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推出《城市中心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admin
2015-03-23
来源:
网
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能够迅速吸纳多余的水,而干旱的时候又能把含蓄的水“吐”出来。这样的循环利用,不仅能提高排涝的能力,还能节水。昨天,在石湖景区,我市举办了纪念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第二十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和《苏州市排水管理条例》的颁发仪式。记者获悉,苏州目前已推出了《城市中心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将全力打造海绵型城市。
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能够迅速吸纳多余的水,而干旱的时候又能把含蓄的水“吐”出来。这样的循环利用,不仅能提高排涝的能力,还能节水。昨天,在石湖景区,我市举办了纪念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第二十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和《苏州市排水管理条例》的颁发仪式。记者获悉,苏州目前已推出了《城市中心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将全力打造海绵型城市。
苏州打造海绵型城市
根据这份刚刚出台的《规划》,苏州城市防洪大包围加金阊新城包围圈,总面积89.26平方公里,西面以黄花泾、京杭大运河为界,东面以苏嘉杭高速公路为界,南面以京杭大运河为界,北面以西塘河、沪宁高速公路为界。按行政区划,该范围以姑苏区为主,外加吴中区京杭大运河以北部分和苏州工业园区苏嘉杭高速公路以西部分。
在相关区域内,要求新建地区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不小于40%;改造区域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不小于30%。同时,绿地标高宜低于周边地面标高5~25厘米,形成下凹式绿地;有更高调蓄要求的地区,绿地下凹深度可结合计算确定;下凹式绿地中栽种植物按照下凹深度选择耐淹耐湿株种。新建地区下凹式绿地占总绿地比例不小于50%,改造区域下凹式绿地占总绿地比例不小于30%。
《规划》还对雨水滞蓄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规划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配套建设雨水利用设施;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宾馆、饭店以及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校园、居住区及其它民用建筑配套建设中水或者雨水利用设施;每1万平方米建设用地宜建设不小于150立方米(不含下凹深度小于25厘米的下凹式绿地的调蓄量)的雨水调蓄设施;路幅超过70米的道路两侧应配套建设雨水蓄水设施等。
《规划》对内涝灾害进行了定义:道路任一条车道积水深度超过15厘米,且积水超过2小时;或居民住宅和工商业建筑物底层进水。同时提出,2020年苏州市城市中心区内涝防治标准为有效应对50年一遇24小时设计暴雨,即发生规划标准以内降雨,不发生内涝灾害;发生超标降雨时,采取针对性应急、管控措施,并引导积水至临近的广场、绿地、停车场等场地,尽量保障城市运转基本正常,无人员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规划》还对雨水管及雨水泵站的建设项目进行了明确。
市水利局副局长赵瑞龙表示,推行这一《规划》,不仅能提高排涝的能力,还可以节水,并通过渗、蓄、滞、净、用、排等多 种技术,将苏州建设成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型城市。这是我省第一个关于防洪排涝的《规划》。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说,有了《规划》,打造海绵型城市也有了更好地保证。
苏州制定城市中心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海绵型城市有啥好处
“海绵型城市”概念的产生,源自于行业内和学术界习惯用“海绵”来比喻城市的某种吸附功能。近年来,更多的是用海绵比喻城市或土地的雨涝调蓄能力,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丰俭,缓解旱涝灾害。在赵瑞龙看来,苏州打造海绵型城市,不仅是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带来的好处也有很多。
水是苏州的灵魂,苏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名。但是,今天的苏州不得不面对严峻的水污染形势、面对十分脆弱的水生态系统、面对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环太湖地区高速的经济发展,快速的人口增长,让苏州成为一个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全市用水量的60%以上依赖过境水。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保障水安全已成为不得不做好的“水文章”。
前段时间,苏州连续下雨,很多人都注意到这样一件事:那就是下雨时,河里比较脏。赵瑞龙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地面上和空气中平时有大量的污染粉尘和杂物,一旦下雨,这些污染源就会随着雨水进入地下管网,最终进入河中,并在河中形成悬浮物。如果苏州建成了海绵型城市,再下雨时,就会有大量的雨水渗入地下,而不是进入河中。这样,雨水中的粉尘等杂物也会吸附在地上,而不是对河水进行污染。
打造海绵型城市,还能提高城市的排涝能力。现在,一下雨,雨水就会沿地下水管进入河道,进而抬高河道的水位。如果遇到强降雨,对城市的排涝能力也是一个考验。根据海绵型城市的要求,新建地区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不应小于40%。也就是说,雨水可以从这些地方渗透到地下,而不是最终排到河中。“前年国庆期间的那场大雨,苏州城区当时有很多雨水管堵了,排水不畅,一下子出现了117个积水点。当时,如果雨水能快速渗透到地下,肯定不会这样。”赵瑞龙表示。打造海绵型城市还能很好地起到节水减排的作用。比如把原先吸进去的水再“吐”出来,地面上的绿化就可以少浇水;大型建筑物专门建起雨水收集设施,也能很好地把雨水利用起来。
苏州制定城市中心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打造海绵型城市从细节做起
其实,苏州有很多地方已打造起了城市的局部“海绵体”。
在中新生态科技城,原本普通的地砖已改造为生态透水砖,设置雨水收集罐,形成了生态透水人行道和雨水收集系统。目前,这里的透水人行道板总面积已达到了约7万平方米,在绿化带里还铺设了近1万米的盲沟,并安装了100多只蓄水罐。
而在吴中区太湖新城,他们设置了渗水地面、道路、停车场、广场等,雨水收集利用项目为环形道路,全长1.75公里。该项目道路两侧各建有一个容量为750立方米的蓄水池,雨水总收集量为1500立方米,接近一个标准竞赛游泳池的蓄水量。收集满后,可灌溉14万平方米的绿化。
另外,高新区西部生态城建成了以游太湖湿地公园为主题的生态“绿心”、以沿太湖1公里生态区域为主体的“湖滨景观游憩带”、以多条山水廊道为纽带组织游湖与沿太湖生态区域的生态沟通走廊等等。
赵瑞龙介绍,除了上述这些大项目,苏州正积极探索和推行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最大限度减少对原有水生态的破坏,比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将雨水调蓄和利用设施建设纳入建设用地规划条件,鼓励将综合径流系数作为土地出让条件之一,新开发地块、新建工程等采用地面渗透和调蓄综合措施,有效减低渍涝灾害风险。根据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规划,到2016年,苏州城市透水地面率将达到45%以上。刚刚推出的《规划》也对打造海绵型城市所需要的一块块“海绵体”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随着这一块块“海绵体”的建成,最终将织起苏州这座海绵型城市的“拼图”。
赵瑞龙表示,打造海绵型城市所需的这一块块“海绵体”,有时候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甚至居民家里也可以做,比如打造居民的院子、屋顶花园等;普通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把原本凸出来的绿化带地块改为凹下去的。
苏州打造海绵型城市
根据这份刚刚出台的《规划》,苏州城市防洪大包围加金阊新城包围圈,总面积89.26平方公里,西面以黄花泾、京杭大运河为界,东面以苏嘉杭高速公路为界,南面以京杭大运河为界,北面以西塘河、沪宁高速公路为界。按行政区划,该范围以姑苏区为主,外加吴中区京杭大运河以北部分和苏州工业园区苏嘉杭高速公路以西部分。
在相关区域内,要求新建地区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不小于40%;改造区域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不小于30%。同时,绿地标高宜低于周边地面标高5~25厘米,形成下凹式绿地;有更高调蓄要求的地区,绿地下凹深度可结合计算确定;下凹式绿地中栽种植物按照下凹深度选择耐淹耐湿株种。新建地区下凹式绿地占总绿地比例不小于50%,改造区域下凹式绿地占总绿地比例不小于30%。
《规划》还对雨水滞蓄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规划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配套建设雨水利用设施;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宾馆、饭店以及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校园、居住区及其它民用建筑配套建设中水或者雨水利用设施;每1万平方米建设用地宜建设不小于150立方米(不含下凹深度小于25厘米的下凹式绿地的调蓄量)的雨水调蓄设施;路幅超过70米的道路两侧应配套建设雨水蓄水设施等。
《规划》对内涝灾害进行了定义:道路任一条车道积水深度超过15厘米,且积水超过2小时;或居民住宅和工商业建筑物底层进水。同时提出,2020年苏州市城市中心区内涝防治标准为有效应对50年一遇24小时设计暴雨,即发生规划标准以内降雨,不发生内涝灾害;发生超标降雨时,采取针对性应急、管控措施,并引导积水至临近的广场、绿地、停车场等场地,尽量保障城市运转基本正常,无人员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规划》还对雨水管及雨水泵站的建设项目进行了明确。
市水利局副局长赵瑞龙表示,推行这一《规划》,不仅能提高排涝的能力,还可以节水,并通过渗、蓄、滞、净、用、排等多 种技术,将苏州建设成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型城市。这是我省第一个关于防洪排涝的《规划》。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说,有了《规划》,打造海绵型城市也有了更好地保证。
苏州制定城市中心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海绵型城市有啥好处
“海绵型城市”概念的产生,源自于行业内和学术界习惯用“海绵”来比喻城市的某种吸附功能。近年来,更多的是用海绵比喻城市或土地的雨涝调蓄能力,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丰俭,缓解旱涝灾害。在赵瑞龙看来,苏州打造海绵型城市,不仅是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带来的好处也有很多。
水是苏州的灵魂,苏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名。但是,今天的苏州不得不面对严峻的水污染形势、面对十分脆弱的水生态系统、面对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环太湖地区高速的经济发展,快速的人口增长,让苏州成为一个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全市用水量的60%以上依赖过境水。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保障水安全已成为不得不做好的“水文章”。
前段时间,苏州连续下雨,很多人都注意到这样一件事:那就是下雨时,河里比较脏。赵瑞龙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地面上和空气中平时有大量的污染粉尘和杂物,一旦下雨,这些污染源就会随着雨水进入地下管网,最终进入河中,并在河中形成悬浮物。如果苏州建成了海绵型城市,再下雨时,就会有大量的雨水渗入地下,而不是进入河中。这样,雨水中的粉尘等杂物也会吸附在地上,而不是对河水进行污染。
打造海绵型城市,还能提高城市的排涝能力。现在,一下雨,雨水就会沿地下水管进入河道,进而抬高河道的水位。如果遇到强降雨,对城市的排涝能力也是一个考验。根据海绵型城市的要求,新建地区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不应小于40%。也就是说,雨水可以从这些地方渗透到地下,而不是最终排到河中。“前年国庆期间的那场大雨,苏州城区当时有很多雨水管堵了,排水不畅,一下子出现了117个积水点。当时,如果雨水能快速渗透到地下,肯定不会这样。”赵瑞龙表示。打造海绵型城市还能很好地起到节水减排的作用。比如把原先吸进去的水再“吐”出来,地面上的绿化就可以少浇水;大型建筑物专门建起雨水收集设施,也能很好地把雨水利用起来。
苏州制定城市中心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打造海绵型城市从细节做起
其实,苏州有很多地方已打造起了城市的局部“海绵体”。
在中新生态科技城,原本普通的地砖已改造为生态透水砖,设置雨水收集罐,形成了生态透水人行道和雨水收集系统。目前,这里的透水人行道板总面积已达到了约7万平方米,在绿化带里还铺设了近1万米的盲沟,并安装了100多只蓄水罐。
而在吴中区太湖新城,他们设置了渗水地面、道路、停车场、广场等,雨水收集利用项目为环形道路,全长1.75公里。该项目道路两侧各建有一个容量为750立方米的蓄水池,雨水总收集量为1500立方米,接近一个标准竞赛游泳池的蓄水量。收集满后,可灌溉14万平方米的绿化。
另外,高新区西部生态城建成了以游太湖湿地公园为主题的生态“绿心”、以沿太湖1公里生态区域为主体的“湖滨景观游憩带”、以多条山水廊道为纽带组织游湖与沿太湖生态区域的生态沟通走廊等等。
赵瑞龙介绍,除了上述这些大项目,苏州正积极探索和推行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最大限度减少对原有水生态的破坏,比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将雨水调蓄和利用设施建设纳入建设用地规划条件,鼓励将综合径流系数作为土地出让条件之一,新开发地块、新建工程等采用地面渗透和调蓄综合措施,有效减低渍涝灾害风险。根据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规划,到2016年,苏州城市透水地面率将达到45%以上。刚刚推出的《规划》也对打造海绵型城市所需要的一块块“海绵体”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随着这一块块“海绵体”的建成,最终将织起苏州这座海绵型城市的“拼图”。
赵瑞龙表示,打造海绵型城市所需的这一块块“海绵体”,有时候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甚至居民家里也可以做,比如打造居民的院子、屋顶花园等;普通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把原本凸出来的绿化带地块改为凹下去的。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