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稻田鱼塘上修复的“湿地海绵”

admin 2011-06-30 来源: 网
上庄水库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水库边可以自由地烧烤、钓鱼。如果不是水库西北岸竖立的一块“翠湖湿地”的牌子,很难想到在岔道深处还藏着一个湿地公园。一进入湿地,耳边就传来了布谷鸟的鸣叫,湖面上荷花初绽,片刻间有一种柳暗花明的环境转换。翠湖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李晓光说:“公园还不为人所知,主要因为目前还处于封闭保育期,暂未对外开放。”

  上庄水库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水库边可以自由地烧烤、钓鱼。如果不是水库西北岸竖立的一块“翠湖湿地”的牌子,很难想到在岔道深处还藏着一个湿地公园。一进入湿地,耳边就传来了布谷鸟的鸣叫,湖面上荷花初绽,片刻间有一种柳暗花明的环境转换。翠湖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李晓光说:“公园还不为人所知,主要因为目前还处于封闭保育期,暂未对外开放。”

  鸟类迁徙的“中转站”

  公园内活跃的鸟类最引人注目。在有湖面的地方,黑天鹅、苍鹭、鸿雁、灰雁等水禽随处可见。据介绍,翠湖湿地的生态效益,最明显表现在提供鸟类的栖息地上。因为人类活动少,再加上近几年逐渐恢复的植被,吸引来的鸟类越来越多,目前观测到的已有156种。李晓光介绍,翠湖湿地的定位是提供鸟类迁徙的“中转站”,“类似于高速公路上的休息站,每年春秋季节一些候鸟经过时,做5-10天的停留,获取食物,补充体力,然后向北或者向南”。

  随着翠湖湿地的生态环境逐渐好转,再加上这里“有吃有喝”,便有一些鸟类赖着不走,成为了“留鸟”。其中苍鹭最为常见,在芦苇荡间一动不动,一立就是好几个小时,非得逮着鱼才会罢休。而那些鸿雁、灰雁,许多是因为育雏耽搁下了。工作人员说,到二期工程时公园里专门会建一些观鸟屋、观鸟塔,把人藏起来,更近距离地了解鸟的生活习性。

  黑天鹅属于这里的“外来客”,它本来生活在南半球。公园为了增加湿地鸟类的景观效果,专门引进了一批。现在通过自然繁殖,黑天鹅的数量已经增加到了100只左右,成了园区内一种重要的留鸟。黑天鹅在芦苇丛中做的直径1米5的大窝,以及苍鹭在大树上的群居生活,同样是翠湖湿地的一道景观。首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李晓京在这里开展鸟类监测研究,他去年曾发现了迁徙的大鸨和黑鹳。“据我了解,这两种鸟不仅在北京,在全世界也各自只剩几千只的种群,而且这两年下降很快。从这类非常珍稀的种群出现在翠湖湿地,可以说明这里的生态修复效果明显。”

  人为接通被打断的生态链

  李晓光说,作为一个人工修复的湿地,翠湖的主要任务在于,用人为方式把被打断的生态链接上,“人为干预是手段,达到天然湿地的效应是目的”。为了给鸟类补充食物,工作人员会定期向湖里撒一些鱼苗,要是赶上迁徙季,湖区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还要直接投鱼。当鱼群过量繁殖,超过食物需求时,工作人员还要捞鱼。二期完成后,怎么把鸟类吸引过去便成了一个难题,最行之有效的就是在各自适宜的通道中,用食物把它们“诱引”过去。

  即便是园内的芦苇荡、荷花池,也都是人为干预的结果。芦苇和荷花适宜生长的水深并不相同。于是在“适地适物”(在合适的环境种植适合的植物)的原则下,滩涂性质的芦苇地,水位较深的荷花池便人为开辟了出来。

  如果按照常规游览公园的思路,难免会对湿地里的一些措施产生误解。比如荷花丛外围的塑料栅栏,为的不是防止荷叶倾倒,而是防止大鱼前去偷食花苞。而在春天,护栏又可以防止野鸭子去啃荷叶的嫩芽。湖中喷着低矮水柱的设施,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那是用来造景的喷泉,工作人员却说:“夏天水中容易缺氧,它们是为众多水生动物增氧用的。”

  湿地知识体验性扫盲

  为了展示湿地水净化的功能,园内在入水口处专门设了一段“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这是中国林科院开展的科研展示项目。河道根据栽植的植被不同,依次分割为浮水、挺水、沉水三个植被区,以及砾石溪和生态景观塘几段。水从入水口进来,依次经过净化和过渡,水质大为改善。李晓光称:“水的净化过程在天然湿地里是综合的,不可能分割开来,我们人为分区,为的是更清楚地向人们展示湿地净化水的过程。包括感受生物多样性在内,这都是城市湿地公园应有的景观效应。”按照公园的二期规划,将来还会建成湿地科普展览馆,先进行“湿地”知识扫盲,然后再到室外实地感受湿地。

  在满足人们游览要求的同时,为保证湿地的生态修复效果,公园划分为湿地展示、过渡缓冲和封闭保育三个大的区域。过渡缓冲区有人流量的限制,有规定的线路和交通工具。最有代表性的是乘坐游船在湖区划定的芦苇丛和荷花线路中行进。刚一上船,公园管理处的张强就开始忙着往身上抹花露水。蚊虫多成了接下来游船体验的一部分。张强说:“蚊虫对人来说是个威胁,但也是湿地生态链上不可少的其中一环。水里的青蛙、蟾蜍最乐见的就是它们的身影。”封闭保育期相当于自然保护区,除了个别科研项目,禁止人们进入,为的是给各种珍稀的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提供安静、适于繁衍的栖息地。

  “湿地海绵”不是“污水处理厂”

  湿地公园虽然有景观功能,但并不会见到锦鲤、红鲫鱼这类色彩鲜艳、最适于观赏的鱼类,因为失去了保护色的它们,无法在天然的生态环境中得以生存。李晓光说:“湿地公园既不会有锦鲤,也不会有烧烤、钓鱼这类项目,毕竟它不是"水上乐园"。”

  目前翠湖湿地公园主要利用上庄水库来补水。因为对流入水库的中水和生活污水有一定处理能力,园内整体水质好于水库水质。北京水资源的匮乏,让更多人特别看重湿地的水净化功能。但湿地研究专家朱建宁表示:“湿地公园并不是"污水处理厂",其水净化的展示也是附带的。如果上庄水库的水质长期恶化,一旦超过公园的水处理承载力,翠湖这块"湿地海绵"也会失效,甚至反过来破坏了湿地公园来之不易的生态成果。”

  朱建宁说,上庄水库目前无外在水源补给,正在成为“死水”,而中水和生活污水的持续排入,都会对水库的水质保持和湿地公园的生态效应带来威胁。“如果水库的水质保持在一定的可控范围内,湿地公园就可以把它的景观功能主要放在展示湿地的特色上,让人们感受这里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

  “目前湿地面积小,制约着公园生态效应的发挥。”这也是公园管理处主任李晓光的一大感慨。

  争议

  在保护与开发间寻找平衡

  ●朱建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前些年对翠湖湿地有过争议。因为这个湿地主要是由稻田开挖而来,前提是当时北京出于化肥污染水源的考虑,禁止再种稻田。不过也有人认为,稻田既能保护生态,又有田园风光,不也很好吗?问题在于农户耕种稻田时很零散,难于管理,水污染的威胁较严重。一旦成为湿地,有了统一的管理机构,水质就更能得到保证。

  争议的根本在于如何开发上。对于北京市和海淀区来说,肯定希望湿地能最有效地保护,但在征地和开发建设上面临资金缺乏的问题;对于当地的村镇来说,可能更看重的是翠湖湿地和上庄水库所能带来的效益,一些别墅和开发项目尽可能地想离水边越近越好。于是这两方面构成一对矛盾,解决办法在于平衡好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周边环境对湿地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现在对周边环境的资源调查做得还不够,比如对湿地及上庄水库来说,各地区的地下水位及对人类活动的敏感情况,都应该搞清楚,这样才能得当地规划,哪些地区该重点保护,哪些地区可以适度开发。

  翠湖作为一个湿地公园,将来在满足人们的游览需要时,一定要与普通公园区分开来。如果说一般公园注重的是人的游憩和活动,那么湿地公园应在湿地风貌上做文章,让人们通过水质、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参观游览,了解湿地的典型特征,从而强化环保意识。

  特色

  北京城区可近距离感受生态修复效应

  ●李晓京,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

  “海淀”从名字上来说,就有海子、水洼的意思,历史上有许多小湖泊,但现在大多已经消失。翠湖在这种大的环境变化下,还能保留这样规模的湿地,是相当不错的事情,虽然在恢复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对于北京别的湿地而言,它有两点特别之处。一是人为干扰比较少。目前生态效益最明显的是在候鸟迁徙的栖息地方面,曾经监测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约有10种。这与目前处于闭园保育的特殊时期有关,预计正式开园后随着游人增多,人为威胁就会增加。

  二是离城区近,在发挥城市湿地景观上的优势更为突出。北京的湿地自然保护区都在边远山区,它们的生态效应对城区来说有一定影响,但很有限。而翠湖作为北京市区的一块湿地,市民可以方便前往,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它的生态修复效应,比如在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方面的种种好处。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是北京的其他湿地所不能及的。

  疑问

  湿地能否把自然村落包括在内?

  ●杨长金,65岁,上庄镇河北村村民

  由于翠湖湿地公园进一步拓展的原因,我们村面临拆迁。虽然没有办法,但对村里人来说是件非常惋惜的事情。上庄水库我们是很有感情的,现在我还经常去边上溜达。对于北京来说,像这样离城区既近环境又不错的地方太少了。城里人一到周末,都喜欢拖家带口到这里来,烧烤或是钓鱼,都非常惬意。

  不过人多了,加上管理比较松散,还有不少乱扔垃圾的现象,水库的水质跟原来相比下降了很多。这跟干旱也有一定关系,以前只要一下大雨,把上面的大闸一提,冲刷一遍,水就干净多了。现在下大雨的机会不多,净化水质只能靠水污处理站往河里投净水药剂了,效果很有限。

  这里与下游污染重的河段相比,水质还是不错的,湖边钓鱼的人经常钓到两斤左右的鲤鱼和花鲢。现在的湿地公园我没去过,听说环境比上庄水库还要好,以后这附近环境肯定会更好,可惜我们享受不了了。搞湿地是为了自然,这是好事情。如果能把自然村落包括在内,不知道会不会更有实际效应?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