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主城区规划建30个市级公园
admin
2012-10-12
来源:
网
根据《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修改稿》,到2030年,所有工业将退出株洲主城区,而取而代之的是30个市级公园,以及15个森林郊野公园。保护婆仙岭、法华山、五云峰、云岭坡等构成的城市山脊线背景。继承白石港、建宁港、枫溪港、霞湾港、万枫港、沧沙港、渌江等七条水系汇入湘江的格局,形成城市轴线界面,形成“四山印廓、七水入湘”的山水格局。
生活在株洲,可以设想的一个场景是:城市被环绕在一片绿色之中,公园星罗棋布,清水环绕,汇入湘江。这样的设想并不是空想。根据《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修改稿》,到2030年,所有工业将退出株洲主城区,而取而代之的是30个市级公园,以及15个森林郊野公园。保护婆仙岭、法华山、五云峰、云岭坡等构成的城市山脊线背景。继承白石港、建宁港、枫溪港、霞湾港、万枫港、沧沙港、渌江等七条水系汇入湘江的格局,形成城市轴线界面,形成“四山印廓、七水入湘”的山水格局。
到2030年,所有工业退出主城区
修改稿提出,到2030年,所有工业退出主城区,低效工业退出中心城区,污染工业退出都市区,各类工业向园区、新城集中。
中心城区包括哪些范围?株洲市规划局工作人员介绍,根据今年8月份株洲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国际研讨会对于株洲城市中心区位的描述,中心城区位于湘江两岸,西至神农城—庐山路,南至泰山路—天元桥,北至白石港,东至京广铁路线,规划范围为9.4平方公里。
株洲目前有21家大型工业企业,集中在城市四区和醴陵市,其中荷塘区5家,芦淞区2家,石峰区9家,天元区4家,醴陵市1家。229家中型工业企业在九个县市区均有分布。
从行业上看,大型工业企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8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家,医药制造业1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家,金属制品业3家。中型企业在各行业均有分布,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居多。
“株洲制定这样的一个规划,与其坚持‘两型’路线密不可分。”株洲市两型办副主任付深根说,目前株洲工业规模优势在下降,技术优势仍明显,消费型产业加速发展。从产业来看,走“两型”路线有两条路径。一是对现有的传统工业进行两型化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与株洲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要求不谋而合:基本消灭烟囱、基本关停污染企业、基本解决污水直排湘江问题。
规划15个森林郊野公园,30个市级公园
在未来,株洲打造“两型”城市的决心将越发坚定。
修改稿提出,绿心控制范围内严格控制城镇建设,加强湘江沿岸清水塘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湘江水质环境,规划法华山、九郎山等森林郊野公园15个,市级公园30个。规划将以休闲绿环、湘江风光带、生态绿楔和组团隔离绿地,确立中心城区基本生态骨架。突出株洲四面环山的地形特征,保护婆仙岭、法华山、五云峰、云岭坡等构成的城市山脊线背景。继承白石港、建宁港、枫溪港、霞湾港、万枫港、沧沙港、渌江等七条水系汇入湘江的格局,形成城市轴线界面,形成“四山印廓、七水入湘”的山水格局。
供水设施方面,规划形成7座水厂联合供水,总规模达160万吨/日。增加深度处理工艺,确保用水安全,保护取水口,确保水质安全。规划实施雨污分流,实现部分区域(清水塘)的初期雨水处理,规划10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达到145万吨/日,规划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至20%。
此外,株洲还规划在云龙新城等区域内,大面积使用可再生能源,构建微电网。建设分布式能源站等高效的能源综合利用设施。
【相关阅读】株洲转型怎么转?
“株洲进入了城市的转型期。”根据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修改稿,株洲工业的规模优势在下降,技术优势仍然明显,而消费型产业加速发展,城市规模门槛已经跨越,但结构、功能还不能支持未来特大城市的发展,城市群一体化与竞争性开始同时出现。
对此,株洲转型的战略目标定位越来越清晰:株洲将从三个方面转型,包括模式转型,即建设“两型社会” 试验区;功能转型,即抓住机会建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组合中心;形象转型,定位为神农始祖文化纪念地、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
【相关新闻】清水塘生态恢复重建技术获国家立项
近日,株洲市石峰区清水塘重金属污染区绿色家园生态恢复重建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获国家立项。
在全国批复各类科技惠民项目23个中,湖南占据3个,而株洲仅此一项。这一总投入5038万元的项目将为清水塘地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技术模式和实施样本。项目通过引进涉重金属土壤治理与生态修复、地表径流污染物和水土流失拦截处理净化、具有景观效应的城市生态系统重建三大技术,实施景观生态修复、生态拦截净化、湿地植物园三大建设工程,最终建成面积为210亩的“绿色家园生态恢复重建技术应用示范”科技惠民示范区和面积为217亩的“清水湖湿地植物园”示范样板区。
到2030年,所有工业退出主城区
修改稿提出,到2030年,所有工业退出主城区,低效工业退出中心城区,污染工业退出都市区,各类工业向园区、新城集中。
中心城区包括哪些范围?株洲市规划局工作人员介绍,根据今年8月份株洲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国际研讨会对于株洲城市中心区位的描述,中心城区位于湘江两岸,西至神农城—庐山路,南至泰山路—天元桥,北至白石港,东至京广铁路线,规划范围为9.4平方公里。
株洲目前有21家大型工业企业,集中在城市四区和醴陵市,其中荷塘区5家,芦淞区2家,石峰区9家,天元区4家,醴陵市1家。229家中型工业企业在九个县市区均有分布。
从行业上看,大型工业企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8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家,医药制造业1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家,金属制品业3家。中型企业在各行业均有分布,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居多。
“株洲制定这样的一个规划,与其坚持‘两型’路线密不可分。”株洲市两型办副主任付深根说,目前株洲工业规模优势在下降,技术优势仍明显,消费型产业加速发展。从产业来看,走“两型”路线有两条路径。一是对现有的传统工业进行两型化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与株洲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要求不谋而合:基本消灭烟囱、基本关停污染企业、基本解决污水直排湘江问题。
规划15个森林郊野公园,30个市级公园
在未来,株洲打造“两型”城市的决心将越发坚定。
修改稿提出,绿心控制范围内严格控制城镇建设,加强湘江沿岸清水塘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湘江水质环境,规划法华山、九郎山等森林郊野公园15个,市级公园30个。规划将以休闲绿环、湘江风光带、生态绿楔和组团隔离绿地,确立中心城区基本生态骨架。突出株洲四面环山的地形特征,保护婆仙岭、法华山、五云峰、云岭坡等构成的城市山脊线背景。继承白石港、建宁港、枫溪港、霞湾港、万枫港、沧沙港、渌江等七条水系汇入湘江的格局,形成城市轴线界面,形成“四山印廓、七水入湘”的山水格局。
供水设施方面,规划形成7座水厂联合供水,总规模达160万吨/日。增加深度处理工艺,确保用水安全,保护取水口,确保水质安全。规划实施雨污分流,实现部分区域(清水塘)的初期雨水处理,规划10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达到145万吨/日,规划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至20%。
此外,株洲还规划在云龙新城等区域内,大面积使用可再生能源,构建微电网。建设分布式能源站等高效的能源综合利用设施。
【相关阅读】株洲转型怎么转?
“株洲进入了城市的转型期。”根据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修改稿,株洲工业的规模优势在下降,技术优势仍然明显,而消费型产业加速发展,城市规模门槛已经跨越,但结构、功能还不能支持未来特大城市的发展,城市群一体化与竞争性开始同时出现。
对此,株洲转型的战略目标定位越来越清晰:株洲将从三个方面转型,包括模式转型,即建设“两型社会” 试验区;功能转型,即抓住机会建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组合中心;形象转型,定位为神农始祖文化纪念地、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
【相关新闻】清水塘生态恢复重建技术获国家立项
近日,株洲市石峰区清水塘重金属污染区绿色家园生态恢复重建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获国家立项。
在全国批复各类科技惠民项目23个中,湖南占据3个,而株洲仅此一项。这一总投入5038万元的项目将为清水塘地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技术模式和实施样本。项目通过引进涉重金属土壤治理与生态修复、地表径流污染物和水土流失拦截处理净化、具有景观效应的城市生态系统重建三大技术,实施景观生态修复、生态拦截净化、湿地植物园三大建设工程,最终建成面积为210亩的“绿色家园生态恢复重建技术应用示范”科技惠民示范区和面积为217亩的“清水湖湿地植物园”示范样板区。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