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将初步建成亚太设计之都
admin
2014-02-12
来源:
网
近期,上海市印发《上海市设计之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下称“三年计划”),目标是到2015年把上海初步建成亚太地区领先的设计之都。
近期,上海市印发《上海市设计之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下称“三年计划”),目标是到2015年把上海初步建成亚太地区领先的设计之都。
其背后的深意,则是借用“设计之都”城市品牌的运作,实现海派文化与设计产业链的重组延伸,推动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最终实现创新转型。
“未来5~10年是我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以设计为重要手段,促进和引领产业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上海市经信委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上海)推进工作办公室主任李耀新对记者表示。
以设计带动工业
今年上海两会上,上海市市长杨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促进文化与金融、科技、教育、旅游等融合发展,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服务功能,推进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下称“工业研究院”)建设。
三年计划则给出了具体的目标:到2015年末,上海的设计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超过13%,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比重的40%左右;设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5%;培育100个创意设计类领军人才、100名左右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引进10名以上有影响力的国际设计师和100名左右的海外设计人才;创建1至2个国家级设计产业基地,形成若干个以行业设计为特色的产业基地以及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根据三年计划,上海的设计产业将聚焦在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建筑设计、多媒体艺术设计4个重点领域,在促进“上海制造”向“上海创造”升级转型的同时,也将和振兴老字号品牌相结合,充分利用设计创造和提升品牌价值的功能,培育“新一代上海牌”。
“中国整个工业的总规模相当于美国,但是美国制造业的从业人口和中国人口相差十倍。美国用十分之一的劳动力完成了与我们相当的工业产值。工业发展后劲不足,主因是设计落后。”李耀新说。
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秘书长王乐毅说:“三年计划的发布对于设计创意领域人士来说,现在正是发展期,也是中小设计企业的机遇期。中小设计企业应当练好内功,往专业化发展,用创新思维引领设计方向,同时用好三年计划中各类工程的成果,及时了解重点项目的动态开展合作以融合发展。”
上海木马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丁伟介绍说,目前工业设计企业主要采用三种模式运营,一是提供服务,这是没有风险的,二是开发自主产品,并进行销售,这种风险最大,三是设计授权,提取权益金,但是目标客户中大企业不愿用权益金方式,授权给小企业又风险很大。因此许多中小工业设计企业步履维艰。“创意其实是高风险的概念,但是相对中小型的设计机构来说,它缺乏能够容纳错误的能力。”丁伟说。
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目前上海大量的设计产能停留在了消费品上,而真正进入传统工业领域的设计产能却依旧不足。“消费品设计这一块上海搞得比较好。主要原因是船小,调头快,投入比较小。但是机械工业装备设计这一方面主要还是在央企和国企,因为船大调头慢,投入大、风险大。”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常务会长王日华说。
不仅如此,在工业设计领域,高素质人力资源也非常匮乏。工业设计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偏低,与市场需求存在严重脱节,尚未形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教育与创新体系。“在战略层面从事设计工作的人才严重短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说。
上海九木传盛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邵隆图表示,要更好地推进创意设计的发展,应该将创意设计开发为企业以及政府的刚性考核指标。
国家级设计机构将启航
在整个上海文创设计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今年将会有一个标志性的项目出现,那就是工业研究院。李耀新说,工信部认为,全国工业设计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十分需要成立一个国家级的集成式的工业设计产业研究机构,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也为上海市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工业研究院尚处于筹备阶段,“目前市区也已商洽研究在财政扶持、人才引进、产业规划布局等方面的具体支持政策。”李耀新说。
工业研究院的业务项目已经同步启动,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执行专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上海)推进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贺寿昌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已有一批重大项目处于待签状态,目前与太仓市达成初步意向;工业研究院也聚焦大企业,与海尔共同成立机构,合力研究下一代新产品。
贺寿昌称,如何为大量的中小企业服务,也是工业研究院考虑的重要课题。“目前考虑是要寻找更有力的抓手,一是搭建平台,二是搭建交易平台。”贺寿昌说,工业研究院考虑搭建一个开放式的平台,概念设计之后的操作阶段,可以引进各个层面的设计师队伍,甚至业余的设计师也可以参与。
工业研究院开张之日也会有交易平台同步上市。中小设计企业好的产品和作品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交易。
而对于设计企业颇为头疼的资金问题,贺寿昌表示,上海学习了北京、广东等地好的经验,会构建一个政府监管、银行担保、小贷扶持、风险基金全方位的金融支持环境。
其背后的深意,则是借用“设计之都”城市品牌的运作,实现海派文化与设计产业链的重组延伸,推动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最终实现创新转型。
“未来5~10年是我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以设计为重要手段,促进和引领产业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上海市经信委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上海)推进工作办公室主任李耀新对记者表示。
以设计带动工业
今年上海两会上,上海市市长杨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促进文化与金融、科技、教育、旅游等融合发展,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服务功能,推进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下称“工业研究院”)建设。
三年计划则给出了具体的目标:到2015年末,上海的设计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超过13%,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比重的40%左右;设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5%;培育100个创意设计类领军人才、100名左右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引进10名以上有影响力的国际设计师和100名左右的海外设计人才;创建1至2个国家级设计产业基地,形成若干个以行业设计为特色的产业基地以及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根据三年计划,上海的设计产业将聚焦在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建筑设计、多媒体艺术设计4个重点领域,在促进“上海制造”向“上海创造”升级转型的同时,也将和振兴老字号品牌相结合,充分利用设计创造和提升品牌价值的功能,培育“新一代上海牌”。
“中国整个工业的总规模相当于美国,但是美国制造业的从业人口和中国人口相差十倍。美国用十分之一的劳动力完成了与我们相当的工业产值。工业发展后劲不足,主因是设计落后。”李耀新说。
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秘书长王乐毅说:“三年计划的发布对于设计创意领域人士来说,现在正是发展期,也是中小设计企业的机遇期。中小设计企业应当练好内功,往专业化发展,用创新思维引领设计方向,同时用好三年计划中各类工程的成果,及时了解重点项目的动态开展合作以融合发展。”
上海木马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丁伟介绍说,目前工业设计企业主要采用三种模式运营,一是提供服务,这是没有风险的,二是开发自主产品,并进行销售,这种风险最大,三是设计授权,提取权益金,但是目标客户中大企业不愿用权益金方式,授权给小企业又风险很大。因此许多中小工业设计企业步履维艰。“创意其实是高风险的概念,但是相对中小型的设计机构来说,它缺乏能够容纳错误的能力。”丁伟说。
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目前上海大量的设计产能停留在了消费品上,而真正进入传统工业领域的设计产能却依旧不足。“消费品设计这一块上海搞得比较好。主要原因是船小,调头快,投入比较小。但是机械工业装备设计这一方面主要还是在央企和国企,因为船大调头慢,投入大、风险大。”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常务会长王日华说。
不仅如此,在工业设计领域,高素质人力资源也非常匮乏。工业设计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偏低,与市场需求存在严重脱节,尚未形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教育与创新体系。“在战略层面从事设计工作的人才严重短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说。
上海九木传盛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邵隆图表示,要更好地推进创意设计的发展,应该将创意设计开发为企业以及政府的刚性考核指标。
国家级设计机构将启航
在整个上海文创设计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今年将会有一个标志性的项目出现,那就是工业研究院。李耀新说,工信部认为,全国工业设计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十分需要成立一个国家级的集成式的工业设计产业研究机构,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也为上海市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工业研究院尚处于筹备阶段,“目前市区也已商洽研究在财政扶持、人才引进、产业规划布局等方面的具体支持政策。”李耀新说。
工业研究院的业务项目已经同步启动,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执行专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上海)推进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贺寿昌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已有一批重大项目处于待签状态,目前与太仓市达成初步意向;工业研究院也聚焦大企业,与海尔共同成立机构,合力研究下一代新产品。
贺寿昌称,如何为大量的中小企业服务,也是工业研究院考虑的重要课题。“目前考虑是要寻找更有力的抓手,一是搭建平台,二是搭建交易平台。”贺寿昌说,工业研究院考虑搭建一个开放式的平台,概念设计之后的操作阶段,可以引进各个层面的设计师队伍,甚至业余的设计师也可以参与。
工业研究院开张之日也会有交易平台同步上市。中小设计企业好的产品和作品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交易。
而对于设计企业颇为头疼的资金问题,贺寿昌表示,上海学习了北京、广东等地好的经验,会构建一个政府监管、银行担保、小贷扶持、风险基金全方位的金融支持环境。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