资金不一定非要就地平衡

  “老城保护改造,无疑需要巨额的资金,但资金不一定非要就地平衡。”刘先觉认为,保护建筑的资金可以通过其他地块的补贴来平衡。

  潘谷西说,古建筑保护施工是项细活。南捕厅街区保护改造可先选一部分试点,做个样板给老百姓看。

  政府部门表态——

  继续征求各方意见

  专家论证会从昨天上午9点一直开到中午12点40分,市建委副主任傅阳、市规划局副局长刘青昊从头听到尾,不停地做着记录。

  还有近40位南捕厅街区的居民自发赶来,组织方都把他们请进论证会现场,并增加了座位。居民们也对这种“开门论证”的做法报以掌声。

  傅阳认为,论证会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各方专家在一起发表意见。虽然观点有分歧,但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保护南京的历史文化。历史建筑保护是个世界性难题,希望大家在理性、科学、民主、法制的基础上,寻求统一、达成共识。

  傅阳、刘青昊再三感谢参加论证会的专家、媒体和居民等,表示下一步还将继续征求各方专家意见,召开居民代表会等,进一步完善深化调研报告,并向国家文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汇报请求指导,为后期的规划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