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广州变“广洲” 暴雨浇醒“城市病”

admin 2010-05-13 来源: 网
暴雨积涝,是国内众多城市的顽疾。在强大的民意面前,尤其是迎亚运背景下,两场暴雨接连拷问:如果“好了伤疤忘了痛”,不借暴雨之机深究建筑设计、排涝预防、项目管理、警报与应急机制等诸多城市管理课题,面对常年家具被“泡”、货物被“冲”、小汽车被“灌”的市民,何谈“宜居”二字?

 

  史上最强暴雨、44个水浸黑点、21条道路严重堵塞,广州遭遇更深层次“治水”思考
  相对于“大干快上”的城市建设,各种城市规划、管理理念可能因暴雨加速更新,广州正面临一个契机

  5月7日凌晨,一场被媒体冠以“百年不遇”的暴雨突袭广州。

  在广州两千多年的城市记忆里,水是财富的象征:城市依水而兴、因水生财。

  “这样大的雨以前见过,这样大的损失却是第一次。”暴雨过后,广州多个地下车库惨遭“没顶”,水浸街“黑点”达44个,白云机场出现大面积延误。尖锐的网络民意甚至直呼:一夜之间广州变“广洲”!

  仅仅半个月之前的4月22日,一场大暴雨曾使广州全市出现12处“水浸街”,部分地段水浸15厘米至1米左右。

  5月9日,又一场暴雨预警响起,履新刚刚20天的广州市长万庆良夜巡三防工程。万措辞严厉:要认真汲取“5·7”特大暴雨灾害的教训,反思现有的防洪排涝系统,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解决有关问题。

  暴雨积涝,是国内众多城市的顽疾。在强大的民意面前,尤其是迎亚运背景下,两场暴雨接连拷问:如果“好了伤疤忘了痛”,不借暴雨之机深究建筑设计、排涝预防、项目管理、警报与应急机制等诸多城市管理课题,面对常年家具被“泡”、货物被“冲”、小汽车被“灌”的市民,何谈“宜居”二字?

  车库变水库,皆因“先天不足”?

  “落雨大,水浸街”,这句儿歌对“老广州”来说几乎耳熟能详,但汽车没顶还是新鲜事。虽是“三个历史罕见”,但偶然中的必然却暴露出了车场设计、管理的“先天不足”

  5月9日清晨,中海康城“三期地下车库”内,约400辆汽车仍泡在半米深的水里。由于水浸使车内大量汽油外泄,业主们不得不站到车库10多米开外。

  此情此景对绝大多数业主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这是5月7日凌晨特大暴雨突袭广州的“后遗症”。当天,位于天河的新赛格电子城停车场也迎来了开张来最“热闹”的一个早上:面积约有1000多平方米,高约5米的停车场被黄浊的积水“灌饱”。上百市民围在入口处,议论纷纷(如图,徐滔、王猛摄)。“才不到20分钟,里面停着的40多辆车就遭‘灭顶之灾’了。”电子城的刘姓保安说。

  “落雨大,水浸街”,这句儿歌对“老广州”来说几乎耳熟能详,但汽车没顶还是新鲜事。截至7日傍晚,全省接报车险超过1.3万例。而保险公司预计此次暴雨造成的损失赔付将达到1.39亿元,其中车险赔付占了近90%,超过1.25亿元,当中主要集中在广州、东莞。

  损失严重背后,罪魁祸首固然首指来势汹汹的暴雨。省气象台助理首席预报员张东表示,这次暴雨有着雨量之多、雨强之大、范围之广等“三个历史罕见”的特点,整场大暴雨覆盖了全市大街小巷。

  “但‘历史罕见’只是偶然因素!”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副院长倪阳指出,地下停车库“灌水”有多方面的原因,除这次特大暴雨是“百年难遇”外,地下车库设计规范问题也被充分暴露。

  据了解,相较于国外以及国内其他城市停车场建设,广州不少停车场并没有设置横截式排水管,也没有配置适宜容量的抽水泵。

  “在建筑设计上,即使是停车场,都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不同用途,按100年一遇、50年一遇、10年一遇等不同等级的洪水位设计所有出入口。”倪阳说,不排除因为建筑设计行业内工程师素质及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而导致某些停车场在设计上“先天不足”无法抵挡特大暴雨。

  但另一方面,“如果市政区域规划设计的排水标准设计没有考虑周全,整个区域排水系统设计有漏洞,那么无论建筑本身可防水位多高,都仍会出现‘灌水’的可能。”

  不仅设计有隐患,管理上的不完善,也是车库变水库的诱因之一。

  记者踩点多个没顶车库发现,绝大部分都有“防洪门”,但却全部打开,形同虚设,门上红色的油漆已经斑驳不堪。“车库建成之初,曾经使用过几次防洪门,但慢慢就再也没有碰过”,新赛格电子城姓刘的保安称,关键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关,“从没人告诉过我们如何使用、什么时候使用这道防洪门”。

  “虽说是‘天灾’,但也有‘人祸’的因素。”平安财险广东分公司勘察理赔人员说,“有的车库防洪门被一些垃圾顶住关不上,有的在开着的防洪门边上停车,暴雨一来,根本挪不动这些东西,因此紧急情况下往往无法关闭防洪门,车库管理存在着严重漏洞。”

  按规定,停车场的排水设施管理应由物业管理公司管理,但“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有哪些设备,怎么用”,龙口小区管理人员彭德林说,平时物业管理人员根本没有绷紧“防洪”这根弦。

[NextPage]
  新黑点多发路面施工密集处

  在投入巨资整治提高排水标准后,特别是迎接亚运会,一方面广州各项工程建设量较大,另一方面则是广州的汛期,如何合理统筹这些项目,把对城市、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降到最低,是广州市面临的又一个新考验

  “10多年,这是第一次!”石牌街党工委书记罗富国以新赛格电子城举例感叹,该电子城从1996年开业至今,“积水最严重的时候,也只淹没商场门口不到三个台阶,但这次积水不仅涌进商场,而且还达近半米深”。

  地处热带,广州的雨季较长。尽管城市内涝多发,一般半天、一天就退水。正因为如此,有网友拍砖,认为无论广州的官员还是市民,都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痛”,所以才拿出486.15亿元治理污水、整治河涌,却轻视治理“水浸街”。

  但事实上,记者了解到,整治“水浸黑点”早已纳入城市的议事日程。

  经历2009年3月28日入汛期第一场暴雨后,广州投入9亿元,下决心重点整治全市228个“水浸黑点”,目前已经完成185个。改造前,广州85%的地区排水标准仅是一年一遇;改造后,普通地区是按照2年一遇的标准,重点地区是5年一遇的标准。

  “像岗顶这个‘重灾区’,还克服征地拆迁的重重困难,新修建了一个460平方米的排水泵站。”广州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说,因此在今年4月22日的暴雨中,岗顶经受住了考验,并无发生“水浸”现象。

  然而遇到又一场“空前”的暴雨时,广州却猝不及防。

  “主要是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来。”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广州市水务局工程师。新黑点多发在路面施工密集的地方,大量建设工程改变了地形地貌或排水设施现状,给城市排水带来不少挑战。

  比如,去年中山大道修BRT,施工单位把华师路段的地下排水管挖坏了,使得该段管网无法正常发挥排水功能;还有梅东路、大观路等,道路施工在铺沥青之前先把排水口修高了,新排水口比路面高出了8-10厘米,使路面积水排不下去;有的则因为新工程的淤泥不善清理,结果雨水冲击下,冲进排水道,造成堵塞。

  “显然地,在投入巨资整治提高排水标准后,特别是迎接亚运会,一方面广州各项工程建设量较大,另一方面则是广州的汛期,如何合理统筹这些项目,把对城市、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降到最低,是广州市面临的又一个新考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王世福说,暴雨致使新问题要求今后政府决策要更加注重城市建设的中长期规划。“目前,我们的城市建设过于注重效率,经济高速发展下,工程上马快,等到出现了问题才来补救,付出了较高的社会成本。”

  “城市内涝,就像一种‘富贵病’。”城市给排水系统专家、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副院长周玉文指出,一方面目前城市面积越来越大,原来的河流和湿地都没了,原来可以渗水的地面都变成不渗水的水泥地;另一方面,地上建设得越繁华,地下支撑起这种繁华的投入就越大,但我们现在地上和地下投入的差距很大,地下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

  中山一立交没再“肠梗阻”的启示

  “暴雨正好暴露出广州应急体系的不完善。”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韦小鸿认为,虽然气象部门仅提前一小时预警,而涉及城市公共管理的部门如市政、交通、公安等也没有及时联动起来应对肆虐的暴雨也并非“所向披靡”。

  5月7日早上7点,在经常雨后“肠梗阻”的中山一立交桥附近,全线畅通,路面并没有多深积水,沿线大多商铺门前堆有沙袋,店铺里面并无被淹过痕迹。

  原来,前一天晚上刚开始下雨,数台抽水车就“把守”在中山一路两头,同时有关工作人员也提醒商户用沙袋筑好防线,防止上次“水漫中山一”重演。

  统计结果也证明,7日的暴雨虽然导致了21条道路交通堵塞,地铁、机场也未能幸免于难,但一些提前布防的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要工程项目,以及一些以前内涝严重的地段并没有发生明显水浸。

“经过整治后,185个经常淹没的工程地段在这次暴雨中只有29个出现水淹。”广州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说,“新出现的内涝主要是整个排水系统标准过低,无法应对如此长时间的连续特大暴雨,排水不及导致低洼地区出现水淹。”

  那是不是排水标准越高,就越能制服水患?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朝升说,国家对城市主干道要求的排水能力标准是一年一遇,但这个标准制定已久。

  “城市排水标准高,固然可以减少水浸”,广州市排水设施管理中心主任谭东平十分坦然,“但标准越高,建设成本也就越高;还要考虑用地问题,很多老城区狭窄的内街根本放不进太粗的排水管”。因此,在水务部门眼中,只要是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他们更倾向于采用临时抢险、应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

  看来,搏击水浸不仅是水务部门一家之事,更需要城市管理者的综合智慧。

  “暴雨正好暴露出广州应急体系的不完善。”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韦小鸿认为,虽然气象部门仅提前一小时预警,而涉及城市公共管理的部门如市政、交通、公安等也没有及时联动起来应对。“有关应急等级划分的问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如果针对不同突发事件,划分应急等级,不同等级政府有相应水平的应急措施,就不至于在突发事件面前出现政府管理职能缺位的情况。”

  张朝升则建议,应急之后更要着重建立长效防范机制,水务、市政、城建等部门要对整个城市排污、排涝情况进行一次大排查,先从治理低洼地区等脆弱点入手,随后整体推开,尽快理顺标准,进行扩建补建工作。同时,还对城市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比如建筑垃圾的排放有更为严格的监督和惩罚机制;对地下停车场的排水系统建设要严格验收,对水淹车辆造成的损失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

  上述思路显然也纳入主政者的视野。暴雨过后,万庆良在主持召开广州市三防工作紧急会议时表示,“5·7”特大暴雨提出了三大研究课题:一是研究提高防洪排涝标准,要进一步增强超前意识,在原有的防洪抗灾基础上,提高堤围、城市街道、地下空间等防洪排涝标准;二是研究提高应急联动水平;三是研究提高应急抢险能力。

  从某个角度看,我们应该感激这场暴雨,相对于“大干快上”的城市建设,各种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的现代理念可能因为它而加快更新步伐。素以开放著称的广州,或面临一个契机。 

  他 山 之 石

  曾经有人问台湾作家龙应台:如果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如何分辨它是否发达?

  她说,一场雨足矣。如果发觉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这大概是个发展中国家。

  龙女士的观点或许夸张,但国际国内城市排水方面积累的先进经验却值得借鉴。

  北京“数字化”排水

  奥运会期间,北京城区内较大降雨有5次,却没有发生一起严重积滞水现象。

  为确保奥运期间北京排水畅通,北京启动运行覆盖全市4000公里排水管线的“排水管网巡查检测车辆定位与调度系统”,66辆GPS巡查车上路实时监测排水管网运行,系统还标出了“鸟巢”、五棵松奥运场馆等所有奥运场馆,点击每一个奥运场馆,都会立即显示出该场馆的运行管理人员和具体专业联系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上海1小时排净6个泳池水

  世博会召开期间,正是上海汛期和用水高峰季节,也是河道水环境容易波动的时节,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上海一直阴雨连绵,却没有发生积水情况。

  为迎接世博,上海规划建设361个雨水排水系统,实际排水能力2483立方米/秒。为提高世博期间防汛排水能力,上海专门定制了16辆防汛排水移动式泵车,如遇突发排水事件,16台排水设备能在短时间集结,迅速开赴现场,1小时内可排除相当于约6个标准泳池的积水。

  巴黎下水道成旅游景点

  巴黎的下水道均处在巴黎市地面以下50米,水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总长2347公里,规模远超巴黎地铁,难怪雨水到了地面便迅速无踪影。巴黎下水道四壁整洁,管道通畅,没有想象中的污秽与臭气熏天。其中下水道宽敞得出人意料:中间是宽约3米的排水道,两旁是宽约1米的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还有一连串数字可以说明这一排水体系的发达:约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1300多名专业维护工。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