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长春治堵有了首个五年规划

admin 2011-02-12 来源: 网
“未来5年,长春城市交通体系将初步建成‘一环、两横、两纵、八放射’、180公里以上的城市快速路体系,基本满足100万辆机动车、500万人口的交通需求。”11日,记者在市规划局获悉,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治堵”专题会上,长春市已基本确定了第一个五年城市交通建设规划,下一步将开始分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未来5年,长春城市交通体系将初步建成‘一环、两横、两纵、八放射’、180公里以上的城市快速路体系,基本满足100万辆机动车、500万人口的交通需求。”11日,记者在市规划局获悉,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治堵”专题会上,长春市已基本确定了第一个五年城市交通建设规划,下一步将开始分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关键词:堵因

  五大矛盾使长春“添堵”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加速扩展、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长春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管理和公交事业虽然实现了较快发展,但现有城市交通系统还是难以适应市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拥堵问题,去年年底前,由崔杰市长亲自挂帅,市规划局、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交警支队、市政公用局、市政设计院、公交集团、轨道公司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组成了联合调研组,分赴国内外交通建设发达城市考察。在研究对比中他们发现,目前至少有五大突出矛盾使长春“添堵”。

  潮汐性流动成拥堵主因

  据市规划局局长王洪顺介绍,五大矛盾之首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与中心城区承载量持续增加之间的矛盾。

  在城市化加速进程中,长春市建成区以每年近10平方公里的规模扩展,近5年来,建成区人口达到323.6万人,增长8.1%,新登记注册企业24.7万户,增长39%,城市容量迅速膨胀。核心区人口、功能高度集中,分布了40%的就业岗位,建成区每平方公里承载车辆数1500辆,以30%左右的道路面积承载了60%左右的交通量,高于同等规模的城市。核心区内呈现出机动车保有量高增长率,高使用率和高聚集度的特点。这是导致城市人口与车辆潮汐流动,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的主要因素。

  平交为主让道路利用率偏低

  平面道路交通的有限性、车辆快速增长与道路需求之间的矛盾,被调研组看成是让长春“添堵”的又一重要原因。他们在考察中发现,近年来长春城市车辆迅猛增加,2010年长春市机动车增长了近10万辆,增长率高达19%,保有量达到54万辆,正加速向100万辆阶段逼近;另一方面,城市道路系统及其功能相对车辆增长所产生的需求不相适应。道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14.56%,中心城区道路节点基本呈平面交叉状态,节点限制特征突出。对比欧洲城市及香港、新加坡,长春的机动车保有量并不算高,但交通状况远比上述城市拥挤。主要原因是长春市的城市道路交通仍以地面平交方式为主,城市快速路系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微循环系统尚未形成,道路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车道标线施划普遍采用3.5米左右宽幅,与欧洲城市2.7米宽幅相比,道路面积利用率偏低。

  常规公共交通分担比率不高

  在长春市,还存在单一的公共交通方式、短缺的交通服务设施与市民出行方便快捷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考察时调研组觉得,长春市城市公共交通以地面方式为主,快速轨道交通体系还在逐步形成当中,现有常规公共交通分担比率维持在25%左右,公交运载量、运行效率不高;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公交专用道、港湾式站点等公交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主干线路与支线公交换乘没有集中式接驳;现有公共交通系统线路布局不够合理,中心区线路过度重复,城市外围区和郊区线网缺乏统筹配置;目前,长春市万人拥有公交车13辆,与万人15辆的标准尚存在短缺;城市中心区路口基本没有慢行通过系统,人车没有实现分离;公交体制相对滞后,管理与服务水平不高,对市民出行吸引力不强。

  落后的设施难满足大流量交通

  目前,长春存在有限的、相对落后的交通管理设施和管理方式与现代大流量的交通流组织之间的矛盾。

  调研组考察中发现,长春市交通指挥系统相对老化,道路监控系统、诱导系统、交叉路口通过引导系统、交通隔离带、信号控制设备、标示标线等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建成区2900多条道路,仅在500多处路口设有信号灯,其中82.7%为单点控制,没有纳入指挥中心区域控制系统。面对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不断扩大的管理区域,现有交通管理设施和方式受到了全面而严峻的挑战。

  对交通建设与发展预期不足

  “长春还存在城市发展现代化与传统的交通建设管理理念之间的矛盾。”王洪顺认为,根据现代城市发展与先进城市经验,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并优先于其它规划,以交通规划引导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可预见性和交通建设的超前性。与此相比,长春市在城市化高潮到来之际,对城市交通建设与发展预期不足,缺乏规划引导,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效应。必须解放思想,树立现代城市交通理念,尽快在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方式上实现结构性变革,以适应城市化加速发展要求。

  关键词:对策

  立足500万人口百万车考虑交通建设

  随着交通压力的日益增大,长春市已把“治堵”作为头等民生大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高广滨在市委全会上,专门就“治堵”问题作重要部署。市长崔杰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把“治堵”纳入政府工作重要日程,去年年底前还挂帅,专门成立专题调研组到国内外交通发达城市进行专题考察,统筹研究城市交通建设问题,并初步形成了未来五年长春城市交通建设规划。

  高广滨在相关会议上就曾指出,长春作为省会城市和北方中心城市,将进入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时期,城市规模、人口、格局、产业结构都将发生新的更大的变化,即将面临中心城市人口超500万、机动车保有量超100万的局面。因此,无论是满足当前城市需求,还是适应未来城市经济社会加速发展要求,都必须高度重视交通问题。全面构建面向500万人口城市规模的交通体系。

  从实际出发确立长春特色交通发展模式

  从长春市城市区位、发展阶段及未来发展需要出发,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先进经验。调研组认为,解决长春交通问题,首先必须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以现代城市交通理念指导城市发展建设。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没有交通发展和畅通,就没有城市的发展和民生的进步,必须在全社会统一并提升对交通发展战略意义的认识,真正把交通发展纳入城市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其次,必须坚持科学规划,提高规划的超前性、导向性和科学性。只有一个符合长春实际,引导长春未来发展方向,并有条不紊组织实施的城市交通规划才会使城市交通平稳有序可持续发展。此外,必须从实际出发,确立有长春特色的交通发展模式。

  作为发展中以汽车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消费日益增长的发展阶段,不能以限制小汽车来解决交通问题,应当支持购买汽车和发展汽车产业,通过综合措施,引导汽车的合理使用。必须促进交通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公交建设,提高公交优选性。加快建设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健全、完善城市路网有吸引力的公共交通系统。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空间,做足多种公交方式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文章。

  关键词:战略

  规划“双心”建设和多组团功能配套

  调研组在广泛借鉴成功城市的成功经验后特别制订了未来五年长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认为长春应该坚持城市总体规划“双心”建设和多组团功能配套,实现交通运行的均衡分布,提高市民出行效率。

  记者了解到,按照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双心、两翼、多组团”的城市结构,长春下一步要加大“三城两区”以及其他各个城区和组团的建设力度。中心城区以调整、优化和提高为主,持续完善省域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功能,大力发展现代人服务业,突出商务、信息、文化和居住等功能,向外迁出行政办公、工业生产、物流仓储等功能,减少潮汐式交通和货物运输的压力;加快城市新中心培育里程,尽快构成城市“双心”结构;加快组团建设,满足中心城区主导产业与开发区发展主体外移的空间发展需求,有效疏解中心城区功能。

  适当扩大核心区到二环路范围

  战略中提出,坚持保护城市核心区特色风貌,使交通发展与城市文明相和谐。中心城市区内的核心区作为城市功能、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风貌最集中地区,要在保持疏朗大气、通透开放的城市特色风貌基础上,实施具有保护概念的交通建设。适当扩大核心区到二环路所围合的70平方公里范围,最大程度减少交通建设对城市风貌的影响,为城市未来发展和更新留有余地。

  将有限资源供给高效公共交通

  坚持大力加强公交基础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也是未来五年长春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一环。战略中提出,将增强公交运载能力,完善公交设施,优化公交布局,提高公交服务水平,提升公交优先比例,引导市民出行以公共交通为主,实现从私人交通到公共交通的回归,将有限的资源提供给高效的公共交通方式。

  超常规建设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战略中特别提到,要坚持以人为本、效率优先,增强道路交通设施承载能力。结合未来城市空间布局,超常规建设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城市快速路和城市干道系统,强化主次支路协同功能,发挥微循环路网系统的作用,完善人行交通系统,建立相对独立的物流专用通道,实现城市人口、车辆、物资的快速流通,提高城市活力。要坚持实施科学管理和提高人的素质相结合,建设智能交通、文明交通、畅通交通。加快交通管理设施现代化建设,提高交通科学管理水平,增强交通调控能力,培养市民文明交通意识,促进传统交通管理向现代交通管理转变。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