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加强高端人才培养见实效
admin
2010-10-21
来源:
网
随着天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进一步推进,天津市在城市建设上发展迅速,市委、市政府对规划工作高度重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规划实践,市委提出的“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争创国际一流”的目标要求,更是把天津城市规划定位在高层次上,对城乡高水平规划需求迫切,标准要求高。
规划是城市建设与发展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好比是城市的大脑,一个成功的规划,能够使城市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迹。
随着天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进一步推进,天津市在城市建设上发展迅速,市委、市政府对规划工作高度重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规划实践,市委提出的“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争创国际一流”的目标要求,更是把天津城市规划定位在高层次上,对城乡高水平规划需求迫切,标准要求高。
作为天津市城乡规划编制主力军的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市规划院”),他们在重任下不负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国际的视野、先进的理念、超前的意识、科学的方法”的规划理念,以城市规划专业的高点为起点,承担完成了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滨海新区总体规划、天津市文化中心、海河教育园区、四川绵竹陕西宁强灾后重建等一大批规划设计,精心打造了“大气洋气、清新靓丽、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生态宜居”的城市新形象。
市规划院取得的高水平专业成果,源于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作为有力支撑。因为院领导班子深知:只有牢牢占领人才培养制高点,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端人才培养,才能为多出高水平成果提供根本保证。他们把人才建设特别是高端人才建设作为立院之本,在促进高端专业人才成长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涌现出众多高水平的设计人才,市规划院的郑向阳、周长林、石文华就是其中的代表。
郑向阳: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熟悉市规划院总规划师郑向阳的人如此评价他:这是一个能够站在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制高点的规划师;这是一个对事业孜孜以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规划师;这是一个好像不知疲倦,如一部永不停歇的“永动机”拼命工作的规划师……
采访时,我们见到了一份他三天的工作行程单――
10月11日,7:30出发,乘坐9:20航班前往大连。10:30到达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调研。13:30同管委会领导座谈。15:30参观大连规划展览馆;
10月12日,6:00出发,乘坐8:10航班前往上海。10:00到达上海浦东机场,前往市区。13:30参观上海规划展览馆;
10月13日,8:30考察参观,并同洋山保税港区设计专家座谈,乘坐15:00航班返津。
熟悉他的人不以为然地说,这样的行程单在郑向阳的工作中数不胜数,他的高点首先源于对事业的全情投入和拼搏奋斗。
郑向阳常说,工作一定要按照兴趣来。他太喜欢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于是,他填报高考志愿时,便写下了自己的职业理想规划――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清华,迈出了实现理想的关键一步。
从清华园的一名莘莘学子到市规划院的总规划师,郑向阳总是能做到最好。对实现理想的那份执著是郑向阳源源不竭、拼搏进取的动力之源。他一直占据着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制高点――
在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方面:是两版《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2004-2020)的修编和《天津市国土规划(2003-2030)》综合组成员、专项组规划负责人;主持了《天津市中心城市近期(2001-2005)建设规划》、参与了《天津市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业发展“十五”计划》、主持了《天津市海河下游地区总体规划》、《天津市滨海新区总体规划》、《广东信宜城市总体规划》、《辽宁东港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武清区城乡总体规划》、《西藏昌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在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面:对《天津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覆盖、控规编制技术规定的制订、控规编制的技术总结撰写、部分单元控规方案和成果的审核、《宁河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大型项目的主持。
在工业区、开发区规划方面:主持了《天津大港石油化工基地开发机会研究暨布局结构规划》、《天津临港工业区规划》、《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TEDA)微电子工业区规划》、《TEDA逸仙科学工业园规划》、《TEDA化学工业区起步区市政工程管线综合规划》、《TEDA西区规划》、《TEDA科技工业区起步区规划》、《柬埔寨磅逊市西哈努克工业开发区规划策划》、《天津港人工港岛规划》、《广西北部湾钦州港工业区概念规划》等。
在村镇/小城镇规划方面:参加或主持有许多项目,其中本市的小城镇有杨柳青、葛沽、小站、大邱庄、青光、军粮城镇等,以及外埠广东潮阳的峡山、澄海的坝头,四川万县的凉风、梁平的七桥镇,西藏昌都的邦达街等。
在区域和城市规划相关课题研究方面:近些年来,他主持完成了《天津临港工业地区综合规划研究》、《天津市城市规划体系研究》和《天津市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深化研究》。作为专题负责人,他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和建设部重要科技研究项目《京津冀北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的子课题《天津城乡发展空间规划研究》、建设部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期的规划建设研究》等。
2006年10月,郑向阳被聘为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2006年2月,由天津市委规划建设工委授衔“城市规划专家”;2004年11月,获得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全国城市规划行业优秀规划工作者”荣誉奖。
天津市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深化研究获2007年天津市优秀规划设计研究三等奖;天津港东疆港区总体规划获2007年天津市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天津市梅江南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获2003、2004年天津市、建设部级优秀规划一、二等奖;天津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2002、2003年天津市、建设部级优秀规划一、二等奖。
“对事业的爱,能让每个人尽情地去投入,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也是我一如既往甘于寂寞、致力于研究的动力。”正是因为郑向阳对自己选择的事业那份热爱,使他在城市规划领域硕果累累。
周长林:专注城市理想的实现
2008年,在同时主持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和天津市现代服务业规划三个规划编制工作最紧张阶段,他带领项目组每天工作至凌晨1点多才回家,第二天依旧精神抖擞地按时上班;有时干到佛晓只能住在单位,长达三个多月;
2007年,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圣诞之夜,窗外圣诞的钟声响起,千家万户汇成了欢乐的海洋。他却在寒冷的冬日被成堆的书籍和资料包围着奋笔疾书。经过连续十天的昼夜写作,在2008年元旦的凌晨终于完成了主报告,此时虽孤寂力尽而内心却充实无比。他夜以继日地在200多个网站上搜集了近5000个文件,仅仅做了7个月的访问学者,却完成了一份58000字的主报告、发回5篇专题报道,带回35本专业书籍和上千篇专业论文和报告;
在他承担重大项目全面展开的同时,年幼的孩子长期高烧不退,前期确诊十分困难。当编制重大规划最紧急的时刻,也是孩子病重最需要人的时候。一边是心爱的事业,一边是心爱的孩子;一边责任重如泰山,一边同样有不可推卸父亲的责任。白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晚上挤出时间尽父亲的责任,孩子熟睡了,他就借着走廊的灯光继续构思方案……
这就是市规划院总规划师周长林18年来为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研究,历经的无数个拼搏奋斗的几个片段。
1992年,周长林从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后,来到市规划院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经营、研究等工作,主要专业方向为城市规划研究。
规划研究有“新、难、枯燥”三个特点。这是因为研究任务绝大多数是涉及一个城市重大问题创新性的工作;而由于具有创新和综合的特点,所以不仅要求研究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有效的方法,创新很难;研究工作又是枯燥的,要耐得住寂寞、冷清。可它却是整个城市发展的龙头,起着先导、主导和引导作用。规划的使命是实现城市理想,创造城市的未来;规划研究具有前瞻性、战略性,也许不是当前最紧急的,但是对提升规划水平和解决城市问题却意义重大。这是周长林感觉最深的一点,也是他苦在其中乐在其中的动力。
要做出具有创新性、可操作的成果,必须将先进的理念与城市现状相结合,必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这也是最困难的一步,周长林将其称为“疯狂的思考”。
在单位,在路上,在家里,他都在捕捉思维的灵感。通过对系统整体论、生成整体论等方法论问题的研究,总结出应用到城市规划中的整体方法,为理论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每一个规划研究项目,周长林都保持着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他坚持“三个维度”和“一种精神”――体现在全球视野、创新理念的高度;广泛交流、集思广益的广度和刻苦钻研、寻求突破的深度;坚持一种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精神。
《滨海新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是新形势下的重点工作任务,特点是要求高、情况变化快。周长林组织项目组从规划理念、方法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规划水平,把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反映到规划当中。
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是我市首次编制的工业布局专项规划,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2008-2020年)》被确定为市重点规划编制工作指挥部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周长林同时作为这两个规划的主持人,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和同事们一道加班加点,多次向各级领导汇报,目前这两个规划成果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查,并在指导相关规划编制和产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周长林作为主要参加人编制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和《天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获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他主持或参加的其他项目获天津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天津市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天津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作为一个规划人,实现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创新,并应用到如火如荼的城市发展和建设中,为天津的建设、为规划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一直是我的梦想和愿望。我深知攀登无止境,我会坚持不懈,为了这个理想而努力。”周长林用这些肺腑之言表达了作为一名职业规划师的愿景与追求。
石文华: 实现“零”的突破
汶川地震后仅7天,时任市规划院规划三所所长的石文华便和他率领的团队赶到灾区,负责本市援建绵竹灾区安置房的规划。他和团队是最早到达灾区的天津规划设计人员,一个“零”的突破。
“一定要让灾区人民满意,这是唯一的、必须达到的标准。”石文华望着灾区的满目疮痍,眼含着泪水给自己下着命令。正常情况是5-7天出规划图,可石文华和他的团队只用了26个小时,一分钟也没停过。
设计人性化――这是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多位领导在内对本市援建安置房的一致评价。那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这些人性化的设计从哪里来?“厕所太小,太分散,在每个组团的角落。这样确实是方便如厕了,但是污染源不好控制。淋浴间也是如此,太小。这样的结果是,老百姓去洗澡却没有换衣服的空间,这样也不人性化。调整后,把厕所进行了2-3个单间的组团,淋浴改为80平方米的组团。这样如厕没有远上10米,污染源减少,管网好铺设,换衣服的空间问题也解决了。”这样一个更改看似简单,却是石文华和设计团队成百上千次用脚丈量的结果。虽然已是接近凌晨3时,石文华和大家仍然在进行“步测”――从每一户安置房到厕所和淋浴都走一遍,以发现问题,确保规划以人为本。“规划先行,我们做这行的必须与受灾群众换角色,这样才能更好地从他们的角度想问题。”他考虑得无微不至,与受灾群众角色互换着。
绵阳规划圆满完成后,石文华马上飞到广西北海参加项目投标。在外地市场开疆拓土是他的强项,早在1988年,他在唐山住宅小区规划中标,就实现了市规划院外地市场零的突破。接着,1990年又在海南创造了投标3条路全中中标实现大满贯的佳绩。院领导和同事们禁不住对他刮目相看:“这个毕业于天大建筑系科班出身的书生还兼有经营的本事,院里太需要专业精、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了。”
石文华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先后承揽了众多有影响的大项目――广西钦州临港产业区规划、山东潍坊潍北地区概念规划、山东寿光寿北地区规划、河南三门峡市经济聚集区规划等,高峰时一年的合同额达到了2000多万元,市规划院外地业务发展的疆域越来越大。
做一个项目树一个品牌。石文华在人生地不熟的外地市场连连获胜,一方面源于他的敬业精神,他曾带领他的设计团队在半年内往返12次钦州,不顾舟车劳顿,到达后马上投入工作。客户评价他:“工作踏实、敬业拼搏、服务到位。天津规划院的规划师们,真是好样的!”是啊,石文华带出了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团队。
同时,高超的专业水准是他成功拓展外地市场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23年的职业生涯中,石文华无论经营工作再忙碌,也没有放松过对专业的钻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知道掌握最前沿的资讯便拥有了利器。于是,他在火车上、在候机厅、在无数个忙碌的设计工作结束之余,每天都要拿出固定的时间来进行专业方面的积累,这为他众多杰出的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从实际项目中注重挖掘问题,在课题研究中研究解决问题,使项目更具可操作性。
他还积极为院里的管理改革献计出力,建议成立环评中心、土地所等部门,为市规划院更好地拓展市场奠定了体制基础。
作为市规划院总规划师、规划专业的领军人物,石文华多年来从事总体规划、城市策划、城市设计及详细规划,他技术全面,曾多次获得各种级别奖项。他先后主持设计了多个有影响的村镇规划设计项目,在多个村镇规划项目中有他独特的规划思路,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创新思路,获得项目委托方的好评。
“天塔塔区规划”获建设部银质奖,实现了院获奖规格“零”的突破;“天津市梅江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获国家级优秀设计二等奖;“21世纪初叶天津市小城镇规划标准体系研究”科研课题获中国科协第三届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葛沽镇总体规划”获市级优秀村镇规划设计一等奖;“林亭口镇总体规划”获市级优秀村镇规划设计二等奖,“辛口镇总体规划”获市级优秀村镇规划设计三等奖。
“工作是靠脚踏实地、苦干加巧干拼出来的。现在,我们更需要一种对工作的激情和老黄牛般的埋头苦干,这对做城市研究与规划的规划者更加需要。在为规划院拓展市场的苦旅中我无怨无悔,力争实现更多区域零的突破。”石文华用这番话为此次专访画上了句号。□
随着天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进一步推进,天津市在城市建设上发展迅速,市委、市政府对规划工作高度重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规划实践,市委提出的“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争创国际一流”的目标要求,更是把天津城市规划定位在高层次上,对城乡高水平规划需求迫切,标准要求高。
作为天津市城乡规划编制主力军的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市规划院”),他们在重任下不负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国际的视野、先进的理念、超前的意识、科学的方法”的规划理念,以城市规划专业的高点为起点,承担完成了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滨海新区总体规划、天津市文化中心、海河教育园区、四川绵竹陕西宁强灾后重建等一大批规划设计,精心打造了“大气洋气、清新靓丽、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生态宜居”的城市新形象。
市规划院取得的高水平专业成果,源于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作为有力支撑。因为院领导班子深知:只有牢牢占领人才培养制高点,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端人才培养,才能为多出高水平成果提供根本保证。他们把人才建设特别是高端人才建设作为立院之本,在促进高端专业人才成长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涌现出众多高水平的设计人才,市规划院的郑向阳、周长林、石文华就是其中的代表。
郑向阳: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熟悉市规划院总规划师郑向阳的人如此评价他:这是一个能够站在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制高点的规划师;这是一个对事业孜孜以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规划师;这是一个好像不知疲倦,如一部永不停歇的“永动机”拼命工作的规划师……
采访时,我们见到了一份他三天的工作行程单――
10月11日,7:30出发,乘坐9:20航班前往大连。10:30到达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调研。13:30同管委会领导座谈。15:30参观大连规划展览馆;
10月12日,6:00出发,乘坐8:10航班前往上海。10:00到达上海浦东机场,前往市区。13:30参观上海规划展览馆;
10月13日,8:30考察参观,并同洋山保税港区设计专家座谈,乘坐15:00航班返津。
熟悉他的人不以为然地说,这样的行程单在郑向阳的工作中数不胜数,他的高点首先源于对事业的全情投入和拼搏奋斗。
郑向阳常说,工作一定要按照兴趣来。他太喜欢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于是,他填报高考志愿时,便写下了自己的职业理想规划――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清华,迈出了实现理想的关键一步。
从清华园的一名莘莘学子到市规划院的总规划师,郑向阳总是能做到最好。对实现理想的那份执著是郑向阳源源不竭、拼搏进取的动力之源。他一直占据着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制高点――
在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方面:是两版《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2004-2020)的修编和《天津市国土规划(2003-2030)》综合组成员、专项组规划负责人;主持了《天津市中心城市近期(2001-2005)建设规划》、参与了《天津市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业发展“十五”计划》、主持了《天津市海河下游地区总体规划》、《天津市滨海新区总体规划》、《广东信宜城市总体规划》、《辽宁东港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武清区城乡总体规划》、《西藏昌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在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面:对《天津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覆盖、控规编制技术规定的制订、控规编制的技术总结撰写、部分单元控规方案和成果的审核、《宁河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大型项目的主持。
在工业区、开发区规划方面:主持了《天津大港石油化工基地开发机会研究暨布局结构规划》、《天津临港工业区规划》、《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TEDA)微电子工业区规划》、《TEDA逸仙科学工业园规划》、《TEDA化学工业区起步区市政工程管线综合规划》、《TEDA西区规划》、《TEDA科技工业区起步区规划》、《柬埔寨磅逊市西哈努克工业开发区规划策划》、《天津港人工港岛规划》、《广西北部湾钦州港工业区概念规划》等。
在村镇/小城镇规划方面:参加或主持有许多项目,其中本市的小城镇有杨柳青、葛沽、小站、大邱庄、青光、军粮城镇等,以及外埠广东潮阳的峡山、澄海的坝头,四川万县的凉风、梁平的七桥镇,西藏昌都的邦达街等。
在区域和城市规划相关课题研究方面:近些年来,他主持完成了《天津临港工业地区综合规划研究》、《天津市城市规划体系研究》和《天津市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深化研究》。作为专题负责人,他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和建设部重要科技研究项目《京津冀北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的子课题《天津城乡发展空间规划研究》、建设部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期的规划建设研究》等。
2006年10月,郑向阳被聘为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2006年2月,由天津市委规划建设工委授衔“城市规划专家”;2004年11月,获得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全国城市规划行业优秀规划工作者”荣誉奖。
天津市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深化研究获2007年天津市优秀规划设计研究三等奖;天津港东疆港区总体规划获2007年天津市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天津市梅江南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获2003、2004年天津市、建设部级优秀规划一、二等奖;天津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2002、2003年天津市、建设部级优秀规划一、二等奖。
“对事业的爱,能让每个人尽情地去投入,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也是我一如既往甘于寂寞、致力于研究的动力。”正是因为郑向阳对自己选择的事业那份热爱,使他在城市规划领域硕果累累。
周长林:专注城市理想的实现
2008年,在同时主持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和天津市现代服务业规划三个规划编制工作最紧张阶段,他带领项目组每天工作至凌晨1点多才回家,第二天依旧精神抖擞地按时上班;有时干到佛晓只能住在单位,长达三个多月;
2007年,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圣诞之夜,窗外圣诞的钟声响起,千家万户汇成了欢乐的海洋。他却在寒冷的冬日被成堆的书籍和资料包围着奋笔疾书。经过连续十天的昼夜写作,在2008年元旦的凌晨终于完成了主报告,此时虽孤寂力尽而内心却充实无比。他夜以继日地在200多个网站上搜集了近5000个文件,仅仅做了7个月的访问学者,却完成了一份58000字的主报告、发回5篇专题报道,带回35本专业书籍和上千篇专业论文和报告;
在他承担重大项目全面展开的同时,年幼的孩子长期高烧不退,前期确诊十分困难。当编制重大规划最紧急的时刻,也是孩子病重最需要人的时候。一边是心爱的事业,一边是心爱的孩子;一边责任重如泰山,一边同样有不可推卸父亲的责任。白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晚上挤出时间尽父亲的责任,孩子熟睡了,他就借着走廊的灯光继续构思方案……
这就是市规划院总规划师周长林18年来为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研究,历经的无数个拼搏奋斗的几个片段。
1992年,周长林从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后,来到市规划院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经营、研究等工作,主要专业方向为城市规划研究。
规划研究有“新、难、枯燥”三个特点。这是因为研究任务绝大多数是涉及一个城市重大问题创新性的工作;而由于具有创新和综合的特点,所以不仅要求研究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有效的方法,创新很难;研究工作又是枯燥的,要耐得住寂寞、冷清。可它却是整个城市发展的龙头,起着先导、主导和引导作用。规划的使命是实现城市理想,创造城市的未来;规划研究具有前瞻性、战略性,也许不是当前最紧急的,但是对提升规划水平和解决城市问题却意义重大。这是周长林感觉最深的一点,也是他苦在其中乐在其中的动力。
要做出具有创新性、可操作的成果,必须将先进的理念与城市现状相结合,必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这也是最困难的一步,周长林将其称为“疯狂的思考”。
在单位,在路上,在家里,他都在捕捉思维的灵感。通过对系统整体论、生成整体论等方法论问题的研究,总结出应用到城市规划中的整体方法,为理论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每一个规划研究项目,周长林都保持着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他坚持“三个维度”和“一种精神”――体现在全球视野、创新理念的高度;广泛交流、集思广益的广度和刻苦钻研、寻求突破的深度;坚持一种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精神。
《滨海新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是新形势下的重点工作任务,特点是要求高、情况变化快。周长林组织项目组从规划理念、方法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规划水平,把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反映到规划当中。
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是我市首次编制的工业布局专项规划,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2008-2020年)》被确定为市重点规划编制工作指挥部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周长林同时作为这两个规划的主持人,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和同事们一道加班加点,多次向各级领导汇报,目前这两个规划成果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查,并在指导相关规划编制和产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周长林作为主要参加人编制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和《天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获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他主持或参加的其他项目获天津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天津市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天津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作为一个规划人,实现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创新,并应用到如火如荼的城市发展和建设中,为天津的建设、为规划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一直是我的梦想和愿望。我深知攀登无止境,我会坚持不懈,为了这个理想而努力。”周长林用这些肺腑之言表达了作为一名职业规划师的愿景与追求。
石文华: 实现“零”的突破
汶川地震后仅7天,时任市规划院规划三所所长的石文华便和他率领的团队赶到灾区,负责本市援建绵竹灾区安置房的规划。他和团队是最早到达灾区的天津规划设计人员,一个“零”的突破。
“一定要让灾区人民满意,这是唯一的、必须达到的标准。”石文华望着灾区的满目疮痍,眼含着泪水给自己下着命令。正常情况是5-7天出规划图,可石文华和他的团队只用了26个小时,一分钟也没停过。
设计人性化――这是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多位领导在内对本市援建安置房的一致评价。那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这些人性化的设计从哪里来?“厕所太小,太分散,在每个组团的角落。这样确实是方便如厕了,但是污染源不好控制。淋浴间也是如此,太小。这样的结果是,老百姓去洗澡却没有换衣服的空间,这样也不人性化。调整后,把厕所进行了2-3个单间的组团,淋浴改为80平方米的组团。这样如厕没有远上10米,污染源减少,管网好铺设,换衣服的空间问题也解决了。”这样一个更改看似简单,却是石文华和设计团队成百上千次用脚丈量的结果。虽然已是接近凌晨3时,石文华和大家仍然在进行“步测”――从每一户安置房到厕所和淋浴都走一遍,以发现问题,确保规划以人为本。“规划先行,我们做这行的必须与受灾群众换角色,这样才能更好地从他们的角度想问题。”他考虑得无微不至,与受灾群众角色互换着。
绵阳规划圆满完成后,石文华马上飞到广西北海参加项目投标。在外地市场开疆拓土是他的强项,早在1988年,他在唐山住宅小区规划中标,就实现了市规划院外地市场零的突破。接着,1990年又在海南创造了投标3条路全中中标实现大满贯的佳绩。院领导和同事们禁不住对他刮目相看:“这个毕业于天大建筑系科班出身的书生还兼有经营的本事,院里太需要专业精、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了。”
石文华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先后承揽了众多有影响的大项目――广西钦州临港产业区规划、山东潍坊潍北地区概念规划、山东寿光寿北地区规划、河南三门峡市经济聚集区规划等,高峰时一年的合同额达到了2000多万元,市规划院外地业务发展的疆域越来越大。
做一个项目树一个品牌。石文华在人生地不熟的外地市场连连获胜,一方面源于他的敬业精神,他曾带领他的设计团队在半年内往返12次钦州,不顾舟车劳顿,到达后马上投入工作。客户评价他:“工作踏实、敬业拼搏、服务到位。天津规划院的规划师们,真是好样的!”是啊,石文华带出了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团队。
同时,高超的专业水准是他成功拓展外地市场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23年的职业生涯中,石文华无论经营工作再忙碌,也没有放松过对专业的钻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知道掌握最前沿的资讯便拥有了利器。于是,他在火车上、在候机厅、在无数个忙碌的设计工作结束之余,每天都要拿出固定的时间来进行专业方面的积累,这为他众多杰出的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从实际项目中注重挖掘问题,在课题研究中研究解决问题,使项目更具可操作性。
他还积极为院里的管理改革献计出力,建议成立环评中心、土地所等部门,为市规划院更好地拓展市场奠定了体制基础。
作为市规划院总规划师、规划专业的领军人物,石文华多年来从事总体规划、城市策划、城市设计及详细规划,他技术全面,曾多次获得各种级别奖项。他先后主持设计了多个有影响的村镇规划设计项目,在多个村镇规划项目中有他独特的规划思路,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创新思路,获得项目委托方的好评。
“天塔塔区规划”获建设部银质奖,实现了院获奖规格“零”的突破;“天津市梅江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获国家级优秀设计二等奖;“21世纪初叶天津市小城镇规划标准体系研究”科研课题获中国科协第三届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葛沽镇总体规划”获市级优秀村镇规划设计一等奖;“林亭口镇总体规划”获市级优秀村镇规划设计二等奖,“辛口镇总体规划”获市级优秀村镇规划设计三等奖。
“工作是靠脚踏实地、苦干加巧干拼出来的。现在,我们更需要一种对工作的激情和老黄牛般的埋头苦干,这对做城市研究与规划的规划者更加需要。在为规划院拓展市场的苦旅中我无怨无悔,力争实现更多区域零的突破。”石文华用这番话为此次专访画上了句号。□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