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绿屏狙击沙尘暴
admin
2002-04-09
来源:
网
继3月20日北京出现强“沙尘暴”后,据中央气象台4月7日中午预报,未来两天内,将又有“沙尘暴”天气侵袭北京。开春以来,“沙尘暴”天气又连续出现,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北京及其周
继3月20日北京出现强“沙尘暴”后,据中央气象台4月7日中午预报,未来两天内,将又有“沙尘暴”天气侵袭北京。开春以来,“沙尘暴”天气又连续出现,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北京及其周边环境的强烈关注。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北京市林业局局长宋希友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北京市将进一步加快构筑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平原和山区3道绿色生态屏障,以抵御外来风沙对北京城的袭击。作为3大绿色生态屏障之一的绿化隔离地区100平方公里绿化任务,预计5月可以全面完成。
三道绿色生态屏障抵御风沙
据了解,到2007年,北京市林木覆盖率将达到50%、人均绿地达到50平方米,基本实现中央提出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环境目标。为此,今年,北京市将进一步加快构筑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平原和山区3道绿色生态屏障,以抵御风沙侵袭。
大力实施防沙治沙造林绿化工程。在康庄、南口、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5大风沙危害区营造固沙林,在大兴、通州、顺义、朝阳实施“三北”防护林4期建设工程,在密云水库、怀柔水库上游集水区营造水源保护林,在京西太行山营造水土保持林。并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实施退耕还林,重点搞好山区主要公路、铁路、河流两侧和重点风景区的中幼龄树抚育管理。
同时,继续搞好城市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建设,坚持“多种树、种大树,绿树成荫,形成市区森林环绕”的目标。以高大乔木为主,多树种混交,乔灌花草相结合,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地区的绿化建设,注重大片连接,高标准地完成绿化任务。同时加大城市中心区绿化力度,继续开展万米大绿地建设,每个中心城区至少建设一处万米以上的大型集中绿地,实现城市中心区居民出门不超过500米左右范围内就有一个公园或一块大绿地的目标。
根据首都绿化委员会已确定的植树造林计划,北京市今年计划完成人工造林2.43万公顷,使全市林木覆盖率增加1.5个百分点,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加1个百分点。
有关人士指出,首都环境的改善,仅靠北京境内植树造林是远远不够的,外来的浮尘天气随时可能对北京城市环境构成威胁,加强北京周边地区的环境治理刻不容缓。
种树和种草不能偏废
国家林业局局长王志宝说,植树、种草、增加植被是降低沙尘暴发生频率,减少沙尘暴危害的最佳途径。首都绿化办公室主任宋希友也指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实现全面的“人进沙退”,对于降低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减轻危害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最终将会彻底解决沙尘暴问题。但是,种树和种草要很好地协调、搭配。
草地保护和建设是国土绿化的重要内容。种草在绿化中有许多优势,发展速度快、适应性强、覆盖面广、减少地表径流率高,对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减少土地裸露有突出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草本灌木先行,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理效果。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草地保护和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要在首先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的前提下,积极采取人工种草。
所以,北京市在实施防沙治沙绿化工程时,要引进沙生、抗旱草本植物,对全市沙区现有的裸露沙荒地、卵石滩地、沙坑地等全面实行种草覆盖,以消除北京境内沙尘源,解决就地扬沙、扬尘的状况。
同时,有关专家提出,北京主要是要种大树。北京是水资源紧张城市,树木根系发达,耗水比草少得多。树木尤其是大树的吸尘、降噪功能也比草强得多,对于环境贡献最高。北京树种驯化水平比较高,相比之下,草种驯化还在进行中,绿期不够长,还有半青半黄的情况。北京城市区域的绿化应以植绿造景为主,利用多彩的花草灌木和大树搭配,形成有层次的植物景观。树的投影覆盖率应该占到绿地面积的70%。
走出绿化“重造轻管”怪圈
近年来,首都森林资源、林木绿地迅速增加,到2001年底,北京市有林地面积接近120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了44%,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人均绿地39平方米。但是,林木绿地养护管理相对薄弱已成为首都绿化美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绿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也不适应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4月6日,一场霏霏春雨之后,首都北京迎来第18个全民义务植树日,社会各界200万军民奔向街头路旁、田野荒山,开展大规模的植树种草、养护树木,为首都绿化美化建设再添新绿。北京市林业部门统计显示,自1982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全市累计全民义务植树1.2亿株,保存率虽然达到90%以上,但是仍有近10%的树木因品种不适宜、个别单位疏于管理、人为践踏等原因而未能存活下来,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
常言道:植树造林“三分种七分管”。今年,北京市将着力扭转以往“重造轻管”倾向,逐渐树立“造管并重、以管为主”的观念,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林木绿地的保护有法可依。同时,加大禁垦、禁牧、禁伐工作的力度,避免边建设边破坏现象的发生。
据了解,北京市今年还将积极探索绿化美化建设的新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绿化管理,把林木绿地的养护管理作为义务植树的一种有效形式,划定“义务管护责任区”,使林木绿地的养护管理实现社会化。
三道绿色生态屏障抵御风沙
据了解,到2007年,北京市林木覆盖率将达到50%、人均绿地达到50平方米,基本实现中央提出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环境目标。为此,今年,北京市将进一步加快构筑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平原和山区3道绿色生态屏障,以抵御风沙侵袭。
大力实施防沙治沙造林绿化工程。在康庄、南口、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5大风沙危害区营造固沙林,在大兴、通州、顺义、朝阳实施“三北”防护林4期建设工程,在密云水库、怀柔水库上游集水区营造水源保护林,在京西太行山营造水土保持林。并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实施退耕还林,重点搞好山区主要公路、铁路、河流两侧和重点风景区的中幼龄树抚育管理。
同时,继续搞好城市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建设,坚持“多种树、种大树,绿树成荫,形成市区森林环绕”的目标。以高大乔木为主,多树种混交,乔灌花草相结合,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地区的绿化建设,注重大片连接,高标准地完成绿化任务。同时加大城市中心区绿化力度,继续开展万米大绿地建设,每个中心城区至少建设一处万米以上的大型集中绿地,实现城市中心区居民出门不超过500米左右范围内就有一个公园或一块大绿地的目标。
根据首都绿化委员会已确定的植树造林计划,北京市今年计划完成人工造林2.43万公顷,使全市林木覆盖率增加1.5个百分点,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加1个百分点。
有关人士指出,首都环境的改善,仅靠北京境内植树造林是远远不够的,外来的浮尘天气随时可能对北京城市环境构成威胁,加强北京周边地区的环境治理刻不容缓。
种树和种草不能偏废
国家林业局局长王志宝说,植树、种草、增加植被是降低沙尘暴发生频率,减少沙尘暴危害的最佳途径。首都绿化办公室主任宋希友也指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实现全面的“人进沙退”,对于降低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减轻危害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最终将会彻底解决沙尘暴问题。但是,种树和种草要很好地协调、搭配。
草地保护和建设是国土绿化的重要内容。种草在绿化中有许多优势,发展速度快、适应性强、覆盖面广、减少地表径流率高,对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减少土地裸露有突出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草本灌木先行,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理效果。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草地保护和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要在首先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的前提下,积极采取人工种草。
所以,北京市在实施防沙治沙绿化工程时,要引进沙生、抗旱草本植物,对全市沙区现有的裸露沙荒地、卵石滩地、沙坑地等全面实行种草覆盖,以消除北京境内沙尘源,解决就地扬沙、扬尘的状况。
同时,有关专家提出,北京主要是要种大树。北京是水资源紧张城市,树木根系发达,耗水比草少得多。树木尤其是大树的吸尘、降噪功能也比草强得多,对于环境贡献最高。北京树种驯化水平比较高,相比之下,草种驯化还在进行中,绿期不够长,还有半青半黄的情况。北京城市区域的绿化应以植绿造景为主,利用多彩的花草灌木和大树搭配,形成有层次的植物景观。树的投影覆盖率应该占到绿地面积的70%。
走出绿化“重造轻管”怪圈
近年来,首都森林资源、林木绿地迅速增加,到2001年底,北京市有林地面积接近120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了44%,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人均绿地39平方米。但是,林木绿地养护管理相对薄弱已成为首都绿化美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绿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也不适应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4月6日,一场霏霏春雨之后,首都北京迎来第18个全民义务植树日,社会各界200万军民奔向街头路旁、田野荒山,开展大规模的植树种草、养护树木,为首都绿化美化建设再添新绿。北京市林业部门统计显示,自1982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全市累计全民义务植树1.2亿株,保存率虽然达到90%以上,但是仍有近10%的树木因品种不适宜、个别单位疏于管理、人为践踏等原因而未能存活下来,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
常言道:植树造林“三分种七分管”。今年,北京市将着力扭转以往“重造轻管”倾向,逐渐树立“造管并重、以管为主”的观念,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林木绿地的保护有法可依。同时,加大禁垦、禁牧、禁伐工作的力度,避免边建设边破坏现象的发生。
据了解,北京市今年还将积极探索绿化美化建设的新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绿化管理,把林木绿地的养护管理作为义务植树的一种有效形式,划定“义务管护责任区”,使林木绿地的养护管理实现社会化。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